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清明节的习俗是什么【精选20篇】

导语:“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春节的优秀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7456

作文

1000

清明节习俗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清明节400字日记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快到了,老师说4月1日下午,老师要带我们去沙家浜去扫墓。同学们知道了,都开心极了。

那天,万里无云,阳光明媚,是个扫墓的好天气。上午,我们就早早地做完作业,等待着时刻的到来。终于到了下午。我们带上了隔天中午亲手精心折好的小黄花,带上了一瓶水和准备好的节目,出发了,在汽车上,我们欢声笑语,特别兴奋。

到了站,同学们兴冲冲地走下了车。大约步行了15分钟。在路上,我们不仅看见了五颜六色的野花,还看见了黄灿灿的油菜花。多么美丽的油菜花呀!小小的花瓣儿,嫩绿的叶子,站在高处往下眺望,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像金色的海洋,几株几株的像几只黄蝴蝶在翩翩起舞呢!还有一些油菜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我想起了杨万里的名诗《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五处寻。”这如诗画一般的美景,怎能不让人陶醉呢?要不是同学叫我,我才不会走出这个“仙境”呢!

“到了,到了!”有一个同学高声喊到。我们快步走到了那里。只见墓碑上雕刻着一个八路军战士,手拿手榴弹,好像随时与敌人展开战斗似的。为中国牺牲的八路军战斗多么伟大呀!老师让我们莫哀3分钟,我想到了当时革命烈士打仗的形势,我想到了革命烈士光荣牺牲的情景,我还想到了革命烈士面对敌人不屈不饶……然后表演节目,大家的节目令我大开眼界。同学们纷纷献上了自己做的小黄花。表示真心地感谢他们为抗战作出巨大的贡献。老师献上了一个大花圈。我们全体学生敬礼。老师拍了好几张照片作为纪念。

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为祖国的事业出一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清明节的日记400字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习俗丰富有趣,扫墓、踏青、插柳、吃清明果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踏青了。

下午,我们一家先去给姥姥们扫墓,摆上供品、点上香烛、燃烧佛经,表示我们对他们的尊敬和思念。

随后,我们准备上山踏青了。站在山脚往上望去,哇!这么陡,一个石阶也没有,就一条弯弯延延的人为踩出来的黄土路!这怎么上去呢?我的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我们互相搀扶着一步一步往上爬。高大的松树碧绿碧绿,每个枝头都挂着松果,轻轻一抖,黄黄的松花便飘落下来;随处可见的山花开得正艳,整座山都被染得通红;小动物们也活跃了起来,蚱蜢蹬着有力的后腿,从我脚边掠过……山顶的风景更美了,真是春回大地,一派生机勃勃。

好一派天清地明的春光,好一个神清气爽的清明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清明节日记600字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清明节的时候,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去烈士陵园扫墓。烈士陵园座落在望奎城的东北角,占地十多公顷,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去处。

走进烈士陵园,那苍松翠柏,古树参天,土山上的小凉亭隐约可见,一潭清澈见底的湖水,波光粼粼,不时有小鱼游出水面嬉戏……

烈士墓掩映在树从深处,我们在老师带领下打扫了烈士墓,朗读了碑文,敬献了花篮……平常嘻嘻哈哈的同学们,此刻也都很庄重。去年清明节看到的那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又静静地伫立在烈士墓前,出于好奇,我们围拢上去,叽叽喳喳地和老爷爷攀谈起来。原来老爷爷是冯耕夫等烈士的战友,是当年河口事件的亲历者。他经常到陵园看看战友,和他们聊聊天,告诉他们国家的大事,日新月异的家乡变化。老爷爷回忆起那烽火连天的岁月,伴随他的思绪,我们也仿佛来到了六十年前的卫星河口,冯耕夫、王炳衡、胡再白等正在殊死与土匪们激战,他们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让子孙后代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倒在了战场上,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老爷爷的眼睛湿润了,我们也浸满了泪水。烈士墓更加庄严肃穆,烈士纪念碑在同学们心中更加高大了。

陵园中还有很多游人,有老人、小孩、学生,他们或看书,或散步,或聊天,和谐安逸写在每个人的脸上。我想,现在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不都是烈士用鲜血换来的吗?这不也是烈士的憧憬和希望吗?

