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长征作文【汇编20篇】

长征,它将一个钢铁般的意志、一股夺取胜利的勇气和一股巨人般的力量存留进了人类史册。坚定不移地信仰,不屈不挠地求索,无所畏惧的前进,向着理想勇敢奋斗,没有哪一个词能够像“长征”那样,包含了所有这些令感动崇高的精神和象征意义。下面是开学吧小编整理的作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浏览

7231

作文

1000

开学第一课长征的故事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开学第一课开始啦!”昨晚8点整,众多的中小学生和家人一起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开学第一课》,听老红军讲述长征故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今年《开学第一课》主题为“先辈的旗帜”,邀请多位亲历长征、平均年龄逾百岁的老红军讲述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给青少年以价值观的启迪和引导;同时辅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和互动游戏,力争给全国中小学生献上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第一课。从2008年至今,《开学第一课》已经陪伴全国中小学生走过了8年。

“这种形式非常好,充满正能量。”泉州一中校长赖东升介绍,今年刚好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节目中老红军亲自讲述当年的经历,让年轻一辈们能更深切地体会红军长征遇到的艰难险阻。整个节目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让同学们感到亲切,易于接受,得到教育,加深理解与感悟,效果颇佳。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用长征这个主题非常好,让我这个任教三十多年的老教师看了非常感动。节目教育下一代发扬先辈勇敢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的同时,也要求我们不忘初心,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培养下一代作出自己的贡献。”晋江市金井镇新市村光华小学教师曾志欣激动地说。

“《开学第一课》从青少年的独特视角,带领大家一起重温红色记忆,传承长征精神,鼓舞我们接过先辈的旗帜,初心永不改,加油向未来!”泉州五中初二(六)班学生曾国磊表示。泉州师院附小四年(一)班学生苏子淇表示:“节目教育我们遇到苦难要勇敢面对,学习长征精神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年长征纪录片的观后感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胜利50周年、60周年、70周年以及其他的时期中,电视上都播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也包括一些大型纪录片。在今年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日子里,中央电视台不同频道,不同栏目制作播出了不同形式的报道,各个地方卫视频道以及新媒体和各种影视剧制作机构,也纷纷推出了长征主题的电视作品,形成了长征胜利80周年报道热潮。相比之下,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八集大型文献纪录片《长征》,集中地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总结了各地区、各行业发扬光大长征精神新经验、新做法。这部片子使观众全面地认识到,伟大的长征精神正在指引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齐心协力完成共筑中国梦的新长征而努力奋斗。

由于立意高远,视野开阔,央视《长征》一片,不仅是在挖掘历史细节上有了新发现,展现英雄情怀上有了新形式,更重要的是在解读长征精神上有了新高度,在将英雄史诗与今天的新长征中的火热生活结合起来上有了新突破,成为用长征精神打造影视精品的一次成功实践。该片总导演、制片人闫东说:“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把握创作方向,我们是立足当下解读历史,同时也要让历史照亮当下,让历史告诉未来。”

在长征这部英雄史诗中,最为光彩照人的是那些经历了千难万险的红军老战士。在片子拍摄过程中,闫东和他的团队,对红军老战士进行了抢救式的采访,一共采访了49位老红军,至现在播出时止,已经有三位老红军相继去世。在第一集和第二集中,有同期采访的老红军31人,其中百岁以上老人10人,当年红一方面军卫生员刘福已经106岁,当年兴国模范师战士刘光芹已经104岁了。去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当抗战老兵经过天安门广场时,全体观礼代表自发起立鼓掌。今天,当屏幕上再一次出现这些红军老战士们坚毅的面孔时,敬仰与信仰、崇敬与崇高、感动与激动瞬间化为一股暖流,回荡在每一位观众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红军长征的故事作文500字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他们不知道走过了多少危险的藻泽地,翻越了多少寒冷的雪山。饿了,就把皮带抽出来吃;渴了,就捧把雪喝;冷了,就依偎在一起取暖。

这本书里面有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个故事讲述了1935年6月26日红军过大草地。这个草地是一片藻泽地。红军进入草地后,就不断有人陷进泥潭之中。一天,一个战士不小心掉进了泥潭,一个战士看见了,赶忙跑了过去,拿出枪想把他拉上来。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陪上了自己的性命。第五个人救了第四个人,可是还有三位同志却牺牲了。

你们看啊!红军叔叔们是多么有团队主义精神啊!只要有一个人碰到了危险或困难,其他同志们就会奋不顾身地去救他。要是我们都有了红军叔叔这种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这种好品质。菜场上就不会听见这种喧闹的吵架声;学校里也就不会发生这种搞分裂的事情;公交车上也不会发生这种抢座位的现象……

以前,同学们问我英语上的问题,我总是保密,不对他们公开。今天,我读了这本书,我深受启发。我要用自己的长处去帮助别人,为我们班级出一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长征观后感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1934年,蒋介石不顾日本军国主义入侵东北三省,侵略我们中华民族的事实,依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红军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由于苏联来的顾问李德和中央主要负责人博古的错误指挥,红军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初期的错误指挥,使红军连连失利﹑损失惨重,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率领部队为红军殿后,等到大部队撤退后,他们只剩下四五百人,待他们要撤退时,湘江已被封锁,他们只能退回湘西打游击。不料陈师长腹部中弹,他命令其他战士撤退,自己来掩护,不幸被敌人抓住。在敌人抬着他去邀功的路上,陈师长把自己的肠子掏出来扯断,最后壮烈牺牲,牺牲是他年仅29岁。红军这种宁可牺牲自我,保全集体的团队精神使我感动至深﹑难以忘怀。

