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山西名人现代及其事迹【通用19篇】

山西博物院可以让你懂得许多道理,知道许多知识,让我的思维开拓,小编收集了参观山西博物馆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3299

作文

50

现代名人励志故事精选

全文共 600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成功的过程,是曲折的的。其实世间上有许多的成功,都是经过了不断地阻碍才能获得的。面对困难,不退缩,不放弃,在遇到困难的时刻,坚持便是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现代名人励志故事,欢迎大家参考!

一、《邓亚萍》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二、《欧尔·布里》

在巴黎举办的一场大型音乐会上,人们正如痴如醉地倾听着名的小提琴家欧尔·布里美妙绝伦的演奏。突然,正全神贯注的布里心一颤——它发现小提琴的一根弦断了。但迟疑没有超过两秒,他便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似的,继续面带微笑地一曲接一曲地演奏。观众们和布里一起沉浸在那些优美的旋律当中,整场音乐会非常成功。

终场时,欧尔·布里兴奋地高高举起小提琴谢幕,那根断掉的琴弦在半空中很醒目地飘荡着。全场观众惊讶而钦佩地报以更为热烈的掌声,向这位处变不惊、技艺高超的音乐家致以深深的敬意。

面对记者的“何以能够保持如此镇定”的提问,欧尔·布里一脸轻松道:“其实那也没什么,只不过是断了一根琴弦,我还可以用剩下的琴弦继续演奏啊。这就是我们熟悉的许多遭受不幸的人生,依然可以是美丽无憾的。”

布里睿智的回答与他卓然的表演一样精彩——“只不过是断了一根琴弦”,向世人传递的是从容,是乐观,是洒脱,是心头不肯失落的信念,是命运在握的强者充满自信的宣言,是坦然前行的智者面对岁月中那些风雷电雨自豪的回应。

三、《何飞鹏》

著名财经记者何飞鹏曾有一段非常特殊的经历,就是在3个月之内,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记者,变成一个对所有财经政策、商场动态、产业知识都了如指掌的老记者。

1978年,中国台湾的《工商时报》创刊,何飞鹏成为新记者,没有任何经验。当时,竞争对手《经济日报》已创刊10多年。在采访过程中,受访对象三言两语,《经济日报》的记者已了然于心,何飞鹏却因为知识缺乏,经常抓瞎,痛苦不堪。面对这种情况,他想出一种最笨的方法,就是每天把《经济日报》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不只是内容,还包括广告。这是一个无聊、无趣、痛苦的过程。报纸上印着大量的人名、公司名、产业名、产品名,再加上数字、专业知识、专有名词……第一个星期,他看懂不到一半。怎么办?看三遍,先背下来再说。

这个极笨的方法,效果却极佳。过了一个月,何飞鹏大致把当时商界主要的人名、公司名、产业名都弄清楚了,也大致掌握了当时正在发生的焦点事件。等到《工商时报》正式创刊时,他所了解的经济基本知识和社会动态,与《经济日报》的老记者已不分上下。他只用3个月追赶老记者10年工作经验的方法,就是勤奋工作。

四、《林肇泽》

林肇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却在不断创造“神话”:他45岁开始自学绘画,无师自通,短短几年时间,其炭精画作品在国内外“走红”;他到过100多所大专院校,开办讲座;如今虽年逾古稀,但壮志不减,立誓把自己创作的励志歌曲在全国唱响。

林肇泽今年已经72岁。1957年,年仅17岁的他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放弃了升学的机会,在家务农。他曾拉过船、抬过石头,还干过两年灶匠、8年木工、5年机修工……一次偶然的出差机会,林肇泽接触到了绘画。

1985年,林肇泽出差路过自贡,看见街边画摊上有人画炭精像,被深深吸引。回到南充后,他买了大量专业书籍,潜心研究。刚开始学画时,因为市面上买不到专门绘制炭精画的画笔,林肇泽就琢磨着做画笔。把毛笔涂上胶水,等自然风干后,用剪刀剪出大大小小的笔尖。没有大面积涂抹阴影的材料,他就在空笔杆里面塞上棉花,做成涂抹工具,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改进自己的绘画工具。

他无师自通,却很快创造出奇迹:1989年,林肇泽带着他的作品《肖像》参加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个体劳动者“光彩杯”书画摄影展,并获得了省级三等奖,中央电视台还播放了《肖像》的特写。2000年,四川民间艺术协会授予他“一级民间艺术家(炭精画)”证书。随后,他在南充市街头摆起了画摊,专为别人画像,这一画就是8年。

林肇泽在巡回讲学和演讲中,从来不收讲义费。他和家人花费的车旅费、资料费、房租费等,将近20万元,全部是自费。他不仅把摆摊画画挣的钱全部用光了,而且连子女给他的生活费也几乎耗尽。如今,他和老伴依然生活在祖辈留下的小青瓦房里,几间小青瓦房又破又潮湿,与周边村民的“小洋楼”形成巨大反差。在他家里,简单的几样家具还是二三十年前的“老古董”,他的书桌也是两口木箱重叠而成,他的当家衣服还是在10多年前别人送给他的。

五、《杨佳》

她是一位漂亮而又富有才华的女孩。她15岁考上大学;19岁成为大学教师:22岁考入中科院研究生班;24岁在中科院教研究生。接着,她恋爱、结婚、生子。一切都顺风顺水,处处布满了鲜花和掌声。可是,在她29岁那年,上帝却突然关闭了那条通往幸福的大门,一下子把她推入到黑暗的深渊里。她的视神经发生了病变,双目失明。与光明一同失去的,还有她的丈夫和孩子。

她要学习盲文,她要回到自己的知识领域里去。可是,这一年,她已经30岁。30岁的女人当然不能再上盲人学校啦。因此,她只好自学。她开始“看”盲文。当然,她是用手指“看”的。她只能用手指摸来替代眼睛看。她摸的第一个英文单词是大白菜,字母为c-a-b-b-a-g-e,这7个英文字母,她用手足足摸了一个小时,可是,她到底还是没有弄明白这个单词就是“大白菜”。当父亲告诉她答案的时候,她哭了。她为自己的笨拙而流泪。她是中科院的英语教授,居然不认识“大白菜”这个英文单词。而在此之前,她可是一目十行啊!

她不相信自己就这么被一棵“大白菜”给绊倒了。她要活下去,她要站起来,她要做一棵能够飞翔的大白菜,重新翱翔在知识的天空里。她开始了自己的奋斗。她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间里,一遍遍地练习,一遍遍地摸字,一遍遍地默记。然后,她再把学会的东西背诵给父亲听。一次,父亲在听取她背诵的时候,发现盲文字块儿上满是殷红的血。等她背完,父亲一把拉过她的手,这才发现她的十指都已经磨破。父亲把她的双手攥在自己的手里,禁不住号啕大哭。父亲说:“女儿呀,咱不学了。爸爸有工资,爸爸可以养活你一辈子。”她没有哭。她反而笑着安慰父亲说:“爸爸,你一定要相信你的女儿,我能行!”

