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图文结合(精选20篇)

大自然的多姿多彩需要我们用语言去描绘和赞美,只有你拥有优秀的写景作文的文笔,你才能把大自然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图文结合,欢迎阅读分享。

浏览

5884

作文

100

远近结合,感受自然议论文

全文共 853 字

+ 加入清单

看春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然限于目力所及;通过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无观云之趣。观草木于林间,未必能道出花鸟之名;轻点鼠标,可通知生物之属,却丢失花果之清香、丛林之气息。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太远。

何不将远近之利相结合而感知自然呢?

在科技无比发达的今天,人们可通过无比便捷的信息技术来认识世界,感知自然,这固然是好,然而却少了对行云流水、鸟语花香的切身感受。而在古代,人们只有对自然的感知交流,而不能完全理解自然,认识自然。二者有其利,亦有其弊,那么,就让我们合二者之利,淋漓尽致地感知自然。

回溯古代,杜甫能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李白能感受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山之险要;苏轼有对长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赞叹,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淋雨漫步之悠闲,古人对自然有着无比丰富的体验与感受,毕竟他们与天地伴,与日月行。然而,却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不能把握天地之属性,世界之本原,树木之纲属,因而不能利用自然规律,以造福于人类,以改造自然。跟古人相比,我们是有优势的,我们可以利用完备的信息系统,获知大自然的一切信息,能把握自然的本质及规律,既可亲身自然,又能了解有关于自然的一切,远近结合地感受自然之魅力。

再看现代,不少人仅仅满足于“数字自然”,缺少对大自然“身临其境”的感受,难道“百度网上动物园”能体现鹰翔狼啸的气势么?难道一张张图片能尽显花木之美?更难道那一段段生硬的文字能描述出长江之气势如虹?珠峰之直入云霄?现代人也许能说出很多关于自然的一切,然而当被问及草木之气味,花鸟之姿态时,却哑口无言。那么,让我们放下手机,离开电脑,走进大自然,去亲自体验“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恬适,去感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

大自然离我们很近,也很远,但我们可以利用既有方法和手段,拉近与大自然的距离。人们创造科技,可以利用其了解、改造自然,但也不要忘了初始的方式,最原真的体验,将二者相结合,我们便能真正感知自然,享受自然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结合时代法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时代不同,人物的外貌特点不同。例如清朝的男子,脑后都有一根长辫子;现代的男子一般是理西发或小平头,时代不同,人们的衣着打扮也不一样,旧社会的人穿着长袍、马褂;现代人穿中山装、甲克衫等等。

描写人物的肖像,要反映时代特色,人们生活的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不一样,外貌、衣着、打扮也不一样,少数民族的打扮与汉族的打扮就大不一样,所以,描写人物的肖像还要注意地域性。

采用结合时代法描写人物肖像时,要把人物最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的外貌、衣着、打扮、形态描写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虚实结合

全文共 2106 字

+ 加入清单

1、化虚为实。

例(1):于金池的《思念》结尾段“依稀中,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片草原,有一个女孩,她那随风飘动的衣襟,犹如系在草原上的飘带……”。

这样的文章结尾段,就把“思念”这一抽象的情感化作了实的影象,既表现了深深的思念之情,起到了言已尽而回味无尽的表现效果,又再现了女孩美丽的形象。使文章生动、优美、富有灵气。

例(2):王灵芝的《妈妈的爱》结尾段“妈妈的爱,为我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彩虹桥,我踏着它走向幸福、美好……”。

妈妈的爱,是抽象的,文章用具体形象的事物“美丽的彩虹桥”,来表现抽象的妈妈的爱,是化虚为实的写法。这样,就赋予了妈妈的爱以优美的形象感,并由此顺势关联了“踏着它走向幸福、美好”意象,使中心鲜明、深刻;使结尾段优美、形象。

例(3):吴彦鹏的“作文片段练习”中的“我的回忆被一道强烈的声波所震碎”。

回忆被唤醒是虚的,震碎的是形象的实的。此句运用了化虚为实的写作技法。有文采,表现力强。

例(4):张可的“作文片段练习”中的“妈妈的这番话,犹如一阵清风吹散了我心中的乌云,露出了我那片晴朗的天空。而心里的石头,也好像变成了羽毛,使我变得轻松自在。”

妈妈的这番话,带给我的感受,是抽象的难以直接表达的,此处巧妙地化虚为实(乌云、明朗天空、羽毛,形象易感知,是实的),就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并且优美、灵动。

2、引实入虚。

例(1):吴彦鹏的“作文片段练习”中的“我全天都束缚在数字与ABC之间,一个人坐在桌子前,看着数学书上密密麻麻的阿拉伯数字,我的脑袋都大了。此时,一阵微风将我吹回童年时光,那时多么快乐呀!和小伙伴们在蓝天白云下玩耍,在绿草上、野花旁平躺。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翁,将我们带到软绵绵的白云上,七彩缤纷的彩虹上”。