遵义会议后,毛重新指挥红军作战,局面才有所好转。毛指挥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把蒋介石的几十万军队远远甩在后面。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飞夺泸定桥”。1935年5月,红军在强渡大渡河成功后,国民党调集大量兵力增援泸定桥,企图把红军的队伍切开,但先头部队的战士们用两天的时间走了一百六十公里,赶在敌人增援部队的前面到达。红军组织了二十二名勇士的突击队,攀着只剩下铁链的“铁索桥”,冒着对面桥头堡敌人的枪林弹雨,匍匐前进。他们身下的大渡河水流湍急,一旦失手或受伤落入水中则必死无疑。但勇士们依然冒着密集的炮火,勇敢顽强的向前冲,一个掉下去,下一个冲上来,受伤的战士在要掉下去那一刻还在向敌人射击。勇士们冲破了敌人在桥头堡的火墙,冲进了泸定城,和后续上来的红军战士一起消灭了国民党的部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筑梦长征路作文800字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毛泽东、朱德旧居位于四川宝兴县硗碛乡泽根村二组,石木结构,是传统藏族民居风格。当地称这两栋建筑为斗底锅庄房和迥贡锅庄房。

1935年6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这里,毛泽东、朱德分别居住这两栋房屋。全面分析当时形势,研究翻越夹金山以及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北上抗日方案等重大决议。

当地藏民旧称“夷人”。红军经过时尊重民族习惯,宣传“红军不拿夷家一点东西”“红军和夷人是一家人”,所以深得当地群众爱戴。硗碛锅庄楼建筑独具特色,被建筑专家认为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长征路!踏着长征的足迹,接过老兵的旗帜。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聆听感人至深的红军故事,感受振奋人心的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观后感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新一代运载火箭按照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思想进行设计,从国家最高层面规划我国运载火箭的整体发展,尽可能多地采用通用技术,降低研制成本。”长征五号总设计师李东说。

11月3日,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完成了从总装测试厂房到发射塔架的垂直转运。现在,“大火箭”首飞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弘扬长征魂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读过《七律.长征》诗词后,我又看了一些有关长征的故事,在脑海中加深了对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经历和伟大意义的认识。对革命前辈浴血奋战 为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感到深深的敬意! 深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长征过程中,前方有敌人堵路,背后有几十万的追兵,天上有敌人的飞机,地面有敌人的车炮,在环境险恶,缺衣少粮的情况下,工农红军穿着草鞋爬雪山,忍饥挨饿过草地,强渡乌江、金沙江、四渡赤水,在艰难中磨砺意志,依靠崇高理想和团结的力量,依靠人民群众,化解一个又一个危险,不断战胜装备精良的敌人,从弱到强,从困难中走向胜利,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

长征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革命前辈顽强拼搏和对待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是传家宝,永远激励我们前进。当我们在学习上碰到背书难、作文难、计算难、背英语单词难、体育运动中跑步、跳高难等困难的时候,就要想到长征的前辈们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献身精神,我们就应当振奋精神,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勇于向困难挑战 ,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辈。

都说长征是播种机,它不但播下了革命火种,而且播下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在伟大祖国的温暖怀抱中磨练顽强意志,继承老一辈不畏困难的优良传统,努力克服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要经得起挫折的考验,做一个坚强的人,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全文共 1962 字

+ 加入清单

1976年,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县委宣传部遵照省、地委宣传部的统一安排,在全县开展红军长征调查征集工作。作为当年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我,通过深入采访,整理资料,感受非常深刻,千言万语说不完。特别是当年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意深的诸多事迹,令我激动不已,永远难以忘怀。如今,让我追述一下,是不无益处的。

时在1935年12月17日至22日,由贺龙、肖克同志领导的红二、六军团约两万人路过洞口县境(原属武冈县)。计经过6个区(镇)、13个乡(镇)、110个村。红军有铁的纪律,不打人、不骂人、不拉夫、不扰民,说话和气,买卖公平,爱护群众,保护穷人,真是有口皆碑。红军路过洞口时,正逢连日下雨,寒气袭人。但红军宿营时,只住在堂屋地上,不进百姓卧室,甚至不向房东借铺草。有许多红军战士露宿街檐、山林,也不去敲门借宿。当时红军生活条件艰苦,衣被单薄,红军战士却把许多从土豪劣绅家没收来的被、帐、毯子、衣服送给穷人,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留下了红军战士遵纪爱民的许多动人的故事。12月22日,在周家院子(现属石背乡清风村)宿营的红军,天未亮就出发了。有个战士拿了个照明火把,一不小心碰着了周红顺家的矮小茅屋,由于茅草潮湿,火未大烧而没被发觉。等到走了十里路时,听追来的房东(周的妻子)说茅屋被火烧掉了。于是一位红军连长立即带了两个战士返回原地作安置工作,赔偿56块大洋(据说这比茅屋的实际价值高出一倍),并向周红顺家作了检讨,向周围群众作了解释。红军到西中时,遭到国民党军队的飞机轰炸。当时还只有12岁的王康元正在路边看红军过路,遇上国民党的飞机投弹,从未见过飞机的王康元吓得不知所措。一个红军战士着急地喊道:“快卧倒!快卧倒!”不知是由于没听见还是没听懂,王康元仍然呆呆地站在那里。这时一阵飞机的俯冲啸叫声过后,一颗黑乎乎的炸弹从头顶飞落下来。正在千钧一发的时刻,那个红军战士忽地跳起,冲到王康元的面前,把小王按倒在地,并伏在小王的身上,用身体掩护着小王。炸弹爆炸后,声浪带着泥土将那个红军战士推出了几尺远,然而王康元得救了。敌机走后,红军战士把王康元拉了起来,帮助他拍掉身上的泥土,亲切地对他说:“蒋介石不打日本打红军,我们要打倒卖国贼蒋介石!”王康元捏紧两个小拳头,向空中挥了挥,然后扯住那红军战士的衣角,望着那红军战士亲切的面孔,两行热泪簌簌地掉了下来。以后,王康元逢人就说:“红军是我们的救命恩人”!红军在花园休整时,刘秀姣正“坐月子”。在她家宿营的几个红军战士,帮她挑水、劈柴,忙这忙那。为了牢记红军对穷人的恩情,刘秀姣把刚生几天的女儿取名“红军”。后为遮国民党反动派的耳目,又改名为“红珍”。红军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他们在饥寒中宿营、行军,买老百姓的红茹吃,总是先交一个铜板,再拿一个红茹。这样买卖公平的例子不胜枚举,杨显周卖甘蔗的故事很有代表性。红军到石下江后,杨显周到街上去卖甘蔗,只卖一个铜板一根。红军对他说:“你太卖便宜了,这么粗的甘蔗,应该卖5个铜板一根。”于是一批战士照5个铜板一根的价钱,一下子就把甘蔗卖光了。老杨回忆当时的情景激动地说:“红军对我们穷人真好,处处为我们谋利益”。红军遵守纪律,爱护人民,由此可见一斑。所以红军每到一地,都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这是能够打败前堵后追,数倍于已的强敌的重要原因之一。

