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诺贝尔奖的由来(汇编20篇)

冬至是我国廿四节气之一,俗称”冬节”。开学吧小编整理了冬至的由来作文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浏览

5960

作文

1000

10教师节的由来介绍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早在1932年,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教师节,但教师节没有单独的活动,没有特点。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开始,即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元旦的由来

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快乐的元旦又要到来了,大家都很开心。但是大家知道元旦的由来吗?

从前,在一个风景如画,山清水秀的小村庄里,生活着一群小动物和一群从外地来的人。奇怪的是这里的小动物都和人一样有感情,但都不会掉泪。大家生活的其乐融融。

有一户人家养着一只狗和一只猫,狗叫元元,猫叫旦旦。元元的胆子特别大,连狼也畏它三分;而旦旦却胆子很小,见了一个稍大些的老鼠就抱头“鼠”窜。它们两个原本应该是“冤家”却成了好朋友。

有一户人家养着一只狗和一只猫,狗叫元元,猫叫旦旦。元元的胆子特别大,连狼也畏它三分;而旦旦却胆子很小,见了一个稍大些的老鼠就抱头“鼠”窜。它们两个原本应该是“冤家”却成了好朋友。

有一天,元元和旦旦一起在山坡上玩耍,正当它们玩到兴头上时,

却被一只狼给盯上了,而它们却毫无察觉。这条狼在草丛里虎视眈眈的看着它们,口水只落三千尺,看起来有好几天没吃东西了,但转念一想:我认识那只狗,一只狼肯定打不过它,还是叫些兄弟吧!想罢便离开了。不一会儿就叫了一大群狼,全是被元元打伤过的,准备报仇。

狼一冲出来就被元元察觉到了,对旦旦大喊:“旦旦,快跑,狼来了!去叫村庄里的人来帮忙!”旦旦一听到元元说的话腿立刻就软了,元元挺身而出,挡在旦旦前面与狼搏斗起来。元元虽然厉害,但由于寡不敌众被扑倒在地。旦旦不知哪来的勇气,把压在元元身上的狼撞倒在地。然后冲下山坡,去叫村里的人帮忙。

等“救兵”来到时,元元已经死了。旦旦见此,流下了眼泪。从此不吃不喝,不久就去陪元元了。人们见此,不由感叹:“我们人类有时会为一些利益而放弃友谊,而它们却把友谊放在了第一位!”

那天正好是一月一日,人们为了纪念它们,把那天定为了元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元宵节的由来[400字]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的习俗是赏花灯,吃汤圆。汤圆也叫元宵,接着妈妈就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元宵节的美丽传说。

相传汉武帝跟前有一个很聪明的大臣叫东方朔,有一天,东方朔在宫里听到一个宫女在伤心的哭泣,东方朔就问她为什么哭的那么伤心,宫女告诉他自己名字叫元宵,进宫好多年了,非常想念自己的父母,很想见见自己的父母。东方朔想了想说:别担心,我来想办法让你们团聚。

第二天东方朔就扮成了一个算命先生,对每个来算命的说:正月十五那天你会被大火烧死。人们对此深信不疑,就纷纷求东方朔救救他们。东方朔告诉他们正月十五那天火神会穿着红衣服,叫人们去找火神帮忙就可以了,回到家,东方朔就让让丫环穿着红衣服骑着毛上街,人们就围上去求救,红衣女子就拿出准备好的书信叫他们转交给皇帝,让皇帝照办就可以逃过一劫,汉武帝为了老百姓的安危就照着上面的要求去做了。

正月十五那天街上处处张灯结彩,挂满灯笼,黄宫里的人到街上赏灯,和外面的老百姓混在一起,结果真的安然无恙。当然元宵也乘此机会溜回家和父母团聚了,后来人们就把正月十五这天叫做元宵节,意思着团圆吉祥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姓氏的由来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这些姓氏是怎么来的呢?上古时代,姓和氏是分开的,氏是从姓派生出来的。从汉朝开始,姓氏合而为一。姓氏的形成有其不同的历史过程,同样的姓未必就是同一个起源。