此语段中,写学习的苦恼、受束缚是写实,忆童年的自由、快乐是写虚。“一阵微风”巧妙的引实入虚,形成对比,反衬效果强烈,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当然了,童话色彩也是此语段的一个特色,只不过与本文话题无关,就免谈了。)

例(2):沈琪的《一个母亲的期待》结尾段“石英钟上的分针转了一圏又一圈,我多么希望你能来看我,我趴在电话旁睡着了,梦到你在蛋糕旁为我唱生日歌”。

“睡着了、梦到”,就由实引到了虚。既增强了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期待之情,富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又为结尾段,具有了意味深长之妙。

例(3):杨凤君的《我送哥哥去死亡》中的“那高悬于医生办公室的”救死扶伤“招牌,我横竖看到的都是污垢,虽涂抹着欺世盗名的脂粉,却依然在它的背面,遮掩不住金钱的鬼影。”

此文段,由“救死扶伤”招牌的实,引到“污垢、脂粉、鬼影”的虚,增强了对某些医院及医生的金钱势力、冷漠虚伪、肮脏黑暗的揭露与鞭鞑力度。

例(4):野夫的《江上的母亲》结束语“读到此时,我在北京紫竹院初春的月夜下大放悲声,仿佛沉积了一个世纪的泪水陡然奔泻,我似乎也看见了我母亲在阳光下为我留下的那把钥匙……”

此处明显运用了“引实入虚”的写法,再次表现了追念深深母恩的感伤之情,增强了文章的余味。

3、虚实相生。

例(1):王灵芝的“作文片段练习”中的“我发现,作文原来没有那么难写,我心头的乌云散去了。天晴了,望着远处,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一阵微风吹过,吹开我心中的花朵,把我吹进了作文的天地。看着夕阳,是那么的美丽。而此时在我面前,忽然出现一条宽广的大路,路的彼端,写满了光明”。

此语段:实(我发现,作文原来没有那么难写)——虚(我心头的乌云散去了)——实(天晴了,望着远处,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一阵微风吹过)——虚(吹开我心中的花朵,把我吹进了作文的天地)——实(看着夕阳,是那么的美丽)——虚(而此时在我面前,忽然出现一条宽广的大路,路的彼端,写满了光明),可以说,真是把虚实相生(和移情)的写法用到了极致,绝佳!

例(2):贾美慧的《苦。路》中的“在这时我抬的每一次脚,感觉有千斤重。可一踏在地上,又感到无比的坚硬,似乎有些硌脚。家在眼前,可感觉非常远”。

实(在这时我抬的每一次脚)——虚(感觉有千斤重)——实(可一踏在地上)——亦实亦虚(又感到无比的坚硬,似乎有些硌脚)——实(家在眼前)——虚(可感觉非常远),此文段主要运用了虚实相生(和心理感受描写)的写法。

例(3):杨凤君的《我送哥哥去死亡》中的“哥哥的路,是走上死亡的路;哥哥在这条路上,正虚弱痛苦地走着,他走得是那么凄凉,走得是那么的无助,走得是那么地忧伤。他多么渴望亲人能伸手拉他一把,而我们,则木然地,缩回了手。我仿佛看到哥哥的双手抓向了虚空,如同溺水的人,身子已沉没,手却仍然向水面伸出,这种渴望与绝望、无助与挣扎,可怜与凄恻,又是怎样的不幸与哀伤!”

亦实亦虚(哥哥的路,是走上死亡的路;哥哥在这条路上,正虚弱痛苦地走着,他走得是那么凄凉,走得是那么的无助,走得是那么地忧伤。他多么渴望亲人能伸手拉他一把,而我们,则木然地,缩回了手)——虚(我仿佛看到哥哥的双手抓向了虚空,如同溺水的人,身子已沉没,手却仍然向水面伸出)——实(这种渴望与绝望、无助与挣扎,可怜与凄恻,又是怎样的不幸与哀伤)

总之:虚实相生是经常能用到的一种写作技法,使用它,往往会收到良好的表现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动”要与“静”结合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花草、树木及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往往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聚散的云彩,风雨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和小草等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我们观察景物时,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若只写静景,就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动笔时,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绘景才会生动、活泼,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

树和望海亭,它们是“静”的,而望海亭上空飘动的云彩却是“动”着的,它们“一会儿像人,一会儿像狗,不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匹奔驰着的枣红马,再过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只引颈鸣啼的雄鸡……”小作者把动态和静态结合起来描写,静态美和动态美交相辉映,把晚霞描述得十分可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织女与凡人结合王母娘娘勃然大怒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织女回天庭问罪。