军爱民,民拥军。广大穷苦人民在与红军短暂的接触过程中,都认识到红军是自己的队伍,因而主动帮助红军。比如为红军带路、办米、做饭,护送还伤病员、挑运东西等等。岩山街上罗玉元看到住在自己家的红军战士都是赤脚草鞋,于是和二嫂连夜为红军赶做了10双白布里鞋(穿上这种鞋,再套穿草鞋可以御寒)。红军走时,感激地说:“我们穿上这鞋子,一定要更好地打白军,打土豪!”石下江街上的裁缝邱国财、王轩安等人,通宵为红军制作军帽。石背的谭又华为红军送伤病员、背药箱,一直到达会同县的江西界。红军在李家渡遭两架敌机的轰炸,牺牲了20来人。李明生、刘大炳等20多个贫苦农民与红军指战员一起,流着眼泪埋葬了烈士的遗体。第二年开春,当地的豪绅扬言要掘坟开棺,把红军烈士的遗体丢到河里去。穷人们知道后,就暗地里凑了一些钱,把红军墓迁移到一座山上,并在四周栽上了青松翠柏。这座烈士墓一直完好地保存到现在,经过维修,立了碑记,成了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穷人和红军心连心,花园的许多贫苦农民,都护理过在李家渡被敌机炸伤的红军伤员,李雪姣就是其中一个。李雪姣家收容了一个浏阳籍的红军伤员,把他藏在红茹窖里,又请来一个草药医生给他治伤,精心护理达半年之久。红军伤员愈后离开时,李雪姣还送还给他包袱、雨伞、粮米、碗筷等。这些活生生的事实,无不令人深感感动。正是:千言万语话长征,牢记军民鱼水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长征魂中国梦征文

全文共 2015 字

+ 加入清单

阳光肆意地洒在书桌,我浏览着红军的长征故事,思绪不免飘到那历史的长征中。拨开历史的迷雾,出现在我眼前的,是那流血不流泪的长征,是那用生命写就的英雄史诗,是那人类精神坚定无谓的象征。

睁开眼眸,出现在我眼中的,不在是那高耸的大楼,而是长征的队伍,长征的队伍绵亘十几里,风萧马嘶冬雪,如山如海的红军士兵形色悲壮。“同志,赶紧走吧,不然就掉队了!”耳边的声音换回了我的思绪。抬眸望去,只见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留着利落的短发,皮肤黝黑,身上套着宽大的军袄,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可当我望到她的眼眸时,那份坚定使她神采奕奕,也让我感到震惊。“同志,你又想啥呢,赶紧走吧!”姑娘咧着嘴,露出两颗小虎牙,阳光下的她,是那么耀眼。“哦,原来是位小红军啊。”我暗自想着。大部队在不断前行,我的体力也在不断下降,这时旁边的小姑娘脸色看起来有些苍白。“同志,你的脸色看起来不是很好,要不休息一下吧。”我不免有些担心便上前询问。“同志,我叫小红,还有,我没事,咋们继续往前走吧。”说完她便又咧着嘴朝我笑。部队继续不知疲倦地前行,突然,小红猛地倒在地上,我大惊,连忙呼叫,可当卫生员赶来时,却只是无力地摇了摇头。这时小红望向了我,此时她眼中的那份坚定愈发明显,她举起自己的右手,握紧拳头,用最后的力气像天空呐喊:“红军万岁!”众人垂首静默,再次抬眸,眼眶已是泪水。卫生员说小红是营养不良才这样的,原来小红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山时为帮助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山下被雪覆盖了。但是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将雪球塞入挎包,让挎包显得鼓鼓的。直到她的身体不行了,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知道了属于一个小女孩的坚定,最后匆忙赶来的将军得知后,静默良久,然后将自己的军装退下,盖在小红那逐渐僵硬的身上,然后郑重地向她敬礼,在场的士兵也默默地将手举起,为小红献上军礼。

红军队伍继续在冰天雪地中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我向前走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只见他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他的右手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早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象在为战友指明前景的道路。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我不忍,便转开了眼眸。这时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和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猛烈地抖动着。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出,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然后什么话也没说,转身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像是在为小红和军需处长哀嚎。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令众将士敬佩的丰碑。我默默地闭上了眼,为他们祈祷。

“孩子,醒醒,你怎么趴桌子上睡着了?快醒醒!”耳边的呼唤使我再次睁开双眼,可出现在眼中的已不再是那大雪纷飞的漫漫长征路,而是母亲关切的目光。“妈,我没事,我想休息一下。”“好,那你好好休息,我出去了。”母亲离开后,回忆如潮水般涌入脑海,再次忆起小红与军需处长,我的内心纷乱如麻。 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的小红,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拥有着比大人还坚强的意志,知道体谅他人,知道无私奉献。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沉默,自己吃苦。那时那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从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于那些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轻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每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队伍的优良品质了。再忆军需处长,由于长征物资紧缺,他为了那一件棉衣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试问谁人不动容? 我仿佛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电影长征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901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长征》后,我觉得,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在一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这是历史的说法,听起来这些字眼有那么些死板,当然这都是真的,长征是我国历史上很重要的一次历史事件。在历史课上,长征精神是用来背的,我们并没有好好地去理解,去感受。看了这部剧,我想我真的体会到了。

由于“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中央根据地的失陷,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初期,中央领导权的旁落及左倾教条主义领导人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使党和红军遭受到重大损失,红军由长征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我开始紧张起来,本来对付蒋介石这些兵力就不够,现在又只剩下了三万多人,我们还能行么?接下来的一幕幕,让我不得不佩服党的领导人以及革命者。他们告诉我,我们可以!