走出陵园,我耳边回荡起老爷爷在烈士墓前朗讼的那首诗,“呼兰水中英雄血,妙香山头壮士魂。投身革命他乡死,不求马革裹尸还。”

我们作为一名中小学生,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更好地缅怀烈士,告慰先辈。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描写传统节日清明节主题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清明节,寒食祭祖,扫墓踏青。我们一起在二十六烈士墓前缅怀英雄。

一大早,我们参加“万里行”的同学就来到了学校,“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今年的清明节遇到了难得的好天气。带队的老师给我们简单的上了一节课,主要是指导同学们关于清明扫墓的注意事项及步行安全。很快,我们就向着西顺河镇出发了。

不久,我们就来到了淮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十六烈士陵园的大门前。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烈士们的英雄事迹,1945年新四军某团为保卫军部和顺河集人民的生命安全,与日伪展开阻击战,26名烈士壮烈牺牲。同学们默默的站在烈士墓前,献上鲜花,寄托哀思。仪式结束后,我们来到了烈士纪念馆,进入大门,我们就看到了两把烈士们用过的步枪,还观看了烈士们和日伪抗战的图画。此时,我们的脑海中又浮现出当年烈士们抗战的场景,为了保家卫国,他们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中午,我们坐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一路上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春姑娘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金色的油菜花,粉色的梅花,洁白的梨花都张开了笑脸,柳树姑娘也悄悄地将它碧绿的小辫探进了清清的小河里。百花齐放,万物复苏……

欣赏着这一路美丽的景色,我的眼前又浮现出烈士们的样子。烈士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来了我们的美好家园,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知识,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保护好我们国家的领土,不辜负烈士们的期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端午节的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的来临骚扰着我好玩的心。我一大早起来,看赛龙舟。年年龙舟都是我爸爸那条船胜利。不知道今年会怎样!

我刚到江边一看,哇!他们都做足准备,老一辈的人们都手持香火,对着长江行了几拜,然后都把香火插到江边……一会儿精彩开始了。他们头上系着绳子,拿着船桨,只见船头的那个人拿着鼓吹气势耽耽,很是威武。开始了,船员们坐正姿势,握紧船桨,蓄势待发,“咚、咚、咚……”随着鼓点的加速,船只像离弦的箭一样,“一二一、一二一、加油、加油……”随着整齐统一的声,20多条船只不分上下,像鱼儿般穿梭水间。很快,爸爸所在的那条龙舟领先一步,但后面的人也穷追不舍,我大喊着“爸爸加油,爸爸加油……”快到终点了,眼见着后面的船只奋勇前行,快追上爸爸所在的船只了。我们所有人都屏息凝视着,“咚咚咚咚……”密集的鼓点似乎在鼓舞着满船的将士们,“加油、加油、加油”口号声越来越响,啊!爸爸所在的船只获胜了!我大声欢呼。

随着比赛的结束,人们又开始了新一轮活动——包粽子。

包粽子比赛开始了,看着桌子上准备好的粽叶、糯米、清水等材料,不少人都摩拳擦掌,年纪轻轻的叔叔阿姨们、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们,都不分上下,快速的那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放米、配料,最后包好用线缠上,动作流利没有一丝犹豫,看得我眼花缭乱。

随着时间的流逝,比赛接近尾声了,看着奶奶们盆里慢慢的粽子,我们不禁升起了佩服之心,老当益壮啊,别看年纪大了,包的粽子那叫一个均匀、漂亮。

赛龙舟、吃粽子,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清明节200字日记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上午10点的时候,我坐在爸爸的深蓝色汽车里,这时还下着蒙蒙小雨, 落在了车上的玻璃窗上,就像一个个小精灵。

