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诺贝尔奖的由来精选20篇

冬至是我国廿四节气之一,俗称”冬节”。开学吧小编整理了冬至的由来作文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浏览

5982

作文

1000

端午的由来小学作文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许多的说法和习俗,其中有一种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的。

屈原为人正直,一生忧国忧民,一心致力于国家的变法图强,但是屡屡遭受小人的谗言攻击和迫害,再加上楚怀王昏庸无道,不辨忠奸,满怀忠君爱民热忱的屈原被疏远了,被放逐了,最终在悲愤绝望中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才有了端午节,也才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粽子有许多别名,如“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先在前一天提前将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然后在第二天早晨食用。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又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华大地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诸国呢!

古人的诗中对端午节多有描写: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真好!

[端午的由来小学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国庆节的由来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国庆节是国家的节日,也是整个国家人民的节日,象征着一个国家在神洲大地上真正的崛起了。

中国,一个令华夏子孙骄傲的国家,但是这个国家的辛酸又有谁知道呢?为了国庆这一天多少华夏英雄倒下了,他们不曾看到国庆的热烈,也没有看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但是正是他们,像他们这样的人,为了信仰,为了人民,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国庆节这天,他们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是他们的信仰从来没有停止过,哪怕是一刻,经过一辈子革命前辈的流血牺牲,终于换来了10月1日这天,中国人民最自豪的这天。国庆节的由来200字

国庆的由来,就是一个国家的由来,也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见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尾大不掉的成语由来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尾大不掉,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成语】:尾大不掉

【拼音】:wěi dà bú diào

【解释】:掉:摇动。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近义词】:尾大难掉

【反义词】:挥洒自如

【成语故事】:

春秋时,楚国国君楚灵王于公元前531年在城地、蔡地、不羹筑城,并打算派弃疾做蔡公。为此,楚王向申无宇征求意见:“你看让弃疾去蔡地怎么样?”申无宇说:“选择儿子没有像父亲那样合适的,选择臣子没有像国君那样合适的。郑庄公在栎地筑城西安置了子元,使昭公不能立为国君。齐桓公在谷地筑城而安置了管仲,到现在齐国还得到利益。臣听说,五种大人物不在边境,五种小人物不在朝廷;亲近的人不在外边,寄居的人不在里边。现在弃疾在外边,郑丹在里边,君王恐怕要稍加戒备才好。”楚王说:“国都有高大的城墙,怎么样?”申无宇回答说:“在郑国的京地、栎地杀了曼伯,在宋国的萧地、毫地杀了子游,在齐国的渠丘杀了无知,在卫国的蒲地、戚地赶走了献公。如果从这样看来,就有害于国都。树枝大了一定折断,尾巴大了就不能摇动,这是君王所知道的。”“尾大不掉”即尾巴太大就不好摇动。人们常用这句成语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调动和指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劳动节的由来英语

全文共 328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离不开父母的劳动、工人的劳动、农民的劳动、警察的劳动、教师的劳动,因为劳动,才有我们生活的蒸蒸日上,才有国泰民安。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付出脑力和体力劳动养活了整个世界。

The international labor day is also called "May Day" and "international demonstration day", is mo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of labor day. On May 1st each year. It is the holiday of working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have. In July 1889, led by Engels in Paris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The meeting passed a resolution, the regulation on May 1, 1890 international laborer parade, on May 1, and decided to take the day as international labor day. The special authorization of 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in December 1949, a decision that will be on May 1 for labor day.

1989 years later, the state department basically every five years for a national model workers and advanced workers, for about 3000 people at a time.

This section comes from the American city of Chicago workers strike. On May 1, 1886, more than two hundred and sixteen thousand workers in Chicago for shall institute an eight-hour working day system and a general strike, after a bloody hard struggle, finally won. To commemorate the great workers movement, in July 1889,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announced on May 1st each year as international labor day. The decision immediately get positive response of the workers around the world.

To commemorate the great workers movement, in July 1889, Engels in organization established at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nounced every year as the international labor day on May 1,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May Day". This decision immediately get positive response of the workers around the world. On May 1, 1890, the working class of euro-american took to the streets, held a grand demonstrations and rallies, strive for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Since then, on this day, working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have to assembly, a procession, to celebrate.