一天晚上,她一个人偷偷地跑出了家。父亲很着急,四处寻找。最后,父亲在她工作过的教室里找到了她。学生已经放学。教室的灯光已经熄灭。她一个人站在讲台上,反复地用手丈量着黑板。她终于重返讲台。一切都与生病前没有什么两样,以至于上了两个星期的课,同学们还不知道他们的老师已经双目失明了。终于,有同学发现她拄着盲杖在校园里行走,同学们这才知道了她的不幸,这才知道她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同学们感动得哭了,而她却笑了。她笑着讲述一棵大白菜的奋斗历程,鼓励同学们珍惜时光。

她的名字叫杨佳。杨佳学会盲文后,利用电脑盲文软件,踏上了事业的快车道。她以盲人的身份考上了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zf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并获得了哈佛MPA学位。现在,杨佳任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盲协副主席。

六、《克利斯帝·布朗》

他生长在爱尔兰的都柏林,刚出生时四肢健全,但严重瘫痪,让他无法移动。他患了非常严重的脑性麻痹,发音不准,全身上下只有左脚能动。7岁那年,他坐着轮椅,和家人到公园玩。几个小朋友正在比赛画画,他用羡慕的眼光盯着他们,“啊啊”地叫着,不肯离开。一个小朋友似乎看懂了他的意思,大声笑道:“你连话都说不清楚,谅你也画不出好东西来!不要吵着我们啦!”

他伤心地离开了,回到家,为了让姐姐了解自己的意思,他用左脚从她那里抓来一支粉笔,试着画呀画,可就是画不好。姐姐陪在他身边,鼓励他说:“我相信你能画好,上帝只不过暂时解除了你的武装,让你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画画,但只要肯花工夫练习,一定可以画出精彩的画来。只要敢梦想,什么都做得到。”

他渐渐长大了,一直很勤奋地学习用左脚画画、写字。他的家人坚信他的智力没有障碍,只是无法与人沟通。家人下定决心要让他尽可能过正常的生活,于是把他放在推车里,拉着他到处跑,让他多认识外面的世界。他的左脚练得越来越灵活,他竟然学会了游泳。在家时,他总是全神贯注地练习画画,也开始学写作。他的脚趾常常被磨破,但他忍着疼痛继续练;他写的稿子退稿很多,但他没有灰心。他从一个失败前进到另一个失败,但他的热情不减。他告诉自己再多撑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再多撑一年吧,慢慢地,他发现他又有了极大的热情。当他的画作在全市获奖,处女作《我的左脚》经历多次修改也得以发表时,他感觉眼界被打开了,原来,人生充满了可能性,他相信,前方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日子。

他品尝到了写作和画画的乐趣,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虽然每画一幅画,每写一篇文章,他都很吃力,脚被磨出了血泡不说,他还常常收到退稿,但他从来不肯放弃,他要拥抱每一个机会。

他的妈妈通过一位医生的协助,将他送到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他获得了很好的治疗。他特别尊敬这位了不起的医生,这位医生后来不仅为他和其他脑性麻痹人士创办了一家医院,而且把他引入文坛。几位爱尔兰知名作家鼓励他创作,他受到了很大的鼓舞。27岁时,他花了很多心血写了小说《那些低潮的日子》。令人兴奋的是,小说一经发表就荣登畅销小说榜第一名,并被改编成电影,由丹尼尔·戴·路易斯主演,戴·路易斯也因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他后来又出版了六本书,另外,他也是一位积极创作的画家。

他的名字叫克利斯帝·布朗,听说只有左脚能动、只能发出几个声音的他成了知名作家、诗人和画家,很多人非常惊讶。克利斯帝在日记中写道:“正像姐姐曾教我的那样,只要功夫深,没有什么事做不到!在风雨中,要勇敢坚定;在黑暗中,要咬紧牙关前行;面对沙漠,心中要充满绿洲。只要像蝉一样,经历苦痛,决不放弃,一定能一飞冲天!轮椅上的孩子都应该去尝试每一件事!”

七、《乔治·赫伯特》

2001年5月20日,美国一位名叫乔治?赫伯特的推销员,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销给了小布什总统。布鲁金斯学会得知这一消息,把刻有“最伟大推销员”的一只金靴子赠予了他。这是自1975年该学会的一名学员成功地把一台微型录音机卖给尼克松以来,又一名学员登上了如此高的门槛。

布鲁金斯学会创建于1927年,以培养世界上最杰出的推销员着称于世。它有一个传统,在每期学员毕业时,设计一道最能体现推销员能力的实习题,让学员去完成。克林顿当政期间,他们出了这么一个题目:请把一条三角裤推销给现任总统。8年间,有无数个学员为此绞尽脑汁,可是,最后都无功而返。克林顿卸任后,布鲁金斯学会把题目换成:请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

鉴于前八年的失败与教训,许多学员知难而退。个别学员甚至认为,这道毕业实习题会像克林顿当政期间一样毫无结果,因为现在的总统什么都不缺少,再说即使缺少,也用不着他亲自购买;再退一步说,即使他们亲自购买,也不一定正赶上你去推销的时候。

然而,乔治·赫伯特却做到了,并且没有花多少工夫。一位记者在采访他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我认为,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州有一个农场,那里长着许多树。于是我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有一次,我有幸参观您的农场,发现那里长着许多矢菊树,有些已经死掉,木质已变得松软。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头,但从您现在的体质来看,这种小斧头显然太轻,因此您仍然需要一把不甚锋利的老斧头。现在我这儿正好有一把这样的斧头,它是我祖父留给我的,很适合砍伐枯树。假若您有兴趣的话,按这封信所留的信箱,给予回复……最后他就给我汇来了15美元。

乔治·赫伯特成功后,布鲁金斯学会在表彰他的时候说:金靴子奖已空置了26年,26年间,布鲁金斯学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推销员,造就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翁,这只金靴子之所以没有授予他们,是因为我们一直想寻找这么一个人,这个人从不因有人说某一目标不能实现而放弃;从不因某件事情难以办到而失去自信。

八、《杨宗纬》

杨宗纬的求学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小学是在内坜国小读的,之后在自强国中读的中学,高中是在中坜高中念完的,之后他考上国防大学法律系,大三时因为总是忙于演出而耽误了太多的课程而被迫退学。

之后他去部队服役两年,当兵回来之后,同时考上台大法律系夜间部和彰化师大谘商与辅导学系。当时他一时无法决定哪一个校系比较适合他,因此决定向彰化师大那边申请保留入学资格,先到台大法律系夜间部就读。

2007年杨宗纬参加第一届超级星光大道,虽然没有获得比赛冠军,但是观众还是记住了他的歌声。节目主持人陶晶莹封他为“催泪歌神”,歌声阳刚而细腻,富含感情,辨识度高,感染力强,特别是演唱抒情歌曲,无论是男女歌手的抒情歌曲,经过他重新诠释之后,常常都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后来因为年龄问题退出比赛,可是杨宗纬仍然受到比赛主办单位华研唱片的器重,华研唱片是“超级星光大道”的主办单位,杨宗纬与之相处融洽,原拟与之签约合作,未料却爆发合约纠纷,由于台北市的黑道帮派“中联集团”的老大“空董”张忠信的强力介入,杨宗纬被迫离开一路栽培他照顾他的华研唱片,转让给他不熟识的经纪人许安进。

