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弘扬长征精神的优秀征文(汇编20篇)

引导语:同样的一枝玫瑰,有人说:“花下有刺,真讨厌!”有人说:“刺上有花,真好!”看到刺的人,挑着毛病、盯着不足,他们注定是不快乐的。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高中作文感恩父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6526

作文

1000

我的长征路我的中国梦征文

全文共 1152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奇迹,特有的魅力是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世界上广为传扬.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一部史上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长征是历史记录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器. ”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七十年,但它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夸,长征精神万岁!

人民是革命的母亲.红军一切为了群众,又很好地依靠了群众.在长征中,红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大注意. ”对人民群众的财产秋毫无犯.在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红军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群众的大力支援,筹款达6万余元,很多人踊跃参加红军,不到一天半的时间,便扩大了800多个红军战士.

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许多难以想到的困难,都是依靠地方群众的帮助解决的.红军强渡大渡河,不仅要冒着对岸敌人的炮火,还要克服大渡河的急流险滩.要强渡过河,必须找到熟练的船工.经过做工作,十几名船工来了.战斗打响了,老乡们冒者枪林弹雨,一桨接一桨地拼命划着.船到河中向下滑出几十米,撞在大礁石上,在面临船毁人亡的危急关头,四名船工跳进滚滚的急流里,用背顶着船,船上的船工尽力用竹蒿撑者,经过惊心动魄的搏斗,终于脱离了陷境,把红军勇士们送到对岸.在红军面临茫茫草地的时候,当地一位六十多岁的藏族通司不畏艰险,带领红军在水草地行军四天四夜.终于开辟了一条可以让红军大部队通过的生命线.长征中民鱼水情,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故事大家差不多都知道了吧,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才夺得了胜利.例如:红军强渡大渡河靠的是智慧与勇气,只有有了他们才能创造出这空前绝后的奇迹.

渡河不是划到对岸的问题,他们需要成千上万的人勇敢为了理想去战斗才能取得胜利.

在长征途中红军们饿得实在没办法,就把皮带和就皮鞋给煮了吃我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他们太可怜了!仔细想想,只有有远大志向与崇高理想的人,才能把吃下去的皮带,旧皮鞋......变成生命的动力和胜利的力量,才能完成 艰苦卓绝的长征历程.这次能够安全的渡河,靠的是他们的机智与勇敢,才保证了战斗的胜利.继续和发扬先烈们的长征精神,就能夺取新的胜利.让我们接红军的接力棒好好学习为祖国增光!

感悟长征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934...

长征在中国的历史上划上了绚丽的一笔,成 为世界的一大佳话. 想想,战士们冒着生命危 险,历尽艰苦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中国革命 的胜利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长征是人类...

长征精神代代传 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弘扬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征文

全文共 1062 字

+ 加入清单

工匠在过去的眼界中是专注,踏实,精益求精的一类人。在旧的社会里,熟练掌握一门技术的工人,是令人人们尊敬的;而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拥有同样精神的互联网人,更是让世界尊崇。例如“乔帮主”,他的许多产品都在颠覆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在追求短平快的今天,我们更要拥有(工匠精神),拥有它,相信未来,我们将会走得更平坦。 工匠精神,是对于完美的不懈追求。有多少人体验过,因为一个铁蹄,一个渺小的标点符号,一根小小的签字笔,就不幸因此亡国,就仔细思考了一天,连至交好友的到来也丝毫不觉,就去调查,一个个的数据小心排列,计算每个礼拜最多可能用多少根。在许多人们的眼中,工匠精神,更像是一种吹毛求眦,但事实上,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多少人的伟业,影响了多少人,如瑞典的手表,德国的制造业,日本的丰田汽车。也许有人会对此不懈一顾,念叨着所谓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却不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的,正是因为小节的一点点的,如沙般的聚集,才造就了平地而起的万丈高楼。细节,是工匠精神的四肢。

如果说细节,是工匠精神的四肢,那么,创新,就是工匠精神的心脏。

工匠精神,是对于创新的不断努力。多少人体验过,为了一个知识,一个问题,一次小小的知识上的突破,就拼尽全力,只为明白,就注足思考,草稿遍桌,就欣喜若狂,哈哈大笑。在许多人的眼中,工匠精神,更像是一种学者的怪癖。但事实上,正是这种精神,影响了多少人的世界,造就了多少人的伟业,如爱因斯坦,爱迪生。是的,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灵魂。 工匠精神,它如同辰星,高悬无垠,影响的人,数不胜数。所以,我们更应该去继承,去弘扬

工匠精神,其实就是由细节和创新糅合的产物,它活在我们的心中。有人倡导去国外,学习他们的管理方法,凭此来继承工匠精神。但其实,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工匠精神更像是一种对于职业本身的要求,是一种追求完美,追求创新的责任感,它活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要学习的不是国外的管理方法也不是什么神秘的知识,它就在人们的心中,我们要做的是叩问自己,是否可以时时刻刻的保持这种不断追求完美,追求创新的精神,凭此去完成每一件事,并且热爱它,是的,工匠精神不是管理方法,不是一种工具,不是一种神秘的知识。它是一种心态,一种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态度,它是工匠精神的灵魂。

细节是工匠精神的四肢,创新是工匠精神的心脏,而态度则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是的,态度,将引领细节,创新。去做每一件事

师说由云: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让我们从小事作起,从细小的每一件事情开始,一点点的积淀。

将来回首时,看到的将是彩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弘扬长征精神共筑中国梦

全文共 1213 字

+ 加入清单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创造了长征精神;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弘扬、去发展、去创新长征精神。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万中央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突围西行,开始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冰封的皑皑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有乌江天险、有弯弯赤水、有大渡激流……加之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粮食的严重短缺,每一条路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可长征中的人,却利用自己的双脚,长驱直至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二万五千里血与汗的洗礼。

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让长征中的人们明知征途有艰险,却毫无畏惧、万死不辞,前仆后继地奔向一个目标呢?是什么让他们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跨越万水千山,战胜无数的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坚定不移的信仰、不屈不挠的求索、无所畏惧的前行、向着理想勇敢奋斗的精神。在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当代,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远去的历史,但长征精神却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她与我们党和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创造的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奥运精神等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就我们林区来说,我们有包括红松精神、马永顺精神等在内的伊春精神,也是长征精神的另一种体现。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这种挑战,是一种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

同学们,当你沉溺于网络游戏失去自我的时候,当你留连于武侠小说不思进取的时候,当你吃着肯德基为某部动画片着迷的时候……请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8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如果说当年所面临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而我们今天在这个没有了硝烟与战场的社会所面临的,是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使我们的祖国阔步迈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这关系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作为当代的热血少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远大理想,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的长征精神。因为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新的长征!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要适应林区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用学到的本领回报家乡。因此,我们无论何时,在遇到困难时都要学会勇敢面对、百折不挠,要学会在失败与挫折中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今天,我们要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勤奋学习。明日,我们要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和家乡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让我们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拼搏,在同筑“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去追寻金色的理想,在坚定地走好多元化绿色转型发展之路的同时,让长征精神在祖国的林都伊春永放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精神传承有我主题征文