到奶奶家,我们放下了东西,就向宽阔的田野跑,草翠花开,小雨在叶子上滑过。

田野无边无际,肥沃的土地、森林茂盛,一个个谷仓在旁边一旁边排的整齐。

再看看远处的山,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山碧绿的像一块块无暇的绿宝石。

那里的水,像一片未打磨的镜子。

那里的山倒映着这样的水,那里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田上谷仓齐排,山中绿草繁生,水上竹筏小舟。

这就是民间的景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清明节给天堂的一封信征文

全文共 736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奶奶:

您好,转眼间,你离开这个世界,离开我们已快半个世界了。

奶奶,你在天堂里过得好吗?我知道在你的一生中经历过太多的不幸与无奈,你自从我还是襁褓中的婴儿时,就带着深深地不舍与痛苦不堪地心情离开了这个本该幸福的家,当了几年的保姆,也深度的体会到苦。如今,近三十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就过去了,你的孙子,孙女早已长大成人,你最疼爱的小儿子也愁的也老了不少,你走了几个春秋未能好好的睡觉。只是在喝醉的时候把你思念,从来不敢在我母亲提你。我的老姑憔悴不少了,瘦很多也不曾想你!二姑更别说犯了几回心脏病,似乎从未难受过不过。每个人不觉间都老了许多,也许是你的离开吧?

几十年的岁月,带给了每个人太多不同的经历,快乐,悲痛,遗憾,抱怨。

每当回想起这些,一切都是那样的撕心裂肺,一切都是那样的历历在目。

奶奶,你在世时从没有享受过儿,媳、女儿,还有你的孙子,孙女们带给你一天的孝顺,就带着遗憾匆匆地走完了自己几十年的人生。

奶奶,原来想说这几年把你接回来,让你能享受几日不孝儿孙对你的补偿,可你却……

奶奶,这些年,你在那个家受苦了,我们虽然会时常去探望你老人家,但却还做的远远不够,你知道我们这个家有一些事是趋于对现实的无奈,我们始终没有把你带回自己的家,在这里,我们诚恳地给你道歉,我们错了,奶奶。

我知道这一切早已为时已晚,根本就无法挽回那些再也不会重来的机会,命运就这样,时间就这样,对对错错、反反复复,从来都是公平的,这就是人生。

奶奶,自从你离开我们后,我们心里非常痛苦。但我们依然愿你在天堂里过得幸福。

奶奶,不孝儿孙让你在世时受委屈了,希望你能早些原谅我们的过错,保佑你的儿孙们,身体健康,一切顺利,我们永远怀念你……

你的不孝儿孙及全体爱你的亲人!

您的孙女:___

__年__月_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最新清明节的感想小学生

全文共 1219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中国的“时年八节”之一,由周代始,如今已经将近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在清明那几天,人们会祭祖、扫墓,为先人祈祷,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过好。 One of the "Eighth quarters of the year" in the Qingming Festival,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Zhou Dynasty, it has been in the history of nearly 2,500 years.In the days of Qingming, people would worship their ancestors and grave, and pray for their ancestors, hoping that they will live in another world.

当然,家家都有先人,我们家也不例外。清明节那天,我一早起床,几丝阳光透过小窗射入家内,显得格外美丽,格外耀眼。我从床上爬起来,跑到窗户旁边,看到天边淡着几丝红霞,如不好意思的小女孩,红着脸偷偷笑呢!我沉浸在这美景中,眼前不时的出现几个偏偏起舞的少女在为我表演,心里美滋滋的。突然,一声“儿子”把我从幻想的世界里拉了回来,使我不时感到有些惊恐、惊讶。“老妈!干啥呀?吓我一跳!”她回答道:“今天是清明节,我和姥姥姥爷要去新郑扫墓,你去不去啊?我高兴地回答,说:”我去我去,今天天气多好啊!“在经过了我的同意后,妈妈又打电话征求了舅妈的同意。我们磨叽了一个多小时后,在九点整出发了。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在高速路上,我们遇到了堵车,只能乖乖等候了。终于,在经过了一个半小时的奔波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新郑,进行扫墓。在姥爷的指导下,妈妈开着车颤颤巍巍的来到我姥姥的妈妈的墓边。这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传入我的耳中。姥姥说:”小孩子扫墓不好,让大人去吧!唉!只好带着妹妹在菜地里玩了。于是我一手拿着相机,一手牵着妹妹,走向了田野。

