0

心理类的作文(汇集20篇)

青春期——顾名思义,是人一生中最活跃的时期,那时的我刚刚退去了稚气,才刚刚摆脱了天真,忘掉了幼稚。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心理类的作文,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浏览

3977

作文

991

心理一定要健康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心理一定要健康

健康这个词大家不陌生吧?那大家知道健康到底是什么吗?让我简短的说一下吧:

一个人的健康包括了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及良好的适应能力等。如果你缺少一样都算不上健康。

一许你有着强健的体魄,可是你有健康的心理吗?下来让我告诉你,健康心理具备的条件吧u

第一,学习中和生活中能正常的进行一些的活动,也就是智力正常。

第二,能自己把握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每天都保着情绪稳定的效果。

第三,坚定的意志做事要有始有终。

第四,开朗,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和谐。

第五,要使自己“惊喜若狂”也不要使自己“怒不可遏”喜怒都要有限度。

第六,正确的认识自己,充满自信。

千万不能出现心理不健康的情况喔u比如,抑郁p多疑p孤独p自卑p依赖p嫉妒p情绪波动等。

杀手大家都知道吧u可你知道心理健康的“杀手”吗?这几“杀手”主要是缺少爱抚过分苛求和惩戒无度。下面就听我细细讲解。

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对青少年而言,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家庭和社会给予的爱抚。由于我国离婚率较高,极巨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他们会表现出恐惧、愤怒、羞愧、做恶梦、烦燥等消极情绪。有的还出现依赖、焦虑、对人存有敌意、冷漠、无动于衷、情绪低落、固执、闷闷不乐等现象。所以缺少爱抚成了心理健康的一个“头号杀手”。

过分苛求就是指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各种要求脱离了我们实际,提出要求过多、过高,以至于难以达到,到了苛刻的程度。所以苛求也逃不脱心理“杀手”的罪名。

所谓惩戒无度,就是指经常为一点小事,对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惩罚和训诫。经常对他们的惩戒会使他们感到紧张、恐惧、不安、戒备。只有在愉悦状态,人的聪明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而紧张、忧虑、恐惧、不安就会出现“抑制”。严重的惩戒还可能造成“孤僻、自卑、自毙”等恶果。

从上面来看,心理健康对我们多重要啊!我们一定要有一颗健康的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描写人物心理的经典成语

全文共 1833 字

+ 加入清单

⑴思考

百思不解 不此之图 长虑顾后 殚精竭虑 匪夷所思 机关用尽 急中生智 兼权熟计 困心衡虑 冥思苦索 前思后想 清心寡欲 权衡轻重 人急智生 若有所思 煞费苦心 深思熟虑 审时度势 数往知来 思前想后 搜索枯肠 挖空心思 心血来潮 行成于思 研精覃思 左思右想

⑵思念

思念

百身莫赎 不可磨灭 春露秋霜 春树暮云 寸阴若岁 睹物思人 抚今追昔 感旧之哀 耿耿于心 落月屋梁 牵肠挂肚 人百其身 人去楼空 人亡物在 室迩人远 停云落月 望云之情 畏威怀德 物是人非 心心念念 悬肠挂肚 一日三秋 倚门倚闾 饮水思源 辗转反侧 朝思暮想 只鸡絮酒 陟岵陟屺

期望

馨香祷祝 一枝之栖

⑶回忆

不堪回首 温故知新 浮想联翩

⑷理想

豪情壮志 弘誓大愿

⑸幻想

白日做梦 痴心妄想 黄粱美梦 梦幻泡影 南柯一梦 想入非非 异想天开

⑹忧虑

愁眉苦脸 后顾之忧 内顾之忧 札人忧天 思深忧远 投鼠忌器 徒乱人意 人面桃花 人生如寄 日坐愁城 忧深思远 怨天尤人

⑺犹豫

跋前踬后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多端寡要 二三其德 二心两意 裹足不前 狐疑不决 举棋不定

⑻为难(无奈)

百辞莫辩 不得已而求其次 不可揆度 不可究诘 不可言状 不可言喻 不可言宣 绠短汲深 鬼使神差 回天乏术 举鼎绝膑 力不能支 力不胜任 力不从心 迫不得已 骑虎难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去住两难 日暮途穷 山穷水尽 束手无策 束手待毙 望洋兴叹 无可奈何 无从措手 无计可施 无能为力 无米之炊 无从下手 无所措手足

⑼烦恼

唉声叹气 不胜其烦 不堪其忧 长吁短叹 怅然若失 愁眉锁眼 愁眉不展 垂头丧气 大失所望 多愁善感 废书而叹 闷闷不乐 闲愁万种 心烦意乱 心乱如麻 悒悒不乐 郁郁不乐 郁郁寡欢 郁郁不得志

⑽不清楚

不知轻重 不知高低 不知端倪 不知甘苦 不知好歹 不知其详 不甚了了 不得而知 不可捉摸 不知所以

⑾怀疑

半信半疑 沉吟不决 大惑不解 堕云雾中 狐疑不决 狐埋狐搰 将信将疑 人心隔肚皮 同美相妒 先入之见 一步一鬼 疑团莫释 疑心生暗鬼 疑神疑鬼 疑则勿任,任则勿疑

⑿无怨

甘拜下风 高山仰止 何乐不为 令人神往 没齿无怨 贫而乐道 情有可原 深信不疑 推己及人 视民如伤 恬不为怪 心甘情愿 自觉自愿

⒀禁不住

不由自主 不平则鸣 感情用事 情不自禁 忍无可忍 身不由己 神摇意夺 油然而生

⒁急切

大旱云霓 归心如箭 饥不择食 急于求成 急不可待 鹿死不择荫 梦寐以求 如饥似渴 千金买骨 翘足引领 拭目而待 思贤如渴 望穿秋水 望眼欲穿 先睹为快 心驰神往 心向往之 延颈举踵 一锹掘个井 一口吃个胖子 引领而望 跃跃欲试

⒂镇静

好整以暇 矫情镇物 面不改色 平心静气 若无其事 神色自若 收视反听 泰然自若 泰然处之 说笑自若

⒃心安

聊以解嘲 聊以自慰 衾影无惭 屠门大嚼 无忧无虑 心安理得 心满意足 一块石头落了地

⒄不安

耿耿于怀 蒿目时艰 怀着鬼胎 惊弓之鸟 惊魂未定 局促不安 六神无主 芒刺在背 七上八下 寝不安席 人心惶惶 如坐针毡 如临大敌 三心二意 搔头摸耳 食不甘味 受宠若惊 忐忑不安 卧不安席 五色无主 心荡神迷 心惊肉跳 心急如火 心神不宁 心猿意马 心慌意乱 心神恍惚 悬心吊胆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忧心如焚 忧心仲忡 中心摇摇 抓耳挠腮 坐不安席 坐卧不安 坐立不安 做贼心虚