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就有姓了。姓起源于女系,氏起源于男系。“姓表血统,氏表职官、表居地、表职业”,如今姓氏只用于表明家族。《说文》对于姓的解释是:“人所生也”,“姓从女,从生。”因此,姬、姜、姚这些最古老的姓都与女性有关。在母系社会,同一母系的后代不能通婚,为了区别不同的婚姻集团,便有了姓。其中一些主要的姓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随着同姓的不断出现,为了区别家族的地位、出身,才产生了氏,最早明确记载姓氏是从周朝开始的。氏的本义为“支”、“歧”,目的是用来区别子孙的出处,同一姓可以衍分为许多不同的氏。随着“支”、“歧”的不断产生和增多,姓氏也多了起来,有以祖先的族号或庙号、国名或地名、官职、动植物、数字、方位等为姓的;有以爵位、国号、官职、居住地、封地、职业等为氏的。

上古的尧帝族号为唐,其后代便以唐为姓;齐、鲁、秦、晋等姓也都是古代的国号;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后代有不少人分别用他们的谥号“文”和“武”为姓;东郭、南门、南宫等既是以地名又是以方位为姓的;以动植物和数字为姓的有牛、马、羊、龙、熊、柳、杨、花、李、千、百、万等;以官职官位、爵位、爵号为姓的有司徒、帅、尉、王、公、侯等;以封地为氏的有屈、解、商等;以职业为氏的有陶、巫、屠、卜等。不少“姓”和“氏”出处相同,因此除了人们的社会关系由母系转向父系之外,“姓”、“氏”同源也是两者合称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当代关公”由来

全文共 1067 字

+ 加入清单

1944年的一次战斗中,日军的机枪击中他的腿部,没有药,肉都烂了,根本没办法治,只好回家。最后他自己动了手术,没有任何麻药,自己用剃刀划开肉,取出六块残留在肉里的碎骨。

我们知道,1800年前,有一个人这样做过,他就是三国名将关羽。不同的是,关羽下着棋,任华佗刮骨,而司凤悟是自己把骨头拿出来,真不愧为“当代关公”。

早就听说河南辉县大山深处有个罗姐寨村,风景秀丽,一直想去看看。

初夏得闲,和几个朋友驱车上山。上山是水泥路面,依沟傍山,蜿蜒曲折只容一车通行,车时临深渊、时悬绝壁。路边依稀可见已废弃的羊肠小道,可以想象,没有“村村通”以前,住在大山里的人们是如何在这些小道上艰难跋涉的。

相传,隋唐年间,一个姓罗的武将不满隋炀帝杨广的*政,来这里安营扎寨,将军死后,女儿罗桂香执掌帅印,她在通往山西的要道两侧扎了南观营和北观营,就是现在的南窑、北窑。这就是罗姐寨的来历。

车行约二十公里,终于到了北窑村。原来,罗姐寨是由北窑、南窑、葫芦霸、上封丘等几个自然村组成的一个行政村。北窑村口有一个石头小庙,供奉的山神,据说始建于清中期,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了。内有香烟缭绕,外有鞭炮碎屑,看来香火仍然很旺。

没有想到,山神庙前竟有一块平地,大约能停八九部车的样子。下车四周看了看,山上,山下。已到山上,还要上山。

山神庙后是后窑村的一条小街,土路,很窄,空气中有一股山里特有的清新和猪粪混杂的气味。同伴调侃地说,这才是地地道道的农家风味。

第一家的墙上挂着一块招牌,上面写着兆清居客栈,我们顺便走了进去。

主人是一对已近花甲的夫妇,慈眉善目,待人热情,小小院落整理的干干净净,树木葱郁,有鸡有鸭有菜地。一看就是城里人向往的那种清净无谓,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

看了看住宿条件,挺干净,吃住一天25元。没说的,就他了,当天我们就住到了司兆清家。

饭后,村里闲逛,忽见一户人家门前有挽联,可能有人刚去世不久。上联是“以正气,还天地,将心身献人民”;下联是“化悲痛,为力量,继遗志,写春秋”;横联“风范永存”。我感到奇怪,一般有人去世,挽联大都是成仙得道,或家人悲痛之类,深山里的人去世怎么会写这样的挽联?回去一问,这才知道了房东司兆清的父亲——司凤悟老英雄的事迹。