这一天,织女正在做饭,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赶回,眼睛红肿着告诉织女:“牛大哥死了,他临死前说,要我在他死后,将他的牛皮剥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飞上天去。”织女一听,心中纳闷,她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贬下凡的牵牛说了几句公道话,也贬下天庭。它怎么会突然死去呢?织女便让牛郎剥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正在这时,天空狂风大作,天兵天将从天而降,不容分说,押解着织女便飞上了天空。

正飞着、飞着,织女听到了牛郎的声音:“织女,等等我!”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儿女,披着牛皮赶来了。慢慢地,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织女可以看清儿女们可爱的模样子,孩子们了都张开双臂,大声呼叫着“妈妈”,眼看,牛郎和织女就要相逢了。可就在这时,王母驾着祥云赶来了,她拔下她头上的金簪,往他们中间一划,霎时间,一条天河波涛滚滚地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无法横越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定”要与“移”结合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描写景物往往处在一个“定点”的位置来进行,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即使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随着观察点的变换,迥然不同的景物就会扑面而来,千姿百态的景象就会呈现在面前。因此,这就需要把定点与移动观察结合起来。

如何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呢?

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

其次在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和不同的角度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

如作家老舍《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由定点到移步换景,即从城内写到城外山村雪后的景色,在不同的观察点,描写了济南冬天不同的特有美景。写城内又从不同角度,即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下的山景。这样济南美景的整体感就凸现出来了,这就生动形象地再现出冬天济南“温晴”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雪中即景作文500字五年级动静结合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凛冽的寒风呼啸着,花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渐渐的,银装素裹的世界,到处白雪皑皑。

雪花有的飘落在树上,给光秃秃的枝条增添了色彩,形成了一棵棵奇特而又迷人的“雪树”。还有的飘落在我的衣服上,形成了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水珠,真可爱。我不禁伸出手,接着纷飞的雪花,但就在那短短的一瞬间,雪花化成了水。此时,我联想到太阳出现时雪花融化的情景,真令人感到惋惜。

雪,给我们带来了美景,却又沉默的消失。这无私奉献的精神又是多么伟大!

其实雪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迷人的景色,还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温暖。

雪下的越来越大,天气也越来越冷了,但雪地里依然弥漫着银铃般的笑声。大家沉浸在欢乐和喜悦之中,完全没有感到寒冷。瞧,那边有几个小朋友在堆雪人呢。他们的动作娴熟得很,不一会儿就堆完了。他们的笑容是多么灿烂啊!

咦,那边的小伙伴他们在干嘛?奥,原来他们在打雪仗呢!他们分成两队,正在激烈的打着雪仗。只见他们互不相让,真是胜负难分呢。

我被他们的气氛所感染了,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哈哈,这真是太爽了!我们的脸上又露出了比春天还灿烂的笑容。

每个人心中都涌动着一股兴奋,快乐的暖流。这股暖流让我们抵挡了寒冷,同时也让植物感到温暖。

田野也是银装素裹,“雪精灵”给田苗披上了厚厚的棉被,麦苗们正在睡觉呢。瞧它们睡得多香啊!

“雪精灵”,你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温暖,你是冬天赠予我们的礼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结合实际谈理解;2.阅读启示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方法指导

这类题目允许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强调个性化表述。比如:对作者某个观点的评析,考生答题时,同意或不同意作者的观点都可以,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就行,一般答题形式为“观点+理由”。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联系原文内容或论点。

(2)要有明确的观点、确凿的论据。

(3)不要泛泛而谈,阐述理由时,要论据充分、典型,也就是理由恰当、全面。可以引用名言或举出具体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

(4)语言表达要体现议论文语言简洁、准确、严密、生动、鲜明等特点。

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一定要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写出真实的感悟。如果需要联系实际作答,原文切记不能丢掉。简要阐述原文的内容或具体句子中包含的观点,然后再结合实际作答。从考试要求来说,最好是结合学习生活,回答要积极、健康、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禁和疏要结合配套措施要跟上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确定禁行措施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市民出行的便利。”市人大常委会组成成员周济光认为,要真正解决目前社会上交通出行难题,禁和疏要相结合

他认为,针对法规颁布可能带来的问题,下一步,市政府应该尽快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比如,条例中为了方便市民出行也相应设置了“便民服务车”的规定,但目前“站牌标识不清、运行时间没有保障、羊城通用不了”等问题还没有解决。周济光建议应该由市交管部门统筹管理,把便民服务车纳入公交管理体系,统一站点标识,统一使用羊城通。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叙议结合的作文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十一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各族人民欢聚一堂,共庆祖国的生日. 节日的大街小巷是热闹的人群,熙熙攘攘,不仅烘托了节日的气氛也展现了繁荣景象.各商家借此长假,人们休闲购物的黄金时间,打出各种促销手段.买与卖之间令人目不暇接.