我想我永远忘不了“飞夺泸定桥”的那一幕。1935年5月,红军的先头部队强渡大渡河成功后,***就调集了大量的兵力增援泸定桥,企图把红军的队伍切开,但先头部队的战士们用两天的时间走了一百六十公里赶在敌人增援部队的前面到达。而后续红军部队组织了二十二名勇士的突击队,攀着只剩下铁链的铁索桥,冒着对面桥头堡敌人的枪林弹雨,匍匐前进。他们的身下大渡河水流湍急,一旦失手或受伤落入水中则必死无疑。但勇士们仍然冒着密集的炮火,勇敢顽强的向前冲,一个掉下去了,下一个冲上来,受伤的战士在要掉下去那一刻还在向敌人射击!

在长征的路上像这样的战斗还少吗?湘江战役、强渡乌江、四渡赤水还有金沙江、腊子口。有多少红军战士牺牲在战场上;有多少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有多少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

影片中,最令我难忘的是红军。记得红军和敌人打仗时,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不懈地向前挺进,一直向前挺进了两万五千里。红军在长征途中饿了就吃野草、皮带;渴了,只要身边有河,他们就喝河水。我们现在哪有人还能咽得下皮带、野草呢?恐怕连河水都嫌脏吧。比起他们,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又是多么来之不易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长征的班会的作文

全文共 2571 字

+ 加入清单

70多年前的长征,既是世界军事史上史无前例的战略大移,也是我们党和军队从挫折中奋起、不断走向成熟与胜利的历史折点。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是关于长征的班会的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70年来每忆长征,我都心绪难平。昔日领袖、首长、战友们鲜活的身影,悲壮惨烈的战斗场景,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环境,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作为一名红军老战士、长征的亲历者和幸存者,深感那段不平凡的历程,至今仍有许多重要的经验和启示值得我们深思、记取。

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是红军不竭的精神动力。我是1930年参加红军的,在人民军队里长大,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的历程。仔细想来,对于中国革命来说,最为艰难困苦和惊心动魄的当属长征,因为它关系到红军的生死、革命的成败。对于被迫进行战略大移、一路遭受敌对党重兵围追堵截的红军来说,流血、牺牲、疾病、伤残、高寒、缺氧、沼泽、饥饿,哪一样没遇到过?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哪一道不是坎啊!我常常思忖:当年是什么东西支撑着我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我看最关键的还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不移和不懈追求。由于“左”倾教条主义者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长征初期,博古、李德等继续排斥毛主席的正确主张,又使红军兵力损失大半。在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的极端危急时刻,广大红军指战员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没有丧失革命的信心,没有失去对党的信任,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信念毫不动摇,才使得红军能够克服千难万险,取得常人无法想象的万里长征的伟大胜利。不管天上飞机轰炸、地上重兵围堵,还是征途饥寒交迫、疲劳伤病,都挡不住红军前进的步伐。多少战友在我们身旁倒下,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耗尽了最后一点力量。把自己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为劳苦大众谋解放的斗争,这就是最崇高的理想和最壮丽的事业。他们都抱定这样一个决心,信念永存,坚持不懈,胜利和光明就在前头!正是这种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和坚定的革命信念,鼓舞着我们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一路向前。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奇迹,是红军指战员用铁脚板丈量出来的,是用坚定的理想和信念铸就的。邓爷爷同志说得好:“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理想和信念出凝聚力、出战斗力,使我们这支军队无往而不胜。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是现代化建设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也是人民军队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长征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科书。在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学习发扬长征精神是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的党员、干部应当学习先辈们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丧失理想和信念,涣散革命意志,懈怠奋斗精神。我坚信,只要我们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实现党的指导理论与时俱进,就一定能把红军的光荣传统一代代传下去,就一定能创造新的人间奇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中央红军和其他各路红军浴血奋战,突破重围,克服无数艰难险阻,于1936年10月在会宁和将台堡胜利会师。长征,这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气吞山河的英雄壮举,就像一座取之不尽的精神宝藏,成为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历史丰碑。

70年来每忆长征,我都心绪难平。昔日领袖、首长、战友们鲜活的身影,悲壮惨烈的战斗场景,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环境,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作为一名红军老战士、长征的亲历者和幸存者,深感那段不平凡的历程,至今仍有许多重要的经验和启示值得我们深思、记取。