司凤悟,本地人,少年习武,年轻的时候人高马大,虎背熊腰,抗战时期加入八路军武工队,攻碉堡、炸飞机、杀鬼子、除汉奸,杀敌无数,威震太行。小R本对他恨得咬牙切齿,甚至在太行山地区叫嚷出了:‘活捉司凤悟钉城头’的口号。他们的战斗故事曾经被拍成电影《平原游击队》,司凤悟的战友郭兴就是影片中游击队长李向阳的原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清明节的由来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端午节的由来的英语作文700字

全文共 854 字

+ 加入清单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a lunar holiday, occurring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holiday, occurring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The Chines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a significant holiday celebrated in China, and the one with the longest history .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celebrated by boat races in the shape of dragons.

Competing teams row their boats forward to a drumbeat racing to reach the finish end first.

The boat races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re traditional customs to attempts to rescue the patriotic poet Chu Yuan.

Chu Yuan drowned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in 277 B.C. Chinese citizens now throw bamboo leaves filled with cooked rice into the water.

Therefore the fish could eat the rice rather than the hero poet. This later on turned into the custom of eating tzungtzu and rice dumplings.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元宵节的由来和传说_1200字

全文共 1401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the Lantern Festival),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元宵节简介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节历史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元宵节花灯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又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六一的由来说明文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国际儿童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为争取儿童生存、健康和受教育的权利而斗争的日子1925年,“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举行第一次国际大会,发表了有关儿童福利问题的原则以后,一些国家先后有了儿童节的规定,如美国定为10月31日,英国定为7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更糟,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为了给全世界儿童争取生存、保障和受教育的权利,加强各国儿童的友谊,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于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开了执委会,正式决定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我国儿童节,早期为每年的4月4日,是1931年根据中华慈幼协会的建议设立的。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广大少年儿童也成了国家的小主人,为了培养广大儿童的国际主义思想,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通令,废除旧的“4·4”儿童节,将6月1日作为我国的儿童节。与“六一”国际儿童节统一起来。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少年儿童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欢庆自己的节日。许多公共娱乐场所特地为孩子们免费开放,各机关、团体、企业在这天还向本单位职工的子女和幼儿园的小朋友馈赠礼物,这是孩子们最愉快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圣诞歌曲平安夜的由来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平安,圣善夜,万暗中,光华射,照着圣母也照着圣婴,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静享天赐安眠,青享天赐安眠。」这一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圣诞名曲,出自奥国阿二卑斯山的一个小村庄提罗。

1818年圣诞节的前夕,村裡的牧师约瑟。梅尔望着教堂裡破旧的风琴而烦,因为几个键盘都已经弹不出声音来了,他不知该如何迎接即将来临的圣诞节聚会,在访村人的归途中,尔牧师经过村郊的小山坡,当他从一上俯视幽静的小村,几盏灯光点缀着幽暗的黑夜,在皑皑雪地裡更显得寂静。眼前的世界使他德彿重回2001年前耶稣在伯利恆诞生的夜晚,那般地祥和与宁静,充满非神圣与平安,此时突然灵光一闪,他急忙飞奔回家,把蕴藏在脑海中的诗景写成了「平安夜」的歌词。翌日早晨,梅尔牧师去找好友佛兰兹。古鲁伯,把诗交给他。古鲁伯是一位琴师,当朗颂这首诗时,也产生彷彿置身于耶稣降生的夜晚一般,因此他兴地立即做了一支曲子来配词。他们两人开始快乐地练唱,準备晚上圣诞聚会时可以表演。在平安夜的晚上,

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小教堂裡,聚会中尔牧师高唱了这首新曲子,当晚虽然没有风琴的伴奏,但是简单美妙的词句和棌和的旋律却感动了所有在场的听众,而流传至今。