⒅难堪

哭笑不得 狼狈不堪 羞面见人

⒆体谅

恻隐之心 高抬贵手 将心比心 略迹原情 能近取譬

⒇牢记

记忆犹新 刻骨铭心 铭记不忘 念兹在兹

(21)领悟

大梦初醒 大澈大悟 得意忘言 顿开茅塞 负荆请罪 恍然大悟 豁然贯通 豁然开朗 了如指掌 如醉方醒 如梦初醒 心领神会 心知其意 心照不宣 醍醐灌顶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22)意外

不期而然 不期而遇 出人意表 出其不意

(23)灰心

灰心丧气 灰头土面 枯木死灰 心灰意懒 心如死灰

(24)惆怅

百无聊赖 若有所失 惘然若失

(25)惭愧

叨在知己 腼颜人世 无地自容 无立足之地

(26)后悔

后悔无及 悔不当初 悔之无及 嗟悔无及 今是昨非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噬脐何及 噬脐莫及 噬脐无及 一失足成千古恨

(27)反省

闭门思过 反躬自省 反求诸己 抚心自问 内视反听 退思补过 自惭形秽

(28)其他

高枕而卧 高枕无忧 鬼迷心窍 贵耳贱目 豪放不羁 何去何从 胡思乱想 魂不守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饥己溺 借箸代筹 居安思危 聚精会神 揆情度理 幕天席地 乞哀告怜 玄之又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心理作文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明天,期盼许久的春游就要来了,我又兴奋又高兴。这一次老师让我们自由组队,让我们进了游乐场自由选择玩耍,这样,我就可以和好朋友一起,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再也不用跟着讨厌的导游,他们总是指定我们去哪玩,可是,很多地方我们根本就不喜欢去,这次,我们终于自由了!

我早早地上床睡觉,做了一个香甜的梦:我和好朋友正在玩刺激的过山车,可是,天公不作美,本来阳光灿烂的天空,变得黑压压的一片,一会儿大雨倾盆,我们都被淋了个落汤鸡,好不扫兴!醒来一看,天还是黑乎乎的,我想:梦里天公都不给力,明天的春游不会取消吧?

天刚刚亮,我就爬起来,衣服也来不及换,冲到窗子边看看是不是下雨了,虽然天色灰蒙蒙的,还好没有下雨,我兴高采烈地去洗脸刷牙了。

正高兴地吃着早餐,忽然发现外面一片漆黑,乌云低垂,树叶摇晃,天公忽然放声大哭,“噼里啪啦”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今天还去春游吗?”我不断地追问妈妈,妈妈拿起手机翻看微信后告诉我:校长发通知了,今天的春游因为雷暴天气取消了,全体同学正常上课。

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我的心情顿时跌倒谷底,美味的早餐也吃不下了。我恼怒,我气愤,我不情愿地一边收拾书包,一边不停地叹气,我真想走到校长面前询问:校长,就算天气不好不春游,放假也可以啊!

妈妈说:放假不上学,那是不可能的,赶紧乖乖地出门吧!

哎,真是让人失落的时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承受的心理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承受是一种力度人类本质上的沉重感,主要源自于责任、期盼和压力。因而,承受便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和方式了。我们不可能也决不能无任何负载地来往于世,作为人必须有所承受,承受我们需要承受的东西。在理想的王国里,我们承受亲人故人寄予的热望和要求;在生活路途上,我们承受着来自世俗的各种恶意与善待;在情感的海洋里,我们承受着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和煎熬。我们承受着,承受着风霜雨雪,也承受着鲜花硕果。

承受是一种力度和气度;是一种坦然的接纳和始终清醒的生命理念;是为实现自我的一种收敛;是为寻求迸发所做的自我蓄结。

对人生的幸福和苦难而言,没有超越自我的气概,内视自守的精神品质,就不会在苦难的胁迫下,保持一个谈笑自如的我;没有对世情的彻悟,洒脱的生命情怀,也就不会在幸福的裹挟下,保持一个恬淡平和的心境。一个真正能够迎接和承受各种人生际遇和挑战的人,绝不是气量狭小的平庸之徒,他可能会忧郁,但灵魂的天空不会黑云压城;他也许会兴奋,但热泪盈盈中他不会因此迷失方向。因为他能承受住自己。

一个善于承受、能够承受的人,人生的步履往往显得沉稳,但人生却因此丰富和深厚。承受了阳光,就有了鲜花硕果;承受了巨浪,就有了登临彼岸时的放松释然;承受了炼狱之痛,就有了获得新生的欢欣和感悟。承受的结果,是一种对灵魂的提升,道德的修炼,能量的聚集。每一次承受,无不宣泄和张扬着深厚博大的人格魅力。

因为失去童年,才知道成长;因为失去岁月,才知道生命;因为失去的太快,才知道时间的无情。我们的过程就是逐渐的失去,里面有我们的悲,我们的喜,或大喜若悲,或大悲若喜。这就是承受!

承受是一种精神,是人生苦涩而美丽的一番心境。不论你愿意与否,生活本身的内容,决定了我们终将是山、是海,是那只踽踽独行、默默跋涉的戈壁骆驼,终将以胸怀以肩膀去承受生活的各种施加。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心理健康343字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跟表哥闲聊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提到了心理健康这个话题。

《生命教育》课的蒋老师告诉我们,不光要注意身体健康,心理也要健康。蒋老师曾经给我讲过考试不可怕、想哭就哭、克服嫉妒心理……这些内容,遇到那些情况时产生的情绪,我就觉得没什么压力了。表哥说他们也有一门叫《心理健康》的课程,最有趣的是他们那个老师居然还有潜意识催眠的本领。有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就露了一手。老师让他们趴在课桌上,心里放轻松。然后放了一些轻松的音乐,口中轻轻念叨着一些引导的词语。表哥他们就感觉自己的意识不受控制了,心里觉得飘飘然,耳朵里只回响着老师的话,但说的什么却一点儿也不知道了。最后,表哥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当场睡着了,别的同学都进入了半睡眠状态。

我听了以后,觉得很神奇,要是我长大了,也能学会这种本领就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自卑心理优秀作文

全文共 2241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人来说,生活里有一种天然的感觉,伴随我们的一生。有人说,那是爱,其实不是。爱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品德,是需要学习的。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并不懂得爱,但他感到了自卑。哭声就是自卑的旗帜,那是对寒冷(相比于母体内的恒温)、对孤独(相比于母体内的依傍)的第一声惊恐的告白,也是被迫独立生活的宣言。这个景象挺有象征意义。人在强大的自然规律面前,没有法子不自卑。但是,人又不能被自卑打倒,人就是在同自卑的抗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可以说,自卑是幸福的最大敌人。道理很简单,一个人若是时时事事都沉浸在自卑中,那他如何还能享受幸福!