田野里都是麦子,如今还没有熟呢,但是他们都长得很高大约有30厘米长,像猴子的尾巴,弯弯翘起。在这一望无际的田野中,有妹妹,有我,更有那斑斑点点。各形各色的昆虫呢!又偏偏起舞的蝴蝶、臭熏熏的屎壳郎、斑斑点点的七星瓢虫以及美丽的无名鸟等等,他们与我和表妹一起,享受着春日的阳光和松软的土地。

这时,远处出现了一片金黄色的地方,走近看,原来是一片油菜花地啊!我迫不及待的想过去,可是中间一道沟阻挡了我们,于是,我和妹妹”跋山涉水“,那些昆虫跟着我们,一同来到了那。我和妹妹躺在那里,感受阳光,感受花香,感受昆虫的气味,还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不知不觉中,半个小时过去了,我们该走了,我恋恋不舍,想和大自然拍张照,那些昆虫成全了我们,我和他们一起拍了张大自然与人的全家福。

一上午过去了,我从刚开始的不情愿到了不舍离去,虽然没有扫墓,但我却祭奠了城市没有的美丽大自然,这一趟,我没有白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清明节的习俗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秋节的习俗满分作文

全文共 1150 字

+ 加入清单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自古以来,天空中那轮皎洁的月亮,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被诗人吟诵,被人们拜舞,人们一直对月亮充满敬畏与幻想,认为月亮是团圆的象征。

明月中秋全家聚,月下私语乐融融。中秋是吃月饼的时候,至于中秋吃月饼,是因为一个爱国的传说。元朝时期,君主怕子民造反,下令十家合用一把菜刀,这十家还要供养一位蒙古奴隶主的爪牙,这些爪牙胡作非为,横行霸道,人民叫苦连天,死的死,亡的亡,一位正义的大臣看不下去了,就在中秋月下,写了许多“爱国正义,推翻王朝,一起连手,还我河山”的字条,夹在月饼里,把月饼分送到人家,吃月饼时,看到字条,互相传送,人们有了联络的信号,一起造反,推翻了腐败的元朝。从此,中秋送月饼,吃月饼的习俗流传到今,经久不衰。

中秋佳节,全家团圆,儿子儿媳都要回家与父母团聚,除了万不得已,必须回家。全家一起吃月饼,代表以后的日子家道兴旺,吉祥如意。

也许一年之中,除春节外,中秋是唯一一个团圆的日子,有奔波在外的人,心中早被功利、名誉、金钱占据,连这个日子也忘了,也许有浪迹天涯的游子真的不能回家,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样,“孝”就成了刻骨的伤痛,该是多么大的遗憾呀!我相信,许多人在父母面前许下“孝”的宏愿,满怀憧憬的走了,他们相信自己有衣锦还乡的一天,有尽孝的一日,但他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生命本身的不堪一击,忘了“孝”字会一瞬间成为泡影。父母不需要我们长跪不起,不需要我们忏悔自己的无知,也许多陪父母一会儿,父母就知足,也许一杯热茶,父母便宽心。生命的短暂,有几时能尽孝?借中秋佳节,回家探亲,尽微薄的孝心,如果此时都不团聚,那么何时能弥补?那是多么大的遗憾呀!在葡萄架下赏月,中秋这天的月亮特别圆,圆的毫无缺憾,圆的动人心扉,一轮金黄的月亮嵌在乌蓝的夜空中,更显得明亮,众星捧月,圆圆的月亮好像一家人,团团圆圆,我想,中秋团圆就是由此而来。

