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一封信教学反思与不足(推荐20篇)

引导语:自信是动力,它给予我不断向前的勇气。在犹豫时,它帮我选择前进的方向;在胆怯时,它给我支撑的力量。以下是小编分享的一封信教学反思与不足,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浏览

5676

作文

265

2024最新高一语文月考教学反思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4月高一月考已经结束,学生成绩也已揭晓,根据我们3班学生实际,结合学生的成绩,针对语文学科的具体特点和试卷的具体分析,现反思如下:

1 应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现行的语文试卷虽然基础知识分值减少,但仍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成语题、病句题和同义词的辨析,学生在这次考试中失分较多,尤其是语言表达的两个题,得分尤其低,其原因就是学生进入高中之后,还不是太清楚高中基础知识与初中的区别,以及考试需要注意的答题技巧,所以下一步学习的重点就是加强学生这一方面的训练,力争使学生基础知识这一方面的不足得以改变,向好的方面转变。

2 应该加强学生规范答题的指导。通过认真分析学生的试卷,我发现有一部分试题不是学生不懂或不会,而是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没有按照一定的答题流程去做,以至于被扣分和不得分,如在语文主观题中,必须要求学生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规程去做,否则就会被扣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问这一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做具体分析。结果有的学生就简单回答,比喻。而没有按照一定的流程去做,结果可想而知,6分的题目,只能得1分,这一题学生不会吗?不是,为什么不得分原因就是缺乏一定的答题流程。另外,学生答题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要点,没有条理性,结果给阅卷造成误解,影响学生得分。这是我教学的下一步中又一重点内容。

3 针对学生的默写和作文中字体的训练应提上一个重要的位置。通过这次考试,我发现默写是我们的一大失分点,一是学生背诵不到位,许多不会填,二是有些会背的内容,错别字现象严重,结果还是不得分。另外在作文中学生的字体还需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女生的字体问题不大,都能工整清晰,关键是男生的字体,存在着书写不规范、字体不端正、卷面不整洁等现象,我认为这直接导致作文分值下降,结果是学生总分不高。所以下一步我们会加强学生的练字环节的训练。

总之,我们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至于最后的解决问题,达到我们的教育教学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反思四:英语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2202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是一种语言输出的过程,这种语言输出的能力不是一天就练出来的,而是要经过长期不懈的训练才能获得。然而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有的学生感到无从下笔,即使能写,也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句子;有的学生甚至对英语写作望而生畏,消极应付;总体上学生存在严重的英语表述上的困难。写作能力不高主要表现在:母语影响、词汇量少;单词造句、搭配不当;不懂句型、语法不通;信息不全、条理紊乱;语言连贯性差,缺少锻炼;缺少整体的谋篇布局和前后呼应。因此,如何有效地改进英语写作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扩展语言输入,奠定写作基础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它的结构应是:词—句—篇。“词”是基础,“句”是过渡,“篇”是则是目的。整个训练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在日常教学中,尝试了“词、句、篇”三步曲的写作教学。在教学中做到 “教、学、用”三者的统一。

(一)巧记单词

书面表达需要一定的词汇量,学生书面表达时容易忘记单词或把汉英词汇等同起来。因此,要求学生坚持每天听写、默写、循环记忆单词,掌握巩固词汇。还要求学生给出与单词有关的同义、近义、反义和词形相似的词,使词汇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复现。

(二)用词造句、连词成句

造句是英语写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可以说,会造句就会写作。要学会造句,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熟练记忆词汇和短语

这个环节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记忆单词和短语时,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词性、拼写读音、意思、用法。抓住了这一点,就像打好了万丈高楼的地基。否则,写作就无从谈起。

2、熟练记忆各种句型和结构

在牢记词汇和短语的基础上,还要记忆各种句型和结构,为造句进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像There be / How many / How much / be+adj / be+V-ing / make sb. do sth /plan/wish/hope/want to do sth.等句型和结构。在表达某个意思时,注意让学生尽量使用学过的结构造句,不可随心所欲地造出汉语式的英语句子。

3、掌握各种时态及语态的含义和用法

要写出一个英语句子,就要明白时态和语态。也就是说,谓语动词使用什么形式。这就要求学生对八种常用时态和两种语态非常清楚。因此,熟练地使用各种时态语态对于造句尤为重要。

4、掌握句子类型和成分

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是句子类型中最基本的型式,每个英语句子都是以它们为模型写成的。掌握了它们,适时引导学生扩大句式,鼓励学生利用课文中的句型造句。另外还要训练学生“一句多译”的能力。有时候,拿到一个中文句子,可能不会译,这时,就要想办法,换成其他的表达方法,迂回曲折,达到目的。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增加学生的多渠道的语言思维,提高应变能力,从而避免“中国式”的英语。

(三)连句成篇

此项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把语法项目、教材内容和文章体裁有机结合起来的能力。

1.要求学生仿写。掌握在英语学习中所学到的连词。只有连词才能把句子连成语篇。

八年级所学课文都有一定的篇幅,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要求学生用所学过的短语和句型,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基本内容简要的表达出来。如在教授八年级第二单元阅读理解,说明篮球的发明者是谁?是在说明情况下发明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吧短文改编为对话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既吧学生的读、说的能力和写的能力同时训练了。也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2.列出提纲,引导学生写作。

引导学生书面表达有许多形式,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活动。我首先采用给出文中的关键词或短语,整理素材和文章要用到的信息和关键词。帮学生做好铺垫和理清思路,让学生的大脑里有东西,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写出东西来,帮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心理恐惧,从写作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3.注重平时的词句积累

鼓励学生收集好词好句,以便于在写作时能信手拈来。

二.进行有效指导,扎实写作训练

1.巧设课堂,限时作文

训练时当场发题,促使学生瞬间接受信息,快速理解信息,迅速表达信息,提高实际应用和应试能力。这一步是关键,也是学生的难关。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白书面表达题既不是汉译英,也不是作文,不可任意发挥,要求的是将所规定的材料内容经整理后,展开思维,目的在于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准确地表达意思的能力。必须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牢牢记住以下口诀:“先读提示,弄清要点与格式;时态语态要当心,前后呼应要一致;句子结构和搭配,语言习惯莫违背;文章写好细检查,点滴小错别忽视。”学生明确目的并掌握要领后,要严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训练的初级阶段,每次时间可放宽一点。随着学生写作能力增强,时间相应缩短,逐步做到20分钟内完成任务,决不能养成拖拉的坏习惯。