十一国庆节不仅是祖国的生日,大人的休息日,更是小学生的快乐日子.繁忙的父母亲可以从工作中走出,可以陪伴我们,共享天伦之乐.看着大街上大人小孩快乐的笑脸,处处显示了生活的富足与安乐. 在这欢乐的日子里,不要忘了辛劳一生的老人.不要因为他们行动不便就失去与亲人团聚的机会.我们的爷爷奶奶需要的不是金钱与物质,是儿孙绕膝的温馨与亲情.让我门欢快的笑声驱散他们晚年的孤寂.

在此欢乐的日子里,我们衣食无忧的时候.不要忘记在遥远的山区里,仍旧有许许多多衣衫褴褛,食不饱腹,凑不齐学费的孩子们.这一切仍需我们的努力去改变.

但愿下一个国庆节,真正的举国欢庆.让中国大地乃至世界没有贫穷与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远近结合,感受自然

全文共 862 字

+ 加入清单

看春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然限于目力所及;通过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无观云之趣。观草木于林间,未必能道出花鸟之名;轻点鼠标,可通知生物之属,却丢失花果之清香、丛林之气息。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太远。

何不将远近之利相结合而感知自然呢?

在 科技无比发达的今天,人们可通过无比便捷的信息技术来认识世界,感知自然,这固然是好,然而却少了对行云流水、鸟语花香的切身感受。而在古代,人们只有对 自然的感知交流,而不能完全理解自然,认识自然。二者有其利,亦有其弊,那么,就让我们合二者之利,淋漓尽致地感知自然。

回 溯古代,杜甫能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李白能感受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山之险要;苏轼有对长江“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的赞叹,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淋雨漫步之悠闲,古人对自然有着无比丰富的体验与感受,毕竟他们与天地伴,与日月行。然 而,却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不能把握天地之属性,世界之本原,树木之纲属,因而不能利用自然规律,以造福于人类,以改造自然。跟古人相比,我们是有优势 的,我们可以利用完备的信息系统,获知大自然的一切信息,能把握自然的本质及规律,既可亲身自然,又能了解有关于自然的一切,远近结合地感受自然之魅力。

再 看现代,不少人仅仅满足于“数字自然”,缺少对大自然“身临其境”的感受,难道“百度网上动物园”能体现鹰翔狼啸的气势么?难道一张张图片能尽显花木之 美?更难道那一段段生硬的文字能描述出长江之气势如虹?珠峰之直入云霄?现代人也许能说出很多关于自然的一切,然而当被问及草木之气味,花鸟之姿态时,却 哑口无言。那么,让我们放下手机,离开电脑,走进大自然,去亲自体验“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恬适,去感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

大自然离我们很近,也很远,但我们可以利用既有方法和手段,拉近与大自然的距离。人们创造科技,可以利用其了解、改造自然,但也不要忘了初始的方式,最原真的体验,将二者相结合,我们便能真正感知自然,享受自然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知识与幻想结合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我从图书馆里借来了这本《海底两万里》本来只是想草草地看一下,结果刚看了一页,就被吸引住了,迫不及待地想一口气把这本书全都看完。

书中的故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一只“独角鲸”,阿龙纳斯教授参加了追捕计划,却不幸落水,掉到了怪物背上,才发现这“独角鲸”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船长尼摩请他一起去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了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等,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生物,还经搁浅、土人围攻、冰山封路、章鱼攻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秘密公布于世。

作者凡尔纳在当时连电灯泡都没有的情况下描绘出一艘那么先进的潜水艇,这需要多么胆大的幻想呀!在从尼摩船长遇到的种种事件中,侧面表现了作者是一个有浪漫神秘色彩和渊博科学知识的小说家以及他对海底生活的无比向往。

要想创作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不仅需要有足够的幻想,还要有过人的胆色和智慧。据说,光是凡尔纳一个人订阅的杂志报刊就有八十多种,我们也要学习他,从而达到他那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知识与幻想的巧妙融合,才铸就了这样一部伟大的名著——《海底两万里》。我相信,只要是男生都会被这本书所吸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如何把把叙述与描写结合起来

全文共 2188 字

+ 加入清单

在写记叙文时,如果要使文字内容更具体,不空泛,一定要把叙述描写结合起来。那么如何才能结合好呢?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这两者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把叙述与描写结合起来,欢迎大家查看。

叙述和描写。是作文中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我们这里说的叙述是指把人的经历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表述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常常把分散的场景,片断的故事和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贯穿起来。它要求做到头绪清楚,脉络分明,有条有理,重点突出。