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是红军不竭的精神动力。我是1930年参加红军的,在人民军队里长大,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的历程。仔细想来,对于中国革命来说,最为艰难困苦和惊心动魄的当属长征,因为它关系到红军的生死、革命的成败。对于被迫进行战略大移、一路遭受敌对党重兵围追堵截的红军来说,流血、牺牲、疾病、伤残、高寒、缺氧、沼泽、饥饿,哪一样没遇到过?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哪一道不是坎啊!我常常思忖:当年是什么东西支撑着我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我看最关键的还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不移和不懈追求。由于“左”倾教条主义者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长征初期,博古、李德等继续排斥毛主席的正确主张,又使红军兵力损失大半。在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的极端危急时刻,广大红军指战员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没有丧失革命的信心,没有失去对党的信任,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信念毫不动摇,才使得红军能够克服千难万险,取得常人无法想象的万里长征的伟大胜利。不管天上飞机轰炸、地上重兵围堵,还是征途饥寒交迫、疲劳伤病,都挡不住红军前进的步伐。多少战友在我们身旁倒下,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耗尽了最后一点力量。把自己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为劳苦大众谋解放的斗争,这就是最崇高的理想和最壮丽的事业。他们都抱定这样一个决心,信念永存,坚持不懈,胜利和光明就在前头!正是这种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和坚定的革命信念,鼓舞着我们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一路向前。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奇迹,是红军指战员用铁脚板丈量出来的,是用坚定的理想和信念铸就的。邓爷爷同志说得好:“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理想和信念出凝聚力、出战斗力,使我们这支军队无往而不胜。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是现代化建设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也是人民军队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长征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科书。在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学习发扬长征精神是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的党员、干部应当学习先辈们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丧失理想和信念,涣散革命意志,懈怠奋斗精神。我坚信,只要我们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实现党的指导理论与时俱进,就一定能把红军的光荣传统一代代传下去,就一定能创造新的人间奇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红军长征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观看了2016年《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之后,我对长征这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邀请多位亲历长征、平均年龄逾百岁的老红军讲述了长征中的故事,第一堂课“信念不移”中,99岁老红军胡正先讲述了长征途中“红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通信兵的故事。在长征过程中,胡正先经历背靠背的小伙伴被敌军击中牺牲、突围时吞吃密码本保护部队机密、雪山上忍饥挨饿激战48天等惊心动魄的瞬间,展现了红军战士“跟着走”和“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坚定信念。他还告诉大家,当年在没有汽油、柴油维持电台发电的极端条件下,曾经用提炼的猪油和牛油维持发电机运转。随后,94岁老红军梁天文回忆了长征途中与政委杨朝礼相依为命,同吃一碗饭、同盖一床被的情谊,讲述了杨政委危急关头牺牲自己、战斗到最后一刻的革命信念。

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座巍巍丰碑。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军为了北上抗日,踏遍了千山万水。红军长征转战11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险,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1936年长征结束,历经两年。

如今,我们更应该延续长征精神,学习那种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小孩受尽了家庭的宠爱,家长的过于溺爱使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与长征时的生活比可是翻了一番,那时缺乏粮食,红军战士们吃草根、煮皮带,口渴了没水喝马尿,而今天的孩子们哪个懂得珍惜粮食呢?又有谁做到了?时间在流逝,祖国在飞腾,从当时的贫穷走向现在的繁荣昌盛,中国强大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使我感慨万千。长征的精神激励着我努力学习,克服生活、学习中的种种困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艰苦奋斗、大公无私的品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今我们生活在他们为我们创造的和平年代里,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让我们把长征的精神用到学习、生活中,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长征精神征文2500字

全文共 2895 字

+ 加入清单

回顾长征,缅怀先烈,就是要继承红军的光荣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凝聚起中国力量,为新的长征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新的辉煌。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长征精神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长征,是一个传奇。

作为这一伟大壮举的主要领导者,毛泽东主席曾不无豪迈地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长征的胜利,出乎包括蒋介石在内许多人的预料。蒋介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一场军心涣散的溃退,忽然就变成了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最后只能发出“六载含辛茹苦,未竟全功”的哀鸣。

但更令许多人没想到的是“在漫长的艰苦的征途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倒下了”,可是“另外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农民、学徒、奴隶、国民党逃兵、工人、一切赤贫如洗的人们”,参加进来充实了红军的行列。还有很多的人们,即便知道帮助红军,“人要砍头”、“石头过刀”,但依然义无反顾……

如此惨烈的战斗、如此艰难的行程,还要面对国民党高举的屠刀,为什么人们依然心向红军心向共产党?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法宝呢?

长征胜利后不久,毛泽东主席在接受斯诺采访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力量在数量上要比国民党的军队少十倍或二十倍,他们在装备上也胜过我们。他们的经济资源超过我们好几倍,他们还得到外界物资上的援助。可是,为什么红军还能节节获胜,它不仅能够存在到今天,而且有增加它的力量?答案就是,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已在他们区域内的全体人民中,造成了一种磐石般的团结,因为苏区中的每一个人,都准备为他的政府反抗压迫者而战,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志愿的、自觉的,为着他本身的利益和他认为正确的信仰而战。”

这段话,揭示出红军长征胜利的法宝。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从成立之初起就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赢得人民群众支持的根本出发点和有效举措。长征中,面对强大敌军的重兵围堵、险恶自然环境等困难,红军坚持做好群众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由于长征经过的地区大多是新区,长期受国民党恶意宣传影响,不少群众对共产党和红军不了解,甚至有怀疑、恐慌和仇恨心理,一听说红军要来,纷纷跑出去躲避,时人称之为“跑红军”。针对这一情况,红军加大了宣传的力度。他们每到一处,就通过标语、口号、戏剧表演、群众大会等形式,宣传和揭露国民党的反人民本质、揭示人民受苦受难的根源,启发人民的革命意识、阶级意识,号召人民团结起来,推翻一切不合理的制度、推翻一切压迫人的反动势力。如红军进入两当县城后,马上就在东街小学召开师生大会,由红军战士给大家讲解红军北上的使命和红军的政策、纪律。会后,部分师生和红军一起上街发动群众,使原先对红军抱有疑虑的群众都返回了家园。“跑红军”从此变成了“过队伍”。

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红军还通过各种形式把群众组织起来,建立革命政府,开展土地革命,使人民群众享受到革命的成果。1935年4月底,红九军团进驻宣威。入城后,“首先打开敌人的监牢,释放了政治犯和无辜百姓,处决了一些酷吏,又没收了由官僚资本经营的‘宣合公司’等库存的火腿以及几家土豪劣绅的3000多担谷和许多财物,大部分分给了贫苦群众”。“在红军的影响下,甚至出现红军尚未到,名声早就到的现象,常有被压迫的农民派代表要求红军绕道到他们乡里去‘解放’他们。”