中伙吃饭时,没有赶到家的人,必须要留出一个空位,放上他的衣服,以表对他的思念。李白曾诗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时,我们在这里过中秋,爸爸总是喜欢望着明月背这名诗,没有与家人团聚,没有共同赏月,且身在异乡,只得给遥遥那方土地打个电话,听听家人的声音,这种刻骨铭心的酸楚,爸爸体会的更深。爸爸说,他上学时,中秋不能回家,他与别的同学在一起看月亮,想起摆着衣服的空位,总有种想哭的冲动,打个电话,这边爸爸泪如海涌,妈,我要回家!晚上静静的躲在被窝,感到冷到骨子里,一种莫名的害怕。爸爸说,中秋是个团圆的日子,一个人不回家就感觉心里空落落的。

现在,只要我们中秋回家,奶奶脸上那种惊讶的幸福我永远忘不下。

明月皎皎,寄托着我们的思念,辽辽中秋,团聚着我们的幸福,明月中秋能几何?家人团聚知多少?这个团圆的日子,这个幸福的时刻,我们欢聚一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有关清明节的日记400字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清明至,“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潮湿的路上行走着湿漉漉的灵魂。

一早,清明的阳光暖暖地从窗外打过来,经过树叶柔化瞬间如同脱缰的野马被套上笼头,桀骜不驯的江水遇到了都江堰一般,慢下来了,柔起来了,温驯了,变为大大小小的形状极不规则的光斑,轻轻地投在人身上。

暖暖的阳光下我的心却一点点的冰凉,因为刚刚点开的页面上骤然出现了一行粗体黑字“四川凉山大火灾,三十人牺牲”没有人知道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他们经历了怎样的苦痛,我甚至不能去想象,那烈焰灼身的痛。多少年轻的、勇敢的生命才为我们换来了现世的安稳。他们中最年轻的人仅有18岁,也只比我大了6岁,最年长的也是只有35岁。

那红军长征时在求吉寺前发生的“求吉战役”,24岁的年轻师长王友均,将机枪架在指导员肩膀上,怒吼着扫射,直到一发子弹夺去他的生命……

多少个24岁的生命,被埋在了这70年的时光里!

当我们躺在床上一边百般无聊地抱怨时,是这些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的清明节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在阴历四月五日,最适合农耕。其前后气温回暖,最大几率下小雨,杜牧写的《清明》就赞颂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今天中午,回到奶奶家里。本来想着能大吃一顿,但奶奶只是端出了一盘馒头,旁边还有一碟咸菜。我跑过去拿了一个大的,以为是馒头糕。结果,咬了一大口。“怎么这么硬?好凉啊,跟冰块是的好难吃。”说着就要扔到水泥地上,却被奶奶一把抓住,说:“你就将就着吃吧!”我死活不吃,脑里却闪出一个想法:四月四日为什么要吃凉的?我抢来爸爸的手机,在网上查了查。原来,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所以这天要吃凉的。到了晚上,吃了几个馒头,我便悻悻地睡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清明节习俗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新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清明节当天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在清明节这一天,可到先人坟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庙的灵位前静默鞠躬。

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采用树祭、花祭、网祭等全新的形式去祭奠逝者,表达哀思,越来越注重心底真实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清明节吃冷饭的习俗2500字

全文共 2641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唐代,清明就已成为法定节日。

我国人民有“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据《梦粱录》记载:在古代,每到清明节这一天,无论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去上坟、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这一天,扫墓是最重要的活动。不过至今在我国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饭的习俗