Is the mean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labor day laborers through the struggle, with stubborn, heroic unyielding fighting spirit, to their own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human civilization is democratic historical progress, this is the essence of the May 1st Labour Day holiday. So, people are so pay attention to labor day. This decision immediately get positive response of the workers around the world. On May 1, 1890, the working class of euro-american took to the streets, held a grand demonstrations and rallies, strive for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From then on, whenever that day working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have to assembly, procession, celebratory, and public holidays.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某威游行日”,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劳动节。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

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 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

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国际劳动节的意义在于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这才是五一劳动节的精髓所在。所以,人们才这么注重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某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并公众放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元旦的由来作文300字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公历的1月1日,人们称它为“元旦”,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汉语里,“元”是开始,也就是第一;“旦”是一天或早晨的意思,两字合称就是指新年的第一天了。但这从一开始就并不是固定的。

在历法上,人们习惯称地球绕太阳转1周为1年。但是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转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所以一年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为规定的,这就造成了各种历法的不一致。相传“元旦”一词来自我国最早的皇帝之一——颛顼,他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后来有的朝代对元旦的日期有所变更,但原则上还是以每年的第一天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但商代以12月初一为元旦,而周代又以11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以10月初一为元旦。直到西汉武帝时,大历史学家司马迁等人重新制定历法,并规定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从此历代不改。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决定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于是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而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新中国成立之时,开始正式使用“公元纪年法”,把每年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因为他们多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但也有一些国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历法传统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季节气候的不同,因而他们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样,这也使得这个世界多姿多彩,更显民族的特色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全国消防日的由来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把11月9日定为消防日的由来,还是与火警电话号码119是有很大关联的。因为11月9日的简化写法是“11、9”,同火灾报警电话号码“119”极为相似。确定11月9日为消防活动日,可以加深人们对“119”火灾报警电话号码的熟记。在发生火灾后,能够快速拨打报警电话,进行求助。而快速报警求助,就能够迅速展开救援和扑救,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消防日为什么会选择11.9呢?由于冬季风干物燥,加之大家都会选择生火取暖或者使用大功率用电器来采暖,是一年之中火灾多发和频发的季节。为增加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使“119”更加深入人心,公安部在局部地区“119”消防活动试点的基础上,于1992年正式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全国“消防日”,而11月9日的月日数恰好与火警电话号码119相同,这既是对消防工作的警示,也是对火警电话的宣传了。

而说起火警电话为什么是119?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世界各国的火警号码都不一样,但每个国家都选取了让人们最容易记住的数字来组成火警号码。那么,我国为什么选用“119”作为火警号码?原来,“1”在古代时候念作“幺(yāo)”,它跟“要”字同音。“119”就是:“要要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清明节的由来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把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是郊游的好日子。清明又是扫坟祭祖的日子,在人间又称为“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十月一日总称“三冥节”,有城隍出巡的仪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大暑的由来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干支历未月的下半月;

到达时间在公历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但在农历上的具体日期每年并不固定,此因农历是阴阳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解见小暑”。《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元节七月半的由来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着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而固定于这一天。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浙江省习俗:

嘉善县以中元节下雨为水稻丰收之兆。桐庐县民中元节晚上鸣锣撒饭于野,称之“施食”。浙东的盂兰盆会,请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结”,一边念经。天台中元节吃“饺饼”,筒类似春卷。又有放路灯的习俗,以六个壮丁为一组:一人敲锣、一人打梆、一人提灯笼、一人沿途撒盐米、一人沿途摆设香烛(插在一片蕃薯或芋头上),一人沿途摆设一块豆腐及一饭团(置于一片大树树上),大约每隔百来步设一处祭品。

中元节的饮食:

一般是包子、水饺、馒头,饭后吃苹果、梨等时令水果。唯独陵县例外地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吃粗茶淡饭。 清明,又称鬼节,中国鬼节有三:清明、中元、寒衣。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国际禁毒日的资料:节日由来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吸毒在全世界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毒品的泛滥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威胁。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摆脱毒品之害。由贩毒、吸毒诱发的盗窃、抢劫、诈骗、卖淫和各种恶性暴力犯罪严重危害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治安秩序。有些地方,贩毒、恐怖、黑社会三位一体,已构成破坏国家稳定的因素。面对这一严峻形势,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

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抵御毒品的危害。同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把每年的6月26日定为“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即“国际禁毒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关于中秋节的由来英语作文

全文共 2562 字

+ 加入清单

"Zhong Qiu Jie", which is also known as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celebrated on the 15th day of the 8th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It is a time for family members and loved ones to congregate and enjoy the full moon - an auspicious symbol of abundance, harmony and luck. Adults will usually indulge in fragrant mooncakes of many varieties with a good cup of piping hot Chinese tea, while the little ones run around with their brightly-lit lanterns.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这天,每个家庭都团聚在一起,一家人共同观赏象征丰裕、和谐和幸运的圆月。此时,大人们吃着美味的月饼,品着热腾腾的香茗,而孩子们则在一旁拉着兔子灯尽情玩耍。

"Zhong Qiu Jie" probably began as a harvest festival. The festival was later given a mythological flavour with legends of Chang-E, the beautiful lady in the moon.