全文共 116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既是为了欢庆五四青年节,又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

在101年前,一代热血青年为了爱国的目的走到了一起,发出了“救国家于危亡,拯人民于水火”的呐喊,并用自己的青春谱写出一幅中国历史上辉煌壮丽的篇章。也许历史已遗忘了他们中大多数人的姓名,但五四先驱们所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以及他们作为青年一代所坚守的“以社会为己任,敢为天下先”的优良传统却永远将为此后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所传颂、继承、提升和发扬。101年来的历史已经证明,“五四”已物化为不灭的火种,穿越时空,从20世纪的那一头传到了21世纪的这一头。而当这火种传到我们的手中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问一声“我们如何才能无愧于五四精神?如何才能无愧于新时代的要求?”

我们首先要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是到新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信念是坚定不移地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的共同事业,我们的一切学习、工作和创造都与这一宏伟目标密不可分。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不会有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就不会有勇于进取的持久动力,最终也就难以成就我们的伟大事业。

我们还要发愤学习,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现在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已成为人生第一要义。在校园里,我们要学习课本和课堂上老师教授给我们的知识,当我们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后,我们还要学会自我教育,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否则将被时代淘汰。所以我们现在要珍惜花样年华,忘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今后的奉献奠定坚实的基础,积累充足的资源。

我们继承五四传统还必须发扬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既是中国青年的光荣传统,又是新世纪对我们的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前人所未经历的事业。就像“摸着石头过河”。因为没有以往的经验可供借鉴,所以一切都得靠我们大胆去探索;因为这是一个崭新的事业。所以就要求我们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而是应该发扬创新精神。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创新的希望和重任就落在我们的肩上,这也是我们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最后我们还要勇于实践,在假日和课余走出象牙塔,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因为人民群众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伟大实践,同样是我们成长的沃土和成才的课堂。我们要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经历大自然的风雨,小树不会成材;不接触社会、不进行实践,我们就不会长大。只有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国情,经受锻炼,我们才能增长才干,运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去开创新事业,为社会造福,为我们的宏伟事业加砖添瓦。

今天,我们在这里既要重温当年爱国先辈们的光辉历程,又要自警自励提醒自己不断奋发进取,勇于开拓,努力做一名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因为祖国的明天更是我们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文明礼仪优秀征文1500字

全文共 3164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又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文明礼仪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我们的祖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实在是太多了。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一. 爱国、气节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 ,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 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久不衰执着追求的完美精神气质。南宋文天祥的述志诗《正气歌》以其浩然正气与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邪气”斗,与元统治者的威胁利诱“邪气”斗,留取丹心照汗青。共产主义者李大钊“要为人间留 正气”,大义凛然牺牲在张作霖的屠刀下。著名诗人朱自清临终前虽贫病交加,也以其浩然正气饿死不领美国粮……

“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 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

以上种种爱国、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华历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及权势的威迫,小则卖友求荣,大则卖国求贵也大有人在。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以祖国和民族利益为重。

二. 奋发、立志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 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沁园春.长沙》 ,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可谓少年壮志凌云。

当个人、民族、国家处于逆境时更应奋发立志。司马迁曾总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 《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违迁蜀,世传 《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是发愤立志的最好例 子。“卧薪尝胆”的故事更显现了从逆境中走出来的可贵精神。迭经优患的中华民族始终坚强地屹立于世界之 林,“卧薪尝胆”的志向,多难兴邦的信念,坚韧不拔的精神起了多大的激励作用啊!

有志者事竟成。但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国家民族为出发点、为归属,才符合传统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奋发立志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完成大志。这就要求我们胸怀鸿鹄之志,奋发图强。

三. 改革、创新

中华民族虽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与中华民族跟随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的传统美德是分不开的。

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正统思想是何等的针锋相对。王安石这种反对守旧,勇于进取的思想及大胆变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领先于时代,为后人推崇和尊敬。

中华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善于不断吸取其他民族、国家先进文化,勇于创新的一个民族。近代的林则徐从中国反侵略战争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出发,组织翻译整理成《四洲志》,成为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书籍。策划海防时也先着手调查西方情况,这对打破长期以来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封闭愚昧状态,为中国人认识世界和学习西方长技,迈出了坚实一步。直至陈独秀开创的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和“科学”;李大钊宣传介绍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之路,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

历史告诉我们,要要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既离不开生养、哺育我们的这块黄土地,也离不开及时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这就要求我们锐意进取,敢于和善于改革创新。

四. 勤学、好问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这与古人的勤学是分不开的。锥刺股是先秦纵横家苏秦好学的故事。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愤苦读,当困乏时,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坚持学习。 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都说明勤学的道理。

读书光好学还不够,还需善疑好问。孔子从小入太庙“每事问”。他主张“疑思问”,“不耻下问”。荀子把“不知则问”和“不能则学”相提并论。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学不行,不问不知”。他们都把学和问联在一起。不学不问怎能成为学问家,学贵在问,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由此看来,勤学好问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多思考,大胆质疑,逐步形成勤学好问的良好品德。

五. 勤俭、廉正

勤俭、廉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汉唐时期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勤政、勤俭带来了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与前朝秦隋的穷奢极欲导致覆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古人云:“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表明中华民族对勤俭与奢侈鲜明的善恶态度。

不为金钱或物质所惑,不为权势所动,终身保持廉洁、清正的节操,这就是廉正。明北京保卫战中的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为人间留下了两种清白,其一是为民族为国家不计个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时严于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风。由于北京保卫战有功,他受到赏赐还加官进爵,但都被他坚决推辞,后遭谗陷抄家时却是家徒四壁。于谦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仅赢得世人崇敬,于今天也深有启迪。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传统的勤俭、廉正美德得到升华。

作为优良的道德传统,勤俭和廉正在今天更要发扬光大。这就要求我们从一点一滴中学会勤俭,培养廉正的美德。

六. 敬长、知礼

敬长即尊敬长辈。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大钊曾说过:“……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 ”。而今天敬长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 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又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席以待”“ 倒履相迫”“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这一点。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 ,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学习长征精神征文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红色之旅》这本书讲的是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革命先辈创立祖国、推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我从中受益无穷。 这本书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国家领导人坚定的共产主信念,立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这本书中共有十二个重点旅游区,它们分别是:沪浙红色旅游区、湘赣闽红色旅游区、左右江红色旅游区、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陕甘宁红色旅游区、东北红色旅游区、鲁苏皖红色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太行红色旅游区、川陕渝红色旅游区、京津冀红色旅游区。