2.优化习作批改,及时讲评

作文的批改与讲评是写作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班级人数多,批改的工作量很大。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参与,互相评改。由于学生之间的了解更深刻,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而当学生意识到教师并不是他文章的唯一读者时,他们会更认真地写好作文。因此,让学生相互传阅和批改作文不仅增加了写作时的真实感,更重要的是,能训练学生的语言意识和语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雨沙沙教学反思作文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的季节,处处生机勃勃,而小雨又是春天来到的一个标志,所以,在教唱《小雨沙沙》这首歌曲的时候,创设情境“美丽的春天”,让学生描述以下你自己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柳树绿了”、“小草发芽了”……在此环节中,大部分学生踊跃发言,表现积极,学习兴趣高涨。通过情景教学,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

在学唱《小雨沙沙》时,指导学生用自然、亲切、活泼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如:怎样唱出种子说话时的亲切感?先让学生想一想,你和好朋友说悄悄话时的声音是怎样的?这样一来,学生就知道小雨和种子说悄悄话时的声音该怎样去唱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歌曲的意境,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雨沙沙》是一首很适合歌表演的歌曲。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首先启发学生根据歌词展开丰富的想象,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和想象,自己创遍动作。在进行歌表演的过程中,我注意发现和选拔表演能力强的学生,请他们到前面带领大家一起表演,这样做更刺激了学生的表演欲望。我还采用了分组表演的形式,一组人扮演种子,一组人扮演小雨,这样做,增强了学生表演的趣味性,使其体验表演中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歌表演这一环节,大部分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歌曲创遍出动作,而只是跟随老师或其他同学一起做动作,少数学生能够自己创遍。

[小雨沙沙教学反思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新派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派作文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一、教学环节的设置

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几个部分:

1、出示孙悟空图片导入。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及阅读悟空的自我介绍让学生明白应该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的特点,从而引出课题。

2、教师做范例介绍自己,然后让学生评老师说了哪些方面内容,哪些内容印象最深。

3学生大胆介绍自己。同桌相互自我介绍 p评价;接着由个别学生上讲台作自我介绍,其余学生评价。

4. 游戏活动。

二、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

虽然自己经过准备,并且做了大量的铺垫,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掌握的情况却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的概念模糊不清。在教学中涉及到“特点”、“身材”、“衣着”等词语。由于我并没有做详细的讲解和比较,许多学生理解模糊,没有弄清楚含义,从而导致了学生到后来不知道该怎么写。

2、教学设环节设计混乱。在教学一开始,我就将“特点”这个抽象化的要领抛给学生,学生在没有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一知半解,使得后来我在后期虽然做了大量的讲解,但学生还是没有明白。

3、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在教学中给学生设置了较低程度的要求,对学生指导过细对人物描写外貌不需面面俱到。

4、课堂最后一个环节,全班学生一齐观察我,造成学生的作文雷同,思路没有打开,缺乏个性,如果最后分组讨论:你准备写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环节效果会更好一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乐于写作,易于表达。”我们对于三年级的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反思与启示

全文共 483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上还有什么不足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反思启示,希望能帮到大家!

【摘要】本文针对近年来农村中学的写作教学实际,分析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反思当地的教学实践,指出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三大误区并分析“误区”形成的原因。为走出这三大误区,语文教师必须在新课标指引下,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变“要我写”的消极应付为“我要写”的积极主动;再以“抓立意”为宗旨,以“作文评价”为媒介,让每个学生在写作中体验到到成长和成功。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学误区;激发兴趣;抓立意;重评价;促成长

从事农村语文教学近二十年,笔者亲历了传统语文教学到新课标语文教学的变革。欣慰地看到学生语文素养正在逐步提高,同时也忧心地感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写作表达能力方面的发展有所欠缺。为改变这一状况,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笔者有意识地对本地区几间农村中学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现状做了调研和反思,并与同事们一起致力于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七到九年级学段作文教学做了明确的定义:“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正因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所以,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更因为写作能力的考查在中考中占百分之四十的比重,让一线的语文教师尤其是毕业班的任教老师视为提高成绩的堡垒。就是在急于攻破这座堡垒的“战役”中,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逐渐陷入以下三大误区。

(一)文体写作的单一性

初中阶段,部分语文教师认为能写记叙文就能应付中考,写好记叙文就能决胜中考,而花时间教学其他的文体是费时费心,徒劳无功。于是,只训练学生写记叙文,基本不教授也不提倡学生写其他的文体。尤其在农村中学,因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薄弱,表达能力相对较低,这种做法就更普遍了。

步入这一作文教学误区的主要因素是受中考作文命题的影响。广州市乃至广东省对中考作文考点的规定是:能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能写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近十年来,广州中考作文题型都适合写记叙文。如2008年的《又见枝头吐新芽》、2009年的《其乐融融》、2010年的《奖励自己》、2011年的《游戏》、2012年《改变一点点》等,尽管写作要求里有注明“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但这些命题从记叙文文体切入可以很稳当地组织一篇600字以上的考场作文,从议论文文体切入却较难把握,从说明文文体切入根本就无法成文,更何况有些文题还就只能写成记叙文,如《又见枝头吐新芽》、《其乐融融》等。这就使得我们的部分语文教师认为,只要教学写作记叙文,在中考考场上作文就可以万无一失,至少可以拿个及格分。其次是受前几年流行的“写作可以淡化文体”的说法的影响。“淡化文体”之说引起了一部分教师的误解:认为中小学生写作不需要有文体感,不必讲究文体的格式,既然这样,也就没必要再学习写作其他的文体,师生都落得个轻松,何乐而不为?于是乎,从七年级开始,就只要求学生写记叙文,而说明文和议论文基本不做要求。

“初中阶段只学写记叙文就行了”这一急功近利的做法是老师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极不负责任的做法。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这种错误的观念和做法,还学生写其他文体和常见应用文的权利和能力!