现在社会上就有这样一种人,明明自己是行的,可是自己总感到不行;明明干的事他人都满意,可是自己总感到不满意;明明自己哪一方面都不差,可是自己总觉得不如别人,明明……这种人干什么事情都没有劲,没有信心,也不喜欢接近他人,有时甚至感到厌世。这种人的心理不很正常,他患了一种自卑症:一种自我评价很低,不能正视自己,自渐形秽,自己瞧不起自己,低人一等,时时还有一种植业“丑小鸭”的凄凉感觉,动不动就认为自己“完了”、“没戏了”,总觉得不如他人,缺乏成功的信心和勇气,因而惭愧、羞怯、畏缩、泄气、失望、颓丧,因而产生畏缩不前、不思进取的心理状态。

对大多数人来说,有那么一点自卑心理,并没有什么坏处。相反地,有一点自卑心理,可以知自己之不足,以更好地迎上去;可以提高自己的抱负水平,增进一点前进的动力;可以更好地激起自己的进取心理。但是,将自卑心理发展到了极端,就走向了反面,就不行了。到了那种程度,自卑的危害性决不比“骄傲”小。

自卑情绪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提出的。阿德勒是一位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被称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他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的一个商人家庭,排行老二。家境富裕,家人都很喜欢音乐,按说这是一个丰衣足食的幸福环境,可是,童年的阿德勒却一点也不快乐。为什么呢?原因来自他的亲哥哥。两人虽是一母所生,但哥哥高大健壮活蹦乱跳,人见人爱,阿德勒却自小体弱多病,还是个驼背。他5岁那一年,又生了一场大病,更让他身材矮小面容丑陋。好在阿德勒很聪明,后来他考入大学,毕业后当了医生。

由于自身的残疾,1907年,阿德勒发表了有关由身体缺陷引发自卑的论文,从此声名大噪。他不赞成弗洛伊德的性决定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他的主要观点是:追求卓越是人类动机的核心,而如何追求卓越,则是取决于每个人独特的生活风格。追求卓越是一种天生的内驱力,使人力图成为一个没有缺陷的人,一个完善的人。人总是有缺陷的,由于身体或其他原因引发的自卑,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病,另一方面,它还能使人发愤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缺点。

自卑常常在不经意间闯进我们的内心世界,控制着我们的生活,在我们有所决定、有所取舍的时候,向我们勒索着勇气与胆略。当我们碰到困难的时候,自卑会站在我们的背后大声地吓唬我们;当我们要大踏步向前迈进的时候,自卑会拉住我们的衣袖,叫我们小心地雷。一次偶然的挫败就会令你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将自己的一切否定,你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窝囊至极,你会掉进自责自罪的旋涡。

自卑就象蛀虫一样啃噬着我们的人格,它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绊脚石,它是快乐生活的拦路虎。对付自卑最好的办法就是自信,只有自信才可以释放人的各种力量。自信的人胆大,自信的人英勇,自信的人坦诚,自信的人开朗,自信的人乐观,自信的人豁达,自信的人谦虚,自信的人热情,自信的人热爱生活,自信的人无所畏惧,自信的人快乐,自信的人容易接受自己的缺点,自信的人较客观,自信的人对自己较负责,自信的人较易控制自己的情绪,自信的人较易接受现实,自信的人更富同情心,自信的人更具爱的能力,自信的人人际关系更深刻,自信的人更民主。千万不要忘记,自信是人格的核心力量。

从小目标做起,改变自己无能状态。有的人的自卑是在多次碰壁、屡遭挫折而引起的。不要太好高骛远,要确立合适的目标,从小事上做起,一步一步地去干那些自己能干的事,即采用小步子的方式来调适自己的心理无能感。一个人不能没有大目标,不能没有长远的打算,但是,当这些长远的目标制订出来以后,更重要的是多设一点中间目标,一步一步完成,经常用能完成的“中间成就值”来鼓励自己。还要能善于扬长避短,善于在你的强项中获得成功,而成功的经验和积累可以不断地消除你的自卑感,增强你的信心。总之,通过不断的成功会改变“瞧不起自己”的状态,最终达到克服自卑心理的结果。

用补偿心理超越自卑.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力求得到补偿。从心理学上看,这种补偿,其实就是一种“移位”,即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而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长处、优势,赶上或走过他人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正是这一心理机制的作用,自卑感就成了许多成功人士成功的动力,成了他们超越自我的“涡轮增压”,而“生理缺陷”愈大的人,他们的自卑感也愈强,寻求补偿的愿望就愈大,成就大业的本钱就愈多。

学会微笑。大部分人都知道笑能给人自信,它是医治信心不足的良药。但是仍有许多人不相信这一套,因为在他们恐惧时,从不试着笑一下。一定要相信,真正的笑不但能治愈自己的不良情绪,还能马上化解别人的敌对情绪。如果你真诚地向一个人展颜微笑,他就会对你产生好感,这种好感足以使你充满自信。正如一首诗所说:“微笑是疲倦者的休息,沮丧者的白天,悲伤者的阳光,大自然的最佳营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心理描写的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班即将颁布九月份的月总平均成绩。开学之后的一个月,考试连天。各路“豪强”一直在激烈的“搏杀”,在今天,终于告一段落。但今天,我们每个人却都比考试还要紧张。到底得了第几呢?能进前20吗?我的对手考过我了吗?

而我,确是比较镇静。开学后的一个月,我的成绩虽不差,但因在最后一次英语中发挥失常,据我自己的统计,惜败于我的对手。虽然不甘心,但成绩已无法改变。现在我的心中只有一个疑问:“我考了第几?”

老师慢悠悠地走了进来,全班同学立即紧盯着大屏幕,模糊的字迹慢慢地变得清晰。第一,是我?不可能呀!随后,我突然明白过来,我的对手生病,有一科没考。立即,一种喜悦涌上了我的心头,让人不能自已。这真是太出人意料了。

这次总排名,我夺得了第一,这还得感谢对手的请假,而这,让我感到,健康,很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考满分作文:还别人心理自由

全文共 1363 字

+ 加入清单

马老师:

您好!我因一个问题而苦恼,想请教您。我在初中时就有一个不在同班的好朋友。上高中后,我们不仅在一所学校,而且很幸运地又分到一个班。然而,随着空间距离的接近,我感到我们心灵的距离却日渐遥远。比如,他对什么事情都要争个输赢,有些事情明明是他错了,但他就是不承认。我明里暗里地提醒过他几回,可他就是不听,并且,有时候他还骗人。逐渐地我对他越来越反感了,就连他说话的语气我都反感,以至一听到他说话的声音,我就觉得很烦。

马老师,您说我该怎么办?怎样才能消除我和他之间的鸿沟?