中秋节最早可能是一个庆祝丰收的节日。后来,月宫里美丽的仙女嫦娥的神话故事赋予了它神话色彩。

According to Chinese mythology, the earth once had 10 suns circling over it. One day, all 10 suns appeared together, scorching the earth with their heat. The earth was saved when a strong archer, Hou Yi, succeeded in shooting down 9 of the suns. Yi stole the elixir of life to save the people from his tyrannical rule, but his wife, Chang-E drank it. Thus started the legend of the lady in the moon to whom young Chinese girls would pray at the Mid-Autumn Festival.

传说古时候,天空曾有10个太阳。一天,这10个太阳同时出现,酷热难挡。弓箭手后翌射下了其中9个太阳,拯救了地球上的生灵。他偷了长生不死药,却被妻子嫦娥偷偷喝下。此后,每年中秋月圆之时,少女们都要向月宫仙女嫦娥祈福的传说便流传开来。

In the 14th century, the eating of mooncakes at "Zhong Qiu Jie" was given a new significance. The story goes that when Zhu Yuan Zhang was plotting to overthrow the Yuan Dynasty started by the Mongolians, the rebels hid their messages in the Mid-Autumn mooncakes. Zhong Qiu Jie is hence also a commemoration of the overthrow of the Mongolians by the Han people.

在14世纪,中秋节吃月饼又被赋予了一层特殊的含义。传说在朱元璋带兵起义推翻元朝时,将士们曾把联络信藏在月饼里。因此,中秋节后来也成为汉人推翻蒙古人统治的纪念日。 字串7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A.D.1206-1368) China was ruled by the Mongolian people. Leaders from the preceding Sung Dynasty (A.D.960-1279) were unhappy at submitting to foreign rule, and set how to coordinate the rebellion without it being discovered. The leaders of the rebellion, knowing that the Moon Festival was drawing near, ordered the making of special cakes. Packed into each mooncake was a message with the outline of the attack. On the night of the Moon Festival, the rebels successfully attacked and overthrew the government. What followed wa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ing Dynasty (A.D. 1368-1644). Today, moon cakes are eaten to commemorate this event.

在元朝,蒙古人统治中国。前朝统治者们不甘心政权落入外族之手,于是密谋策划联合起义。正值中秋将近,起义首领就命令部下制作一种特别的月饼,把起义计划藏在每个月饼里。到中秋那天,起义军获取胜利,推翻了元朝,建立明朝。今天,人们吃月饼纪念此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相关阅读:年的由来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赶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说明文:全国爱牙日的由来

全文共 1034 字

+ 加入清单

爱牙日是1989年由国家卫生部等部委联合签署确立的,时间是每年的9月20号,宗旨是通过爱牙日活动,广泛动员社会的力量,在群众中进行牙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口腔键康观念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建立口腔保健行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建立爱牙日是加强口腔预防工作,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举措。

我国的龋病、牙周病患者众多,而口腔保健的人力、物力、财力十分有限,因此,解决牙病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预防。

龋病、牙周疾病是损害我国人民群众口腔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更是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

据调查,我国约有6-7亿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病,其中以患龋病为最多,人均有2只龋齿以上,全国约有20多亿只龋齿;牙周疾病患病率高达80%。又据1982年全国中小学生龋齿与牙周疾病调查数据显示(1)7-9岁乳牙患龋率城市为79.60%,农村为85.50%乳牙龋均城市为3.8只,农村为2.7只。(2)7岁恒牙患龋率达21%。(3)12岁恒牙龋患率城市为45.90%,农村为31.60%,恒牙龋均城市为1.04只,农村为0.65只。(4)17岁恒牙患龋率为41.00%。(5)15岁牙龈炎患病率70-90%。(6)15岁牙石检出率50-90%。(7)小学生刷牙率城市为50-90%,农村不足10%。(8)学生口腔卫生不良率城市为65-85%,农村为70-90%。