而且平安夜还有吃苹果的习惯哦,平安夜在人们手中悄悄传递着“平安果”的同时,也在传递着一份美好的祝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死囚犯获诺贝尔奖提名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斯坦利?威廉斯在美国黑社会中曾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就是他创立了令洛杉矶人谈之色变的黑帮组织“克里斯普”。如今,因犯杀人罪而被判死刑的威廉斯已经蹲了20年的监狱。也许是良心发现,威廉斯近年来开始现身说法,劝告青少年不要涉足黑社会。瑞士联邦议会议员马里奥?费尔提名他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让威廉斯自己都大感意外。费尔说,他之所以提名威廉斯,是因为他了解到,威廉斯参与创建的一个反黑社会犯罪的网站“街头和平网上计划”在瑞士的索马里年轻移民中有相当大影响。该网站同时向其他5个国家的青少年提供反暴力犯罪的咨询服务。此外,威廉斯还著书劝告青少年不要误入歧途,并将卖书所得捐给了反黑社会犯罪的团体和机构。

威廉斯的简历上血债累累,1979年,在洛杉矶杀害了一名年仅17岁的超市服务员,不久,在一家汽车旅馆行窃时杀害了华裔移民一家3口。1981年,威廉斯被判死刑。由于美国死刑的司法程序烦琐复杂,威廉斯在狱中等待死刑执行已经整整20年。也许是良心发现,他开始在狱中著书,告诫青少年不要步自己的后尘。在最新完成的《铁窗生涯》一书中,也流露出深深的悔意。虽然劣迹斑斑的威廉斯不可能获奖,但有人提名就是无上的荣光,从中可以看到人们痛恨暴力,渴望和平与友爱的真诚之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清明节的由来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清明节,因为它的由来十分耐人寻味。

清明节与春秋五霸晋文公重耳有关。重耳耳垂大,肋骨是连在一起的,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眸子。晋国内乱,公子夷吾和重耳逃亡在外。公子夷吾杀太子自封晋惠公,对他更加无礼,重耳只好带着狐偃、狐毛、介子推等人去投奔齐国,在途中公子重耳因连日吃野草,发病了,奄奄一息,可在荒山野岭中哪有大夫?为了救自己的主公,介子推割下身上的一块大腿肉生火做汤,把肉汤送给重耳,他的病好了。

他到了秦国,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做了晋文公,国家建立之后,晋文公把手下的有功之臣都封了官,有人告诉他那肉汤是介子推的肉,说重耳忘记给介子推封官了。于是他后悔忘了给介子推封官,可是现在六部的尚书都有人做了,他去请介子推去做官,谁知介子推隐居绵山,文公不忘本,就亲自去绵山请他,但就是找不到他。

有人便出了一个馊主意:放火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和老母就是不出来,后来两个人抱着两棵老柳树被烧死了。文公一看追悔莫及,下令举国哀悼介子推,把绵山重新命名为介山,规定每年的这一天全国不许用火,并要插柳,还将4月5号命名为清明节,又称寒食节。

两千年来,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视这一个节日,在清明节这一天家家不动火,只吃一些隔天的菜或青团之类的。近来我国又把它定为法定假日。让人们有时间去祭祖、扫墓、踏青。

清明节,标示着中国千百年来的一个传统,说明中国人是讲义气重感情的,中国人有恩不忘,正因为这个,我忒儿喜欢清明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圣诞节的由来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据说有一位农民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圣诞夜里接待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小孩,让他吃了一顿丰盛的圣诞晚餐,这个孩子告别时折了一根杉树枝插在地上并祝福说:“年年此日,礼物满枝,留此美丽的杉村,报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后,农民发现那树枝竟变成了一棵小树,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来是一位上帝的使者。这个故事就成为圣诞树的来源。

在西方,不论是否基督徒,过圣诞节时都要准备一棵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圣诞树一般是用杉柏之类的常绿树做成,象征生命长存。树上装饰着各种灯烛、彩花、玩具、星星,挂上各种圣诞礼物。圣诞之夜,人们唱歌跳舞围着圣诞树,尽情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元节七月半的由来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着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而固定于这一天。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浙江省习俗:

嘉善县以中元节下雨为水稻丰收之兆。桐庐县民中元节晚上鸣锣撒饭于野,称之“施食”。浙东的盂兰盆会,请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结”,一边念经。天台中元节吃“饺饼”,筒类似春卷。又有放路灯的习俗,以六个壮丁为一组:一人敲锣、一人打梆、一人提灯笼、一人沿途撒盐米、一人沿途摆设香烛(插在一片蕃薯或芋头上),一人沿途摆设一块豆腐及一饭团(置于一片大树树上),大约每隔百来步设一处祭品。

中元节的饮食:

一般是包子、水饺、馒头,饭后吃苹果、梨等时令水果。唯独陵县例外地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吃粗茶淡饭。 清明,又称鬼节,中国鬼节有三:清明、中元、寒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端午节的由来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每一年的这一天,许多人家都会包粽子,妇女和孩子们还喜欢用丝绸之类缝制成小小的粽子、鸡心、葫芦、樱桃以及小猴、小虎等形状的手工艺品——香包,挂在胸前。认为这样做可以防病,戴到端阳正午时,把它扔掉,称谓“扔灾”。

相传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了以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 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国的都城)。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皇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国际禁毒日的简介和由来

全文共 2485 字

+ 加入清单

国际禁毒日全称是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1987年6月12日至26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由13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管制麻醉品滥用今后活动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并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大会结束时,与会代表一致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即林则徐虎门销烟结束后第二天)定为“国际禁毒日”。从1992年起,国际禁毒日每年都有一个活动主题,以达到国际社会关注和共同参与的效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吸毒在全世界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毒品的泛滥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威胁。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摆脱毒品之害。由贩毒、吸毒诱发的盗窃、抢劫、诈骗、卖淫和各种恶性暴力犯罪严重危害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治安秩序。有些地方,贩毒、恐怖、黑社会三位一体,已构成破坏国家稳定的因素。面对这一严峻形势,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抵御毒品的危害。同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把每年的6月26日定为“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即“国际禁毒日”)。

中国禁毒发展史

毒品犯罪是国际公约规定的国际犯罪。1988年12月19日联合国通过的《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中,对毒品犯罪行为作了详细规定,即“非法生产、制造、提炼、配剂、兜售、分销、出售、交售、经纪、发送、过境发送、运输、进口或出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行为,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行为,以及进行上述活动的预备行为和与之有关的危害行为。”毒品违法行为包含吸毒、注射毒品的行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把它规定为一种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给予治安处罚、劳动教养,并对成瘾的吸毒行为人规定要予以强制戒毒。毒品犯罪,则是指违反国家毒品管理法规,从事与毒品有关的危害人民身心健康和社会治安秩序的活动,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即采取坚决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禁毒运动,收缴毒品,禁种罂粟,封闭烟馆,严厉惩办制贩毒品活动,8万多毒品犯罪分子被判处刑罚,2000万吸毒者被戒除了毒瘾,并结合农村土地改革根除了罂粟种植。短短三年时间,就基本禁绝了危害中国百余年的鸦片毒害,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奇迹。

80年代以来,在国际毒潮的侵袭下,由于中国毗邻“金三角”毒源地的特定地理位置,境外毒品不断向中国境内渗透,导致已经禁绝的毒品祸害又卷土重来。因毒品过境引发的毒品违法犯罪活动逐步蔓延。在毒品违法犯罪死灰复燃并逐渐增多的现象露头之后,中国政府禁毒的态度明确,决心坚定,动员和领导全国人民同毒品违法犯罪进行坚决的斗争,加强禁毒工作领导,健全禁毒法规,完善禁毒措施,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并加大禁毒斗争的人力、财力投入,增加缉毒专项编制,组建缉毒专业队伍,拨出禁毒专项经费,改善禁毒装备,加强戒毒基础建设和研究。