(二)写作教学的无序性

很多教师上作文课没有作文教案,没有对作文教学进行学期计划安排,课堂随意性很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⒈作文教学的随意性

相当一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随意性问题。具体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时间安排的随意性。这节课不想讲新课了,就抛个题目、发句话给学生“这节课完成什么什么题目的作文,45分钟堂上完成,字数在600字以上”;有时能做到每两个星期布置学生完成一篇堂上作文;有时却是一个月都不要求学生练笔。二是课程内容安排比较随意。教师一般是在决定堂上写作的当天才去思考决定写作题目;或者是今天在哪个资料上看到了一个很有新意的作文题目,教师自己可能还来不及好好地推敲,就急不可耐地在课堂上让学生动笔写作,更谈不上有规范的作文教学设计。这些教师,对“课标”中关于写作的要求“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除了“其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之外,其他的都能做到。但这种没有计划和针对性的作文训练模式,只是完成了作文的次数而没有顾及学生作文水平的真正提高,也很难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师的随意率性的教学行为反馈到有些学生眼里,可能就成了写作文只是“凑够字数,完成次数,上交充数”而已。

⒉缺乏有序训练

写作是一种表现和创造能力,在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中属于比较高级的能力,需要以其他能力为基础。同时,写作还与学生心理发展机制有关,还应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应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课程标准写作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了这种思想。但具体到写作教学上,教师就甚少能按照课标的要求,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来组织作文教学。甚至连初中语文课本中每个单元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都难以一一落实到教学中。如果以上环节未能很好地实施,本还可以通过作文批改、讲评来弥补不足。但不幸的是,这道最后的防线到了一些不大负责任的教师眼中变成了有名无实。作文批改、讲评基本处于信马由缰的盲目状态。学生的习作一学期能被老师批阅四次已经是很荣幸了。至于偶尔有之的作文讲评,大多时候也只是说说错别字、病句的大致情况,读一、两篇范文而已。

写作教学内容的随意、无序,写作教学形式的单一、枯燥,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写作训练时勉为其难,写作兴趣无法激发,写作能力难以提高。

(三)对写作素材积累的无要求性

近些年来,教师对学生的课外积累渐渐淡化到不作任何要求。笔者为这一语文活动在初中阶段的流失而深深痛惜。这不是语文教师的不作为,我认为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孩子挤不出这个课外时间来做这个似乎跟提高升学分数关系不大的事,他们每天被迫要把自己埋在能立竿见影的题海中,加上网络文化的浸蚀和社会普遍存在的浮躁心理的影响是造成他们无法静下心来完成这一项“系统工程式”学习活动。最初的时候,教师是有把这一活动布置下去的,但由于大部分同学无法做到,即便是做到的,也只是个形式,没有实在的价值,渐渐地,教师只好无奈地放弃这一要求了。笔者正是经历了从“坚持到放弃再到重拾”的过程。

在《新课标》指引下,笔者坚持实践以下三个作文教学理念,走出了三大误区,提高了作文教学质量。

(一)激发“我能写”的自信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为语文教师要真正领悟“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的内涵,绝不能陷于中考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功利之中。

曾经一段时期,笔者总是翻阅大量的资料尤其是各地的中考作文命题,收集自认为命题新、创意深、价值大的作文题,通过编排顺序后,便模拟中考考试的要求,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一一完成。但如此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但没有明显的提高,反而更畏惧写作了。因为,他们感觉那些作文命题太深刻,离他们的生活实际似乎很远,每次好不容易憋出一篇作文来,又让老师划掉了一大堆,一说用词不当,二说叙事不具体,三说中心不突出等等,所以,一到写作文时,就有畏难的情绪。到第二学期,笔者改变了策略,开学初,便让每个学生自己写三至五道作文题,再经过师生们共同筛选后,由老师结合课本中的写作要求,根据本期的教学安排将题目有序归类安排十次课堂写作,课余同学可以自由写作抒怀,要求每星期坚持交一次周记,变“要我写”为“我能写”,“我要写”。半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能在45分钟完成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作文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文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出发,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尊重学生的生活,时时关注学生的需要、情感和发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作文教学中来,激发“我能写”的自信。写作安排上,一定要注重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有感即发。他们乐意写,一切就好办。

(二)抓立意,促成“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突出了“立意”,更加鲜明地提示:“文以意为帅”。正所谓“练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注重立意,其实质是关注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就是关注学生的成长。

作为语文教师,要利用作文教学,既抓立意,又促育人。要做到这点,教师必须让作文教学呈现出开放的状态。把学生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情感心理等因素,巧妙地贯穿在学生的写作活动之中,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动力、契机或材料,并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收获成长,享受成功感。例如:过去语文课开设口头作文或说话训练,深受学生的欢迎。但由于认识不明确,特别是因为中考、高考都不考,具体操作的时候,随意性较大,时间一紧就被挤掉。通过对作文教学的不断探究,笔者不再只看到学生的眼前分数,而是更重视学生的长远利益,重视学生的“人”的发展。所以,坚持开设这一活动,这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会用心灵、用真诚与人交流和沟通。就在这关注、交流和沟通中,学生们展示了自我,开阔了视野,丰富了阅历,提升了心智,形成了正确的情感价值观:以上这些,正是我们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有了它,还用担心学生写不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立意深刻”的文章?而他们的心灵也正是在这样的一次次写作中接受了洗礼,收获“知识”与“人文”的双丰收。

(三)“因材施评”,关注成长

以前的作文教学通常是由老师批阅学生作文,走“打一个分数写一句批语”的套路。而那些评语大多是笼统的词句,诸如:“优”“良”“语句较通顺”“能围绕中心组材”等。这样的评价没能根据学生个体的实际,更没有让学生积极互动参与进来。这种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评价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作文激情。新课标建议我们写作评价要“采取非常开放的态度,提倡从实际出发,进行多元化评价”,做到“因材施评”,让学生在作文评价中体验到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1.评价形式方面:根据文题的不同和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异来确定评价方式。笔者认为师生互动共改是比较科学的评价方式。具体操作中笔者往往将师评与学生互评融合起来,先让同学之间相互阅读和评价,相互讨论作文的优缺点,然后,同学们对争辩未定的问题提出来,由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点评并给出对应的指导建议,让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掌握评改作文的本领,使他们不但会写,而且会改,完善作文的全过程,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作文综合能力。