第一次合约纠纷暂时告一个段落之后,杨宗纬发行首张个人专辑,成为台湾2008年上半年度的唱片销售冠军,并创下新人最快在台北小巨蛋开个人售票演唱会的纪录,然而短暂地辉煌灿烂之后,还没来得及到内地替专辑做宣传,就由于经纪人不断违约而爆发第二次合约纠纷,杨宗纬遭到雪藏,演艺事业停滞两年多。

两年的时间内,杨宗纬没有安排任何工作,和他一同在星光大道走红的林宥嘉和萧敬腾早已红遍大陆港台,可他甚至没有权利发行自己的一首新歌。谈起那段心酸的经历,杨宗纬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就像他的歌声一样,安静之中自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两次合约纠纷结束之后,杨宗纬与知名经纪人葛福鸿签约,并且得到台湾音乐教父李宗盛的赏识。2013年2月1日,杨宗纬空降《我是歌手》,取代黄贯中出场,被寄予厚望的杨宗纬重新编曲《矜持》,从一首纯女人的表达,变成一个原生态感觉。很多人称赞他是歌手中的“许三多”,不抛弃自己的音乐梦想,不放弃自己的音乐坚持。

不管前路多艰辛,外界多少质疑,他都能够勇往直前。不要忘记自己热爱音乐的初衷,其他的都是次要的,流言飞语都会随时间淡去,唯有音乐与爱留下来,这是杨宗纬写在自己的部落格里面的一段话,也许只有真正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才会有这般的洒脱和平淡。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现代名人小故事:身残志坚张海迪的传奇一生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早就听父亲讲过张海迪姐姐的故事,今天阅读完《张海迪的故事》这本书后,我真正明白了“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的含义。

张海迪五岁时患脊骨骨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家里自学完中学课程。十五岁,便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地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的英语小说,还当过无线修理工。《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讲述的就是张海迪的故事。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从非凡和毅力学习和工作,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看到这位与疾病顽强搏斗的身残志坚的女性,我不由得想起街头乞讨为生的健壮的青年,想起整日麻将虚度光阴的人们。他们有着健康的体魄,却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勤劳勇敢的志向。平时,有些人总以这样那样的理由作为没有取得成就的理由。但是和张海迪相比,这些借口是多么微不足道呀!

遇到困难不退缩,这就是张海迪。做困难面前的强者,这是张海迪给我的启示。这本书真是影响我一生的书,我将以海迪精神为目标,勇敢向前,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山西名人篇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赵云,字子龙,初时跟随公孙瓒征讨,后投靠剂备。赵云武力超群,当阳长坂恶战七进七出,杀得曹军闻风丧胆。随诸葛亮、张飞等人沿江而上作为援军,为平定益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跟随诸葛亮北伐,单骑退追兵,为蜀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有一次,赵云被曹军追上,他从黄昏杀到天明,杀退了一批双一批的敌人,可又找不到刘备他们,赵云下决心要找到甘夫人和阿斗公子。赵云找到甘夫人后,才知道,糜夫人和阿斗不知去向。赵云垢业在百姓的指点下找到了糜夫人和阿斗,糜夫人为了不连累赵云,把阿斗放在赵云面前,自己转身跳入枯井中。赵云从地上抱起阿斗,准备杀出一条血路,带阿斗冲出突围,回到了刘备那里,刘备流着泪,夸赵云:“一身都是胆。”我看了十分感动。

如今社会上,也存在着这样的人,为骨肉同胞,甚至是素不相识的人损肾,损骨髓。我想,如果社会上多一些善良,少一些邪恶,世界会像一株含苞的花儿,在善良的浇灌下更美丽,更娇嫩。好,今天赵云就聊到这里,若还想听,请听我的下回分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山西名人郑光祖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山西,出现了许多名人

两千多年来,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著名的人物。他们之中,有著名的君主,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著名的政治家,著名的军事家和将领,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和学者。他们象历史长河中灿烂的群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给当时的社会以积极的影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名人--郑光祖

郑光祖,生卒年不详,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

郑光祖一生从事于杂剧的创作,把他的全部天才贡献于这一民间艺术,在当时的艺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同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一样,尽管他们的作品数世纪来为人传诵,但他们本人的身世却鲜为人知。郑光祖也是这样,他默默地在艺术园地耕耘,把他的艺术成果奉献给民众,而又默默地离开了这个人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现代名人奥巴马的励志故事

全文共 1729 字

+ 加入清单

他的生父是首批进入夏威夷大学的非洲学生,这位来自肯尼亚的留学生吸引了他的母亲,一个美丽的白人少女。相识数月后,两人奉子成婚,因为亲友们反对这桩婚事,他们结婚时根本没通知亲友。但他出生两年后,生父却带着另一个女子回到了祖国。母亲做了那个年代大多数女子不会做的事情——嫁给一个非洲男人、生下他的孩子并且离婚。尽管她以后的生活会非常艰难,但母亲却义无反顾。他后来都说,母亲的性格实在是敢爱敢恨。

离婚后母亲带着他艰难地生活着。后来,母亲认识了继父,一个来自印尼的留学生,于是他们迁到印尼生活。在雅加达郊区,道路上到处是坑,通货膨胀严重,学校里的小伙伴把有着黝黑皮肤、满头卷发,再加上一副肥胖身材的他喊做“黑鬼”。他跑回家向母亲要钱买香皂,想洗掉皮肤的黑色,但母亲告诉他做黑人一点也不需要自卑。

后来,他被送到美国夏威夷,在外祖母的监护下成长。由于他头脑聪明,考上了当地最好的学校。这所学校白人小孩占多数,只有三个黑人小孩,这次他又对自己的肤色产生了严重怀疑,而亲人间的无意举动,更加深了他对肤色的恐惧。

那天傍晚,外祖母很生气地回到家,抱怨等车时遇到一个乞丐,她给了他一美元,但他觉得不够,继续要,她非常恐惧。他好奇地问,以前咱们也遇到过乞丐,你怎么没有害怕过?外祖母气呼呼地说,可这次遇到的是黑人啊!

他呆住了。外祖母脸上自然流露出的对黑人的嫌恶之感深深刺痛了他的心灵,他怀疑如果自己不是她的外孙,她会像讨厌垃圾一样讨厌他。为了让自己自信一些,他向同学们吹嘘说父亲是非洲王子,他自然也是王室后裔。奇怪的是,同学们相信了他的鬼话,他开始神气活现地和人交往。自信又自卑,看似快活实则痛苦迷茫,这就是他当时的心理写照。

很快,叛逆期来了。十几岁的他成了一个瘾君子,他和任何一个绝望的黑人青年一样,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家境是贫穷的,肤色是被人嘲笑的,前途是无望的,成功的道路曲折得连路都找不着。他过了一段荒唐的日子,做了很多愚蠢的事,比如逃学、吸毒、泡妞等,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坏小子”。没人知道拿他怎么办,许多老师都预言:美国所有州的监狱随时向他敞开!