最著名的就要数京津冀红色旅游区了。因为那里的旅游路线是由北京、天津、冀州三个地方连在一起的,在北京举行过隆重的开国大典,在天津有举世闻名的红岩嘴十三号的周恩来故居,在冀州,党和国家领导人举行过七届二中全会,剩下的旅游区也很著名。 在《红色之旅》中,最引人入胜的便是毛泽东小时候的故事,我从中知道了毛泽东小时候既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又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常人,他的少年时代可不像我们这样有幸福的学习和生活。

他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里,因受封建传统的影响,就连读书的自由也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他却能好好学习,而我们这么好的条件,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我想,我们应该学习先辈们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革命精神,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弘扬雷锋精神心得体会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继承优良传统并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生命科学学院在全院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学雷锋——清扫宿舍楼”活动。广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永恒的雷锋精神。

活动中,志愿者们打扫了湘雅新校区一、二、四、五号楼及南校区升华公寓14栋和31栋。志愿者们自备了扫把、簸箕和抹布,分配好任务后大家即刻热火朝天地行动起来。有的同学认真地清扫了一楼大厅的地面,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有的同学细致地打扫了各层的楼梯和走廊;还有的同学用心地擦洗了楼梯的扶手和窗台。大家分工明细,默契配合,圆满地完成了本次的学雷锋活动。

事后,记者采访了生物科学1302班的于文霞同学,于同学说:“此次活动,使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了雷锋精神的内涵。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切实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不仅如此,2013级本科大队的27名志愿者代表还前往XX社区警务室进行弘扬雷锋精神的志愿活动。

经过2个多小时的辛勤劳动,所有参与志愿活动的学员圆满完成了社区警务室周围积雪和办公室卫生环境的清扫工作,从警务室楼内到院内,原本被积雪铺满的路面被大伙齐力铲成一堆,地上的干枝枯叶也被扫入垃圾箱,每个案件受理窗口以及办公桌椅学员们做到了全方位的清扫,为忙于案件处理、巡逻工作繁重的警务室民警创造一个干净舒心的办公环境,他们的辛勤劳动受到了社区民警的一致赞许,并对学员们的到来表示感谢。

最后,学员们纷纷表示会继续传承和发扬“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者精神,倡导时代新风,时刻以实际行动去践行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的长征路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

全文共 919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当我听到这首激昂豪迈的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珍藏了他们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留下了他们坚毅执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记录着他们胜利后的笑容;三军会师,会宁载歌载舞恭贺他们创造人间神话.七十年前,先辈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七十年后,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回答呢?

今天,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去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红军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腾飞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了一道摧不垮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今天,我们面前虽然没有了雪山和草地.但前进的道路依然曲折而漫长.构建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伟大而艰巨的长征.进行新的长征,我们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红军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敌人和险饿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者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了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创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精神呢?轻歌曼舞的欢乐,鸟语花香的芳馨,灯红酒绿的痴迷,艰苦的环境似乎离我们远去了.但是,我们依然需要这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种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七十年前的长征精神,已经作为一个符号,走进了历史,铭刻在我们记忆的深处,而岁月沉定的长征精神却象古酒一般在我们心中酿出了味道,酿出了感情,成为我们多彩人生的一道美味佳肴.

新世纪,新时代,新希望,新蓝图.一切都是新的.‘路漫漫其修远兮,误将上下而求索.‘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书写我们新的长征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弘扬尚志精神建设美好家园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故乡在我心中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舒心的蓝,最容易勾起我幽幽的乡思。那袅娜浮动的相思牵动着我的思绪,飞向那片遥远却又清晰的蓝……

清晨,在太阳公公的催促下,我睁开了双眼,多迷人的雾啊!我伸出双手想去摸,它却调皮地飞了。飞了,飞到了我的脸上,沾到了我的头发上,飘到了我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它,它侵入我的心房。

蓝,牵动着我,跟着它,我来到了海边。大海宽敞湛蓝,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张开双手,仿佛飞在蓝悠悠的天空下,漂在湛蓝的海面上……

说到天空,抬起头,又是一白片蓝,蓝得透明,像一块玻璃,上面还漂浮着雪一样白的云朵;在白云下面,一长串大雁正排成“人”字队伍,轻轻飞向南方,张开张开双手,仿佛我就是其中的大雁,飞啊飞,飞向遥远的地方……

走在这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上,两边有大梧桐树。枝叶茂密,绿荫如盖。如果是夏天,就好像撑着一把大大的遮阳伞,放眼,一碧千里,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感觉……

看,田野里,成熟的稻子,颗粒饱满,沉甸甸的,翻腾着的金浪,好像灿烂的彩霞撒落人间,黄澄澄的谷穗坠得直不起腰来,可它还是使劲随风摇动,散发出醉人的芳香。

回头,迎面走来了许多同学,我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跟着他们我又来到了校园。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集聚校园,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让校园变的更加绚丽多彩。我们在校园里跟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红旗敬礼。

放学了,我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冲出教室。边走边观赏着美丽的的景色夕阳西下。火烧云……

夜,又是一幅美丽的画,皎洁的弯月是笑容,颗颗明星是眼睛,夜光传递出秋波,轻风饱含着柔情我们陶醉在月夜中……

这是美好家园,它在我心中。相信,我人生的旅途中,它会展现在我眼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弘扬嘉庚精神永传扬征文900字

全文共 2743 字

+ 加入清单

嘉庚精神的内涵在其《南侨回忆录》中的自叙可说是最为真切,即他所服膺向往的“轻金钱,重义务,诚信果毅,嫉恶好善,爱国爱乡诸点”。

1、忠贞——爱国爱乡,矢志民族振兴。嘉庚先生恪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他是一个实业家,但“位卑未敢忘忧国”,一生忠贞爱国,矢志于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和振兴。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家和民族所处的每一重要历史关头,嘉庚先生都深明大义、明辨是非,为祖国和民族的利益,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带头出钱出力,组织带领南侨侨胞全力以赴,甚至置生命安危于不顾。晚年的嘉庚先生,念念不忘国家统一、台湾回归。弥留之际,他最后的遗言是台湾“必须归中国”,其爱国爱乡之情之举感人至深,毛泽东赞誉嘉庚先生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爱国爱乡、民族振兴是嘉庚先生兴教兴学的源泉。他说“国家之奋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兴国之本”。在南洋兴业获得成功后,他即毅然携资回家乡兴学报国,创办了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各类职业技术专门学校在内,规模宏大的集美学校和被誉为“南方之强”的厦门大学,所兴办的学科、专业莫不为了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如,他兴办水产航海专科学校,为的是“造就渔业航业中坚人才,以此内利民生,外振国权”,“开拓海洋,挽回海权”。