长征途中,红军先后多次出台规定,要求各级严格执行群众纪律。长征开始时,总政治部发出指示:“坚决与脱离群众,破坏群众纪律的现象作斗争,不许丝毫损害工农群众的利益。”1935年7月,总政治部发布《关于粮食问题的训令》等文件,规定绝对禁止强买粮食、私人买粮食、群众不在家不给钱等,保证红军在缺粮严重的情况下仍能严格遵守群众纪律。红军到达毛尔盖后,在寒冷天气中宁可露宿在大树旁、屋檐下,也不入室扰民;面对满地即将成熟的青稞,宁可挖野菜、采蘑菇充饥,也不动群众一棵庄稼。

为争取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长征途中,党还颁布了《关于苗瑶民族中工作的原则指示》《关于回民工作的指示》等民族政策,明确要求红军部队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还按照彝族风俗,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

也正因为此,长征胜利后,斯诺等外国记者才会从普通红军官兵和群众口中得到这样的答案:“红军帮助穷人”“红军对人民很好,不抢不打,不象白军”“红军纪律严明,公平买卖”“红军是真正抗日的队伍”“红军打地主和白匪。这样的军队哪个老百姓会不喜欢呢?”

人民群众把红军当成自己的队伍,涌现出无数热血儿郎参加红军的动人场景,使红军在减员严重、损失巨大的情况下补充了兵员、壮大了力量。据统计,红二、六军团在黔西、大定、毕节期间,扩充了新战士5000多名;四川雅安地区的天全、庐山、宝山、雅安、荥经、名山6县有4000多人;甘孜藏区,仅巴底乡就有270多人参加红军。

由于红军战士入伍全凭自愿,知道“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因而他们在革命中表现出了坚定的自觉,甘愿为了解除被压迫群众的苦难而敢于面对任何困难,勇于奉献自己的一切。飞夺沪定桥一战中,红军、白军两支队伍隔河你追我赶一天时间,但最后红军把精疲力尽的敌军甩到后面去,冒着枪林弹雨夺取了沪定桥。这两支队伍一胜一败,缘由很简单,白军休息的时间久、次数多,他们当兵只不过是为了有个饭碗,而红军的官兵为了胜利不怕牺牲!

当红军行军、作战遇到困难时,人民群众也及时伸出宝贵的援手。红军强渡大渡河时,不仅要冒着对岸敌人的炮火,还要克服大渡河的急流险滩。关键时刻,十几名船工来了,奋不顾身把红军勇士们送到对岸。红军过草地时,藏族民众不仅纷纷拿出粮食,当地一位六十多岁的藏族通司不畏艰险,带领红军在水草地行军四天四夜,终于开辟了一条可以让红军大部队通过的生命线。在长征途中,群众为红军筹款筹粮、送水做饭、掩护伤员、传送消息等感人事迹数不胜数。

80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心系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从而唤起了广大人民的觉醒和参与,赢得了人们的拥护和支持,最终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取得了长征胜利。

长征胜利后的80年间,我党也正是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把各族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推翻了压在中国人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又在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过程中,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举世瞩目成就。

80年后的今天,党领导人民正在进行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比起80年前那段远征,这条道路更长、更伟大、更艰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指出,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形成同心圆,要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回顾长征,缅怀先烈,就是要继承红军的光荣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凝聚起中国力量,为新的长征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年致敬长征展望未来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是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我们歌颂英雄,学习长征精神,那什么是长征精神?无论是红军叔叔们四渡赤水、飞跃大渡河,还是翻雪山、过草地,无不体现出英雄们在面对各种困难、险境时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对于我们小学生,长征精神就是克服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遇到难题,就等着老师或父母讲,从不动脑筋思考;在学习上,碰到一点儿挫折,就心灰意冷、不敢迎难而上。红军长征之路坎坎坷坷,我们青少年的学习之路也并不平坦。长征虽然结束,但长征精神却永存。我们要传承长征精神,努力学习知识,不怕困难,勇于翻越学习中的一座座山,一条条河,为自己的理想持续不断地努力,像长征一样,直达完全的胜利。

学习是一座山,往上走,即使一小步也是新高度。我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徽章的长征路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331 字

+ 加入清单

远方,太阳从连绵起伏的群山中跃出,璀璨的金色光辉铺展开来,驱走了大片云雾,也照亮了红军历经沧桑的笑脸。

我是一个普通的徽章

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把我从层层叠叠的布绢中取出,对面的年轻人在衣服上擦了擦手,才神情肃穆地将我接过佩于胸前。谈话间,我得知年轻人是一个要去参加长征的小红军。长征是什么我不得而知,然而更令我困惑的是,为什么我这样一个只有镰刀锤头和五角星图案的普通徽章会被如此庄重地对待呢?而随着漫漫长征路的进行,我也逐渐找到了答案。

天色浓稠如墨。陡峻的山峰矗立在两岸,在大雨蒸腾的雾气中只有隐约的轮廓显露。黑色的河水从深谷中奔腾而下,甩在岩石上溅起丈高的浪花。看着在风雨中飘摇的铁索,所有人都明白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渡河,是有怎样的风险。小红军用打着颤的冰冷的手紧紧地攥住了我。但没多久,手不再颤抖,掌心也变得滚烫。我抬起头,看到了脸颊旁绒毛还未褪尽的小红军眼中的坚定。团长转过头,看着战士们,“怕不怕!”“不怕!”毫不迟疑的答复回荡在山谷。于是狂风和着暴雨刮在脸上,敌人密集的机枪吐出疯狂的火舌,但似乎一切都阻挡不了他们的挺进。而我在旁看着这悲壮而又伟大的一幕,也愈发的困惑,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们这样无畏的勇气和强大的力量呢?

