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走进高四作文【精品20篇】

太阳造福于人类,给我们带来了光和热以及世间万物。小编收集了我想变成太阳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1197

作文

239

走进陶渊明作文

全文共 1923 字

+ 加入清单

陶诗流传千古,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尤其在这个喧嚣和浮躁的时代,陶诗的价值更被得到充分的认识。这不能不归功于陶渊明在其诗中所创造的平淡自然而又真实可感的优美的艺术境界。陶诗风格之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真实、自然、平淡。陶诗是平淡自然的,但并非平直淡寡、枯索无味,而是在平淡中见真情,在质朴中含至味。即苏轼所说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评韩柳诗》)。陶诗展现的是淳厚澄澈的心灵,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言志述怀都始终围绕这样一个中心。因而陶诗又是淳厚有味、真实可感的。

陶诗所以真实,在于他的生活有真实的可表现的内容。陶渊明的一生是充满矛盾的,开始是出仕与归隐的矛盾,接着是躬耕理想与生活实际的矛盾。不断体验这些矛盾,认识和揭示这些矛盾,就是他创作的全部过程。但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诗人以真率的态度,将自己真挚而深切的思想感情熔铸在他表现生活的过程中。诗歌创作上,感情是最关重要的因素,生活中的景和理如果没有浓厚感情的渗透,便会失去作品感人的魅力。在陶渊明的笔下,飞禽走兽,花卉草木和山山水水,都饱和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这些自然景物中,都熔铸着他无限喜悦的主观感情,它们都在人境之内,与人的生活融成一片,诗人旷达的胸襟和情调、高远的精神境界,藉此而自然地流露出来。例如: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五首》之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读山海经十三首》之一)

陶诗所以真实,还在于诗人具有表现生活真实的艺术手段。而这吐出地表现在语言运用上。诗人善于挑选最恰当的字表达出最完美的意境,使人感到亲切自然,韵味无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见”字就把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偶尔见山,初不用意”的情态完全展示于读者面前。又如“中夏贮清荫”之“贮”字,写夏日树荫的清凉可掬,达到了高度的神似。更重要的是,陶诗没有华丽或艰涩的词句,所有的语言都非常自然而平易近人,做到了语言的朴素明朗、生动自然。由于具有娴熟的写作技巧,所以陶诗抒情形象活现,情调气势生动,读起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关于自然,具体到诗歌创作,强调的是情感的原生性、原发性。陶诗抒写情感的手法很有特点。他善于用散漫的笔法勾勒出几幅寻常的农家生活场景,经营出一个宁静和美的境界,让自己的情感自然地从画面中渗透出来。《归园田居》、《移居》、《读山海经》第一首都是很好的例子。诗人善于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在他的笔下,傲雪盛开的菊花、“含熏待清风”的幽兰、“卓然见高枝”的青松、“暧暧空中灭”的孤云,都是他孤高傲世、守正不阿的人格情操的象征。陶诗在语言上擅长用“草屋”“墟里”“桑麻”“井灶”等这类浅显古朴的田家语和白描的手法来传写农村的生活情调和气氛,描绘出一幅平淡无奇而极有韵致的画面,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极高境界。陶诗几乎不渲染、不夸张,尽可能避免在形式上做文章。他把丰富的意蕴、深厚的情感,熔铸在单纯的形象和朴素的语言中,从而获得一种“表里俱澄澈”的纯净透明之美。陶诗的自然,是生活的自然、生命的自然。

平淡是一种境界,陶诗不雕章琢句,精细的描绘事物本身。陶诗往往表面平淡,底蕴却极为丰富,读来韵味隽永,可谓冲而不薄、淡而有味。陶渊明还善于以冲淡的情态表现强烈的感情。他的诗,在形似与神似高度统一的前提下,以写意为主。诗人往往突破客观景物外在的局限。以神写形,着重反映诗人的气质和神韵,在写景中达到了“妙合无垠”的境界。

意境单纯而丰富,语言朴素而明净,是陶诗的面貌呈现。“不杂”、“不繁”,使陶诗绝去尘滓,出神入化。最终达到心灵美与艺术美的高度融合统一。平淡的美学之境与现实的人生之境紧密相联,陶渊明阅尽沧桑,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之后,在人生归于自然、归于本真的同时,诗歌也归于平淡。

需要指出的是,陶诗的自然、平淡是以对真实的追求为前提的:即人格之“真”。如果没有真实为前提,自然与平淡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