相传在春秋时代,晋国的君主晋献公有一个年轻美貌的妃子骊姬。她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将来继承皇位,就用毒计害死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骊姬的迫害逃离了晋国,一路上受尽屈辱。有一次,重耳因为饥饿晕倒了,大臣介子推就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后捧给重耳吃。就这样,他们颠沛流离,历尽艰辛,终于在19年后回到了晋国,重耳后来成为历史上很有名的晋文公。

晋文公做了国君之后,对那些和他一起流亡的臣子进行了封赏。也许是大意了,他唯独忘了介子推。后来有人提起此事,晋文公猛然想起,内心十分不安,马上派人去请介子推。可是去了几趟,介子推都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来到介子推家,却见家门紧锁,一问邻居才知道,介子推已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于是,晋文公便让士兵上山去找介子推,可找来找去也不见踪影。这时,有人出了个馊主意:干脆放火烧山吧,火着起来,介子推就会自己走出来。于是,晋文公便下令烧山。谁也没想到,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没见介子推走出来。等火熄灭后,人们再次上山寻找,发现介子推和母亲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名为“介山”,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告知全国百姓,每年的这一天都要禁烟火,只吃冷饭。

第二年,晋文公和大臣们来到介山祭奠介子推,发现那棵烧焦的柳树竟然复活了。晋文公为柳树赐名“清明柳”,并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其实,“清明”在我国是有双层意思的一天,它既是节日,又是节气。民间有这样的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就是说,一到清明春耕播种就要开始了。清明节日的寒食迎来的却是清明节气的播种。

清明前后各地食俗大观

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不过,对于当今的人们来说,吃的含义早已不仅仅是“糊口”,当然也不只局限于享“口福”。现在之所以将“吃”上升为“文化”,是因为它本身包容着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丰富内涵。

寒食节

寒食节又称“禁烟节”、“熟食节”、“冷节”(在冬至后105日,即清明前的一两天),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这一天,民间禁止生火,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这个风俗的来源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之推。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列国,介之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相传他曾经割下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充饥。重耳返国即位,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而此时介之推却与母亲隐居绵山(即现在的山西介休县),晋文公派人请他,但他躲在山中不肯出来。于是晋文公下令烧山,想把介之推逼出来。不料介之推死也不愿出山,结果和母亲一起被烧死了。晋文公非常难过,将介之推葬在绵山,还修了庙,并将绵山改称为介山。为纪念介之推,晋文公又下令把介之推被烧死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另一种说法认为,寒食节源于周代的禁火旧制。当时有逢季改火的习惯。春末出火,在这之前告戒人们禁止生火,要吃冷食。

旧时寒食节主要吃粥。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另外还有“桃花粥”,这是唐代汉族寒食节的食物,流行于河南洛阳地区。《广群芳谱》中说:当地民间在寒食节,采摘鲜桃花,配上好米煮成粥,味道鲜美,富于营养。这个风俗一直流行到明末。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寄扇》一出就有这样的唱词:“三月三刘郎到了,携手儿下妆楼,桃花粥吃个饱。”

此外还有“青精饭”。青精饭也叫“乌饭”,主要是为滋补身体,祭祀祖先,相传为道家所创。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中有这样的记载:“此饭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释家多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原先朝廷也给大臣赐食青精饭,嘉靖十四年间,皇帝认为其名不雅,于是改为赐百官于午门食“麦饼宴”。

汉代还有一种名菜,叫“五侯鲭”。唐代韩有一首《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五侯是汉成帝母舅王谭、王根、王立、王商、王逢。《西京杂记》上说,这五个人互不和睦,他们的门客之间不得往来。只有一个人叫娄护的,很会说话,五侯都很喜欢他,纷纷送给他新奇的食品。娄护把五侯送给他的食物调和在一起,结果成了难得的美味,人们称之为“五侯鲭”。其实,这所谓的“鲭”不过是鱼和肉的杂烩,只因由美味的食品调和而成,味道自然就格外鲜美了。

今天,有关寒食节的食品大多已经失传。然而,若是有人认真地研究一下,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呢!