为了从根本上消除毒品对人民群众的侵害,挽救吸毒者的生命,遏制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是终消除国内毒品消费问题,中国政府对吸毒成瘾人员,由公安机关依据国务院《强制戒毒办法》通过行政措施在一定时期内对其强制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使其戒除毒瘾。对经强制戒毒后的出所人员,由家庭、单位、常住地公安派出所及基层群众组织,共同负责开展对强制戒毒出所人员的后续帮助教育工作,防止其复吸。对发现的复吸者,由司法部门对其实行劳动教养,继续帮助其戒毒。

云南等省在强制戒毒工作方面摸索了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许多地方就强制戒毒、戒毒所管理等制定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具体规定、办法。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等地在全社会帮教挽救吸毒者、减少复吸率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还陆续开展了对吸毒人员的调查登记,逐步摸清了吸毒人员情况,为深入开展戒毒工作奠定了基础。

国际禁毒日历年主题:

从1992年起,国际禁毒日都确定有一个主题口号,以达到国际社会关注和共同参与的效果。如

1992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毒品,全球问题,需要全球解决”。

1993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实施教育,抵制毒品”。

1994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女性,吸毒,抵制毒品”。

1995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国际合作禁毒,联合国90年代中禁毒回顾”。

1996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滥用毒品与非法贩运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后果”。

1997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让大众远离毒品”。

1998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无毒世界我们能做到”。

1999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亲近音乐,远离毒品”。

2000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面对现实,拒绝堕落和暴力”。

2001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体育拒绝毒品”。

2002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吸毒与艾滋病”。

2003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让我们讨论毒品问题”

(2003年中国“6·26”国际禁毒日的宣传主题为“远离毒品,关爱未来”)。

2004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

2005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珍惜自我,健康选择”。

2006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毒品不是儿戏”。

2007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

2008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依法禁毒、构造和谐”。

2009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毒品控制了你的生活吗?你的生活,你的社区,拒绝毒品。”

2010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

2011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青少年与合成毒品”。

2012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全球行动共建无毒品安全社区”。

2013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

2014年国际禁毒日主题是:珍惜美好青春,远离合成毒品、拒绝毒品,健康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秋的由来作文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的由来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端午节的由来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一大早就起床了,因为今天是端午节,我又要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了。

我忽然听到门外有动静,仔细一听:轩轩,我买了糯米和红枣,你找好朋友美池一起包粽子吧。只听咚咚!咚咚!的敲门声,我打开门真是洋溢轩,我们两个互相拥抱后,便准备包粽子了。

我小时候就盼望着能吃上自己包的粽子,今天如愿以偿。我将一碗糯米倒扣在案板上,轻轻把碗拿起,一个碗型的饭团端端正正的呈现在眼前。我用手捧着饭团在案板上不停的旋转,我把饭团切成三角形的,又在每个三角形上面摁下一个个闪闪发光的大红枣。还在上面撒上了白糖。然后我们就一丝不苟的往上裹鲜海苔,最后缠上线绳。一个个身穿海苔的粽子宝宝诞生了!再看看洋溢轩,她竟然做了一个个菱形的粽子,真有创意啊!

十几分钟后,我打开锅盖一股香味沁入心脾,各种形状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的拿一个,不顾一切的咬了一口,里面露出了一一颗颗糯米,还有大红枣。啊,好香!我情不自禁的赞叹道。我一连吃了好几个,那香甜的粽子让我回味无穷。

今天我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端午节的由来优秀作文700字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有首儿歌说得好:“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儿歌讲的就是我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端午节的由来》。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关于端午节起源,相关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就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汩罗江。当年他62岁。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的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同学们,屈原因为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粽子、观看赛龙舟时,不要忘记2000多年前那位爱国大诗人——屈原。

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这一传统佳节吧!提前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国际爱牙日由来和意义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1、我国人民群众,尤其是学生的龋齿与牙周疾病情况严重,并且有随年龄增长而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2、中国口腔预防保健的人力、物力、财力非常有限,各地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地区甚至还存在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空白。

因此,我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和有关专家认识到,牙病唯一出路是预防,预防的首要任务是开展群众性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全国爱牙日考察了国外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的做法和经验,呼吁要建立“全国爱牙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腊八节的由来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腊八节由来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今天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两种说法吧!

传说一: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未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二: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现在就想喝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