嘉庚先生对集美学校、厦大学生的第一要求就是学好本领,报效祖国。著名化学家、全国人大前副委员长卢嘉锡回忆,他赴伦敦留学途中,经新加坡逗留时去看望校主嘉庚先生(集美学校、厦大学子对嘉庚先生的尊称),当时正值抗战爆发,嘉庚先生主持南侨总会,组织支援抗日十分繁忙但仍拨冗见他,当面交代:“学成之后不要忘本,要回来好好报效祖国。”卢先生对这句话及见嘉庚先生的日期铭记了一辈子。

2、奉献——重义轻利,克己奉公。嘉庚先生言“人生在世,不要只为个人的生活打算,而要为国家民族奋斗。”他也说过“财自我辛苦得来,亦由我慷慨捐去”,并立志一生所获财利概办教育,为社会服务。他一生为教育捐款数额几乎相当于他奔走海外、茹苦含辛数十年积攒起来的全部财产,黄炎培先生说:“发了财的人,而肯全部拿出来的,只有陈先生”。据早期有关的历史记载,陈嘉庚从1904年(30岁)独立创业到1931年(58岁),企业临近收盘的28年间,其各种费用总支出1331万,其中捐资兴学支出837万,为兴学而支付银行利息380万,两项合计1217万,占总支出的92%;捐赠其他公益事业,还债及佣金累计74万元,占总支出6%;家庭费用30万,仅占总支出2%。解放后,他依然尽其所能倾资兴学,并把所有遗产留给家乡厦门的教育事业,时至今日,嘉庚先生创办的集友银行还在源源不断为家乡教育事业提供资金。

更为感人的是,他一生创办那么多学校,捐献那么多校舍,但在他生前,他不允许在这些学校哪怕是一座楼刻上他自己或他胞弟敬贤的名字。在他看来,兄弟二人的全部贡献是聊尽“国民一分子之天职”,不值得居功留名。今天与他有关的学校、楼宇命名,是他逝世以后兴建和命名的。

一个人在海外取得成功本来就很不容易,成功之后把一切成果献给祖国、献给家乡、献给培养下一代的教育事业,这是何等博大的胸怀和献身精神。更重要的是,嘉庚先生的奉献精神激励许许多多的后来人,李光前、陈文确、陈六使、陈永和、李尚大、李陆大……无数的海外华侨受嘉庚精神影响,回祖国斥资兴学,在侨居地办华侨学校,为中国和侨居地的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3、诚毅——诚信果毅,嫉恶好善。诚毅是嘉庚先生与胞弟陈敬贤所定的集美学校校训。他说:“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说老实话,是为‘诚’,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是为‘毅’。简言之力求做到‘诚以为国,毅以处事’”。他始终以诚待人,是一位“言人所不敢言,为人所不敢为”的“诚实公正的人,能为老百姓多讲几句诚实公正的话”。他曾经说:“世上有三种话,即漂亮话、敷衍话、老实话。漂亮话我未有学习,敷衍话难免使君失望,老实话恐有一部分人不喜欢听,余均凭事实与良心而言”。新中国成立后,他回国参与国事,当诤友而不盲目附和,十分坦诚,提了许多好的提案和建议。

嘉庚先生认为“世界无难事,唯在毅力和责任耳。”提倡首立责任,做事不中辍,尝试不成仍继续前进,反对私自放任、苟安偷懒、半途而废或容易满足等。他说之亦践之,他一生的艰辛旅程正是其顽强毅力的真实写照。当陈嘉庚公司陷入困境,有人劝他停办或缩小集美学校和厦大的规模,他果断说“余不忍放弃义务,毅力支持”,表示“果不幸因肩负校费致商业完全失败,此系个人荣枯”。

4、勤俭——勤勉节俭,艰苦朴素。嘉庚先生信奉“勤能补拙,俭可养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古训。自少年时代起,他就谨记“不可赋闲度日”以勤律己,直到晚年患病仍自理生活。在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的创办中,他亲力亲为,做规划、选校长、定学科,竭尽心力。“无事要找事做,不要等事做”,“智识生于勤奋,昏愚出于懒惰”的警语,蕴涵了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嘉庚先生身体力行的座右铭是:“应该用的钱十万百万都不要吝惜,不应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能浪费。”他一生节衣缩食,简朴持身,粗茶淡饭,穿戴随便,家具摆设也极其简陋。其生前好友黄奕欢在嘉庚先生追悼会上说到:“只要看到他平日起居饮食的自奉之俭,简直叫你不敢相信。谁会相信衣服上常常补缀的人,竟是慨献千万元兴学的人呢?谁会相信时不时叫一角钱汤面充饥的人,竟是名闻天下的陈嘉庚呢?”

正是抗战时期陈嘉庚先生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团回国考察抗战局势时,在重庆看到国民党达官贵人花天酒地,挥金如土,政府要员的贪污营私,富丽堂皇的公馆私邸十分愕然,对比到延安后所见军民一致,官兵一致,各界艰苦奋斗的精神,他由此断定国民党蒋政府必败,延安共产党必胜。

5、创新——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嘉庚先生一生相信科学,同时代齐发展。在侨居地受到西方工业化社会新思想、新技术的熏陶,他回到家乡,改革丧仪,改革服饰,革除陋俗,革除不良教子法与遗财子孙观念,改革住屋的卫生条件,堪称改革家。他深信“实业救国”,要让民族工业兴起,对教育内涵有深刻的把握。百年前,就从“娃娃抓起”,创办第一所中国人办的幼稚园,创办女校,创办了水产、航海、商业、国学、农林等职业技术专门学校,在厦门大学设置航空专业、对外贸易专业、土木工程建筑专业,为国家培育实业救国人才。出资新建教学实践基地,在学村范围内兴建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美术馆等公共配套设施,设立教育推广部,既服务于学校又成为向周边民众展示和宣传现代文明、科学技术的窗口。解放后创办华侨博物院,进行社会的文化普及教育。他这些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理念、实践,不仅在上个世纪20年代是先进的,即使在今天看来,仍闪烁着极为深邃的智慧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眼中的长征精神

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句诗句是毛主席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题,“万水千山”指红军在长征途中所翻阅的山川河流,也暗指许多困难和不易,可“只等闲”三字充分的表现出了红军队伍面对困难时,大无畏的革命豪情,极为鼓舞人心。

长征。一个久远的字眼,对于处在和平,富足年代的我们,根本就是遥不可及的。长征仅一共走过了13个月零2天,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可以说只是一瞬间,可为什么人们总是一再提起这个历史事件呢?据美国记者斯诺统计,80年以前,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过10个军阀组织的包围,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望着这些令人惊叹的数据,我好像有所领悟。