陶渊明在诗歌艺术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美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一是扩大了诗歌的审美视野,丰富了诗歌的审美内容。他把诗歌的题材、范围扩大到了乡村、田园、日常生活,成为中国田园山水诗的开创者。在陶渊明的笔下,乡村生活、田园风光才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加以表现,呈现出如此的新鲜和活力,由此为后人辟开一片开阔自如、情味独特的新天地。二是“开千古平淡之宗”,使中国诗歌从唐朝始确立以平淡、朴素、自然为上反对刻意雕琢的最高的艺术标准,并且被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共同遵守,直至今日。

仅此两点,陶渊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就已经不朽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走进桃花源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阵阵春风随客到,朵朵桃花向阳开。2005年3月28日,桃花源——这个花的世界,变成了人的海洋。500多名身着节日盛装的中小学生,与来自天津、上海、香港、台湾地区、新加坡等地的数万名游客,拉开了“中国湖南桃花节”的序幕。

位于湖南省桃源县西南的桃花源,近年逐渐成为了旅游的热点景区。它的前面有滔滔不绝的沅江,后面是绵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内古树参天,花草芬芳。桃花山、秦人村是桃花源的心脏,桃花溪、秦人古洞等70余处景点是它的经脉。脚下之路,净是曲折石阶;入眼之景,处处生机盎然。人在溪边走,宛若画中游。

走进桃花源,成片的桃花林映人眼帘。与往年桃花节不同的是,今年的桃花并没有盛装迎客,而是枝枝桃花含苞待放。据桃花源风景管理处介绍,要是往年,这个时候早已是桃花灿烂了,今年由于天气比较寒冷,桃花要比往年迟开一段时间。

开幕式后,桃花源景区还举办了“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源里尽开颜”、“秦人楚韵秦人村,桃花源里可耕田”等活动,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游客们笑容满面地参加了在桃花林中留真情、遇仙桥上遇仙人、人鸽共舞祈和平等活动。在最原始、最古老的部落村庄——秦人村,游客身着秦楚服装参加了古式秦人婚嫁活动,亲身体验了耕田、打鱼、打铁、做擂茶、车水等田园生活。

如果说城市能激起人们创造的欲望,那么桃花源的山水便能净化我们的情感。一位游客说:“在城市生活久了,更感到山川绿色的珍贵。桃花源的红树青山,桃花源的万秆翠竹,桃花源的幽涧呜泉,都能在游客心中烙上一幅幅抹之不去的美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走进江湖作文500字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人,一杯酒,一把剑,行走江湖,浪迹天涯。

看过的是非成败太多,看过的尘世纷挠太多,看过的功名利禄太多。走遍喧嚣繁世间,寻找一点真实。漫无目的地走着,直到某一次不经意的抬眼,走进了这一方江湖。

走进江湖,那里有一片桃花林。那里不仅有郭靖、黄蓉流传的故事;更有黄药师饮酒赋桃花;有周伯通疯颠戏众人……既走进江湖,不妨在此停一停脚步,去看那三千繁华之桃花,去品那白衣之煮茶,去饮那青衫之沽酒,去寻那一份难得的明净。

走进江湖,那里有一塘碧莲池。那里有莫愁之“问世间,情为何物”之感叹;亦有殷素素手采莲,白衣踏歌去;更有七公十八降龙掌,相斗碧波池上……既走进江湖,不妨在此停一停脚步,去泛画舫小舟,素手采莲,去蜻蜓点水,踏歌而去,去品一份碧池的宁静。

走进江湖,那里有一方小天地。那里还是空白,没有故事,没有桃花,没有碧莲。但有我,有你,有剑,有酒。何必纠结?上路便是,江湖之路还甚是漫长。去做浪子,一生浪迹天涯,不问归期也好;去做英雄,一世洒血沙场,铁马金戈也罢。总之,既走进江湖,为何不留些踪迹?你有长剑我有酒,余生江湖一起走。

走进的是江湖;明了的,即是已心。

折衣少年,血染菁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走进桃花源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桃花源请来了三位非常尊贵的客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位名播三湘的画家,一位享誉世界的设计师。他们将用自己的智慧,各自为桃花源献上一份厚礼。

走进桃花源后,诗人最为兴奋。晨光中,他漫步桃林,看到含苞待放、娇颜尽展的桃花,赞叹道:“白云芳草疑无路,流水桃花别有天。”月夜时,他顺着小溪而行,望着蜿蜒的小溪,听着潺潺的水声,不禁吟诵起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他眼里,桃花源里的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每一条小溪,都是绝美的诗歌。