在记事、写人、状物的文章中,叙述是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介绍人或事物变化为主的文章中叙述的作用更大,甚至有的文章专以叙述为长。我们本讲选的优秀作文《男班长,女班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文章中描写部分很少,介绍事件发展过程的叙述占了很大的篇幅,如开头对男女班长来自何方的介绍,女班长对男班长的观察,正副班长必须合作的现实,以及同学们的揶揄,思想的顾虑,同学开玩笑不断,“收到副班长纸条”,到结尾“男女班长仍然合作着处理班里的事务”。这篇文章用很短的篇幅,以叙述为主,把一波三折的事件按发展轨迹清晰有序地介绍出来。对发展过程虽是梗概地介绍,但文章的思想内涵却非常丰富,也可以说在写法上是比较巧妙的。

叙述在按事件发生发展、人物经历的时间来划分,可以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方式,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去选择叙述的方式。

描写是对人物,事物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和摹写,描写是再现描写对象状态的一种表达方式。描写需要采用绘声绘色的办法,把事物的状貌、神采和动态,具体地、真切地饱含情意地勾画出来。写人要使其声可闻,其容可睹;写物要使之可见,可闻,可触,可感;写景要意境鲜明,使读者产生仿佛置身其间的幻觉。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传神的描写是很多的。如《天山景物记》中对天山深处的描写,“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象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这段描写抓住山色、溪流、野花这三种最能表现天山特点的事物,重彩浓墨,绘声绘色地把天山美景表现出来。既能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也增添了作品的文采。我们在作文时,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描写来表现形象,借以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感染力就一定能有所增强。

叙述和描写在记叙性的文字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表现方式。叙述着重于一般情况过程的交待,描写则着重形象的描摹和刻画;如果说叙述是纵的绵延,那么描写便是横的扩展。一篇文字若无叙述,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没有描写,则会干瘪枯燥,毫无生气可言。

实际上,成功的作品中,常常是叙述与描写交错在一起的。我们所选优秀作文,《奶奶与花》就是叙述与描写交融在一起的,近似于一线串珠式的一篇记叙文。

文中以时间为序,先从小时候家门前有一个很大的“花园”叙述开始,然后再描写人物行为语言、花的形态、气味。从而表现我“深深地爱上花”的过程。接着叙述自己病中见到花的情景,描写花的形态,写出自己感受到“花能给人一种强盛的生命力”。接着是叙述“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认识愈来愈深”又通过对“死不了”“仙人球”的描写,感悟出“花,让我感到一种无尽的生命力,一种明亮的期望”。第五自然段叙述自己养花的过程。这里又运用描写的方式,描绘出花园的美丽,各种花的特点,表现出花可以陶冶情操的作用。这段描写是比较突出的,描写了花的各种色彩,各种形态,用排比、比喻的手法绘色绘形,有丰富的想象力。为了把文章写得曲折有致,第七段、第八段叙述搬进高层楼房前、后我与奶奶对花的珍爱,对小花园的怀念,这里又有对人物的心理、动作的描写,为“小花园”遭到破坏,我和奶奶沉痛心情做了铺垫。

这篇文章用叙述的方式。介绍了事件发展曲折过程,使文章头绪清楚,脉络分明,重点环节突出。这是文章的一条线。在每个重要环节上,作者都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的行为、场景、物态,内容丰满。叙述和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深刻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在作文时,恰当地运用叙述与描写,做到有机结合,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熟练掌握叙述与描写的功能,注意二者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交通的关系。根据作文内容和思想表达的需要,交错运用。

二、在描写范围比较大、内容比较丰富的地域景物或事物状貌时,(例如《天山景物记》等一些游记式的文章)需要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有一个逐步转移、推进的过程,那么这个线索或过程就要依靠叙述来表现。如我们常讲的“移步换景”的写法,其中对“移步”的交代,往往需要叙述。用时间推移来描写事物或人物的发展变化时,对每个阶段的交代,一般也是要运用叙述来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描写的条理性要依靠叙述来体现。

三、在写故事情节比较强文章时,人物的语言,行动往往是构成情节的重要因素、情节又要依靠叙述来展开,这就需要描写人物语言行动与铺叙故事情节同时进行,也就是说要把叙述故事融化在描写中,或把描写融化在叙述情节中。我们仔细玩味一下作文《奶奶与花》,其中有些地方就是把描写与叙述这样融合在一起的。

我们就应当多选读一些优秀作文或名家的文章,刻意体味一下的相依关系,学习二者的结合形式。使自己的作文能更加条理清晰,情节曲折跌宕,内容丰富有致,更具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坚持学以致用、指导实践,做实“结合转化”文章