2.设置分层评价:学生存在认知和感官以及思想上的客观差异,作文是学生个性化的情感表达,学生写作能力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对作文能力较弱的同学,评分尺度要稍微松一些,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多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对写作能力好的要严格要求,要指出他们的不足,以求更上一层楼。教师还应该做到对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有一次面对面手把手的写作指导;让每一位学生至少有一次作文哪怕是一个片段能在班上宣读;将每次的优秀作文或某方面表现突出的作文装订成册,在班上传阅。注重以激励为主,让每个同学体验到创作的成就感,让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写作中成长起来了!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展开作文评价,都要遵循“眼中有‘文’,心中有‘人’的原则,以促进人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温儒敏。关于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对话,语文建设,20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不足之三:作文教学存在功利性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高考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使高中作文教学失去了正常有序的教学环境。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几个阶段。尽管众多媒体和专家都认为话题作文是最好的考场作文形式,但实际上我们无权去找理由说谁是谁非,它们本应该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空间。学生读高中肯定是想考一个理想的大学的,于是老师就带领学生跟着高考的指挥棒转,你考材料作文我们就训练材料作文,你考话题作文我们就训练话题作文,不做“无用功”,一切向高考看齐!但事实证明,功利化的作文训练既应付不了考试,更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综合以上的反思,如何才能使中学作文教学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空间呢?笔者和同学校的老师在“黑暗”中摸索,得出如下体会。

一、要确定具体的作文教学目标

作文教学目标的确立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智力水平。高一级和高二级、高三级在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上也有较大的差别,同时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也有不同,因此这三个年级的作文教学内容和目标也各有区别。具体来说,高一主要进行记叙文训练,高二主要进行议论文训练,高三则以高考为方向进行综合训练。

二、制定作文教学计划

围绕不同年级的作文训练目标,分解目标,做到有步骤有序列的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如在高一级可制定这样一系列小的训练目标:(1)写出人的个性——学习写人的记叙文;(2)揭示事件的意义——学习叙事的文章(3)摹写景物的特点----学习景物的描写等。高二级则可以进行这样的训练:(1)学会拟议议论文的题目;(2)学会提炼观点;(3)学会运用论据;(4)学会安排论证结构等。

三、采取有效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四年级上册语文《瑞雪图》教学反思

全文共 770 字

+ 加入清单

在结构上本文层次清楚,条理明确,重点突出,采用了联想,夸张的手法,语言生动优美,情景交融。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思路,理清文章脉络,按照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的顺序学习全文。“以学生为主体”,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朗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想象,体会本文的语言美、景色美,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朗读是一种古老的却极富生命力的学习方法,也是品读美文的重要方法。本文语言生动优美,用朗读去体会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这堂课总得来说是较好得完成了教学任务的。整堂课各个环节的设置合理,上课环环相扣,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都非常自然。而且我在上课的始终都保持着一种高昂的情绪,这种情绪一直带领着学生从课堂的开始到结尾。这堂课我自己感觉最值得珍藏的一点便是学生的朗读,从学生一遍又一遍的读书声中,我们似乎已经可以体会到学生从诵读中享受到了快乐。特别是在教学第四自然段的时候,我先让学生默读,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然后有感情的把这个句子读出声来,之后读给你的小伙伴听,接着指名读他(她)喜欢的句子,一边读还一边做朗读指导。这个自然段的教学我引导学生运用了多种读书的方法,从第一次读到最后的一次读,学生实际上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一个精读的过程了。

当然,这堂课也让我暴露出不少自身的不足,这些不足带领着我进行更多的思考。首先,在教师基本职业素质方面,我感觉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强,除了课前设计过的一些过渡语和叙述性语言外,其余在课堂临场发挥的语言都缺乏感染力,不够美!这一点也直接牵扯到我对学生的评价语。所以,第二点便是评价语单调,对孩子没有起到实际性的激励或纠正的作用。第三,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员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体现出来。这些都值得我深深地思考。

这堂课让我积累了不少宝贵的教学经验,通过这堂课的反思与感悟,我想自己会在教学道路上前进一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寓言故事《一路花香》教学反思

全文共 902 字

+ 加入清单

一路花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了一只有裂缝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惭愧,挑水工却告诉他说,从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出了美丽的花。我挺喜欢这个故事,因为这个故事的题目很美,一语双关,既写了花美、花香,还暗含着对浇灌鲜花的挑水工和破水罐的认同。更重要的是告诉学生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世上任何一件东西一个人,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即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其本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其蕴涵的人生哲理学生是容易理解的,但对于四年级的孩子,多元解读文本、辩证分析问题却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把“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真正寓意,学会正确地看待别人和自己。”确定为本课的学习目标。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我将学习目标分解为两个学习任务:

如何让学生真正读懂“我们即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其本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为此,我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惊醒一分为二地辩证地分析:那只完好无损的水罐,它总是能将水满满地送到主人的家,是值得骄傲的!主人家不都需要这样的好水罐吗?但是这只好水罐如果为自己的成就而感到骄傲自满,看不起别人那就不可取了。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了破水罐,让学生在辩证的思想中揭示了课文的寓意,“收获了一路花香”。这种说话练习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也帮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但是教学中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一、读得形式不够多:

在教学时由于时间紧张,导致给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较多,各种形式的朗读和展示较少。语文教学课堂上没有把握好读书的时间,缺乏一定的读的训练,特别是文中的一些重点句,孩子们朗读的不够到位,学生的情感没有在读中深化。

二、牵着学生走:

课上完了,课上呈现孩子氛围较好,但总感觉牵着孩子走的痕迹严重。也是这节课的最大缺陷,因为教师的理性和牵制过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思维浮于表面,不能深入思考,课堂上没有生成,所以也没有火花。我感到问题的设计,教师的引导,特别是运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放手让孩子学感兴趣的人物,让学生多思考、多读书是我下次磨课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教学反思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三年级习作教学,首要的任务是拓宽学生的思路,调动生活的积累,从而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本次习作和口语交际的训练紧密结合,由于在习作前的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已对如何“介绍自己”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节课把引导学生如何写具体作为贯穿课堂的主轴,课堂先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教师的“导”帮助学生明确写作思路,引导学生抓住自己特点进行写作练习。导“析” 、导 “评”环节则以例文的形式,让学生在品析中掌握把特点写清楚、写明白的方法。使学生下笔时有章可循。对初学写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写作通常是“无话可说”,甚至“无材可写”,仅仅靠教师传授抽象的写作知识,是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学生在这节课上概念清楚,方向明确,笔下的文章语句优美,事例真实,但这堂课我觉得安排内容太多,解决的问题多反而达不到预期效果。再有就是学生写作结构上有千篇一律之嫌,形式拘泥,如何让学生在习作时能“心中有法,表达多样”在写作结构千篇一律的基础上百花齐放是下一个要解决的问题。至于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我在上面已经谈了认识,在这节课上虽然只是几张幻灯片,但我始终认为语文课姓“语”,信息技术能为作文课插上腾飞的翅膀,但启航时却必须有方向,否则会喧宾夺主,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