以上数据表明:一方面,我国人民群众,尤其是学生的龋齿与牙周疾病情况严重,并且有随年龄增长而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中国口腔预防保健的人力、物力、财力非常有限,各地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地区甚至还存在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空白。为此,我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和有关专家认识到,牙病唯一出路是预防,预防的首要任务是展群众性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又考察了国外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的做法和经验,呼吁要建立“全国爱牙日”。

在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和顾问组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1989年由国家卫生部、全国爱卫会、国家教委、文化部、广电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全国老龄委九个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其宗旨是通过“全国爱牙日”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支持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全国人民口腔健康水平。

建立“全国爱牙日”是中国开展群众性口腔健康教育活动的一个创举,是推动我国牙病预防保健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成语纸上谈兵的故事由来

全文共 2184 字

+ 加入清单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个著名的大将,姓赵名奢。他的儿子赵括,年轻的时候就把兵书读得烂熟,即使他父亲和他谈论用兵的道理,也不能难倒他。但赵奢总说他不能用兵,他母亲曾经为这件事问赵奢,赵奢说:“用兵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危亡,而他把用兵看得太简单了,赵国不叫他当大将便罢,如果叫他当大将,使赵国灭亡的必然是他。”

后来秦国军队攻击赵国,廉颇奉命去抵抗,为了争取有利的战斗条件,就先筑起营垒来坚守,没有立刻出战。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认为廉颇年老胆小,不能抵挡大敌,改派赵括出战秦国来代替廉颇。赵括的母亲知道了这件事,连忙上书阻止,赵孝成王不听,赵括的母亲便说:“大王一定要派遣他去,如果有不称职的话,我可以不同他一起受罪吗?”赵孝成王说:“可以。”

赵括威风凛凛地到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县北),完全改变了廉颇原来制定的军令,把军队的大小头目都换了。秦国将领白起带兵来攻,赵括便不顾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决定以精兵出击。结果,没有多久,就被秦围困住,粮道也断绝了。

围困四十多天,还没解围。赵括看到粮食已经吃尽,兵士忍不住饥饿,只得亲自率领一支精兵突围。可是,秦军围困得十分严密,赵括不但没有突出重围,反而被乱箭射死。于是,赵国军队四十万人降了秦国,却全部被白起活埋了。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长平之战”。

后来人们就用“纸上谈兵”来比喻空说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或指完全不符合实际的空谈。

纸上谈兵的故事

“纸上谈兵”这个故事,是说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脱离实际,崇尚空谈,最后被秦军乱箭射死,并葬送了40万赵军的事件。

公元前262年,秦国想继续扩大疆域,并吞小国。于是,秦昭襄王派大将王屹,去攻打韩国的上党郡(今山西省长治市一带)。上党的韩军将领都知秦国如虎似狼、施行暴政,不愿投降秦国,他们打发使者携带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赵国此时的国王是赵孝成王,他派军队接收了上党。秦军得知,随即把上党团团围住。

赵孝成王听到报告,连忙派老将廉颇率领20多方大军前去营救上党。赵军刚刚赶到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县西北),上党已被秦军攻占了。赵国损失惨重。

秦军攻下上党后,并不甘心,还想攻占长平关。赵军听到这消息,廉颇立即召集将领,研究对策。两国军队在长平对阵。开始,赵军连连失利;拟后,廉颇改变战略,任凭秦军百般挑衅,命令士兵坚守勿战。日子一天天拖延下去,秦军的粮食、武器供应开始发生困难。赵军却士气振作,士兵们积极修筑堡垒,深挖战壕,跟远来的秦军对峙,作长期抵抗的扛算。

两军对峙足足3年,秦军大将王屹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向秦王报告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他不会轻易出来交战。我军长此拖下去,一旦粮草接济不上,如何是好呢?”