全文共 215 字

+ 加入清单

做好“结合文章。结合正在开展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坚持把学习的所思、所悟、所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思想上返璞归真、党性上固本培元、作风上务实肯干,争做“三严三实”好干部。做好“转化”文章。把学习的成效,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成效,转化为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工作作风,转化为提升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使学习讲话精神的过程真正成为推进建设富裕秀美宜居和谐鹰潭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将结合此次考试的真题,为大家做具体的解读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一、主题选择:紧跟国家大政方针,以小见大,关注对“人”的关怀

总体来看,今年的申论主题选择上,不管是副省还是地市都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全面关注。物质方面“好的政策”能够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奋进;精神方面,“国民文明素养”的提升更能彰显大国风范。所以说,与以往国考申论试卷如出一辙,凸显对“人”需求和关怀,体现我们“以民为本”的治国方略。

二、题型题量:借鉴历年国考、省考出题类型,突破往年命题模式,归纳能力是根本

题目数量延续以往五题模式,但是形式突破以往,采用四大题五小题模式,材料和题目一一对应,不会出现考生找不到材料的情况,可以多些时间进行答案的梳理和书写。前面四道题凸显了对“归纳概括”能力的考查。

三、材料选择:案例和理论材料等均有涉及,案例选取彰显国际视野

材料选取从礼仪之邦到大国形象,从“到此一游”到“书香社会”的建立,从而引出国家的强大与每个公民密不可分。善待自己,让自己的心态平和;善待家人,有任何问题好好思考、好好解决……好的政策能使坏人变好,坏的政策能使好人变坏……整体而言,此次国考材料选取,关照心灵,以民为本,彰显国家人文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篇雅思写作范文:大学教育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全文共 1933 字

+ 加入清单

Some people think that university should not provide theoretical knowledge, but to give practical training benefit to society.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use your own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to support your idea.

Most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pend a rather long period in fundamental theories and elementary courses. But students regard these kinds of knowledge useless, and pay less attention to them. They suggest school pay more time for practical training instead of providing theoretical lessons. In my opinion, however, theoretical knowledge is necessary. And one will definitely benefit from it.

First, fundamental theories, such as math and physics, are the basis of other knowledge. To a student who majors in automatic control, the course of control system is the most practical and useful in the future. But if he isn’t good at math and circuit, he will hardly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how to control a subject or process. It is just like constructing a building. How can you imagine a spectacular high-rise without

a firm groundsill? That is, theories and practices are interrelated. We can ignore neither of them.

Second, theoretical basic knowledge provides not only the knowledge itself, but also a way that how to learn and research. University is a plac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vention. So it is necessary for students to have the skill of doing research. Seeing from another angle, science and techniques are exploding so quickly that present skills will soon be out of date. If one learnt nothing except practical skills, he would also fall behind the society. But if one could master the method of research, he would be able to refresh himself continuously with advanced technology.

From all the commentaries above, we can learn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lthough pragmatism is very popular today, we should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basis and principles.

[雅思考试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一、“定”要与“移”结合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观察、描写景物往往处在一个“定点”的位置来进行,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即使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随着观察点的变换,迥然不同的景物就会扑面而来,千姿百态的景象就会呈现在面前。因此,这就需要把定点与移动观察结合起来。

如何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呢?

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

其次在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和不同的角度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

如作家老舍《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由定点到移步换景,即从城内写到城外山村雪后的景色,在不同的观察点,描写了济南冬天不同的特有美景。写城内又从不同角度,即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下的山景。这样济南美景的整体感就凸现出来了,这就生动形象地再现出冬天济南“温晴”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键词四:推行"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已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6%,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医养结合成为今年地方两会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杨杰孚认为,要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模式,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创新并引导养老模式转变,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模式和体系建设;加强城市功能区域规划,促进"医养结合"型养老和健康服务能力和体系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大力发展养老和健康服务业的有关精神,推动养老中的基本医疗和社会商业保险等健康服务的对接;加强养老机构的分类分级管理,细化分类分级标准、构建养老服务评估体系。

上海市民政局局长施小琳介绍,2015年上海将新增50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争取到2017年能够形成一定规模。

天津市民政局局长曲孝丽也表示,今年天津市将继续加大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全年新增养老床位6000张,对已建的养老机构将创新推行"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据悉,2015全国两会,即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和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将分别于2015年3月3日和3月5日在北京开幕。届时,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又将提出哪些方案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探讨阅读和写作结合教学的方法

全文共 1816 字

+ 加入清单

一、以读促写

英语写作作为一个高度复杂的产出性活动一直以来是高中生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题。以读促写法能有效地拓展词汇量,丰富写作素材、习得写作技巧、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以及培养语感和篇章结构意识。

(一)精选阅读材料

在我们的英语课本中有许多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文章和语言表达地道、优美的句子。教师应充分提炼利用好这些文章和句子,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对所学的语言材料进行重组,结合相关的语境供学生阅读,更可在教学语篇时丰富一些幽默、趣味的材料。