总之,作文教学没有止境,我会在教学实践中踏踏实实努力,觅得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自身素质,让学生快乐幸福地生活,轻松愉快地习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有关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新形势下,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思索的现实问题。

我根据名师的经验和专家报告的思想去年在初一尝试了“预习――质疑――讨论――反馈”的四环节小组学习方法,也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质疑、发现问题的能力,但学生自学的习惯还没有很好地养成,更谈不上学习的兴趣了。我们语文学科的博、杂更决定了兴趣、爱好及习惯的重要性。摆在面前的即是作文的老大难问题。以往的作文教学是“老师命题,提出要求,学生思考成文,批改收交”,学生被动接受,对于作文毫无兴趣可言,书写起来更谈不上真情流露,相关的批改反馈的针对性及实效性也较差。如何改变作文课这种被动消极的局面。我思考了好久决定尝试一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在开学的三周内,先在12班进行了试验,现把初步的思路简单介绍:

周四的作文课,一反常态,先分析上次学生作文的得失,由此定出作文的要求及目标。针对上次对新闻事实的叙述交待不清,而提出“合理交代清记叙的要素,交待清楚一件事”的总体要求。

然后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讨论拟题并简单说说构思,组长示意,老师计时。

静思独立,老师观察各小组的情况。

成文后,组长示意可以写读书笔记。

统一完成后,合作批改。

第一步:交换找优点,评价闪光点,写出主要内容,概括大意。

第二步:再交换挑毛病,指不足(比如错别字,病句等)。

第三步:本人小声读文,动情优美处,大声的读,后品味反思别人的评价,结合自己的感受,对自己提出中肯的建议。

最后,交流心得。每组推一篇美文大家共赏,由作文负责人根据各小组记分、上交,由老师根据各小组的情况,找出优缺点,并概括不足(共性的东西),思考下一次作文的要求及目标。

经过这样一改动,作文课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全部动起来,全身心地积极投入,每位同学至少读了三篇同类的作文,又听读了六篇美文,不论从听觉、视觉上都能获得很大的收获。相对以往单一、枯燥的形式,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小组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

由于刚刚开始,此方法毕竟有它极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时间的分配,各小组时间的不均衡,小组之间成员能力水平的差异等等,因此,我今后将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作文教学案例反思

全文共 1208 字

+ 加入清单

我做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最头疼的应该就是作文教学了,特别是身处农村,学生占有的读书资源和素材极少,作文的实际操作更加困难。为了能更好的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写作,学校特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开展了一次作文教学座谈会,一次增强对作文教学的重视,也方便教师之间就作文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下面就座谈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喜欢读书,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起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去写,主动想写,而不是被动的应付。

其次,要坚持上好作文课。作文课在语文教学中占较大比例,时间充裕。在这些时间里,一定要教给学生一些作文基础知识、作文技巧、写作步骤、修辞手法等常识。

再次,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教学方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特别是农村学生,各方面素质及知识本来就欠缺,要让他们较容易地完成一篇作文,着实很难,不多加训练、培养、提醒,无疑是赶鸭子上架。如果能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教学方法,而且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那么,这一切就显得非常容易。我的做法是:

1、尽力让学生自己写作,并且要求按照正确的写作步骤进行。禁止抄袭。题目布置下去以后,老师作一些指导,例如帮助审题,确定写作体裁范畴,引领写作思路,唤起记忆,提出写作要求等。然后留给大量时间让学生自己努力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要让学生耐心细致,要让他们亲自动手、动脑完成作文。让学生先列出写作提纲再打草稿再修改。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先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叫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示范口述,教师亦口头指导修改。

2、积极培养训练学生的观察、描写能力。学生不会观察,对常见的事物熟视无睹,更不会描写对本来熟悉的东西,描写不出特征来。针对这些重大弱点,教师要下力气,费很多时间进行培养训练。

3、提倡学生坚持日记和读书笔记的写作。写作是一个日积月累慢慢进步的过程,仅靠课堂上或在学校里的努力仍然不够,因而我们一定要督促学生养成写日记和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只有在写的体验中,才能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增加他们的知识量,提升他们的思维整洁程度。

4、教师要积极的做好学生作文的批改工作,学生和老师花费那么大心思完成的作文需要同学和老师的认真对待,特别教师的批改直接关系到学生再次写作的积极性。老师应该从眉批、段批、总评三个大的方面对学生的作品做出评价,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方便老师和学生一起共同改正进步。

5、教师批改后剩下最重要的步骤就是作文的讲评了。事实证明认真负责的作文讲评是学生作文水平进步最快的环节,而没有讲评这一环节,就意味着你之前所做所有努力都白费了。作业讲评时,可以选取写的很好的作文做为范文,师生一起分析为什么写得好。再找出写的差的同学共同的主要问题一起探讨,切记单个打击同学,容易使他们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作文是块硬骨头,需要老师和同学共同努力,将其击破,弄懂题意,为我们的学习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写人作文的教学反思

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写人作文是最常见的作文题目之一。表面上看,写人作文是一种类型的文章,但是它却是贯穿了整个中学阶段各种类型中。只有将人物写好了,其他类型的文章才能更加的深入。

首先,我讲了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几种描写形式。我将这一环节的重点放在怎样安排人物的外貌描写。在这一点上,初中生和小学生是不一样的,小学强调五官描写,而初中更注重细节描写。

我总结了初中作文外貌描写中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1、描写要细致,即用放大镜来写人,将人物外貌的细微之处写出来。

在这里我重点将小学和初中对人物描写做了对比。打个比方:小学生写人物外貌就像是画漫画:鼻子、眼睛、嘴巴、耳朵画出大概的轮廓就可以了,从人物外貌很难推测人物经历。初中生写人物外貌就像是画素描,对画画的功底又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人物脸上的皱纹,胡须等轮廓要进行细致的描写,人物衣着和身上附着物都要进行仔细的刻画。这样,我们可以从这幅画上面看出人物的年龄,猜出他的职业甚至他的某些不为人知的经历。

2、对人物有特色的地方,需要进行具体且详细的描写,一些与文章主题关系不是很大的其他地方可以忽略不写。外貌描写主要是为了突出人物性格和隐藏人物经历等与主题密切相关的东西。