在当时那个年代,中国极为贫穷落后,吃不饱,只能挖野菜吃树根;穿不暖,却要翻越终年严寒的冰山,几近每天都有人活活饿死,冻死,亦或累死,可有的红军明知自己会迎来死亡,依旧勇敢跟着队伍向前走,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他们坚持了整整13个月!长征胜利后,人数也所剩无几。他们拥有超能力吗?不!他们条件优越吗?不!他们比常人更加抗寒抗饿吗?不!他们凭借的仅仅是超乎常人的毅力和抗战到底的决心,我们的对手比我们条件优越,可我们依旧凭借朴素、踏实的努力,和同样的信仰一步一步走向了胜利。这或许,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纪念的地方吧。

通过回首过去,再放眼如今,我们的生活改善太多,我们绝不会和当时的红军吃同样的苦,可难道这就可以代表着我们可以懈怠了吗?可以肆意的挥霍了吗?不是这样的。长征可以说是中国不可缺少的基石,也是八十年前的红军们一步一步为我们走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我们要保留长征精神留在我们身上的影子,并把这种精神运用到生活中,再传承下去。学习时,要刻苦;吃饭时,要珍惜节约;遇到困难,更要勇往直前。这难道不就是长征教给我们的吗,它不仅仅向我们证明了红军的精神底蕴,更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

沿着历史书,我走了一遍长征的道路,沿着红军的故事,我走了一遍长征的精神路。铭记长征,这就是我眼中的长征,一条意义不凡的精神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弘扬尚志精神建设美好家园

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尚志是著名抗日将领,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毛泽东曾赞扬说:“有名的义勇军领袖杨靖宇、赵尚志、李红光等等,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的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赵尚志,1908年10月生,辽宁省朝阳县人,1919年随全家流亡哈尔滨,早年投身学生爱国运动。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同年冬受命南下广州考入黄埔(pǔ)军校第4期学习。1926年5月受党组织派遣(qiǎn)回到哈尔滨参加建立党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fá)的革命活动。曾两次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软硬兼(jiān)施,他严守党的机密,始终坚贞(zhēn)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1933年10月领导创建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任队长。游击队创立时,他与战友们发出誓言:“我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全体战士,为收复东北失地,争回祖国自由,哪怕枪林弹雨,万死不辞,赴汤蹈(dǎo)火,千辛不避(bì),誓心武装东北三千万同胞,驱逐日寇(kòu)海陆空军滚出满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奋斗到底!

”。随着部队的发展壮大,1934年6月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与李兆(zhào)麟(lín)等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1935年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军长。1936年1月任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同年8月任东

北抗日联军第3军军长。后任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zhí)委会主席、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副总指挥。面对日伪军的疯狂“讨伐”、“清剿(jiǎo)”,在极其艰难困苦的险恶环境中,赵尚志率领抗联部队对日伪军进行了英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高中作文1000字:弘扬辛亥革命精神

全文共 2101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如果没有优秀文化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

辛亥革命离开现在已快100周年了。岁月更迭,历史远去。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这样说,随着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

1911年的10月10日这一天,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全世界。它敲响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覆灭的丧钟,引发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变革。这枪炮声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光荣与骄傲,也不仅仅是丰厚的物质文化财富,更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卓越贡献和光辉的业绩,这场革命所产生的伟大而深远的影响,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它所留下来的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也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它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意义,它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今天,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作出更加符合实际的评价。《礼记》中有一句话,叫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正是这一信仰的坚定实践者。我觉得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主要在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精神在中国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谁就会变成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都会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袁世凯的皇帝寿命只不过八十三天,张勋的复辟则更加短命,和从这以后再也没有人敢于试登这个宝座即可为证。

辛亥革命是一次划时代的创新和改革。它所要革除的君主专制是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制度,所要创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是一种全新的制度,尽管困难重重,历尽艰险,但革命先驱者仍然坚持不懈,不屈不挠,呕心沥血,努力发掘那些曾经在数千年漫长岁月里凝聚、团结、鼓舞、振奋亿万国人的经济、政治、文化乃至心理素质的各种积极因素,以此来唤起“我同胞之国民”,共同救亡图强,通过艰辛的奋斗终于达到革故鼎新的目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遭受剥削压迫、贫困苦难的根源,它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到了近代则大大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奴役。彻底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人民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下极端贫困和落后状态中解放出来的前提。在民族危亡严重时刻的二十世纪初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提出推翻清朝专制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这就开辟了几千年来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开始了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新阶段。

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敢闯、敢干、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这种精神具有爆发力、原创力,是一种宝贵的人文精神。参加辛亥革命的革命志士,是一群以近代知识分子和思想进步的资产阶级为主导的爱国进步群体,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怀着一心救国赤子情怀,投身到民主革命当中,发动了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表现出了高昂的革命精神和平易近人的民主作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在短短的三个月内,颁布了三十几道革命法令,如改用阳历,限期剪辫子,废除跪拜,禁止缠足,禁止吸食鸦片,禁止刑讯,销毁刑具,颁布一些关于“振兴实业,改良商货”的通告等,无一不带有移风易俗,革故鼎新,发扬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用孙中山名义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民主权利,虽然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但毫无疑义是带有革命和民主性的国家根本大法。它的公布,为人民的民主权利提供了法律的根据,大大有利于民主精神的发扬。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我们今天纪念辛亥革命,就是要牢记历史所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启迪,就是要继承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优秀品格。随着时代的发展,这股炽烈爱国精神日益成为我们民族永恒的感召力量。今天,我们要完成祖的统一大业,仍然要高举这面大旗,把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需要以爱国主义为力量源泉。

弘扬辛亥革命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扬敢闯、敢干、敢试的创新精神,同时也要弘扬“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特别是为人民服务的广大干部,更要学习和借鉴这种精神。勇敢地与腐败势力做斗争,廉洁自身,以人为本,情为老百姓系,利为老百姓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困,这样种精神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光耀千秋的精神财富。现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是跃出东方地平线的一轮绚丽的红日,这轮红日是注定要高高升起来的。我们为我们正在进行的事业而自豪,更为即将到来的明天而意气风发。世界有一天会再次向中国寻求文化活力、创新思想,世界将在最古老的国家的帮助下获得新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发言稿

全文共 801 字

+ 加入清单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教导广大共产党员,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共产主义理想。

而长征精神就是坚定理想信念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立起了思想和行动的标尺,更从作风整改上为后来者做了榜样。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

“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

诚然,在从严治党的高压态势下,仍有个别少数党员政治生活随意化、原则性不强、热衷功利性交往,还有一些党员干部对工作标准要求不高、遇见困难“绕着走”、工作拖拉效率下降等问题仍不同程度的存在。

这些问题看似细小,但都是缺乏信仰、淡化长征精神的表现。

当前,全党上下广泛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重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根本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笔者认为,老一辈革命家、革命先烈的精神作为“本质展现”,不仅应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体系,更树立了“合格党员”的标尺,必须认真学习、努力领会,并将其不折不扣的应用的日常工作之中。