您没见过面的学生小李

小李同学:

你好!你的苦恼是因为你在人际交往上走进了一个小小的误区。你和好朋友的空间距离近了心理距离却远了的感觉,是因为你没有注意在人际关系上保持心理距离,使"人际气泡"受到"拥挤"的感觉。( cnfla:www.cnfla.com )

什么是人际气泡的拥挤?

从心理学角度看,心理相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而促进心理相容的途径之一就是彼此缩短心理距离。从这个角度说,两人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小是件好事。可是,物极必反。人际交往中距离太小了,也会令人不舒服。这是因为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要求独占一定的空间,叫做人际空间。由于这个空间像一个大气泡包围着一个人,因此有的心理学家就形象地称之为"人际气泡"。距离太近了不能满足彼此人际气泡的要求,人虽然没有挤在一起,人际气泡先感到拥挤了。人际气泡的拥挤就使人感到不舒服。人们一方面需要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又需要心理上的自由,需要一定的独享的心理空间。所以人际交往的艺术其实就是一个怎样调控彼此的心理距离的问题。

由于你没有调整好你们的心理距离,不恰当地把你们的心理距离拉得太近了,没有给对方适当的自由度,你才感到对方让你有许多的不满意。就是说,你看不惯对方的某些言行举止,不一定就是人家有什么不对,可能只是彼此的个性的不同,对方的言行与你的个性不大吻合。你以为你们是好朋友,就忽略了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必不可免这样一个事实,而想完全让对方按你的个人好恶来说话做事。而对方怎么可能完全和你一样呢?多好的朋友相互间也需要自己独享的心理自由呀!你忽略了这一点,于是,你感到了痛苦。

你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马老师的建议是保持心理距离。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不论关系多好,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给对方一定的心理自由度,彼此留有一定的距离感。距离感是很微妙的,拉开一点距离,一来可以使彼此获得心理自由,感到多一份舒服和自在;二来可以使彼此感到对方更美好,从而使彼此的关系更融洽和谐。

你听说过"求大同存小异"这句话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上不管多么要好的朋友也不能过分地要求对方和自己一样,应该给对方充分的独立的心理空间,允许对方有自己的个性,让对方拥有足够的心理自由度。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常常不是简单的可以论出是非对错的,更多的是个性不同的表现。

即使是存在是非对错的事,也应该宽容别人,不必要对别人的言行举止过分地挑剔。因为我们谁都不是圣人,谁都需要一个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不错,假如的确是对方错了,好友之间是可以相互批评帮助的。但是,这不等于强制别人一定听你的。

总之,人际交往应该彼此保持心理距离,给别人足够的心理自由度。如此,你和好友之间也就无所谓"鸿沟",你也就不再感到苦恼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写心理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铃声响了,老师不动声色地站在讲台上,扫视一遍台下:“把书都收起来!”声音虽然不算太大,却如雷贯耳,所有的人都为之丧胆。

你瞧,那位满不在乎的把书合上,毫不犹豫地把书放进抽屉,那一定是成竹在胸,不!或许佛脚还未来得及抱呢,只是豁出去而已;那位却恋恋不舍的看上最后一眼,再郑重地合书,狠下决心把书推进抽屉;咦!这位怎么把书压在屁股下,是为了增高?还是便于抽取?天知道???

卷子已传到手里,随着视线的转移,每个人脸上表情各异:

某位同学小声嘀咕:“这钟类型的题目前几天做过,天助我也!”嘴角掠起微笑,是感谢老天爷相助还是感谢自己的先见之明?这位形情不好,心里越加发慌,不停咬着嘴唇,不时地啧啧两声,连握笔的`手都微微颤抖;那位倒是镇静地提了笔。

时间匆匆,老师踱着步子不时左右看看。随着老师脚步的移近,有人心里一阵慌乱,下意识的用手捂住卷子,希望老师别在自己身边停下,有的答题神情专注,全然不知老师正站在身边。

时间过得好快,有的答题完毕,正专心检查;有的却无所事事,东张西望;有的干脆趴在桌子上睡大觉。那些没做完的同学,表现出明显的急躁,紧皱着眉头笔尖在纸上一刻不停地画着,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竭力在脑子里搜寻解题的方法,哪怕是瞬间一闪而过的亮光,也能燃起希望之火????

铃声终于又响了,急促的催人交卷,考场立刻变成散场剧院,众多讨论,众多纷纭。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心理健康课反思心得作文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10月30日上午,有幸聆听了三节心理健康教育观摩课,课中,教师优化的语言,灵活的教学方法,活跃的课堂氛围,步步入深的情感熏陶,无一不深深吸引着我。

心理健康教育,顾名思义,重在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透过观摩今天的三节课堂教学活动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

首先是苏老师的《快乐成长》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快乐成长》一课是针对高年级学生易出现烦躁、低落等不良情绪这一现象设计的,选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整个教学设计层次清楚,由认识什么是不良情绪到如何消除消极情绪,环环相扣。苏老师及时地引导、恰当的点评是整节课的亮点。比如在讲到怎样消除消极情绪时,苏老师给同学出了很多实用的好主意,无说教之词,学生很容易接受。

通过把自己的心情用颜色表现出来这一活动,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心理状况,然后通过指导让学生宣泄消极情绪。整个课堂真实,不造作,不夸张。

其次是宋秀美老师的《我挨批评了》,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她先组织了个小品表演《我挨批评了》,真实的反映出日常生活中学生的思维、想法。再结合剧中人物的言行进行讨论,然后引出心理博士对学生们的建议,让学生明白批评和骂的本质区别,再让学生帮助同学解答疑惑谈心里感受,到最后让学生重新演绎《我挨批评了》的小品,通过学生精彩的表演,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可以看出这上课老师的用心良苦,而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也可以看出十分的有效。

[心理健康课反思心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心理的作文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高中三年我一直在班上都是前三名,所以高考来临前,父母、亲朋都对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这对我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结果,高考前半个月我就开始失眠,整天忧心忡忡,紧张兮兮,生怕考试发挥不好,愧对父母。结果越焦虑越糟糕,高考进考场那几天基本都处在眩晕的状态,迷迷糊糊,结果考试结果可想而知。第一年的高考,一个平时成绩优秀的女学生,就这么挂了。