3、人物外貌描写安排详略要得当。我举了一个例子,就比如说鲁迅所写的《孔乙己》多次提到他的那件衬衫,而对于其他地方则一带而过。我们在写的时候也可以让同样的描写贯穿到文章的各个地方,使之成为文章主题的一条线索。

为了加强学生的写作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专门让学生任选一个人物(班级内),还给学生展示了卡通人物,将其外貌写出来。大家猜猜看他写的是谁。这样,学生就会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去写,刻画出来的人物也往往比较成功。

这样,通过精心的准备和积极的引导,学生写人物的兴趣和欲望不知不觉就被激发出来了。通过这种授课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写人的方法和技巧,更能让他们体会到写作的乐趣,真正寓教于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对联教学反思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我对本节课的反思如下:

首先,一节好课层次的高低首先在于教学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由浅入深的教学思路,合理的材料,讲练结合的做法,都在教学设计中完成,而这些的优劣决定着这一节课能否成为上乘之作。

其次,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备课的过程中,既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尤其是备学生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老师一切美妙的设想都要在学生身上实现。讲课的过程更是如此,老师应该是知识的引导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能力,而不能越俎代庖,要让学生自己体验由不会到会,由模糊到清晰,由浅显到深刻的认知过程。

再次,一堂好课应该是具有生成性的课。课堂上,学生被调动起来以后,思维非常活跃,会有一些新奇,甚至奇怪的想法,这些想法很有可 能超越老师的预设,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当允许不同想法的存在,鼓励大家进行创新思维,对于学生的想法进行合理的引导,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思维的鲜活,灵动。否则,如果完全按照老师的想法,对不同意见采取打击压制的方式,学生会最终丧失对语文的兴趣。

以上是我这次做课过程中感触最深的几点,也是我在这节课中力求做到的几个方面。

[对联的教学反思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英语作文教师教学反思怎么写

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

英语语言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平时学生怕写作文,是因为话题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而本次习作,让学生在不受空间、金钱等的限制下自由想象作文。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梦想,徐徐道来,构思奇特,颇具匠心。

写作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训练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因此,盲目的训练往往多做无用功,我们必须在平时就十分注重方法与技巧。

1、注意多种训练方法相结合。

与任务(task)相结合。目标明确, 如写“我的梦中小屋”,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画画、描述、说明想要的小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时,我尽量与教学的多种任务相结合,而不是纯粹布置一篇作文。贯穿这节写作课的也是一系列的任务。

2、平时注重解题技巧的养成:

1). 准备工作 ①.仔细审题,明确要求 ②.紧扣要点,寻求思路。

2). 写作之中 ①.开门见山,紧扣主题。②.语言正确,规范地道。尽量使用学过的、最熟悉也最有把握的句型、结构,应尽量避免中国式英语。要养成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切忌一点到底的错误方法。③.重短轻长, 就易避难。④.过渡自然,表达流畅。注意前后句、上下文尽量过渡自然,正确使用and, or, but, because, so, then, after等词,保持行文的流畅。不重复使用可置换的词,如描述“我的梦中小屋”时,可以用firstly, secondly, then, after that等表示先后的序列词。

3).成文之后

鼓励学生学会批改自己的习作。

①.一般语法项目的检查——英语中的人称、时态、单复数、习惯用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在朗读中好像全理解,但在动笔的实践中就往往出错。如我们这篇作文多用一般现在时,第一人称。

②.注意语序——英语中的疑问句、感叹句和宾语从句都是通过语序的变化来构成和体现的,不注意会出现错误和意义上混淆。本篇作文要注意感叹句的语序。

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卷面不整洁,使人无法看清你写的究竟是什么,那么就可能按错处理。所以在写时,我让学生一定要先打草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情境作文教学反思_成长作文600字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一直是困扰语文老师的老大难问题。大家都知道作文很重要,可往往只停留在迷茫与困惑上,未能做出大胆的尝试。即使是级别很高的观摩课也绝少有执教者敢拿作文课冒险。笔者以为,真正困扰作文教学的因素是学生,严格地讲是学生有限的生活。

从表面上看,学生的生活似乎是越来越丰富多彩了,可我们都知道学生的生活面是越来越窄了。单调的生活已经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厌倦作文,于是就把作文当成了一种负担。当我们看到假大空的作文时,请扪心自问,学生还能写出什么新鲜的东西来呢?尤其是像我们这样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校园度过,与社会、家庭接触有限,素材匮乏,写出内容真实的作文很难,写出内容鲜活的作文就更难。毕竟作文来源于生活嘛。正是基于对学生写作现状的基本认知,本学期我们把情境作文教学作为研究课题。通过大胆的尝试,为学生习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就拿本次习作课来说,教师让学生用橡皮那制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这项活动深受学生喜欢,他们乐于参与,不仅动手动口,而且通过活动积累了许多感性的素料,为下一步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事实证明,只要学生有生活,就不用担心他们没东西可写。要时刻提醒自己:生活是作文之源。这就是我执教本次体验作文的最大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不足之二:作文教学缺乏系统性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与作文教学的随意性相伴而生的,是作文教学缺乏有序性和系统性。大多教师没有作文教学计划,作文教学无序化无系统性。这样,上作文课也没有具体的教案,只是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去写,然后批改然后讲评,至于效果如何则另当别论。试想一想,作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明确的难点、重点,不是循序渐进,而是随心所欲,这样进行作文教学只能使学生成为完成作文任务的机器,很难明白自己作文的长处与缺点,很难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能力训练使自己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从而激起自己写作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来自李明的一封信教学设计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一、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复习书写法和动词过去式。

b、过程与方法:通过写信复习本单元重点。

c、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同学对中、英文信的格式的正确书写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书信格式、动词过去式

三、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卡片 旅游照片

四、教学过程

(一)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1、Greeting。

2、Game“Simon says”。Review the words:jump、sleep、take a picture and so on。

(二)New concepts

Use the pictures and review some words about the letter(letter, postcard,e-mail,top,bottom,left,

right,corner,envelope,stamp)

Ask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letter and read it then find the past-tense verbs。

Practice:

先让同学结组以Danny或Jenny的身份用汉语组织语言试着口头回信,然后在让每个组试着给Li Ming写英文回信,并回答信中的问题,最后各组在全班进行交流。(同学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吸取他人写信时好的方式方法,如和加图片等。)

教师针对以上交流,随时进行指导纠正。

Play the audiotape and read after it。

Practice:

让同学试着介绍自身提前准备好的旅游照片。

(三)Class closing

Homework:Do the activity book

五、 板书设计

Lesson 30:A letter from LiMing

had-have liked-like

jumped-jump was-is were-ar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四年级课文《卡罗纳》教学反思

全文共 863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过程中,我力追求简约,追求和谐:

首先,在教材处理上,追求简约,剪裁重缝。课堂上学生们围绕“卡罗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周围的人们又是怎样表达对卡罗纳的爱的?”这两个问题品读感悟。学生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的描述,品读、批注、交流,感受师生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之情。学生那同情与怜悯的神情,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他们正沉浸在爱的教育中。在此基础上,追问:“这些‘爱’卡罗纳感受到了吗?从哪儿看出来?”抓住“他什么也没说,也没有抬起头来,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

体会卡罗纳将坚强面对现实,成为生活的强者的内心感受。

其次,努力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追求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我注重了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在过渡语、小结语、激情语中不断渗透。引领学生寻找感受周围的人对卡罗纳的爱的词句,从动作、眼神、心理等方面捕捉爱、感受爱。如体悟“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时,千言万语化为“放、贴”,做这个动作表示什么?请你把动作背后隐藏着的东西朗读出来。千言万语还化为一句话──(齐读)“卡罗纳,别哭了。”

又如:“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我用一句“目光默默地看着他,什么话都没说,那一双双眼睛里写满了什么?如果你就是卡罗纳的同学,你要用这目光告诉他什么?”将学生置身于同学和卡罗纳的直接对话中,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波澜,对话中加深内化了关爱的情感。

教学,永远是一项遗憾的劳动。借班上课,异地而教,对学情不够了解,未能及时处理好课堂教学资源。如在最后环节,原来预设在学生朗诵过程中渗透手语教学,因为手语而多次重复朗读。后来得知,他们学校在两周前就进行过手语教学。其实,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打手语诵读,达到“巧借东风催芳菲”的效果。

因为年轻,所以更需锻炼;因为追求,所以更想提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散文诗两首》教学反思

全文共 1794 字

+ 加入清单

我所讲的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4课《散文诗两首》中的《荷叶母亲》,该篇文章的作者是冰心。授课结束,我受到老师的鼓励、称赞,也得到校领导的肯定,评选结果我获得一等奖。

这堂课的亮点主要有:一、课堂开局比较好,在正式上课前,我让曾在校级朗诵获奖的两位男女同学齐诵《慈母吟》,考虑这首诗和本课的氛围吻合,之后我让学生点评他们的朗诵,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而且全班同学喊出“我自信!我成功!我是最优秀的!”的口号,激励学生自信参与课堂。

由此,我在学生良好状态的情景下导入新课:“一个世纪老人在年轻时曾给她远方的朋友写到:在去年一个月朗星稀、秋风萧瑟的晚上,你的一本书将你介绍给我,你的思想,你的存蓄,你的言语和我的思想合成一缕缕琴弦,奏出飘渺神奇的音乐,这音乐就是爱的音乐,这思想就是爱的思想,请问同学们这个老人和她的朋友是谁?”学生能够猜到冰心,但是她的朋友却不能说出,我就询问《金色花》的作者是谁?学生回答是泰戈尔。这样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二、教师诵读《荷叶母亲》,让学生读之前,我配乐背诵了整篇文章,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一定要解读文本,背诵课文就是解读文本,这一点也赢得了大家的赞赏,普遍认为我很下功夫,我总是要竭尽全力,我天资愚笨,只好自己多下点功夫,背诵课文花费了我4个多小时的时间。

三、简笔画的应用,课堂板书我画了一个荷叶护着一朵荷花展现主题,比较直观形象。为了画好荷花和荷叶,我请教了我校的两位美术老师,我掌握了一点技巧以使板书更接近逼真。

四、表现手法“借物抒情”难点的处理。在过渡到这一要点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毋庸置疑这是篇表现母爱的文章,那么怎样表现母爱有新意?我们平时同学的文章常常是“母亲送我去医院,雨中送伞接我上学”等等题材。但是用荷叶比喻母亲新奇,主要是冰心文学素养深厚,莲花这一事物在中国文化里富有传统文化意蕴,冰心对莲花进行联想、想象,用荷叶表情达意,借物抒情,从而达到讴歌母爱的主题。同时板书“借物抒情”,而且我制作课件解释补充了“借物抒情”的特点。

五、课堂比较紧凑。这一点我没有意识到,后来我询问老师时认识这一点。比如,学生读课文时,我让一学生到黑板写下重点字的注音。在学生没有完成时,我同时让学生谈谈读课文的感受,时间安排紧凑。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一、配乐声音效果不理想,在进行诵读时,所设计的配乐声音声响过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及时调控,主要是自己不够熟练,这以后要做好充分准备,计划赶上变化。

二、课即将结束时,《母亲》的歌曲也没有释放出来,声响又太小,也是我操作不熟悉。结果也没有升华成对母亲的爱。总之,多媒体的使用我没有充分使用好,没有使电教手段达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这令我惋惜!

三、授课结尾不够完美。最后,看着不多的时间,心底上还是不够镇静,不能从容自如,临时应变。让学生写作可放到课下指导,准备好的语言应展示。

四、我在让学生赏析4—7小节时,曾让学生先赏析精彩之处,再谈自己的疑问。这里,在教学预设时我没有让学生谈自己的疑问,但是,课堂上却让学生谈这一点,但最后,学生的疑问没有展示,这样的细节问题我处理得不够严谨,这以后要注意!