(二)围绕课文,开辟以“读”引“写”的路径

换位性训练:我们阅读课文时,习惯站在作者的立场上,循着作者的思路去考察、理解课文中的人和事。换位训练就是让学生转换一个角度、从自己的立场和经历来表现内容。如在教完阅读文章后,我便让学生进行换位练笔,从自己的经历出发仿写。

(三)读后摘要——英语写作由简单起步

目前,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表现在心理上,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写作有畏惧心理,为了避免这种心理,教师的指导就得避免从语法角度着手,而应着力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摘要写作可谓是一种既简单又有实效的方法,操作起来也很方便。

(四)读后仿写——写作须从模仿开始

大多数学生的作文

(五)化解写作中的难点

在语篇上,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较弱,不懂得在写作中使用过渡、转折手段将主题有机地连接起来,文章前后往往缺乏照应。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多阅读,通过学会怎样分析文章结构,怎样恰当地运用连词,怎样正确地使用词组,怎样利用所学知识论证观点,让学生掌握英语写作的基本能力,从而创造出连贯统一、符合逻辑的作文。

(六)鉴赏语句或篇章——在感悟中提升写作能力

大量的阅读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扩大词汇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增强英语语感,对英语写作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阅读时,可以从精美的文章中获取好的词语、句型及表达法,把它们记下来,并加以分析鉴赏,熟读成诵,并有意识地将它们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二、以写促读

以“写”来促进阅读除了有利于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外,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和运用所学语言的准确性。只要应用得当,且引导学生积极配合,那么通过“写”来促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可以实现并且高效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进行“以写促读”的训练。

(一)课文填空

课文填空是指在根据课文改编或缩编的短文中进行填空,要求学生在空格中填写恰当的词语—关键词、词语搭配等,以使短文结构完整,意思连贯,符合课文原意。这样的练习可在课堂上进行,也可在课外进行。如在课堂上进行,教师可先利用教学投影(PPT)呈现带空格的课文,进行集体填写或部分学生口头填写,然后进行全班笔头填写。这样可降低难度,帮助学困生完成填写任务。

(二)听写、默写

对于课文中一些精彩的字、词、句子或段落,及新句型和长难句,教师可以采用听写或默写的方式,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再次或多次阅读。学生对新学词语、句型和难句理解到位了,那么对课文的理解也必然随之加深,“写”也就起到了促“读”的作用。

(三)精华摘抄

对于阅读课文中的精彩句子和段落,教师可要求学生做好摘抄和记录,这样做的益处是促使学生有目的地鉴赏、阅读课文、通过阅读关注英语思维与汉语思维的异同,欣赏英文独特的表达方式,体验英语语言的美感。让学生学会欣赏优美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熏陶。

(四)课文缩写

课文缩写是原文的精华和梗概,这就要求学生要先通过多次阅读文本,透彻理解课文,把握课文主线,将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加工和理解方式表达出。课文缩写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提高阅读技能。

(五)课文仿写

课文仿写指的是模仿课文格式写类似文章。在仿写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尽量模仿课文中所新学词语的正确用法,句型使用、段落、篇章的合理布局,以便更好地达到以写促读的目的。

(六)写读后感

在学习过课文之后,可让学生讲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读后感的重点在“感”字上,那么“读”是“感”的前提,“感”是“读”的结果。因此,学生要对课文进行多次的阅读,才能准确地理解原作,把握要点,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和基础。

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应该和阅读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仅教师要高度重视,而且要促使学生把它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而且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写作实践和写作过程。只要方法正确,学生的阅读和习作能力都会有所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两学一做结合五查五看谈体会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日前,东方红小学党支部召开“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政治方向”专题学习研讨会,全体党员、积极分子参加了会议。

会上,校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的学习研讨,与党员一起学习讨论、一起接受教育,确保了学习教育专题研讨效果。

通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是基础,做是关键。一要严修理想信念,永葆忠诚本色。每名党员要不断自检自省、净化灵魂、锤炼党性、坚定信念,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和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二要严修操守境界,锤炼党性修养。要按照《党章》要求,在思想上强化自觉,在实践中从严要求,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群众的关系。三要严修能力素养,练就过硬本领。工作中要善于推动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高工作能力,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四要努力追求高尚道德、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积极健康生活方式。五要自觉做到党规党纪面前知敬畏守规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写作基础:把叙事与描写结合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2186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把叙事描写结合写作方法,欢迎阅读。

在写记叙文时,如果要使文字内容更具体,不空泛,一定要把叙述与描写结合起来。那么如何才能结合好呢?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这两者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叙述和描写。是作文中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我们这里说的叙述是指把人的经历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表述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常常把分散的场景,片断的故事和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贯穿起来。它要求做到头绪清楚,脉络分明,有条有理,重点突出。