我的父母从这次经历中开始反省,觉得我考试发挥严重失常,跟我的心理压力太大有关系,于是他们主动调整了对我的态度,至少言行上表现出来,没有头一年那么充满殷切希望,时不时跟我说:“尽力就行了,考得不好还有很多出路,不一定要去挤这个独木桥。”而之前他们老跟我叨叨的是:“孩子,你一定要好好考重点。隔壁那孩子成绩还不如你,都考进南开了。” 父母的转变,也潜移默化改变了我的心态,不就是一场考试嘛,身经百战都过来了,高考也就是其中一场考试而已,无非带点总结色彩,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的生活习惯也开始调整。之前我是一个很不喜欢运动的孩子,复读那一年,我的父母开始试着陪我去登山,重庆到处都是山,只要你愿意,开门就是青山。结果,坚持登了一年山,身体好了,心态也乐观了、积极了,不再像原来那么患得患失。记得高考前头一天,我还约了同班一个女同学一起去爬山,面对着莽莽青山和滔滔江水,我俩居然诗兴大发,在山上高声朗诵起曹操的五言诗来,呼吸了一通新鲜空气,又被曹操诗里的博大情怀所鼓舞,第二天我上考场时非常镇定,就跟平常一样考试答题,头脑清晰,思路畅通,平静极了。

结果,这一年,我顺利地考入了一所重点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处理心理隐疾的哲理故事

全文共 1734 字

+ 加入清单

有的人有了心理隐疾,可是却一直不去看心理医生,这样的话,会影响她未来的生活!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处理心理隐疾的哲理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萧萧刚结束了一段恋爱关系,她并没像有些女孩那样哭天抹泪。除了有些难过,萧萧不得不承认,自己很希望这段关系结束。

萧萧面容姣好,气质温和,挺开朗,和同事们打打闹闹。这样的女孩,不乏追求者。但萧萧总是和男生称兄道弟,一旦有人明确追求,萧萧就躲得远远。每次和一伙人出去,萧萧总是开开心心,嘻嘻哈哈,而一旦和某人单独呆在一起,萧萧就感到浑身难受,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一次同事过生日,因为对萧萧有点意思,便请她吃饭看电影。萧萧以为是聚会,愉快地答应了,没想到是两人聚会。萧萧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一顿饭吃得味同嚼蜡,最后几乎是逃也似的回去了。回家后,对男同事打来的问候电话,她也敷衍了事。男同事望而却步,不久找了新女友,萧萧方觉松了一口气。

后来萧萧谈了几次恋爱,不乏有一见钟情的。但萧萧很清楚,自己不会和对方长久。每次约会,她都觉得如临大敌,没有一丝一毫喜悦。最后男友都受不了她的紧张、不自然,提出分手,萧萧反觉轻松。

萧萧的人际关系也有很大的问题。她的女性朋友很少。平时和女同事也能和睦相处,但很少深交,她对一般女生感兴趣的娱乐八卦兴趣不大,不喜欢参与集体性的讨论。

与父母的关系也是萧萧头疼的问题。萧萧一个人居住,几乎不打电话给父母,和父母几乎没什么交流。除了定时给父母汇钱,萧萧和父母少有额外的联系。到了节假日,萧萧也会例行公事般回家探望,但丝毫感觉不到天伦之乐,反而有折磨与煎熬之感,总是以工作为理由早早离开。

但萧萧平时在众人面前,又是一种表现。她热情开朗,和每个人都聊得很欢,经常会参加各类聚会。她最喜欢和陌生人聊天,而陌生人一旦表示希望做朋友,萧萧又会极力回避,极为恐慌。

这样矛盾的萧萧,内心深处常觉得孤独无所依托,很渴望有几个真正的朋友,希望能好好谈一场恋爱。

心理分析:

萧萧的形象,有些像一颗洋葱,她把自己包裹在层层伪装之下。每剥去一层,都会呛得人泪流满面,但全部剥去之后才发现,她内心一无所有。一直陪伴她的,是长久积淀的空虚和寂寞。

这类反向型人格的基本恐惧是:一旦接纳他人,一定会被抛弃。

孩子是家庭的产物。萧萧对建立亲密关系的恐惧,更多来源于家庭。

在家里,萧萧的父母是权威,有着倨傲的传统思想,重男轻女,对女儿漠不关心。从小和外婆一起生活的萧萧,对父母的记忆只有两张偶尔出现、没有丝毫笑意的面孔。

外婆去世的那天,避风港忽然消失,父母没有表情的脸在萧萧心里忽然放大。对弟弟那些过分的、任性的、近乎无礼的要求,父母总挖空心思满足。而自己,只有看着父母的脸色行事,战战兢兢做个懂事的孩子,过早承担起一些责任。她和最亲近的人朝夕相处,却仿佛相互没有关系一般。

所有如萧萧一般,经历情感早期分离的孩子,会认为这个世界和他们没关系,他们只是被放在了世上,却不知道是被谁放在了世上。在萧萧心里,对于亲子关系的记忆一直延续到后来,她对人处事的方式也只有这一种——以战战兢兢的态度面对身边较亲近的人,恐惧亲密关系的建立。

因为在萧萧的字典里,亲密不代表幸福,而代表更加小心翼翼。与其如此,于萧萧而言,还不如一个人来得自由。害怕和人做朋友、恐惧被人追求、伪装坚强掩饰自我,都是萧萧内心害怕的表现。

萧萧必须梳理人际交往圈,调整自己对不同人的态度。对待陌生人,对待父母和朋友,萧萧的态度完全是反的。她应该从这一点开始改正,增加和父母之间的交流,从生活琐事聊起,真心接纳父母对自己的关怀,尝试着对父母朋友做出一点主动回应。一点点建立心理安全感,让心真正充实起来,而不是表面的阳光开朗。

同时,在平时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遵循一个一般原则:对待陌生人不要过分热情,对待较亲近的人要做一定的自我展露,和身边同事有更多共同活动。

最后,没必要假装快乐。好好探索一下内心,问问到底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东西。一味参与,一味和更多陌生人成为熟人,带来的必然是无尽困扰。不如放慢生活步骤,找到几个让自己觉得安全的活动圈,在里面伸展触角,找一找它能伸到的最远距离。

萧萧的恋爱问题可能是最困扰她的,最好能接受专业指导,按咨询师的指导一步步前进。要学会接受一个人,相处一辈子,处理心理创伤是第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观后感

全文共 1302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学校的通知,今天早上,我和孩子一起认真收看了大连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的“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与考试心理” (电视上显示的是“学习方法”)专题节目。节目里,赖老师找人做测试,强调了记忆的窍门。我感觉此节目与所谓“素质教育”联系不大、不贴边,更像是教人如何提高记忆力的一种方法的老调重弹。

节目中又摆出了十九世纪德国有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其实,艾宾浩斯搞的是遗忘曲线—一种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遗忘是按着怎样的规律来变化的曲线,据此可以看出复习是记忆的捷径方法。我不禁想起曾经阅读过的那本《提高记忆力的奥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该书是翻译的日本能力开发研究所所长坂本保之介的著作。书中介绍的提高记忆力的15个要点,与今天节目中总结的若干方法基本雷同。