革命精神代代传,理想信念高于天。

改革大潮中,我们所要面对的困境不断,但每当面对风雨,我们都要坚定“风潇马嘶越雪山”的执著;每当直陷困境,我们都要坚持“天苍地茫过草地”的坚韧;每当逆水不前,我们都要坚定“路迢人急志如钢”的毅力。只有经历了革命精神的洗礼和升华,我们才能更加坚定甘之如饴的红色信仰,才能时刻充满一往无前的力量。

做合格党员,思想信念教育先行,我们要把老一辈革命家、革命先烈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牢记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要向红军战士学习公仆意识,深怀爱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在党和人民的利益面前,不计较个人得失,充分发挥好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真正在本职岗位上做讲奉献、有所作为的合格党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弘扬高尚师德争做四有好教师征文2000字

全文共 2679 字

+ 加入清单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可见,教师必须教人道理,解人疑惑。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弘扬高尚师德争做四有好教师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我常在心中自问,“什么样的教师称得上好教师”。 要谈论什么是“好教师”,首先要明白“教师”该做什么。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可见,教师必须教人道理,解人疑惑。《礼记》曰:“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乃知,教师不光要授人以知识,还必须教人以做人。总而言之,教师就该既身怀传承文明的使命,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又能肩负起社会责任,教学生做人的道理。

教师培养出的人要能很好地从事社会生产与生活。而能圆满地完成上述教书育人的使命,在修身、治学、从教乃至生活各处都能身体力行此使命的教师,我觉得即可称之为“好教师”。做个教师容易,做个好教师不易;坐而论道谈论好教师容易,真正放在身上手边去做就更不容易了。

我想,要成为一个好教师,必须做到爱教善教,好学善学。

黑格尔说过“没有激情,世上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 任何工作都需要敬业,教师尤其如此。好教师须爱教,一个好教师一定是敬业的教师,教师教好书必须有热情。一个教师若是光为柴米油盐走上讲台,那必定是匠气多灵气少,应付了事多踏实耕耘少。此辈只能被称作“教书匠”,难当一个“师”字。

好教师对教育的热爱源自对知识的渴望,对真理的崇仰。教师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使者,是铸就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苏格拉底也提出,“教师的任务并不是要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做一个新思想的‘产婆’”,好教师不止是传授知识,传播真理,还要带领学生探索新知,培养他们追求真理的习惯与精神。

好教师对教育的热爱表现在对学生的挚爱上。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具备对学生的爱心。一句冷语对教师来说,只是一时的不悦,对学生却可能是一生的阴影;一句鼓励或许只是教师一刻的欣喜,却会给学生带来长久的兴奋与欢喜。爱学生不等于无条件的赞赏鼓励,那是溺爱纵容。对学生真正的爱,是严格要求下的倾心爱护、衷心赞赏。

好教师对教育的热爱表现在对教学事业的孜孜探求上。在好教师眼里,教职决不仅仅是赖以谋生的“饭碗”,还是可以奋斗一生的“阵地”,可以奔跑一世的“征程”。好教师心目中最好的教案往往在酝酿中,最好的课往往是下一堂。好教师心中的最大骄傲必定是出色的学生。

一个教师抱着传道授业的一腔热忱却不懂得传道之法、解惑之道,结果也只能是讲台上言者昏昏,课堂里听者茫茫。好教师在敬业爱教之余,还必须善教,懂得教育的道理、方法,并努力施行。

善教的老师明白身教重于言教,在教育中能以身作则。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传授学生的,自己要先弄明白;要教导学生做的,自己要先做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行为的模范。教师的威信来自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在学生面前的一次失范,足以毁灭他此前的全部教育成果。

善教的教师不但能授之以鱼,还会授之以渔。苏格拉底提出,教师的任务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既获得新知识,又学到如何获得知识的本领。因此,善教的教师不仅重视学生一时的知识得失,更注重学生一生求知探索能力的培养。

善教的教师善于研究学生。他们乐于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在想什么。他们能勤于换位思考,努力去理解学生。他们懂得因材施教的道理,知道哪些内容必须讲授,哪些内容可舍去,不会象掉书袋般一股脑将知识倒给学生;知道各个学生该如何要求,如何教育,如何评价,决不会用一根“尺子”量人。好教师可以是领航员,但决不能占据水手的位置。好教师培养的是能独立,善创造的现代人而不是只会听从指挥,重复前人的傀儡。

善教的老师不仅授之以知,还能教之为人。只会教书,不顾育人的教师绝对称不上“好教师”。《烈子•汤问》记载了一个故事。神箭手飞卫教纪昌射箭,飞卫教之得法,“纪昌既尽卫之术,计天下之敌己者,一人而已;乃谋杀飞卫”,好在飞卫抵挡住了袭击,并感动了纪昌,“二子泣而投弓,相拜于涂,请为父子”。撇开感人的大团圆结局,我更在意纪昌学成后露出的“狼子野心”,如不是师父技高一筹,后果可想而知,且品性不端者技艺越高,危害越大。所以,善教的教师必定注重学生的品行为人,甚至更重于学识技能。好教师关心学生整体生命的成长甚于一时学识的得失。好教师不止重视成绩册上数字的攀升,更在意学生潜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人格的完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 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 好教师应该是好学的。我们要求学生不断学习,自身就先要热爱学习。

好教师的好学精神表现在他能与时俱进,跟着时代的步伐,更新自己的知识、观念。当今时代发展迅速,思想知识日新月异,教师如不加强学习,积极自我更新,拿什么来教学生?

好教师的好学精神还表现在他能随时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耻于下问,不耻于承认短处,纠正错误。信息时代的师生之间很难再严格区分谁为老师,谁是学生,很多领域,师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学生会超越老师。这是好事,不必介怀。对于偶尔在学生面前露出的“短”,好教师能坦然面对,与学生欣然交流——教师谁不希望“青胜于蓝”呢?