天地一片昏暗。满目尽是刺眼的雪白,寒风卷着冰雪掠过耳畔,呼出的热气蒸腾迷蒙了前路。部队艰难地行走在没腿深的积雪中,严寒和饥饿威胁着战士们的生命。有的人坐下休息,一坐,就再未起来。小红军瘦弱的身体在风雪中摇摇欲坠,冻僵的腿机械地行走着,越走越慢。“来,快跟上。”身旁一个战士善意的提醒。“我慢点,你们先走”小红军似乎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那个战士看着他,随即放慢了脚步。“这样下去是什么后果我们都清楚,大家都是革命同志,我不能看着你不管”然后就拉着小红军的衣袖向前走。我看到雪地上落下点滴温暖的液体,然后小红军也重新鼓足力气跟上大部队。这时,我好像隐约感觉到了那个问题的答案。

茫茫草地,一望无际。不时泛起层叠的绿色波浪随风推向远方。部队为了避开密布的沼泽,只能顺着草甸前进。而土地湿滑,小红军无意间就跌入了沼泽。眼见他越挣扎陷得越深。幸亏有年长的战士用绑腿带系在他的腰间,才艰难地将他从死神的手中拽了回来。而筋疲力尽的他只能由两个战士照看着继续前进。“咕—”响亮的声音回荡在寂静的草地上,小红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两个战士相视一笑,其中一个面色蜡黄,身材瘦高的战士从怀里摸出一截熟牛皮递给小红军。“不,我不能要,这可是同志你的口粮啊”草地中,食物奇缺,在饥饿的迫使下,树皮,草根,甚至煮熟的皮带都成了延续生命的珍宝。“你年纪小,身体弱,我还扛得住。”,说着,还拍了拍自己瘦骨嶙峋的胸膛。看着他虚弱的笑容和小红军眼中的泪水,我心底的那个答案呼之欲出。

几经风霜,几经绝境,长征队伍终于排除万难,抵达了甘肃。东方太阳正在升起。那温暖,灿烂。象征着希望的光芒让每一个红军战士都热泪盈眶。而我,此时也真正明白了问题的答案。那并不是简单的图案,而是凝结着伟大长征精神的象征啊!“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正是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不屈的毅力,无私奉献,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撑起了红军战士们的脊梁,造就了这段惊心动魄,注定为后世赞颂学习的英雄史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弘扬长征精神,壮我中华 作文500字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长征,大家一定熟知,但是真正了解长征精神的又有多少呢?红军在长征途中表现出的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对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念,不怕牺牲、敢于抗争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有人说,它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我想它在世界人民的心中,也早已成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了。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离开江西瑞金,进行大转移。至1936年10月止,红军走过了赣、闽、湘等十一个省,经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以及雪山草地等万水千山。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的前行。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在大自然面前人简直渺小到了极点,但是就是这些如此渺小的人类,有着令人震撼的精神力量! 现如今,我中华少年,是这新世纪冉冉升起的新星,是祖国用心浇灌的花朵,是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接班人,是弘扬长征精神的文化使者。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人们的娱乐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人们对长征精神等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越来越少。当你坐在家中享受着电视电脑带来的乐趣时,你是否会想到,这是红军叔叔们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带来的呢?当你坐在校园里接受知识的熏陶时,你是否会想到这是红军革命家翻越雪山,穿过草地为你创造的呢?当今社会,缺少了一些勇往直前,敢于拼搏的人;缺少了一些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人;缺少了自强不息,敢于创新的人。

作为中华少年的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我们,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我们,要像利剑,把贫穷刺穿。我们,要像火把,把世界照亮!向上吧!少年!让我们弘扬长征精神,壮我中华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的长征

全文共 947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战士们创造了战争史的奇迹,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让后人震惊的词汇--长征。长征给北上抗日划上了绚丽的一笔,成为世界的一大神话。

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其实这个问题有许多说法。如“红军长征是为了北上抗日”“长征是为了打破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等等。从长征胜利的结果来看确是如此,但结果并不等于起因。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而被迫长征。说起长征,人们就会想到爬雪山、过草地的场景。遥想70年前,红军翻越了夹金山、梦笔山、长板山、鹧鸪山、党岭山、折多山等。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历尽艰苦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长征是什么?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的远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传播理想进行的远征。是什么促使他们向总路程超过2万5千里的长征,只是两个字--信念。因为他们坚信路的尽头是一个崭新的国家。红军在长征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是中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财富,直到现在仍然鼓动着中国人民奋永向前。

今年5月,在崔永元《我的长征》节目组里有20多名人,徒步重走长征路,还不是为了体验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和了解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看着新长征队伍,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幅场景:雨水中,战士们在草地缓缓行走着,一名战士一脚不慎踩进沼泽,挣扎着、呼救着,慢慢陷入黑色的泥水中……雪山上,战士们长眠于这一片白色的世界中,完结了生命的历程……长征的意义决不只是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地多。

理想、期盼、非议、争吵……一群普通中国人走着他们的“新长征”。并且将会完成他们的“长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已的目标。漫漫人生路,长而短暂,终有一天,我们会走完自己所属的人生路,但是否能达到你所要到的地方,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这人生道路上设置着种种关卡,是多么难以攻克,有时候你会如饥似渴,有时候你会心累。但是,一块玉没有经过千琢万雕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好玉,只有经过暴风雨的洗礼,美丽的彩虹才会出现。

我要创造自已的长征路,制服那些困难,向那五彩的目标前进。一路披荆斩棘,我会越来越接近目标,直到触手可及。在文学的大堂上插上一朵纯洁的小百合。我要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成为另一个红色的长征……

长征精神永远激励着我,激励着我们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10月21日,在中国人民大会堂召开,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是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要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要认真学习并弘扬长征精神,在工作中要把村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主动与老百姓沟通交流,深入到群众当中,与村民搞好关系,做到群众来到群众去,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要虚心要村委领导学习,虚心向他们请教,弥补自身的不足,完善自我,加强自己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工作之余要丰富自己的生活,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精神,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行动上、政治上与党中央思想、上级机关保持高度一致,为以后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打下牢固的基础。

学习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以弘扬长征精神为基础,为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

勿忘初心,继续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作文700字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长征时,从一九三五年十月进入陕北时部队只剩六千人,伤亡最少八万人!八万啊!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啊,八万人,为我们的新中国做出了巨大牺牲。

红军长征时总共爬过十八座山脉,走过六百里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渡过二十四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三百多次;历时十一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红四方面军长征由一九三五年五月至一九三六年十月,历时长达十几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几百次。如果这是我们的话,我们能坚持徒步走过超过一万多里吗?而且途中还要打仗,在如此疲劳的状态下还要打仗,我们做的到吗?他们是凭着坚定的毅力,凭着对新中国的向往;他们做到!他们是我们永远的英雄!