清明节

每年的阳历4月5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除扫墓祭祖外,其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

吃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吃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吃清明螺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清明节的习俗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清明节一般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和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清明节的风俗,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清明节去扫墓400字日记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古诗写的真对,今天就是清明节,早晨一起床,天气阴沉沉的。到了中午左右,天空终于憋不住了,下起了阵阵小雨。也许是天空看到了那些在亲人坟前伤心的人们,自己也好伤心。

昨天我班代表学校扫墓,为纪念那些为了祖国而牺牲的优秀战士们。我站在烈士塔前,眼前涌现出了战士们在战场上的一暮暮感人画面,表面平静的我,内心却思绪万千。因为,我们今天在参观那些永远刻在石碑上的英雄名字时,我的心真的好震撼。起初看到有的英雄二十岁就牺牲时,我内心暗自叹息,那正是一个人年轻有为、要干一番大事业的时候呀!但是,越往后看,我的心灵越发的震撼:十八岁牺牲、十七岁、十六岁、十六岁呀!这正是个处在花季的年龄,要是生活在现在,肯定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快乐的学习,不至于发生白发人送走黑发人的惨剧呀!此时同学们也都发出了一片叹息声。

的确,他们没有来得及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没有书写出惊天动地的人生篇章,可是,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他们义无反顾的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的奉献与牺牲,换来了国家的安宁,换来了人们的幸福。战士们的鲜血不仅染红了红领巾,还点亮了一片天空,让我们能在蓝天下尽情歌唱。

让我们永远记住:“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让先烈的精神永远伴随我们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清明节习俗300字作文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清明节,我和妈妈们去给过世的外公扫墓。

来到外公墓前,我端详起墓来。山,还是那么高,土,还是那么黄。墓,还是时刻包蕴着亲人的挂念。我先去除草,接着撕钱纸。在那钱纸燃起的火光中,我仿佛看到了外公慈祥的面庞,又在鞭炮声中,我又仿佛听到了外公亲切地声音。我端详起墓来。突然。我陷入沉思,沉思中,我想起了外公。外公对家人都是十分关心。每次我们来,他就到院子里迎接我们。每次,都笑呵呵的。给人一种亲切又熟悉的感觉。有一次。虽然外公手脚不方便,但还是烧了一炉洋芋给我们吃。翻洋芋时,我发现外公的额头上滚下了一颗颗豆大的汗珠。吃洋芋时,我觉得这洋芋比蜂蜜还甜。因为它包涵了外公的爱。外公走了,那天我们都伤心大哭。他虽然走了,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每当想起他慈祥的面庞,亲切地话语,就时刻温暖着我们的心。

每当我们到他那清幽的院子里,虽然明明知道外公不在了。但又好像看到了他那熟悉又亲切的背。

[清明节习俗3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清明节活动日记400字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那天我很早就起床了,有机会出去玩,我很高兴。

吃过饭,该走了吧,可是怎么妈妈那里还没有动静呢?原来妈妈忽然又牙痛了,还疼得很厉害,爸爸急急忙忙地出去买药了,可是买回来的药好像也没起作用。爸爸说不能去玩了,要陪妈妈去看牙,还不能留我一个人在家,我们只有全家一起去医院了。爸爸问了好几间医院都放假了,最后我们去了浦西的口腔医院。

医院的人倒不是很多,但是,妈妈的牙可能真的比较糟糕,年轻的医生阿姨说急诊没有办法处理,只是给妈妈开了一种止痛药,叫妈妈周六或者周日一定再去看门诊。妈妈也真够可怜的,怪不得她那么坚持督促我刷牙、漱口呢。

出了医院的门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我们站在路边上,我还是很希望能够去崇明岛,但是没好意思说出来,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和爸爸说,出来的时候吃的药已经起作用了,这会儿牙已经不疼了,还有些时间,不然我们去石洞口码头看看吧。妈妈真好,我们终于可以上路了。我的心已经飞到了崇明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学三年级的清明节作文