好教师的好学精神还在于他不仅致力于教育事业,而且热衷于探索其他广阔的领域。把全部生活局限于讲台书桌的教师大概不容易成为好教师。好教师往往有自己个人的一片兴趣天地——不必强求与职业相关。他们往往能全力工作,全面发展,精彩生活。

好教师该是善学的。我们要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自身就先要善于学习。善学者才能善教。 好教师的善学在于能广泛寻找学习的土壤。他们眼界是开阔的,可以向前人学,向同事学,向学生学,甚至向失败过的自己学。他们善于从生活中广泛汲取学习的养料。他们的生活无时无处不在学习。站在高处的雄鹰必然能孕育翱翔天空的族群。

好教师的善学又在于能从教育者的角度来探索学习的奥秘,能将自己的学习所得注入到教育事业中。他们无时无处不学,就必让学生明白生活即学习的道理;他们循序渐进,就必教学生如何由浅入深;他们厚积薄发,就必使学生领会积少成多的意义。好教师的善学自然会在学生中领出一股善学之风。 能做到爱教善教,好学善学,就是我心目中的好教师。

教师,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簇拥的鲜花,在“三尺讲台、一块黑板”的天地间用爱心点亮心灵,用精神塑造灵魂,用智慧铸就文明。做个好教师,将是我辈长久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学习景海鹏飞天精神征文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人每个阶段都有梦想。人的一辈子是由各个时期大小不同的梦想串起来的。一个目标实现了之后,一定会确立一个新的目标。如果一个人实现目标后就无所事事了,我觉得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他说。

上高中时,偶然间看到一张飞行员照片的景海鹏,萌生了“我要当飞行员”的志向。得知航天员选拔的消息后,已经当了13年飞行员的他,又开始憧憬“力争成为一名航天员”。

1998年1月,景海鹏如愿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从那时起,飞天便成为他的梦想。

十年等待,一朝梦圆。“2008年我的飞天梦想实现后,我就把新目标瞄上了神舟九号飞行任务。梦想又一次实现后,很多人问,你还训练吗?我就笑说,不训练我干啥。”景海鹏说,“因为我的下一个梦想又萌生了,那就是备战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

“只有这样,人才有追求,才活得充实。”他说,虽然航天员这个职业有风险有挑战,但“我热爱这个职业”。

事实上,这个生在农村、黄土地上长大的山西运城人,还有着更大的动力——回报祖国的栽培。

“我一个农村娃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梦想,都是国家培养的结果。”景海鹏说,“我要回报国家。可怎么才是回报国家呢?就是多执行任务,把所有在地面实现不了的,通过航天员在太空实现,从而造福全人类。”

重游璀璨星空,俯瞰美丽家园,对景海鹏而言已不再像当初那般新奇。他说:“这次,就一门心思准备好任务,争取不留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

全文共 1151 字

+ 加入清单

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承,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的无比神圣的任务。

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中国文化,文明的延续性是最为顽强的,是这股顽强不屈的劲让这位“老人”经过了衰败,经历过了兴国,尝过了苦,也品过甜。这位“老人”心里藏着许多事,但她从不会像那些小妇人那样八嘴八舌的说个干净。这位“老人”很坚强,这位“老人”手非常巧,巧的编织了无数令人敬重,仿照的魂宝。这位“老人”很聪明,创造数不胜数造福于人类的神奇之创。中华是一个包容大度的国家,没有那些小赢小利的思想,大方的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和拥有的东西奉献出来,让国际的友人赞赏不已。但是在威胁国家之安危,民族之利益的人面前,中华民族的子女是没有退缩的,“士可杀不可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刚健奋发,矢志不渝,多难兴邦的阳刚之气都在这里体现。

文化成果 光照百代

中国的传承,让我们受益终生。中国文明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是世界文明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的责任和荣誉。中国,念起这位母亲的名字,内心激动的,不知从何说起她的好。因为她太伟大了,说起来大多都是好,她创造了数不胜数的让中华子女受益匪浅的文明文化,创造了闻名世界的科学技术。而构成这一独特科技文明主要支柱有“四大学科”、“三大技术”和“四大发明”,对世界“天文学”、“数学”、“医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比欧洲的发明都要早几百年。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诗经》、《清秋》、《史记》、《资治通鉴》……像这样保存了如此浩瀚的文化典籍,也只有像中国这样经历上下五千年风雨沧桑的文明之国才能做到吧!瑰丽璀璨的古代文学,精彩纷呈的古代艺术,世代传承的文明礼仪都是最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爱国主语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阅读完岳飞精忠报国、范仲淹胸怀大志、戚继光驱逐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些故事后,让我更加明白了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民族就有希望这句话的重大意义。

家庭和谐 家风良好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在一个好的环境成长,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书中同龄人例举出了他们的榜样事迹,我想中华民族子女是像他们那样,是因为那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感染,熏陶着我们。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广褒无垠的文化知识和传统,需要我们传承的太多太多,我们要牢记的太多太多。读完这本书,回溯五千年的历史足迹,感受了百年沧桑巨变后的坚强毅力,我的心深深被她的坚强震撼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民族文化文明的创造史,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也是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她经历了风、雨、阳光……才铸就了这样富有民族特点的民族之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3000字征文

全文共 3966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壮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强无畏的历史丰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史诗。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阐明了怀抱强国梦想与焕发前进力量之间深刻联系,更揭示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今天,全国人民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凝聚中国力量,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先后进行长征。在长征路上,英雄的红军在毛泽东等同志的领导和指挥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激战嘉陵江,在川黔滇鄂豫陕广大地区调动敌人,击退了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了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了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取得了长征的胜利。红军长征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弘扬伟大革命精神的胜利。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对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中国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弘扬长征精神,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使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发展顺利之时,还是身处逆境之时,始终秉持理想信念的力量,秉持崇高精神的力量,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梦强大的精神支柱。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内核,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始终鼓舞着广大红军将士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在缺衣少食,弹药匮乏,吃草根,咽树皮,头上敌机轰炸,四周敌军围追堵截等艰苦的条件下,走出了雪山草地,翻越了高山峻岭,实现了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走上了抗日救国前线。前进的道路被敌人封锁了,就在崇山峻岭或深山峡谷中辟路前进;部队被敌人截断了,就以钢铁般的意志实行突围;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抛石块,血战到底,广大红军将士正是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的支撑,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一位红军老战士在回答“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你们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也不倒下?”的提问时,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理想!革命理想大于天”。

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证明:坚定的理想必定产生伟大的动力,坚定的信念必然激发不懈的追求和坚强的努力,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就有了坚定的奋斗目标,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用之不竭力量源泉。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之路,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正确道路,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伟大而艰巨的长征。进行新的长征,同样需要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及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信心。用长征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比较有效的一种途径。在新形势下弘扬长征精神,要不断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理想信念,经受考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二、弘扬长征精神,发扬顾全大局、紧密团结、凝聚合力的精神,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取得长征胜利的首要条件,是长征精神的核心内容。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共同为梦想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会无比强大。要实现全国13亿人的中国梦,我们每一个人就必须要有大局意识,凝聚一切正能量。大局意识,就是要看的长远,不计眼前得失,从而得到最长远,最广最多的利益。长征中,尽管各路红军出发的时间、地点、路线不同,但都能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自觉服从大局,勇于牺牲奉献,互相配合支持,使长征形成了一个形散而神不散的整体。长征的胜利是党和人民军队铁的纪律的胜利。长征途中,广大红军指战员从革命利益出发,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严守纪律,只要上级一声令下,坚决完成战斗任务,可谓“军令如山重,纪律似铁坚”,真正做到了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