新中国是怎么来的?是这些红军用血肉之躯换来的!我们会过得如此和平、幸福的日子,这是谁为我们创造的?是红军!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八十周年的纪念日,这些在战场上流过血,失去生命的红军们是我们永远的英雄!我们心中永远的红军战士!我耳边仿佛响起那悠扬悦耳的国歌……

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是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才使我们的红军胜利;是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才使我们建立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浪潮中,祖国繁荣昌盛,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定,都是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创造出这样令人钦佩的大好形势。

你看,自从有了“幸福中国”的政策后,免费义务教育,让在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都能上学,让那一双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读上书,懂得文化,成为我国的栋梁之才。还实现了共享发展成果,让打工朋友们每逢回家时都满载而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作文600字

全文共 1325 字

+ 加入清单

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翻越18座山脉,走过600里茫茫草地,跨过24条河流,经历大小300多次战斗。鉴于此,以色列军人伍大卫曾经评价长征,中国红军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全世界的珍贵财富,值得世界各国军人景仰和学习。

可以说,红军在长征路上的经历是极其艰辛的,但他们的超凡毅力和精神却是悲壮的。天上有飞机、背后有枪炮身后有飞机大炮追着,还要空着肚子,光着脚,走过没有路的“路”……这些在寻常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他们却圆满完成了。支撑他们走完漫漫长征路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长征精神。

今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了,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来说,这是一段永远不可遗忘的峥嵘岁月,是恢弘史诗般的荣耀,是我们获取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的源泉,长征精神应当永远传承。

在长征的那段岁月里,家书是那段历史的最好注解,也是长征精神的最好见证。“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到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处,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我虽然如此爱太北,但时局有变,你可大胆的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不必顾及我一切,以不再多给你受累,不再多妨碍必要之行动为原则。”这是八路军高级将领、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左权写给妻子的一封家书。每每读到这样的家书,心中不免生出无限感慨。长征路上很多革命先烈留下了家书,一封封泛黄的家书,虽有的字迹模糊,字里行间记录的却是对家人、国家浓厚的爱。

“母亲,请你们相信,我不是一个无感情的白痴和缺少理智盲动青年;希望你们相信,我有我的伟大的事业,不要对我过于担心和幻想;更诚恳的请求你们,坚决地执行我对家庭每个人的计划,这才是家庭的光明和远大的一条前途。”这样的家书还有很多,每一封“绝笔”都是“绝情”的,舍弃小家,为了国家、民族和人民,只因为他们忠于人民忠于信仰;只因为他们坚强不屈,永不言弃;只因为他们万众一心,团结拼搏;只因为他们舍己为人,相互鼓励。这是可歌可泣的长征精神!

中国共产党正在带领中华民族和约14亿人民进行新的长征,这是中华民族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新长征。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需要长征精神,2021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49年我们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有很多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我们面临种种危机与挑战,我们需要一种精神和信仰的支撑,我们需要党和国家领导下的各族人民发扬新的长征精神。

八十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心怀希望和光明,义无反顾地踏上二万五千里漫漫征程,以非凡的意志成就了一段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史诗。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承和发扬新的长征精神,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需要我们十分珍惜和充分运用长征这个精神宝库,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坚定理想,砥砺意志,团结奋斗,继往开来。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涵养我们的民族精神,让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代代相传,化为我们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精神力量,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走好人生长征路

全文共 1114 字

+ 加入清单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

长征永远在路上。今天,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就是要缅怀革命先烈的不朽功勋,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八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其留下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崇高理想、坚定信念、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成为长征精神之魂。

八十年前,红军将士们行进在长征路上,也是行进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他们用自己坚定的步伐诠释了什么是人生追求,什么是人生价值。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昂首阔步前行在实现中国梦的新长征途中。我们个人的梦想和中国梦是共同成长的,在当前的新长征中,更需要每一位有血性的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弘扬长征精神魂,走好自己的人生长征路,让自己的人生出彩,为祖国增彩。

走好人生长征路,需要弘扬长征精神崇高理想之魂。当年的红军没有精良的装备、没有吃的、没有交通工具,凭着为人民谋幸福的崇高理想,最终克服了艰难险阻,到达目的地。人生何去何从,最终走向何方,取决于最初选择的人生“入口”,即树立什么样的理想,理想就是人生的方向标,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走好人生长征路必须树立崇高的理想,这样才有可能到达人生目的地,否则就会南辕北辙,离目标越来越远。

走好人生长征路,需要弘扬长征精神坚定信念之魂。人生历程中要经历各种风雨和挫折,人生犹如长征,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持久的毅力、坚定的信念,既不能急功近利,寻找“捷径”,也不能在理想信念上摇摆不定,朝秦暮楚,以至于最后一事无成。同时,人生征途上有各种“拦路虎”阻挠着人生目标的实现,我们需要这种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毫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足以让人一路披荆斩棘、克难攻坚,最终获得“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

走好人生长征路,需要弘扬长征精神艰苦奋斗之魂。80年前的长征,条件极端恶劣,红军们吃树皮、嚼草根,缺吃少穿,还面临敌人的围追堵截,但最终实现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当前,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丢,在实现理想目标过程中,要坚决摒弃贪图安逸、追求享受的思想;要务必改掉不劳而获、拈轻怕重的思想,更要抛弃怨天尤人、止步不前的思想。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才能让人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成为打不倒的“小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在这个新的征程上,我们一定要时刻弘扬长征精神之魂,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干好自己的工作,走好自己的人生长征路,以无数个精彩的人生长征成就中国梦的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