这时,母亲为了考取博士学位,主动到印尼进行人类学工作。他很奇怪母亲的行为,母亲却告诉他,做人要有追求,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有益于他人,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他一下子就“顿悟”了,重拾丢失已久的梦想——虽然我是个黑人,但我要赢得你们的尊敬。

他认同了自己的黑人身份,努力学习,在考取哥伦比亚大学的同时,还效仿母亲到社区里做义工。他发现,帮助别人真的能获得快乐,尤其是帮助那些弱势的人,自己更能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

所以,大学毕业后,他只在华尔街做了两年的高薪工作,便义无反顾地到芝加哥黑人社区从事社区服务工作。所做的都是些小事,社区的道路、照明、房屋修缮、劳资关系协调等等,尽管琐碎庸常,并且薪水很低,但他事无巨细做得很认真。凭此良好的记录,他考上了哈佛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学位。他像母亲一样,开始为让更多的人幸福而忘我工作。

然而母亲却在这时患癌症去世了。去世前,她完成了长达1000页的博士论文,对印尼农民的分析详细切实,让他读起来心潮澎湃。他在处理母亲后事时发现,在印尼,母亲和周围的人有着极佳的关系。虽然母亲没有给他留下任何遗嘱和遗产,但他却认为,母亲的精神——自信、充满干劲、敢爱敢恨以及极佳的人缘,是多少金钱也代替不了的宝藏。

凭借母亲留给他的精神,他迅速在政坛崛起。在社区工作的经历,不仅帮他进入哈佛大学学习,还帮他打败了多名有财有势的对手,成功获选参议员。当他决定竞选美国总统时,这段经历又一次帮助了他。

他自己都没想到,当年冒牌非洲王子后裔的他,有一天居然能成为美国总统。他想到当初自己沉沦时母亲说的话。她说:奥巴马,我觉得你父亲是最帅最聪明的黑人,现在,你代替了他。

从一个“黑小子”、“坏小子”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成长经历可谓是一部活生生的励志片。主演是他,但导演,却是他的母亲。我想,许多人都和奥巴马一样,有过自卑和叛逆,有过彷徨和迷茫,然而奥巴马很幸运,他从母亲身上学到了人生的真谛:对社会的贡献才是衡量一个人生命价值的真正尺度。我相信,我们如果能把握住这个尺度,我们的生命也会和奥巴马一样,快乐且丰富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550字:名人事迹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展望古今中外风流人物,看历史的车辙辗转,留下了辉煌的痕迹,触动了我的心灵。

项羽触动了我的心灵。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的霸王,一位诸侯混乱中力挽狂澜的能者,令各路诸侯匍匐称臣的王君,一位破釜沉舟以激动士兵的将帅,垓下一战,不肯过江东,金戟一扬,血洒疆场。他创下一番霸业因要面子付诸流水,我为他惋惜。

苏轼触动了我的心灵。东坡,那个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惊魂未定中自省反思,从而悟儒家之推已及人,会佛家之众生平等,领道家之珍重生命,集众家之精华,铸造“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脱豁达。我为他赞许。

司马迁触动了我的心灵。“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的司马迁,在蒙受不白之冤,遭受宫刑之辱下,为达成先父遗愿,完成自己的理想,在狱中艰苦度月,终于著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传承的《史记》。我为他的坚毅表示赞许。

梵高触动了我的心灵。梵高,这位印象派画家,为探究一个未被发现的新世界,不惜放弃自己的家财。论家境,他的家族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画商,几乎控制着全欧洲的美术市场,他完全可以迎合时尚以谋利,但是他却不屑。他的思想超前,难以为人接受。终于,在巴黎一处无人知晓的角落里,梵高像自己笔下的向日葵一样绽放自己最后的美丽。他自尽在一片金黄的麦田中,一如他的追求光明。我为他的执著赞许。

望古今中外多少风流人物触动了我的心灵:苟践卧薪尝胆,韩信受胯下之辱而富强,祖狄闻鸡起舞,生活即是艺术的毕加索……他们编著的篇章,他们的品质,他们的精神,是人类历史上的魂宝。我要学习他们的精神,让自己的人生别有洞天。

他们的所有已经融入历史的汗青,不管镌刻的是人们褒扬或是贬斥,但他们遗留下的痕迹,在无声中起舞,触动了我的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现代名人小故事:身残志坚张海迪的传奇一生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一篇故事,名字叫《张海迪的故事》。读后我深受感动,下面听我介绍一下。

张海迪小时候很聪明,也很健康。张海迪曾经也有过快乐的童年,和很多孩子一样也有她自己的幻想,张海迪五岁那年,灾难降临到她的身上。一天,海迪正在排练节目。她正在练习的时候,忽然觉得眼前一黑,摔倒了,她想站起来,但用尽全力也没能站起来。父母知道后把她送到了医院,过了一会,医生说出了结果,五岁的她正得了脊髓血管瘤。许多医生都没能救起她。后来有许多人关爱她,她的三分之二身体几乎都没有了知觉,在她住院时,她坚持学习。妈妈也经常鼓励她。每当病情折磨她时,她都非常坚强。海迪每天都坚持写日记,长大后成了作家。

读完之后,我想:张海迪真是我们的榜样啊,我对一件事非常怀疑,为什么张海迪那么可爱聪明,而上天还要折磨她?张海迪在生病的时候还在自学,我真惭愧,现在有的同学把生病作为借口,不学习。她还那么坚强,病情折磨她时都不掉眼泪,而现在有的同学因为一点小事就哭,一点都不坚强,张海迪每天坚持写日记,现在有的人一星期写一篇就不错了。张海迪非常爱上学,得了病还想上学。她可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她那爱学习、坚强、坚持写日记的好精神。

张海迪我们为你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900字:名人事迹

全文共 1261 字

+ 加入清单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在我的记忆里,毛主席就是我心中最崇敬的人。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开创了前无古人的伟大业绩。是他,领导千百万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每当我看到纪录片中播放开国大典那动人的情景时,我的内心和那些在天安门广场上高呼“毛主席万岁”的人们一样,对他老人家的敬爱之情油然而生。

成大事者,必先有大志。毛泽东在青少年时代,就不满足于做一个坐而论道的读书人。早在湖南长沙师范读书时,杨昌济先生就发现了他高远的人生理想。并写下“欲栽参天之大树”的话,勉励他勇于去实现奋斗的目标。当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这一大批有志者踏上去法国寻求马克思主义的征途时,毛泽东在内国依然执着地寻找救国救民真理,投身革命,并且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引人们打下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天下。