大局意识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做好各项工作,尤其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前提。大局意识首先反映的是政治立场,就是高度自觉地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从群众根本利益出发,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高度来思考处理问题,贯彻落实上级决策指示,做到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使每一个党员干部都树立大局意识,提高关注大局、理解大局、维护大局的能力。自觉地站在党的事业高度上,自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自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要识大体、顾大局,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三、弘扬长征精神,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传家之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红军长征史,就是人民军队的艰苦奋斗史。万里长征中,红军将士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斗,斩关夺隘,抢险飞渡,具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为艰苦的历程,千里沼泽吞噬了多少红军战士的生命。肖华上将后来在《长征组歌》中写道: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正是当年的真实写照。红军战士在“爬过雪山就是胜利”、“走出草地就有希望”口号的鼓舞下,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雪山死神和草地恶魔,表现出了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长征胜利的历史表明,艰苦奋斗的作风是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长征胜利的宝贵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艰苦奋斗的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

党员干部的作风体现党的形象,关乎党的生命。我们今天的富裕,离不开昨天的艰苦奋斗,我们明天的更加富裕,需要今天的艰苦奋斗。因此,发扬红军长征胜利的法宝——艰苦奋斗,是我们共产党人实现中国梦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在大步走向富裕的时候,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我们不但不能丢,还应该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使之成为自觉。党员干部有了艰苦奋斗这个“本”,有了这个基本政治素质,就会有进取之气,在思想上、感情上热爱人民,关心群众;在工作上努力拼搏,为民谋利;在作风上,虚心倾听百姓意见,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在生活上,力戒奢惰,克服享乐主义和娇奢之气。

四、弘扬长征精神,发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使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来的力量。要实现伟大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良好的党群关系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根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长征时期,党始终坚持这一宗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为取得长征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长征途中,在物质极其匮乏,甚至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红军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实现了战略目标的转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忠实践行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长征之路,红军所经之地绝大多数是偏辟的山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作战环境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红军纪律极为严明,不侵占民宅、不违犯禁令,公平买卖、救死扶伤。并且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赢得了劳苦大众的爱戴。由于红军所到之处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好事,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穷苦人翻身解放,因而广大群众把红军视为自己的子弟兵,为红军长征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沿途各族群众帮助红军筹款筹粮、烧水送饭、传递消息、掩护伤员,以各种方式支援红军作战,这一切都有力地支援了长征。

今天,广大党员干部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创造了优秀的工作业绩,形成了基本和谐的党群关系。但是,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曾对党的优良传统的传承流失状况进行了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密切联系群众”满意度最低,仅为35.6%,党群关系不容乐观。民心向背直接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及时改善,党最终就会丧失执政的社会基础。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克服官本位思想,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对群众的感情,秉承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群众做到思想上尊重、感情上贴近、作风上深入、生活上关心、工作上依靠,与群众同甘共苦,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团结群众,切实增强党在各族群众中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影响力,以实际行动为民造福、为国兴利。未来的征程中,只要13亿人团结一心,这种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必将成为我们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壮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强无畏的历史丰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史诗。只有理解长征,才能理解中国共产党。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是全国人民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只有理解长征精神,才能理解我党由弱胜强,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回顾长征,缅怀先烈,就是要继承红军的光荣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新的长征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长征精神的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八十年前,一群革命战士不惧千辛万苦,带着民族的希望翻过雪山,越过草地,以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换来革命的胜利。这漫漫的长征之行是中国红军创造出来的神话,它象征着中华民族不畏艰苦、不屈不饶的精神! 这段历史将永远铭记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

在这遥远的路程中,我们伟大的红军战士穿的是布衣草鞋,吃的是野草树皮,但他们的身上却凝聚的是英勇顽强的精神!红军将士在缺少衣服和食物、缺少休息、受伤和死亡不断发生的情况下,翻过高大的雪山,趟过湍急的河流,走过茫茫草地,以自己的血肉铺平通向胜利的道路。试想,如果没有中国红军,中国的现在会是怎样?

如今我们生活条件好了,生活在太平盛世之中,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认真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

七十年烟雨同舟,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弹指一挥间,历史在废墟中蜿蜒。立于赣江河畔,风清如水,秋明如镜,心乱如麻:两万五千里,这究竟是怎样的血肉长城?就像一位饱受沧桑的耄耋老者,凡尘不染心境,俗物不萦胸怀,经历了短暂的惊艳,而后是长久的沉寂。可是,在华夏这个海纳百川的版图上,浮云总难遮望眼,黄沙吹进始现金,没有浮尘的一时骚扰,怎能衬托出那墙壁的历久弥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弘扬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

全文共 101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 工匠精神不是瑞士的专利,日本式管理有一个绝招: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这种精神其实就是“工匠精神”。

所谓“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在众多的日本企业中,“工匠精神”在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

在获得奥斯卡日本影片《入殓师》里。一个大提琴师下岗失业到葬仪馆当一名葬仪师,通过他出神入化的化妆技艺,一具具遗体被打扮装饰得就像活着睡着了一样。他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好评。这名葬仪师的成功感言是: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不要拒绝它,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进行交流。 工匠之术 用的方法,创造价值

“工匠”是技艺精湛的人,在欧洲,德国的学徒传统培养了最优秀的工匠、瑞士的顶级名表都是工匠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打磨而成的。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并且专业、专注。 在这个“商人精神”横行的年代。个人和企业都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比如一些以山寨产品为主的企业,在外部环境好的时候,企业可以生存,一但外部环境变的恶劣,企业很容易马上倒闭。

企业的核心因素是人,而脱离了这种困境的途径是培养企业的“工匠精神”。工匠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他们在享受产品在手里升华的过程。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出新品—圈钱”。而打造“工匠精神”的企业却在从另一方面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看着自己的产品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以一种符合自己严格要求的形式存在。 工匠用的工作获得金钱,但工匠不为钱工作。

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活动简报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为切实关爱留守儿童和住宿生的健康成长,9月1日,开学的第一个晚上,祁门二中组织了22名留守儿童和住宿生收看了中央电视台的直播的《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

当晚,同学们早早来到了学校留守儿童之家,认真地观看《开学第一课》。观看过程中,同学们被长征中红军的故事深深的吸引着、革命先烈的事迹深深的感动着、先辈们的勇往直前、爱国奉献的精神深深的感染着,有的同学流下了感动的眼泪。同学们一直观看到节目结束,才依依不舍的回到宿舍。

近年来,该校非常重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不断创新形式,营造关爱的良好氛围,把关爱工作落在实处。通过此次观看《开学第一课》,旨在激发他们克服家长常年不在身边的困难,争做坚强好学的中学生。据了解,该校政教处还于8月31日报名期间指导各班级,做好“开学第一课”工作,将爱国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等纳入到9月1日的开学第一课中,切实做好新学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尽快尽早融入班级,健康快乐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