秦昭襄王找大臣商议,一个叫范唯的出了个主意。他说:“要战胜赵国,必须想法子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于是,秦国派人潜入赵国国都,四处散布谣言:“秦国对赵国什么人都不怕,只怕赵括作大将。”

过了几天,赵王听到左右议论纷纷,说什么廉将军己老了,一顿饭的时间竟三次去厕所大便,不敢跟秦国交战了,要是换年轻力壮的赵括带兵,一定能打败秦国,等等。

议论中所说的赵括,就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聪明,记忆力很强。什么《孙子兵法》啦,《孙膑兵法》听,都背得滚瓜烂熟;说起打仗的事,滔滔不绝;连父亲也不在他眼里,甚至狂妄地认为天下无人能与他相比。然而,赵奢深知其子无真才实学。因而,从来没有夸赞过他。

赵王却听信了左右的议论,随即把赵括找来,问他能否打退秦军。赵括口出狂言:“如果秦国派白起来,我需考虑考虑如何对付。如今来的是王屹,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很高兴,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这时,赵奢已亡。赵括的母亲在赵括未动身时,根据赵奢的遗嘱,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不要派他儿子去带兵。赵王问她什么理由,她说:“他父亲临终时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谈起兵法,自空无人。况且,他把打仗看作儿戏。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若用他为大将,我们一家遭灾祸是小事,国家断送在他手里是大事啊!’想起他父亲的话,所以我请求大王干万不要让他当大将。”

赵王没有怎么考虑,便说:“我已决定了,你就不用多操心了吧。”

公元前259年,赵括领兵20万,趾高气扬,来到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便不间青红皂白,轻率地改变了廉颇的战略。他统帅着40万大军,声势可谓十分浩大。他自以为是,任意撤换全军上下长官,弄得全军上下人心惶惶。另外,他把廉颇规定的一整套严格的制度全部废除,下命令说:“秦军再来挑战,我们必须迎头痛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穷追不舍要杀他个片甲不留。”

再说秦军那边,得知这些情况后,暗暗高兴。他们立即派出一支骑兵,伪装败退,其实是要切断赵军的粮道。大将白起也赶来与王屹一起指挥作战。

赵括以为秦兵真的败退,心中高兴。他想获胜就在眼前,便下令出击。结果,他中了秦将的计,赵军一下子被秦军一分之二。

赵军被围困了40多天,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上下埋怨,人心大乱。赵括眼看着再呆下去也是白白饿死。他便带领精兵突围,结果被秦军乱箭射死。

赵军听到主将被杀,纷纷扔下武器投降。赵军全军覆没,40多万兵士都做了俘虏。从此,赵国一级不振、这是多么惨痛的历史教训啊!

此后,人们就用“纸上谈兵”来讽刺脱离实际,祟尚空谈的不实作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压岁钱的由来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春节我都会收到很多压岁钱,以前我总以为压岁钱就是大人送给小孩的过节礼物,有时候我就不肯要,可外婆说非收不可,我问她为什么,她也解释不清楚。后来还是妈妈告诉了我,原来,这其中还有一个典故呢。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一种怪兽名叫“岁”,它特别喜欢玩弄小孩,轻者让小孩生病,重者把小孩吃掉,每年的除夕夜,它都要到民间来一趟。在一座古老的山上,住着一对老夫妇,他们晚年得子,非常疼爱,生怕他受到任何伤害。那一年大年三十晚上,老夫妇怕“岁”又来折腾自己的孩子,便一刻都不敢离开,紧紧地守在他的身边,一直守到了下半夜。这时,老俩口也累了,于是就拿了枚铜钱给小孩子玩。正当老俩口睡着的时候,“岁”又来了,但它见钱眼开,一看到钱,就不再逗那个小孩子玩了,那小孩终于平安无事。第二天早上,老夫妇知道“岁”已经来过,而且自己的小孩安然无恙,高兴极了,从此以后,每年的除夕夜他们都要给小孩钱,用来压“岁”。压岁钱,顾名思义就是压“岁”的钱。

从此以后,年三十晚上大人给小孩压岁的风俗就这样传了下来,而且大年三十晚上大家都要守岁,一直要等到新年的钟声响起。

原来,这么个小小的压岁钱还有这么大的典故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教师节的由来说明文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传统,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图解教师节师”的说法。《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师”,总是受人尊敬,被人爱戴的。

老师,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功臣,他们的贡献巨大。教师节的宗旨就是提高人们对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贡献的认识和评价。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这个教师节没有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承认,但在全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1939年国民党政府决定立孔子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但当时未能在全国推行。

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教师节。[3] 1951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曾宣布“五一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执行的结果是教师节没有了。文化大革命中,教师被贬为“臭老九”,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从1980年起,全国教育工会开展“庆教龄”、“五讲四美,为人师表”等一系列尊师重教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政治、社会地位。1981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教师节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的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提案指出,教师担负着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任,应当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1982年4月,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联合,由张承先和方明共同签发的“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报告”送中央书记处,报告中并建议以马克思的诞辰日5月5日为教师节。