每逢大事有静气。毛泽东无论是在多么艰难的环境下,毫不畏惧。红军长征初期,他没有决策权,但他深信自己的战略思想是对的,终于在遵义会议确立了他的领导地位。从此,他奇迹般地率领红军在国民党重重围困中,胜利到达延安。日本鬼子他不怕。蒋介石假惺惺发出重庆谈判的邀请他不怕。敌人进攻延安解放区,他不怕。新中国刚刚诞生,美帝国主义者扬言要把社会主义新中国困死地摇篮里,他更不怕!“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年轻的共和国,不仅轰轰烈烈地搞社会主义建设,而且还派出志愿军,帮助朝鲜人民赶跑了美国侵略者。就是我们依靠的苏联老大哥要和我们翻脸时,他也毫不妥协。这充分显示了伟大的革命家的胆识和气魄。

毛泽东不仅是令我崇敬的革命领袖,也是我崇拜的伟大诗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鲲鹏展翅,九万里”!读到这些气贯长虹的诗句,往往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诚如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人们说的那样,集革命家、政治家和诗人于一身的毛泽东,越是在危机的关头,越是诗兴大发。“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1930年7月)。“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长征》1935年10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雪》1936年2月)。“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卜算子?咏梅》1961年12月)。别的不说,单就那首《沁园春?雪》,1945年毛主席到重庆谈判时各报一登,就是蒋委员长大人也不得不叹服。毛主席的这些曾被称着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诗作,在我看来,既有曹操的豪情,又有苏轼的洒脱。是我们诗歌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

滚滚长江东逝水,斗转星移几度秋。伟人长眠,毛泽东时代已成追忆。但是,在我成长的路上,让我的思想深受启迪,让我的青春充满志向的人,是毛泽东。让我步入中年,依然怀着深深的敬仰之情的人,是毛泽东。这种崇敬之情,并不因为时光的推移而淡化,反而历久弥新,成为永恒!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山西名人篇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662年,唐高宗命令薛仁贵进天山,打击九姓突厥。将要出发时唐高宗让他试射甲胄,说:“古代善于射箭的人能射穿七甲,你先试射五层,”结果他一箭射穿内甲,唐高宗大吃一惊,命令他去作战。

九姓突厥与唐军对降时,派出十几个勇士挑战,薛仁贵,连射三箭,射死三人,其余的人都下马投降。

薛仁贵安抚九姓突厥,只抓住了三个首领还朝。唐军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八汉关。”

薛仁贵,名礼,绛州龙门人。农民出身,善于骑射,在唐太宗征辽车时参军。唐军围攻安市,高丽派援军25万来解围。两军会战之时,薛仁贵身穿白袍,手握银枪,腰悬弓箭,在敌阵中冲杀,所向披摩,唐军随后攻击,一打败高丽。被任命为领军郎将,夸赞他说:“我不欢喜得高丽,喜欢得将军。”

唐高宗在位时,薛仁贵在对西突厥和高丽的战争中屡立奇功。有一年他率军200人,在金山与高丽的大军激战。他先冲杀,大败敌军。接着,他又乘剩追击进攻扶余城,一战歼敌万余人。薛仁贵攻下扶余城后,扶余城后40多城都来投奔。

公元668年,高丽灭亡。薛仁贵战功卓越,升为右威大将军,兼安东都护,留守平壤。

薛仁贵,他不仅精通各种兵法,十大阵法,而且还会摆龙门大阵,他严以律己,宽容待人,而且,无论对朋友还是他人都很真诚,他的种种精神,都值得我们认真的去学习和借鉴。

薛仁贵,他是一个真的“大丈夫”他不欺压老百姓,还军律严明。他是我最值得敬佩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现代名人小故事:身残志坚张海迪的传奇一生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把自己所摘抄下来的名人故事看了一遍。张海迪1995年出生在山东济南。他本来有着一个幸福的童年,父母都很喜欢她。可是天有不测风云。5岁时,因病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生活不能自理。

医生会诊认为,像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病情反复发作,5年中他被迫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取6快,最后高位截瘫。就这样,原来天真活泼的小姑娘,现在只能整天并我在床上了。看着小伙伴们高高兴兴地一起跳皮筋,高高兴兴地一起背着包上学校,张海迪幼弱的心灵,被痛苦压碎了。她狠狠地捶打着自己失去知觉的双腿,悲伤地哭喊着:”妈妈,我要走路!我要上学!“这个时刻受到死亡威胁的年轻姑娘从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方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情深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我的感想是:张海迪虽然从小就没有上过学校,但是她没有因为种种困难打倒,而是毫不退缩地迈出通向成功的步子。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海迪的这种可贵的精神,永不退缩,坚持不懈,向成功之宝出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现代名人故事:央视名嘴——王小丫

全文共 1392 字

+ 加入清单

《开心辞典》开播以后,王小丫以趣味而又幽默的主持风格给亿万观众带来了启迪与欢笑。并因此一举成名,成为央视金牌节目的金牌主持人。然而,王小丫的成功却源于她的一段下岗经历。

王小丫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父亲是报社编辑,母亲是工厂工人。1990年9月,王小丫从四川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分配到四川《改革时报》当记者。记者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女承父业,又与自己学习的专业对口,她感到很满足。可是,一场改革的风暴使她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人生。

《改革时报》是四川省一家经济类报纸,后改名为《新经济时报》、《城市购物导报》。几易其名并没有彻底改变报社的厄运。发行量提不上去,经费困难,举步维艰,这种困境使报社不得不进行改革。这件事发生在1996年7月,当时的王小丫已经在这工作了6年。本来,科班出身的她留在报社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是,那一刻,她犹豫了。面对几十位白发苍苍的老编辑老记者,她选择了放弃,把有限的机会让给了别人。

王小丫下岗后,单枪匹马到北京去谋生。那个时候,京漂似乎是一种时髦的职业。在北京,有数十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要想在北京靠文字混饭吃,谈何容易,不少人混不下去,甚至流落街头。面对数十万的竞争对手,刚刚下岗的她更加充满了危机感。她决定重新学习,以此获得新的机遇。为此,她报考了北京广播学院广电文学系,研修电视文学。1997年,她在北京广播学院广电文学系结业后,到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实习。

她是一个性格内向甚至“不会说话”的人。她第一次去采访的时候居然不知道怎么提问。然而,下岗的经历使她充满了危机感,每次采访前,都要认真做好准备,强迫自已改变。好在是经济学科班出身,加之一年的电视文学研修,使她很快找到了采访的感觉。她的出色表现引起了领导的注意,马上由实习记者转为正式记者。

1998年,央视经济栏目改版,开辟了《经济半小时》栏目。新栏目的筹建需要新的节目主持人。单位推荐她参加《经济半小时》主持人竞选。当时,她已经30岁,并不是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然而下岗的经历使她恐惧,同时,也激发着她的火一样的拼搏精神。她抓紧时间备战,虚心向有经验的导播请教。“经济”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名词,听起来冷冰冰的。为了能让自己与众不同,她硬是把那些深不可测的东西完全在生活中找到对应,把经济变得感性又通俗。所以,在试镜头的时候,她的娴熟而又通俗的播音风格赢得了评委的认可,她成功入住《经济半小时》。

真正让她在央视走红还是在《开心辞典》这个栏目。2009年,湖南卫视的《鲁豫有约》栏目走红荧屏。央视为了提高收视率,决定开办《开心辞典》。开始的时候,央视决定黄安为节目主持人,她只是黄安的助理,干些帮忙抱奖品之类的活。已经走红荧屏的她给黄安当助手?这在别人看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她觉得这是很正常的。导演选不中自己,这说明自己的能力不行。这种意识使她充满了危机感。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她不但仔细做笔记,还把节目录像带回家反复钻研。一次,黄安因故不能参加栏目制作,作为助理的她便代替黄安做了一期节目。这期节目受到了观众的好评,收视率直线上升。终于,她替代了黄安。事后,黄安说:“我早就知道我快要做不下去了,因为我己经被人家‘偷师’不少。她能够成功,我祝贺她!”