五、前面解释词语时,一个学生解释“荫蔽”说是遮蔽,这说出了本意,但在课文里的意思还应该解释得确切。这个关键的词语在赏析课文时应再深化。

六、我的普通话虽然有很大进步,但是还不够优美,我应继续练习,语文课应该是美丽的语言,不止在语言内容上,还要在形式外壳上。

七、口语要消失。我没怎么意识到,但是要达到课堂的完美,凡是应该注意的一定要消除!、

这堂课虽然已经过去,但是我要吸取经验,改正不足,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

同时,语文教学要有一种“语文味”,但是我这方面做得还不够。虽然,我很有激情,语言不错,但是还不够有自然的魅力。只是,我的课比较真诚,稍稍丰富点。我深知老师丰富的语言对学生是一种滋养,丰厚的文化底蕴对学生是一种召唤,洋溢着智慧的妙语更是对学生心智的启迪。以后我将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语文教学中去!我非常感谢薛主任,在他的博客里,我看到一个多彩丰富的世界。杜郎口的教育模式给我的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窦桂梅和孙双金两位专家更是给我丰富的指向。而且在这次讲课的体验过程中,我也在自己的博客里向武风霞老师请教了“创新”的问题。我认识到语文要在丰富的文化底蕴上才有所创新,细读文本,才能解读出与众不同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全文共 1167 字

+ 加入清单

法国最著名的牧师纳德 兰塞姆聆听过一万多人的临终忏悔,他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每个人最后的反思,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把反思提前几十年,做到了这点,便有50%的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我们的教学中,多一份反思,或许会多一份清醒,多一份进步。

语文教师,我一直以为是最难当的。作为母语,似乎谁都知道都会理解都可以说上一二。前几年语文大讨论时,多少偏激之词言犹在耳,多少老教师感叹越教越不会教。我困惑,摸索,听了几位大师言谈,观摩了几堂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偶有一些心得体验,聊且作为反思。

首先,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必须过硬。听、说、读、写不必说样样精通,起码必须能镇住学生,在学生面前能有几分自信。我真正感到自己在课堂能闲庭信步,挥洒自如,是普通话培训之后。自己朗读能力提高之后,可以自如地范读,底气就足了。基本功过硬,语文教师本身就是语文。比如如果你善于听,学生课前三分钟演讲,你的评点,引申就有根据,有针对性。观摩一些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往往会发现他们本身素质相当之高。可惜,大学、目前的培训机构对这方面的训练太少了。

其次课堂的成功,备课必须充分,要带有自己的思考见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的魅力就在于它是很有个性的,能紧密联系生活的。陆游教孩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所以语文教师是一个杂家,必须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思考。学生如果会认为自己的语文老师知识渊博,上课能有一些新见解,就成功了一半。比如《项链》,未必就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装在套子里的人》未必就一定要大谈揭露沙皇军警的黑暗。

教学中讲究一定的教学艺术。试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段:同学们畅所欲言,对王权意识和奴性意识大加批判,我也加入他们行列,讲了几个小故事: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专制时,有人质疑赫鲁晓夫为什么不在斯大林在任时指出他的过错,赫鲁晓夫拍着桌子:“谁在说话,给我站起来!”那人吓坏了,以为大祸临头。赫鲁晓夫幽默地说斯大林就是这样做的。高压专制下,必有奴性。随后讲了萨达姆的“万人坑”,讲了康熙、乾隆时代的文字狱,讲了孙志刚的遭遇。大家一下子陷入深思。这是我在教读《我若为王》一文时的一段“穿插”。将历史、现实和课文联系在一起,拨动着学生的心弦,不仅恰切的丰厚了教学内容,而且有力地烘托了课文的主题,强化了教学效果。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有机地适度地“穿插引入”,可以让行多行多的课表现得活泼灵动。教学艺术是需要学习总结的。这一点,湖北特级教师胡明道老师做得相当成功。她将课堂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加以分析,归纳了各种各样的应对方法,所以在课堂上她能游刃有余。而我们往往还凭经验驾御课堂,有时感觉很不错,有时感觉很失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我们要不断反思,与时俱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生作文课教学反思

全文共 1249 字

+ 加入清单

某先生看了一位学生的作文说:"好,有进步,这才像作文。"过些时候,看到另一位学生的作文,说:"太棒了,已经不像是在写作文了。"有学生问:"老师,‘像作文’好,还是‘不像作文’好?"

先生道:"有的人原来写文章,东拉西扯,词不达意,颠三倒四,杂乱无章。经过一段时间摸索,渐渐摸到了门儿,有了章法,上了轨道,所以说它‘像作文’了,就是说,它符合了作文的规范。有的人文章越写越成熟,看上去就和常见的作文不一样:没有常规的套路,不沿袭惯用的话语;或为时而作,或为事而作,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有事理的巧思顿悟;似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有章法却不死守定法。这时说它‘不像作文’,是说它对学校作文规范的超越。从‘不像作文’到‘像作文’,是进步,再从‘像作文’到‘不像作文’又是一种飞跃。"

作文可以作两种解释,一是指写文章,这里的"作文"是词组,《现代汉语词典》里对此还作了一个补充说明:多指学生练习写作;二是指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这个"作文"是名词。现在通常讲"作文"大概就是指学生习作,"像不像作文"想来也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

我们现在教作文往往是就作而教作文,课堂上宣讲作文法,然后是出题目练作文,接下来是按作文规则评作文,有的地方还组织学生背作文选。总之,"学作文"、"像作文"的意识太强。一些学校写作教学搞得成功,或是通过读书来带动,或是通过自由创作来带动,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作文意识。

有的人能在文章中道出别人看不出、想不到、说不明的东西,这里面有语言上的功夫,为文技巧的功夫,更有学养上、识见上的功夫。一篇文章里可以看出作者非凡的才智,可以看出作者十年、几十年的功夫。功夫表现在文章之内,但却修炼于文章之外。

人们谈健身之道,重在营养和锻炼这两条。我们的语文教育,历来也强调多读多写,与所谈健身之道暗合。目前语文教学的手段,也还不外乎大量的摄入与大运动量的操练这两个方面。不过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发现学生较普遍地患有语文营养不良、发育不正常之症。病根在哪里?恐怕在于补养与练功不得法。这些年来,我们根据"科学配方",采用大剂量的按照"科学法则"提炼的补药加以喂养,丸散丹膏过量,瓜菜米面不足。现在许多学生对文学作品不感兴趣,有的学生虽有兴趣却苦于没有时间去欣赏,还有的学生则不敢萌发兴趣,在好些个中学里各种文学作品都成为违禁的书,仅有的阅读材料便是课本和作文选。另一方面,机械化的操作早已成了包括语文在内的各门学科教学的全部内容。这种教法学法,借一句练功的行话来说,属于意念太紧,训练不当,难免走火入魔。

为文当有法,然而并无定法,优秀的作文就在"有法"与"无法"、"像"与"不像"之间;教育须有模式,然而又不可死守定式,出色的教育大概也在有模式与无模式之间。规则有序的钟摆声和紊乱无序的噪声都不是音乐,优美悦耳的旋律总是存在于有序与无序的和谐配置之中。在即将迈进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作文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育,正在呼唤"绿色食物",呼唤产制绿色食物的"绿色工艺",呼唤生长出绿色工艺的"绿色培育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