全文共 878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快要来了,我们与小姑妈一家就来到了奶奶那儿包清明馃,准备过清明节。

我们刚到奶奶家时,爷爷奶奶就已经将包馃的工具摆齐了,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工具全是爷爷一手制造出来的。我这儿瞧瞧,那儿看看,发现了两件新奇的玩意儿,一件活像一把木头勺,长柄,只是那勺子里雕刻着一只小凤凰;另一件四四方方的,是用两块大小一致的木板组合,两块木板间有一个轴,能够让木板自由移动,我百思不得其解:那些半圆形的饺子似的大清明馃怎么会用这两件东西做的呢?真是奇怪!

过了一会儿,大家开始忙着制作香喷喷的清明馃了。小姑妈负责和面,经过长时间的工作,那本来硬梆梆的大面团变得柔软而细长,爸爸再用刀将长长的面团切成小段,这就是馃的雏形。接着,爸爸再开始用那件四四方方的工具了。只见他先将一小段面团放置在一块板靠近轴的地方,再用另一块木板往下压,再把面团,不,是把面饼掉个头再压……经过半分钟的时间,一张又薄又大的面饼登场了,这东西就是给奶奶她们包清明馃用的。我见这东西好玩,便嚷嚷着要试试。爸爸一听,连连答应(估计他累了,正想休息),便将这活儿交给了我。我照前面爸爸做的方法按部就班,果然做出了一张面饼,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接下来的许多面饼,全是我压的!

忽然,奶奶从碗柜内拿出了一碗黑芝麻白糖馅,说是想做糖馃。于是,小姑妈又拿出一团青色的面团,这就是做糖馃的材料了。小姑妈将它揉成长条,切为一团一团的,便成了“青”团。青团要比面团粘手多了,为了制作方便,我们在做馃时要在青团表面撒上一些面粉。奶奶见材料准备完毕,便开始做馃。她先将团子捏成碗状,再用勺子往里加满糖,最后用手把旁边一些青往中间挤,形成了一个丸子似的糖馃。这还没有完,前面提到的勺状的工具起作用了。爸爸先把球形的糖馃放在“勺子”的中心,再均匀的往下压,直到馃占满“勺子”时,再将馃敲出来,一个圆圆的、上面有一只凤凰的糖馃便做好了。我也试了几个,十分有趣,看着一个个自己加工的清明馃,我的心中感到满心欢喜。我想:这些清明馃是出自自己之手,一定非常好吃。

这一次上奶奶家玩,真是愉快,好像进入了一个“农家乐体验中心”,体验了做馃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清明节去扫墓400字日记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

今年的扫墓由于某些原因,缺席了,祭奠故人,空余伤悲。一晃,又是一年。无论是行走在街上,还是乘着公交车,都看的到有人拿着一束菊花,或是洁白,或是淡黄,不知从何时起“菊”开始被用来祭奠、扫墓的呢?

人淡如菊、菊花高洁,印象中,听得最多的就是这个了,淡淡的哀伤,对逝者的缅怀……

尤记得去年,一大清早,我和爸爸、叔叔他们出发去了墓园,还未散开的雾气,是个清冷的早晨。到了目的地,已经可以看见三三两两来扫墓的人了,这个时候,大概是墓园最有热闹的时候了,久违的亲人、爱人的面容,走过砖石铺的小径,或大或小、或普通或考究的墓碑,来到了他的墓碑前,除了叔叔他们,作为同辈的只有我出席了,因为我正在放假中,看着大家做着准备,有种心痛的感觉,他们表现得都很平静,有条不紊的,逝者已以,往事如斯……

只有在那一刻,可以放纵自己的哀伤,可以正视所发生的一切,下次,不想缺席了,想好好去看一看,不仅仅是简单的例行公事而已,而是要传达遥远的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