1983年3月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方明和民进18位政协委员联名再次提出“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案”。同年9月,中宣部办公厅致函教育部办公厅,经研究政协一次会议方明等同志的提案,同意恢复教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少先队建队日的由来是什么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其实红领巾的历史悠久,源自俄罗斯的东正教。当年,伟大的革命祖师列宁领导人民在俄罗斯取得革命胜利,时为1917年。那时候东正教会在俄罗斯势力很大,小孩子每个星期天上“主日课”时都会戴着红领巾当作一个识别标志。在布尔什维克革命取得胜利之后,俄共(布)为加强孩子的共产主义教育,设立了少先队,那时候俄罗斯社会以红领巾当作一种光荣,俄共(布)就全盘接收,以红领巾作为少先队的一种标志,并赋予新的含义——队旗的一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秋节的由来

全文共 27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中秋节。

传送,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大地开裂,河水枯竭,人们无法生活。有个叫后羿的英雄一下子射掉了九个太阳,解救了大家。人们为了感谢他,送给他一颗“长生不老药”。后羿舍不得吃,就交给妻子嫦娥保管。后羿有个徒弟叫蓬蒙,一心想弄到这颗“长生不老药”。一天,他装作生病,趁后羿外出打猎的机会,逼嫦娥交出“长生不老药”。嫦娥在情急之下将“长生不老药”吞进了肚里,飞到了月亮上。从此,嫦娥和后羿就只能隔空相望,互相思念。

于是,人们就把这一天叫作“中秋节”,纷纷在这一天祭月、吃月饼,以寄托对亲人地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大雪节气的由来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大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也有个别年份的6日或8日)。太阳黄经达25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见,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呜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人常说,“瑞雪兆丰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还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所以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大雪时节,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辽阔的大地均已披上冬日盛装。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降至-10℃,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在气候正常年份,黄河流域以及以北地区已有积雪出现,冬小麦已停止生长。大雪以后,江南进入隆冬时节,各地气温显著下降,常出现冰冻现象,“大雪冬至后,篮装水不漏”就是这个时间的真实写照,但是有的年也不尽然,气温较高,无冻结现象,往往造成后期雨水多。江淮及以南地区小麦、油菜仍在缓慢生长,要注意施好腊肥,为安全越冬和来春生长打好基础。华南、西南小麦进入分蘖期,应结合中耕施好分蘖肥,注意冬作物的清沟排水。这时天气虽冷,但贮藏的蔬菜和薯类要勤于检查,适时通风,不可将窖封闭太死,以免升温过高,湿度过大导致烂窖。在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保持较低的温度。

大雪节气人们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和低温的预报,注意防寒保暖。越冬作物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冻害。注意牲畜防冻保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端午节的由来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在饭厅快快乐乐的吃着粽子,

作文-端午节的由来。我突然问爸爸:“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爸爸说他也不知道,其他人也纷纷表示不知道。于是,我只好自己去翻书查找。

相传在古代,楚国谋士—屈原深受楚怀王的重用。那些卑鄙小人就经常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怀王渐渐不用他了,屈原见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悲愤不已。有一回强大的秦国派人找楚怀王议和,屈原看出这是秦王的阴谋,便去劝阻楚怀王,没想到楚怀王不但不听他的,还将他驱逐出都城。结果楚怀王一到秦国就被关机牢房里,三年后因忧郁成疾死在了秦国。楚怀王死后,楚襄王即位后,整天吃了玩,不理朝政,楚国一天一天衰弱下去。屈原多次劝说楚襄王,反而被流放到了遥远的汨罗江边。后来亲王占领了楚国的都城,屈原知道了这个消息后悲痛万分,因不愿做亡国奴而于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跳进了滚滚的汨罗江里,后来百姓们为了保全屈原的尸体而往江里面投放粽子和鸡蛋,希望江里的鱼不要吃屈原,还把船装扮成龙的样子在江面上划来划去以便驱赶水怪。从此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喔,原来端午节是这样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联合国日的由来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联合国创建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凯歌声中。联合国这一名称是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1942年1月1日,正在对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作战的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26个国家代表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

1945年4月25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6月26日,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 ,后又有波兰补签。

1945年10月24日,中华民国、法兰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美利坚合众国和其他多数签字国递交了批准书后,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1947年,联合国大会决定,10月24日为联合国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