因为下岗,所以就会有危机感;因为有危机感,所以才会拼搏;因为拼搏,所以才会成功。下岗的经历锻造了王小丫,成就了一代央视名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山西名人篇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武则天,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毕竟她是中国历史里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杰出的女皇帝。

武则天小时候就精明能干,在她当上皇后时便开始使出那果断泼辣的手段,就连黄高宗也怕她,等她当上皇帝后,先建立起了周朝,为了巩固统治,便把反对她的人除掉,虽然她心狠手辣,但她十分敬贤,把知道的贤人召集起来。

面对武则天这样的皇帝,我是十分敬佩她。一个女皇帝仅能管理朝政,并且能干又懂文墨,干什么事情都有条有理,是文武百官都怕她。这些都足以说明女性不比男性差,社会也不应该有重男轻女的现象。

武则天既有对的地方又有错的地方。她为了使别人不背叛自己,随便听信他人举报滥杀无辜,把一些忠臣逐出皇宫,或是发配边疆。我认为她这样做在管理朝政时做的不到位的一个方面。

一些坏人,就像周兴、来俊臣这样的,坏事干多了,到了被处死的时候都没有人想帮他们,即使武则天想庇护他们,但那反对的人不少,也只能把他们处死。这也告诉了我们:坏事干多了,遇到困难是没有人会愿意帮助你。

武则天为了巩固她的地位,对于反对她掌权的人进行无情镇压,同时,她又十分重视任用贤才。她经常派人到各地去物色人才,只要发现谁有才能,就不计较门第出生、资格深浅,破格提升,大胆任用。所以在她手下,涌出一批有才能的大臣。武则天重用人才使国家更加“牢固”,不易被打垮。在她手下最有贤才的大臣就属狄仁杰了,他办事公平,执法严明,受到当地百姓的称赞。狄仁杰老后又向武则天推荐了几个贤才贡献给了国家。

武则天死后立了一个“无字碑”,我认为她是为了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武则天是一个富有政治才干和理想的人,在她统治期间作过许多符合民众利益的事,稳固和发展了“贞观之治”,把历史推进一大步。

武则天能当上皇帝,充分说明了女性的重要,也说明了女性可以掌握大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现代名人小故事:身残志坚张海迪的传奇一生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1955年9月17日在济南出生。5岁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家中自学完成中学课程。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了老师。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4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2002年,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问世。《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并连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和“‘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关于名人勤奋的事迹

全文共 4413 字

+ 加入清单

1、刘绮燃荻读书。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2、苏廷吹火读书。“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厩中,借火照书诵焉,其苦如此。”

3、常林带经耕锄。汉末常林,“性好学,带经耕锄。其妻常自馈饷之,林虽在田野,其相敬如宾。”

4、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5、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6、管宁割席分坐。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

7、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8、车胤囊萤夜读。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9、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10、陆羽弃佛从文。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11、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12、万斯同闭门苦读。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13、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14、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15、范仲淹断齑划粥。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16、司马光警枕励志。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17、玄奘苦学佛法。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18、岳飞学艺。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19、厉归真学画虎。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20、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21、徐霞客志在天下。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22、李晟练成神箭手。李晟的父亲是一员威武的大将,李晟希望长大成为父亲一样的人。可是,父亲却总是说他年纪小,不能习武。李晟不甘心,偷偷学习射箭,终于练成了百发百中的神箭手,让父亲刮目相看。

23、陆游书巢勤学。南宋诗人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24、刘勰佛殿借读。夜深了,佛殿里忽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小和尚们吓坏了,以为里面有鬼,立刻报告给老和尚。于是,老和尚带领小和尚捉鬼,没想到“鬼”原来是一个叫刘勰穷孩子,他在借佛灯读书呢。刘勰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家。

25、阎若璩口吃成大器。著名的考据学家阎若璩小时候是个口吃的孩子,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欺负,在母亲和老师的鼓励下,阎若璩凭着勤能补拙的精神,刻苦读书,付出别人几倍的努力,赶上了正常的同学,此后,阎若璩仍旧凭着这股好学肯吃苦的精神,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26、顾炎武读破万卷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病差点夺走了他的生命。虽然他体弱多病,但是在母亲的教导和鼓励下,顾炎武勤奋苦读,以过人的毅力手抄《资治通鉴》,终于成为一代大学者。

27、欧阳修借阅典籍。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钱买纸买笔,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荻草代替毛笔教小欧阳修写字。欧阳修勤奋刻苦,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而这种刻苦精神也影响了他的小伙伴李尧辅,将李尧辅带上好学之路。

28、蒲松龄草亭路问。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29、贾逵隔篱偷学。贾逵,字景伯,出生于公元30年,东汉人,是有名的经学家、天文学家。他是西汉名家贾谊的九世孙。父亲贾徽也是一个大学问家。贾逵深受家庭的影响,从小聪慧过人。为了能够读书,贾逵小时候隔着竹篱笆,偷听老师讲课的故事。

30、孟柯改过勤学。孟子是战国时代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但是,孟子并非是一个天生就有学问的人,他幼年的时候非常贪玩,不喜欢读书。后来,孟母为了教育他,三次搬家,还剪断布匹开导他。终于,孟子明白了要想成才,必须努力勤奋的道理。

31、宋濂冒雪访师。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32、陶弘景菜园求学。古代的时候,对自然界产生很多误区,人们相信螺赢是将螟蛉变成自己的儿子这个荒唐的传说,还把领来的儿子叫做“螟蛉子”。陶弘景对此表示怀疑。他在村边的菜园子里找到一窝蜾蠃,蹲在菜地里聚精会神地整天观察。陶弘景发觉它们有雄也有雌,经过许多天细致的观察,陶弘景终于揭穿了蜾蠃衔螟蛉的秘密:原来蜾蠃也有自己的后代,螟蛉是被衔到窝里给幼虫当食物的,根本不存在“螟蛉义子”这回事!从此,陶弘景更感到,凡事最好亲自观察,绝不能人云亦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现代名人励志小故事:爱迪生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 ”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