从孔老夫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关于学习的诸多名言警句,到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亘古以来,国人们在乐此不疲的研究如何提高记忆,说到底是在琢磨怎么提高考试成绩。好像与素质教育真不沾边。再到今天之节目,有人靠此搞个所谓讲座,实质是推销几本书,卖点光碟谋生吃饭,这种老调重弹的玩意郑重地向家长学生推荐的意义何在?我看更像是电视里常演的药品广告,而且万能的药品广告。

孩子看完节目嚷嚷着要买书。可气,小孩牙子能看懂这大部头书!可悲,我只好拿出花5角钱买的这本《提高记忆力的奥秘》应付。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是做师长的责任,不要把责任推到家长花几百元去买所推销的书的身上好吗?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观后感篇二

今天是2015年12月12日,双十二,我和儿子一大早就起床了,不是疯狂购物,而是一起观看于丹讲的教育节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并且从中学到了许多,解决了我们困惑已久的难题。

每个家庭都是围绕着孩子转,现在不比以前了,只要学到书本上的知识就够了。现在的孩子,除了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外,还要学习各种技能,怎么优秀怎么来。现在小孩压力大,大人压力大,感觉都是在比较中生活着,真的是印证着于丹老师说的这句话:生与死是确定性的,其余的都是不确定性,兴趣班是为了提供不确定性,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所作为。

大人的行为也影响着孩子,所以以后我会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带来好的榜样!

孩子之所以优秀,肯定是培养出来的,离不开老师的培养,离不开家人的培养,做人到做事,以后会给予孩子更多的爱,更多的鼓励,充满着正能量!孩子是乐观的,以后对待任何事情都会以乐观态度去处理。

关于分数方面的问题,做家长的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个好的分数出来,没有考个好的分数出来时,就对孩子说:“怎么考个这个分数回来了,你看看别人,都比你高”。虽然心里想不应该这样说孩子,但这话还是藏不住,脱口而出。看了于丹的节目后,知道自己这样不好,要正确引导孩子慢慢进步,切不可一步登天。

关于孩子自身安全的问题,在学校,老师教了一部分,其余的作为家长也应该尽到责任,让孩子知道遇到困难怎么办?怎么去处理?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

作为家长,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希望能和孩子一起成长!人只要活着,就得学习,学无止境!

今年的双十二,让我们的心灵收获满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作文构思一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甲:好!儿童对作文的构思是一个动态心理过程。这一心理过程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在拥有作文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概括出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再根据它选择所应写出的内容,明确所要叙述的事物之间的正确逻辑关系,以确定先后次序,段落层次。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达这些内容,这就是所谓作文的构思过程。

乙:这就是说,作文的构思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步:一是概括中心思想;二是安排文章结构;三是选择词句表达。这几部分都很重要,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心理活动内容。为了讨论得具体些、深人些,袁老师,我们是不是先集中探索第一步——怎样从材料中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弄清儿童确定中心思想的心理规律。

甲:好啊!什么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文章是信息的载体,作文和阅读的过程,实际就是作者向读者传递信息的过程。文章的这种属性,决定了作者在动笔前必有一定的写作目的,也就是必定有若干信息想要传递给读者。

乙:关于这一点,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写东西,全都有所为。如果无所为,就不会有写东西这回事。”他还指出,即使是专门写给自己看的日记之类,也是想将现在自己了解的信息传递给日后的自己的。如果完全没有信息要传递,就写不出文章来。

甲:是的,文章作者的这种想要传递某种信息的愿望,就是文章“中心思想”产生的根源。在写议论文和一部分记叙文时,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是要表达某种思想观点、思想感情,因此,这些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章集中要表达的观点或感情。在写说明文和另一部分记叙文时,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告诉别人某种客观事物的情况,于是写作目的本身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固执心理是怎样造成的?怎样调整固执心理?执迷不悟的心理又将如何调节?

全文共 872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时候,我们会在身边发现一些“悲情人物”。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虽然并不愚钝,却常常陷入某一个绝对没有好处的事情中不能自拔。任凭周围的亲戚、朋友、旁观者如何劝说,他们总是执迷不悟,甚至还要找出很多幼稚的理由来欺骗自己,直到有一天,当他受尽折磨,终于解脱的时候,才幡然醒悟,追悔莫及。近日出版的科普杂志《大科技》介绍了这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

那么,这种心理问题为何存在,它对人们的生活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笔者为此访问了几位专家。 何种因素导致执迷不悟“执迷不悟指的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无法将客观与主观、现实与假设很好地区分开来。如果将自己这种已有的经验驾驭现实之上,并过分固化的话,就产生了执迷不悟。”某心理咨询师表示,人本身对事物是有自己认知的,对事件的态度是由自己的评价来决定的,而且这种评价是依赖于其自身的经验。

此外,美国心理学家莱昂-费斯汀格在解释人的执迷不悟的心理时,认为这是由认知失调导致的。他认为,人都会遇到信念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情况,这种情况就会导致认知平衡失调,此时,人们就会感觉难受从而想办法来恢复心理平衡。恢复平衡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承认事实,一是找到一个理由来维持平衡。后者就是我们所说的认知失调―――当你做决定采取行动或者遇到跟你原先预想的不一样的信念、情感或价值观后,引起内心冲突,所体验到的一种心理状态。

北京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的李玲认为,认知失调可能会导致执迷不悟,但执迷不悟并不一定是由认知失调所引起的。导致执迷不悟的原因有许多:首先是思维定式,以前认识事物的习惯可能会影响后来认知事物的方式,而不会因时因事而进行变化,这表现为人们的固执;其次,有的执迷不悟是由于心里的保护,有时人们未必认识不了事物的客观,只是由于自我防御机制,会使人坚持自己的看法。这就是说我们在劝解别人的时候语言要恰当,如果不恰当的话,两人会因为言辞争论,而不是因为事情本身;再者,有的是由认知失调引起的,比如说曾经有一个女孩深陷爱情骗局,别人一眼就看得出来是在骗她,但女孩子就坚持认为那个男人是爱她的。这就是另一种的固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描写心理活动的作文300字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早上第三节课,侯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心理健康活动课。这次的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主题为“如何面对老师的批评”。老师先跟我们玩了一个小游戏,大西瓜小西瓜,然后故意找了一个不太认真的同学批评一下,寻问大家觉得这位同学被老师批评后会有什么感受?心情会怎么样?“生气”“难过”……答案五花八门。