在记事、写人、状物的文章中,叙述是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介绍人或事物变化为主的文章中叙述的作用更大,甚至有的文章专以叙述为长。我们本讲选的优秀作文《男班长,女班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文章中描写部分很少,介绍事件发展过程的叙述占了很大的篇幅,如开头对男女班长来自何方的介绍,女班长对男班长的观察,正副班长必须合作的现实,以及同学们的揶揄,思想的顾虑,同学开玩笑不断,“收到副班长纸条”,到结尾“男女班长仍然合作着处理班里的事务”。这篇文章用很短的篇幅,以叙述为主,把一波三折的事件按发展轨迹清晰有序地介绍出来。对发展过程虽是梗概地介绍,但文章的思想内涵却非常丰富,也可以说在写法上是比较巧妙的。

叙述在按事件发生发展、人物经历的时间来划分,可以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方式,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去选择叙述的方式。

描写是对人物,事物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和摹写,描写是再现描写对象状态的一种表达方式。描写需要采用绘声绘色的办法,把事物的状貌、神采和动态,具体地、真切地饱含情意地勾画出来。写人要使其声可闻,其容可睹;写物要使之可见,可闻,可触,可感;写景要意境鲜明,使读者产生仿佛置身其间的幻觉。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传神的描写是很多的。如《天山景物记》中对天山深处的描写,“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象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这段描写抓住山色、溪流、野花这三种最能表现天山特点的事物,重彩浓墨,绘声绘色地把天山美景表现出来。既能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也增添了作品的文采。我们在作文时,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描写来表现形象,借以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感染力就一定能有所增强。

叙述和描写在记叙性的文字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表现方式。叙述着重于一般情况过程的交待,描写则着重形象的描摹和刻画;如果说叙述是纵的绵延,那么描写便是横的扩展。一篇文字若无叙述,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没有描写,则会干瘪枯燥,毫无生气可言。

实际上,成功的作品中,常常是叙述与描写交错在一起的。我们所选优秀作文,《奶奶与花》就是叙述与描写交融在一起的,近似于一线串珠式的一篇记叙文。

文中以时间为序,先从小时候家门前有一个很大的“花园”叙述开始,然后再描写人物行为语言、花的形态、气味。从而表现我“深深地爱上花”的过程。接着叙述自己病中见到花的情景,描写花的形态,写出自己感受到“花能给人一种强盛的生命力”。接着是叙述“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认识愈来愈深”又通过对“死不了”“仙人球”的描写,感悟出“花,让我感到一种无尽的生命力,一种明亮的期望”。第五自然段叙述自己养花的过程。这里又运用描写的方式,描绘出花园的美丽,各种花的特点,表现出花可以陶冶情操的作用。这段描写是比较突出的,描写了花的各种色彩,各种形态,用排比、比喻的手法绘色绘形,有丰富的想象力。为了把文章写得曲折有致,第七段、第八段叙述搬进高层楼房前、后我与奶奶对花的珍爱,对小花园的怀念,这里又有对人物的心理、动作的描写,为“小花园”遭到破坏,我和奶奶沉痛心情做了铺垫。

这篇文章用叙述的方式。介绍了事件发展曲折过程,使文章头绪清楚,脉络分明,重点环节突出。这是文章的一条线。在每个重要环节上,作者都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的行为、场景、物态,内容丰满。叙述和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深刻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在作文时,恰当地运用叙述与描写,做到有机结合,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熟练掌握叙述与描写的功能,注意二者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交通的关系。根据作文内容和思想表达的需要,交错运用。

二、在描写范围比较大、内容比较丰富的地域景物或事物状貌时,(例如《天山景物记》等一些游记式的文章)需要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有一个逐步转移、推进的过程,那么这个线索或过程就要依靠叙述来表现。如我们常讲的“移步换景”的写法,其中对“移步”的交代,往往需要叙述。用时间推移来描写事物或人物的发展变化时,对每个阶段的交代,一般也是要运用叙述来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描写的条理性要依靠叙述来体现。

三、在写故事情节比较强文章时,人物的语言,行动往往是构成情节的重要因素、情节又要依靠叙述来展开,这就需要描写人物语言行动与铺叙故事情节同时进行,也就是说要把叙述故事融化在描写中,或把描写融化在叙述情节中。我们仔细玩味一下作文《奶奶与花》,其中有些地方就是把描写与叙述这样融合在一起的。

我们就应当多选读一些优秀作文或名家的文章,刻意体味一下的相依关系,学习二者的结合形式。使自己的作文能更加条理清晰,情节曲折跌宕,内容丰富有致,更具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