爱迪生 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爱迪生未成名前是个穷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见他,关心地说:“看你身上这件大衣破得不象样了,你应该换一件新的。” “用得着吗?在纽约没人认识我。” 爱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几年过去了,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 有一天,爱迪生又在纽约街头碰上了那个朋友。“哎呀”,那位朋友惊叫起来,“你怎么还穿这件破大衣呀?这回,你无论如何要换一件新的了!” “用得着吗?这儿已经是人人都认识我了。”

爱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现代名人读书小故事

全文共 2595 字

+ 加入清单

读书身健即是福,种树开花亦是缘。”好一个读书人,好一片读书的心境。从古到今有很多关于名人读书小故事,下面为大家分享了现代名人读书的小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鲁迅在“三味书屋”

鲁迅小时候非常淘气。一天,镇里的戏台正在排戏,鲁迅听到外面的锣鼓声,便在家里坐不住了,趁着父亲不注意,他一溜烟儿地跑到戏台前看热闹。这时,戏台周围已经挤满了人。突然,热闹的锣鼓声停了,从后台走出一个人,对台下一拱手说:“哪位小兄弟愿意上台?我们让他客串阎王殿里的小鬼。”那些平时非常调皮的孩子这会儿却你推我、我推你地谦让起来。

“我来!”小鲁迅走上台去,让戏班的人画了个花脸,然后拿起一把钢叉就舞起来,戏台下马上响起叫好声。他得意极了,舞得更得劲儿了,小伙伴们都非常佩服他的勇气。

鲁迅12岁那年,被父亲送进了一所叫“三味书屋”的私塾就读。初入学时,鲁迅对百草园中的那些小精灵非常感兴趣。他在园中想起古人东方朔说过有一种虫叫“怪哉”,用酒一浇,便会消失不见。鲁迅非常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便悄悄地问私塾的先生:“先生,这‘怪哉’虫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生却板着脸,很不高兴地回答:“不知道!”

后来,鲁迅慢慢体会到学生应该读书,先生不喜欢学生问各种古怪的问题。于是,鲁迅开始刻苦读书。起初十分严厉的先生也开始喜欢鲁迅的聪明刻苦,态度渐渐和蔼起来。鲁迅为了勉励自己学习,制作了一张小书签,书签上有10个正楷小字:“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时,他把书签夹在书里,每读一遍就从上往下盖掉一个字,读过几遍之后,就用默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熟练地把课文背出来了。后来,同学们也都向鲁迅学习,纷纷制作“读书三到”的书签。

陈景润认真读书

陈景润小时候经常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捉迷藏。不过,陈景润捉迷藏时有点特别。他常拿着一本书,藏在一个别人不容易发现的角落或桌子底下,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一边等着别人来“捉”他。看着看着,他就忘记了别人,而别人也忘记了他。

上学期间,陈景润酷爱数学。当老师讲解数学题时,他总是集中精神认真听讲。课后布置的习题他也认真去做。陈景润在解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无限乐趣。数学是心智的比试和较量。陈景润对于解题,向来不吝惜时间和精力。陈景润不懂就问,别看他平时沉默寡言,但向老师请教时却毫不羞涩和胆怯。他的求教方式很特殊:看到老师外出或者老师从高中部到初中部去,他就紧追上去,和老师一起走一段路,并且一边走,一边问问题。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沈元教授的课。沈元教授给同学们讲了世界上一道数学难题:“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的理论。但他一出生也没有证明出来,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长久以来,‘哥德巴赫猜想’之迷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但始终没有结果,并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沈元教授把“哥德巴赫猜想”作了个形象的比喻,他把数学比喻成自然科学的皇后,把“哥德巴赫猜想”比喻成皇后皇冠上的明珠!沈元教授讲解的“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

许多年之后,陈景润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66年,他发表了《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这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所证明出的那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后来这条定理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爱读书的陶行知

陶行知小时候十分聪明。他常到邻村叶家玩,看到厅堂里的对联字画,就用竹条在泥地上描摹。他到了读书的年龄,家里却无力缴纳学费,幸好有位秀才在附近开馆教书,很喜欢聪明好学的陶行知,愿意免费收他为学生。这样,6岁的陶行知就得到了接受启蒙教育的机会。9岁时,陶行知来到外婆家,外婆见他聪明伶俐,就把他送到吴尔宽先生的学堂伴读,陶行知这才正式入学。在那里,陶行知练出了一手好书法。启蒙教育结束之后,他便进入学堂,读四书五经。

10岁时,因父亲失业,陶行知只得半工半读。他每天砍一担柴,挑到城里卖掉后再去上学,每天往返20里,就这样学完了四书五经。这时的陶行知已深知读书对穷孩子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因此学习更为刻苦自觉。他听说距黄潭源村15里的小南海航埠头曹家,有一位满腹经纶的前清贡生王老先生在主持学馆,便前去求学。王老先生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便免费让他伴读。

少年陶行知迫于生活的压力,不能一心读书,必须经常参加劳动。他有时替父亲挑瓜、挑柴进城出售,有时帮母亲挑水、洗菜。崇一堂校长见陶行知勤奋好学,便允许他免费入学。这样,15岁的陶行知进入了崇一学堂。由于基础扎实,他一入学就直接被编入二年级,毕业时,他的成绩名列第一。在崇一学堂读书期间,陶行知既学现代科学知识,又没丢下古典文学。因为家境不好,他向崇一学堂的同学借来唐诗选本,在吟诵之余将一本书工工整整地抄完了。还书时,同学的父亲问陶行知唐朝诗人中最推崇谁。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杜甫和白居易。”并说::“杜诗沉郁有力,多伤时忧国之作;白诗通俗易懂,道出民生疾苦。”同学的父亲为陶行知有这样的想法而感到惊奇,他认为陶行知一定会有所作为。

后来,陶行知成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

王亚南睡三脚床: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读书刻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施洋搓脚夜读:

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现代名人励志故事2.战胜残疾的巴雷尼——坚持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山西名人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山西,有许多名人.

两千多年来,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著名的人物.他们之中,有著名的君主晋文公,我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著名的政治家蔺相如、狄仁杰、毕士安、田呈瑞、杨深秀,著名的军事家和将领廉颇、卫青、霍去病、关羽、薛仁贵、杨业,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和学者王勃、王之涣、王维、王昌龄、柳宗元、白居易、司马光、米芾、白朴、关汉卿、郑光祖、罗贯中、傅山、阎若璩,地图学家裴秀,治黄专家贾鲁…….他们象历史长河中灿烂的群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给当时的社会以积极的影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重尔(前 697年——前 628年),春秋时晋国国君,即晋文公,前 636年至前 628年在位.献公妃狐姬(戎族)所生,因遭骊姬之乱,流亡在外十九年,后由秦穆公发兵护送回国,被立为晋君.他重用狐偃、赵衰等人,协力修明内政,整饬法纪,增强战备,又号召诸候勤王,平周室王子带之乱,迎襄王复位,树立了政治威信.后于城濮(今山东鄄城临濮集)与楚军接战,诱敌深入,大败楚军.旋在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主盟诸候,周天子亦奉如参加,策命他为“伯候”(霸主).