接下来老师说我们在学校里,和老师相处的时间很多,也常常会受到老师的批评,面对老师的批评,你是怎么对待的?同学们都纷纷分享了自己曾被老师批评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也大胆地说出心里的感受。接下来我们了解了不能恰当对待老师的批评,后果很严重,既影响学习又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后来我们同学讨论相处了很多化解矛盾的方法。首先要理解接纳老师,再换位思考,如被老师误解了,要主动与老师沟通。很快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带着思考走出了课堂。

下午,科学老师又帮我们班出了一条新规定:上课认真的同学有国分,加分可以抵一次罚抄。结果科学课上,同学们非常认真,捣蛋的同学也消失了。看来,科学老师的这一招真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心理优秀作文800字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罗森塔尔是美国的一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来到一所小学,在学生点名册上随便画了几个勾,这些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学习成绩就得到了提高。着的确是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每个学生都希望自身价值被别人发现,著名教育学家对他们的肯定,无疑是给这些心灵的花朵带来了温暖的春风和滋养生命的雨露。在当今社会,人们都需要心理上的支持,心里支持是首要的,而物资的支持是其次。心理的支持多了,就会有更多的潜能被激发出来,释放出更大的能量。所以,我们互相之间,要多给心灵之花浇水,让她尽情开放。

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也并不深奥,这类现象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我们经常看到,小学老师经常鼓励学习不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很可能最终成材。著名歌唱家刘德华由于小学没学好,在上小学时降了一级,后来的班主任发现了他的歌唱才华,对他说了一些鼓励的话,于是这个少年飞快地成长起来。栏上飞人刘翔,他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教练就利用训练的空余时间多与他沟通,让他的到了充足的心里支持,这才在世界跨栏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是这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别总去贬低别人,别总是刺激别人,因为那样不仅对自己不利,对别人的心理也是有害无益的。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把这句话用来看人的心理,就是说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泰森与弗利芬尔得之间不就是这样嘛,弗利芬尔得在拳击场上用胡子挑衅泰森,被泰森咬掉了耳朵。这就是打击别人心理应得的恶果。

我认为心理上的支持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支持像雨露、阳光催生花朵一样,能催生出许多好东西,有的转化成自信心,有的转化出人生的理想,有的还转化出超凡的自立意识。股神巴菲特不就是由于自己妻子给予的心里支持而在股市中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嘛。

心理的支持对于谁都是需要的,无论你、我、他,有了心理的支持才能更好地走向成功。因为心里的支持是巨大的力量,有了这种力量,就像得到了雨露和阳光的花朵,越发美丽而迷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心理素质作文800字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中学生的心理是多彩而又复杂的,他们好奇去了解新事物但却有不知方法,所以经常会犯错误,这是可以理解的。其心理问题主要变现在以下几点: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60%”。

2、希望父母让自己独立,因此具有逆反心理。容易跟老师和父母顶撞,与父母相处不和谐,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成人感”和强烈的社会独立性,他们感到自己不再是孩子,像个大人了。因而从心理上要求改变童年期一切依赖成人的状况,要求像成人一样,参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一些活动。这种社会独立性使中学生的自尊心、好胜心增强起来,父母越是唠叨,孩子越是“一言九顶”(顶撞),甚至出现“禁果逆反”心理,越是被禁止的事,越是想尝试。

3、对异性的好奇,不能区分好感与喜欢,因此容易发生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认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

4、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因而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

5、有些人不能接受挫折与失败,承受力较差,一失败就灰心丧气,没有乐观向上的精神。失败之后不能面对现实和生活,形成自卑的心理,甚至会有轻生的念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心理建康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我想大多说人看到这几个字的一定反应都是我心理肯定健康,其实不然,我们很多人在心理上都存在这一些不健康的因素,只不过或多或少罢了。

不记得我们是从几年级就开了这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是我们又有多少人真正在乎过呢?又有多少人真正从小就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呢?我想我们的国家是在乎的,我们的老师或许也是在乎的。近年来,很多人因为心理不健康犯下了滔天大罪。

造成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小时候家里的溺爱,可能是表现欲,占有欲太强;可能是太过自卑,也可能是太过自负;……特别是在小时候,我们就应该好好的引导。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真正多多的关心孩子,时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多多和他们交谈。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的教学质量。你们还记得复旦大学的投毒案吗?还记得多少个风华正茂的少年放弃生命吗?还记得那一庄庄惨案吗?我记得每次我们上《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时,我们班里好多人都不听老师讲课,也不愿意跟老师交流,甚至都没有眼神交流。我认为这样是不好的,我们相互之间可以好好的说说话,聊聊天,把内心的想法,可以告诉老师,那样老师才会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生活。

其实现在我们的心理医生有许多,心理测试也有许多。我们应该多多的去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不要感觉自己去看心理医生就一定是心理不健康了。其实不是,我们在不高兴时,遇到困难,遇到挫折,心理想不开时,我们都可以去找心理老师去看看,跟他们沟通沟通,她们会帮助我们走出不开心,会帮助我们解决内心的不舒服。而且心理老师都是对外保密的,她们不会把你的信息像外界透露的。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个健康的心理,我们社会也会更加的安全,我生活的环境也会更加的和谐,更加的温馨。

[心理建康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心理活动要按顺序写

全文共 78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看见或遇到一些事情,心理有许多想法或看法,如果全部端出来,就会使人感到像一团乱麻,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因此,要一层一层地写出心里想什么,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等。

例如:《大扫除》

放学后,我参加了卫生大扫除。我拿起一把大笤帚走到教室后面开始清扫地面。忽然,在一张桌子腿下发现一支笔,我捡起来一看,原来是一支“派克”圆珠笔。这笔是谁的呢?我看了一下座位,这是王明同学坐的地方,准是他丢的。我记得前些天,他还向同学们吹嘘地说,他过生日的时候,他爸爸要送他一支“派克”笔。这下别吹了,我把它藏起来,让他尝尝着急的滋味。我把笔放进口袋里,刷刷地清扫地面。忽然,我眼前浮现出王明同学着急的面孔,仿佛看见他急得抓耳挠腮。我这个玩笑开得不是地方,怎么能拿自己的快乐,去换取同学的着急呢?我得把笔给他送去,让他获得一个意外的

惊喜。

大扫除结束了,我拿笔向王明家走去。

这篇短文写捡拾圆珠笔的事情,是按照:找到笔的主人——想到笔的来历——想让主人着急——决定送还失主的顺序写的。从心理活动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故事的线索、前因和后果,从而展现了小作者急人所急的精神。

因此,可以说:条理清楚,线索明确,是写好心理活动的基础。

写好心理活动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1.语言简练

不能为写心理活动而写心理活动,更不能为写心理活动影响文章中心。心理活动是在写人叙事过程中有感而发,它的作用在于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突出中心,其中写人叙事是主要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抓住特点

一个人面对着眼前的事情,有何想法,持什么态度,是能够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因此,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杜绝小人说大人话,杜绝不符合人物性格特点的心理活动。

3.穿插进行

在写心理活动时,可以穿插叙事,写出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又可内心独白,用“我想”引出心理描写;也可描写景物衬托心理活动。这样写使文章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心理作文

全文共 2415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心理活动呢?我认为就是一个人看到一种现象、一种景物、读到一本书或者经历一件事时,进行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的过程,而其中的内容就是我们所说的“情思”。如果一个人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很漠然,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则为无情思,反之则有情思;能从周围的生活中产生丰富的心理活动,我们就说是情思丰富,反之则情思不及。据我多年观察,多数学生情思淡漠或不及,不是先天缺少情思,而是他们有情思,只是这情思如同一座煤矿,深埋“地下”,有待我们去发掘。那么该如何来发掘学生的情思呢?我认为让学生多想,以心理活动来发掘情思不失是一种好方法。

本学期语文其中考试时,我们年级组实行了“诚信考试”。考试前,我在黑板上写下“诚信在我心中”几个大字,然后又让他们举手宣誓、诚信签名。尽管如此,为了能取得一个好成绩,在考试过程中,学生肯定还是要受到诚信考验的,心理上会有激烈的活动,甚至斗争。所以我抓住这次契机,考试过后就让他们写了一篇随笔。但是我发现有很多孩子的作文表现出情思不及。例如:

例一:……老师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让我们把名字签了上去,还把签名的纸贴到了黑板上。我又看见黑板右边还有“不抄袭、不说话”等字眼。我觉得这几个字总在严肃地看着我哩! (冯尚)

这个片段,只写出了承诺的过程,而自己是如何想的?基本上没有写出来。再来看例二:

正当我快写完的时候,我忽然遇到了一道难题。我想:这道题该怎么做呢?我冥思苦想。 (宋子涛)

遇到难题时,自己冥思苦想,想了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诸如此类现象很多,那么学生的作文为什么表现出情思不及呢?通过认真分析,我认为是因为我没有把他们的心理活动调动起来。于是我就进行了“心理活动描写”的指导。如:当你宣誓的时候是如何想的?遇到难题以后是如何想、如何做的?考完后你对自己的诚信如何评价等等,然后又进行了第二次写作,出现了较好的`效果:

老师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让我们举起右拳宣誓。我想:这可是右拳哪,可不能轻易举!因为如果一举手,再想有点小动作可就不行了。可是老师这样做毕竟是为了我们好哇,再说黑板上已经写了“诚信”二字,就一起干到底吧!于是,我举起右拳宣起誓来。这不仅是右拳,更是守信的象征。老师又让我们在纸上签名。签名是件大事,可不要随意签哪!可是我又想,为诚信签名是件好事。于是我故意把“冯尚”两个字写得大一些,好让它在关键时刻提醒执迷不悟的我。 (冯尚)

正当我快写完的时候,忽然遇到了一道难题。我想:这道题该怎么做呢?我冥思苦想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偷偷翻一下书吧,可我感觉好像有点对不起黑板上的字;眼稍微瞄一下别人的卷子吧,又感觉黑板上的名字在叫:“宋子涛!宋子涛!你忘了你的签名了吗?”这时,虽然没有老师看守,可是为什么我比平时老师在时还紧张?终于,我找到了这个答案——诚信!好爽呀!真是比抄别人的感觉好多了!哦!终于想起来了,原来,那道题是从课本上“我的发现”里选的。 (宋子涛)

我写着写着,发现一道题不会写,怎么办?我脑袋里出现了一个念头——看别人的。当我抬头时,我的签名仿佛在对我说:“千万使不得,要不你就不诚信了!”可我现在已经是分数第一,诚信第二了。于是我趁同桌不注意时看了她卷子一眼,把答案写了上去。

写完这一题时,我的心总是很别扭,因为这个答案不是自己想的,写上去有什么意义呢?写作文时一连错了好几个字。我这才知道这是不讲诚信的后果!

从这次考试,我真正理解了“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诚信,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意思。 (齐昊)

第二次写作虽然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出来的,文章中表现出的心理活动也许是学生在诚信考试过程中根本没想到的,这次的心理活动是在老师的指导过程中重新生成的。但是我觉得如果经常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指导,久而久之,就会发掘出学生心理活动中的情思,从而养成多想、多思、多悟、多感的习惯。

前不久的一天上午,窦主任通知我让学生下午穿校服,说是省厅的人来我班录像。当他们扛着摄像机到我班的一刹那,我就产生了拍摄完让学生趁机写写自己心理活动的想法。下面是学生在10分钟之内写的片段: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老师说省教育厅的摄制组马上就来拍一个镜头,我听了无比激动,因为我终于可以上电视了。

摄像的叔叔一进我们班,我就把大袄一扒,一下子塞进桌斗,露出崭新的校服。我想:快拍我吧,我等得手掌都出汗了。这时,摄像叔叔开始拍了。他扛着摄像机慢慢地朝我走来,我太着急了,恨不得一下把他拉过来,多拍我几个镜头。过了不一会儿,叔叔果然朝我走了过来,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里了。我一下子坐得笔直,心想:一定要多拍我一会儿哦!想不到这个叔叔在我这儿停了好大一会儿,我拿着笔十二分地用力,认真地写着每一个字。

今天上午,赵老师说省教育厅的摄制组要来我们班拍几个镜头,我听了激动不已!下午刚打上课铃,他们就来了,我早有准备,把最美的写作业姿态展现在他们面前。因为我离镜头太远了,便努力挺直腰板儿写字,想把镜头吸引过来,没成想镜头没有到我们这儿,而到了另一边,急得我就要喊出声来了:快到我这儿拍呀!我的字写得可是我们班最好的。可是摄制组已经走远了,我既嫉妒又羡慕那些被拍到的同学。唉! (薛博宇)

什么?河南省教育厅的要来我们班录像了?我又要上电视了!这不知是我们班第几次上电视了。下午我焦急地等着他们的到来。随着一连串的脚步声,来了!他们来了!可我低头一看,糟了,红领巾没带!怎么办?顿时我不知所措了,只是祈祷他们千万别到我这儿来。可老天爷偏偏让他们来我这儿。我看着练习册屏住呼吸,仿佛要写不出字来了!终于,他们走了,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身上各个部位开始正常运转了…… (王世豪)

以上片段没有老师的指导,但从他们的心理活动描写中明显表现出了学生情思之丰富。所以,我想,只要我们经常调动学生的心理活动并让学生多进行心理活动描写,在作文的指导和评讲中也关注这一点,学生就会逐渐养成留心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多想多感的习惯,就能发掘学生的情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