廉颇,战国时赵国将领.惠文王时,将兵破齐,拜为上卿.后多次击败齐、魏,歼敌立功,以勇敢善战闻名于诸候.秦、赵为争夺上党,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北)大战,他统帅大军,筑壁坚守,相持三年.前251年,他大破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晚年悒郁不得志,愤而奔魏.后又离魏适楚,死于寿春(今安徽寿县).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原为宦者令舍人.惠文王时,奉使报秦,当庭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前 279年,秦、赵会于渑池,他随侍孝成王,面斥强秦,不辱国体.以功任上卿,居廉颇之上.由于他善自谦抑,相忍为国,使廉颇受到感动,负荆请罪,遂成刎颈之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山西名人郑光祖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生卒年不详。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号称元代四大杂剧家之一。

有关郑光祖的生平事迹没有留下多少记载,从钟嗣成《录鬼簿》中,我们知道他早年习儒为业,后来补授杭州路为吏,因而南居。他“为人方直”,不善与官场人物相交往,因此,官场诸公很瞧不起他。可以想见,他的官场生活是很艰难的。杭州的美丽风景,和那里的伶人歌女,不断地触发着他的感情,他本来颇具文学才情,使他开始了杂剧创作。

据文学戏剧界的学者考证,郑光祖一生写过18种杂剧剧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慑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

从这些保留的剧目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剧目主要两个主题,一个是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另一个是历史题材故事。这说明,在选择主题方面,他不像关汉卿敢于面对现实,揭露现实,他的剧目主题离现实较远。他写剧本,大多是艺术的需要,而不是政治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山西名人的作文

全文共 1826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华这片无边的夜空,无数颗星星熠熠生辉,点缀得它万分璀璨。小编收集了山西名人的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山西名人狄仁杰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狄仁杰

在中华这片无边的夜空,无数颗星星熠熠生辉,点缀得它万分璀璨。如果你仔细观察,便会发现——那其中有一颗最亮的星星在先人牵引出的银河中闪耀。

那是一代民相狄仁杰留下的廉洁之光。

在有生之年,他为了保一位将军的性命,据法力争、犯颜直谏;为了还朝廷一片好风气,他刚正不阿地严惩了罪臣王立本;为了解救无辜百姓,他明察善断为百姓伸冤……狄仁杰身居要职,以民为优,这是大唐之福,是黎民百姓之福。从古至今,正因为有这样清正廉明的好官,历史上才几度出现盛世,中国才不断发展壮大。

然而,在我们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把狄仁杰刚正廉明、两袖清风的精神遗留下来了呢?

有些人仗着自己的权势,贪污、受贿,于是,有名无实的官职、若有若无的罪名纷至沓来;有些人为了做大官,对上级阿谀奉承,于是无数百姓辛苦挣来的钱打了水漂,流进受贿人的腰包;有些人贪生怕死,面对外国人盛气凌人的一步步得寸进尺,视而不见、任由宰割;还有人……当今社会的劣俗风气处处都能体现出,可狄仁杰的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又在哪里?

从现在起,让我们以史为鉴、以人为镜,走上正义与光明之途;让我们学习伟人那种精神品质,做中华民族新一代的脊梁!

第二篇:山西名人貂蝉

这猫其实不叫貂蝉,叫来来。貂蝉是他的“雅号”。人如其名,我家的猫并不漂亮,为什么叫貂蝉呢?貂蝉可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呀!

这名字的由来,还得从它的习性说起。

它只要看到我们吃饭就嚷着要吃,就算它刚吃完饭也是如此。如果不给他吃,他就会一直喵喵的叫着,直到你给它吃为止。叫一段时间后,它就忍不住了,悄悄地溜到厨房把猫粮袋子给扯破了,把头扎进袋子里,大吃特吃。如果遇上这样一场以吃为主线的乱子,你就别想睡觉了。

如果给他一碗进口猫粮和一碗国产猫粮,它会果断地冲向进口猫粮吃个一干二净,连碗都要舔好几遍,国产猫粮呢?一点没动。喂它鱼,它只吃金枪鱼。水,它只喝纯净水。过夜的食物从来不吃。

一次,我看到它那么贪吃,便想逗逗它。在它有滋有味啃鱼骨头时,悄悄地抽走它的鱼,大声对它说:“你看你,一次吃这么多,还只吃金枪鱼,不给你吃了!”它一听,急了。大声叫着,奋力朝我跳着,跳了一下又一下,可就是抓不到。它弓起背,嘴里发出“嘘”,“嘘”的声音,伸出爪子朝我展示,好像在说:“你再不给我,我就抓你了!”唉,这猫,一见到吃的就六亲不认了。只好把鱼还它了,我只好乖乖地把鱼送到它的碗里。

你看,又刁又馋,这正是它的本性,简称“刁馋”吗!

第三篇:山西名人霍去病

霍去病,一个遥远的名字,一个已经模糊的身影。却还有依然滚烫的血性和悍勇。历史、传说,都已经锈蚀斑斑,但依然清晰的是他不灭的风骨和风华

-------前言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多么一句铮铮铁骨的话啊伴随着一代名将霍去病传唱了几千年。历代都有无数的文人雅士写下一首首不朽的诗篇来赞颂他的功绩。

当年,霍去病在抗匈战争中建立奇功,多次得到汉武帝的奖赏。汉武帝前后赏赐他食邑一万七千多户,官至大司马。称得上是高官厚禄,尊荣无比!但是霍去病并没有坐享安逸生活,心里仍然牵挂着国家的安危。汉武帝为了奖励他,特意命人为他在长安建造了一所精致的住宅,叫他去看看满意不满意。他却对汉武帝谢绝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是何等豪壮的语言!可以说是霍去病战斗的一生的写照。短短8个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充满了为国舍家的耿耿忠心和豪迈慷慨的英雄气概。不仅武帝当时听了,大受感动,这震撼人心的8个字,也刻在历朝历代保家卫国将士们的心里。就是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仍能让人热血沸腾。而霍去病也成了爱国将领的表征,受到历代人们的推崇。霍去病短短24年的一生中,多次出塞征战,是一位没有败绩的军事天才为西汉取得抗击匈奴的最终的胜利。

霍去病的少年生活极尽坎坷,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儿子,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父亲不敢承认的私生子、母亲又是个女奴,看起来霍去病是永无出头之日的,然而奇迹终于降临在他身上。

大约在霍去病刚满周岁的时候,他的姨母卫子夫进入了汉武帝的后宫,并且很快被封为夫人,仅次于皇后。霍去病的舅舅卫长君、卫青也随即晋为侍中。卫氏家族从此改变了命运——这时候恐怕没有人想到被改变命运的不仅仅是卫青和霍去病,被改变命运的还有多年来汉匈之间的攻守易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