在桃花源里,画家一直就没有停下来。他有时将画夹摆到山峰上,俯视谷中的绚丽景观,片刻之间,一幅浓淡适宜的山水画便出现在他笔下;有时将画夹架到桃树下,用艳丽的色彩描绘着桃花的种种风采,不待多时,一幅色彩艳丽的桃花图便出现在游客面前。在他眼里,桃花源里的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每一条小溪,都是绝美的画面。

热爱事业的设计师自然也没有闲着,他几乎踏遍了桃花源的每一个角落,一个个精美的设计方案也开始在他胸中萌生。他心里只有一个梦想,就是用自己最美的设计,让这“世外仙境”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早日走向世界。

就在人们期盼着三幅代表性作品面世的时候,出现了一件让所有桃源人惊讶的事情——三位尊贵的客人竟然不辞而别了。有人说,肯定是接待规格不够高;也有人说,也许是他们对桃花源根本就没有感情。就在大家议论纷纷时,工作人员收到了一个厚厚的包裹。迫不及待地一打开,一叠厚厚的画稿展现在大家面前,只是不知为何画面上都用红笔重重地画了一杠。就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封长长的信露了出来。这是三位客人留下的话:

画家说:“我曾尝试用几株桃花束描绘桃花源之美,却发现难以展示桃源人的热情;我曾尝试用整片桃花来展示桃林的热闹,又发现无法融入桃花源的清幽。”

作家说:“登高临远,临流赋诗,本是一件幸事,无奈李白、王维、王昌龄等名家均有诗作在前,不敢动笔了。”

设计师说:“走进桃花源后才明白,天然就是最美的设计。”

读完三位客人的信,大家才明白过来,原来,桃花源的美是不需要任何修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走进杜甫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锦城丝管月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当我走进杜甫草堂时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这首诗。

在浓浓文化与乡土气息中,杜甫草堂让人感到古典又淡雅,到杜甫草堂内更让人的心非常静,从南门走进不远你就会看到用青花瓷碎片镶成的“草堂”两个字非常的引人注目。

在杜甫草堂还有两个地方让我最为喜欢。

杜甫的故居。是由一个四合小院组成,小院外有一个醒目的名字“柴门”,这就是小院的代名词,也非常符合小院的特征。外面种着很多树与竹子,还有一条小溪,院中央还有一组石桌,看到它我们自然就会想起当杜甫坐在石凳旁或独自或与友人饮酒作诗的场景。所大部分游客都会到这里坐一坐,感受一下大诗人的风范。走进屋里,入眼的便是客厅,客厅里的摆设非常简单,慢慢走入寝室,室内只有一张床与一个柜子,杜甫的生活让我看到他对生活的追求和淡薄。

还有一个地方是杜甫塑像馆。入眼首先看到的是杜甫悠闲的躺着,又有一股大诗人潇洒的大风范,这座塑像把杜甫刻化得像一朵云一样,它让人琢磨不透,而且还有敬而远之的感觉。塑像后面是一幅壁画,壁画主色是大红,雕刻精美且气势磅礴,与所有雕塑显得相得益彰,还有几座塑像,都是我国的大名鼎鼎的诗人或词人。有一座我听别人说摸了它的胡子才有福,原来就是杜甫的塑像,发现塑像的胡子都被摸得发亮发光了,但愿我也能沾沾大诗的光慧。短短的游览,可能我不能尽兴,但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走出塑像馆,我就准备回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告诉自己:“我走进了杜甫草堂,心也走进去了!下次我还会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走进童学馆,学国学作文900字

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是传统文化之一,更是几千年人文精神的沉淀。今天就跟随着我们太报的小记者们来童学馆,体验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走进童学馆,一幅巨大的孔子画像便印入我们的眼帘,他似乎期盼着我们的到来。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身着精致的汉服,”穿越”时空,变成了一个个文质彬彬的小书童。9:30体验活动正式开始,在教室里老师教我们学习茶道,教我们如何泡茶,敬茶,品茶;教我们学习弟子规……。

开蒙礼开始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这些小书童闪亮登场。第一环节师正衣冠,老师为我们整理衣服,以示尊重;第二环节我们认真地双手重叠,拇指相扣,顶住额头,连鞠三个躬,庄重地集体行拜孔礼,以示对孔子的尊敬;第三环节我们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小小弟子规,句句大道理;第四环节击鼓明志,每个小记者们举起双捶,在鼓上用力敲打三下,并大声地说出自己的理想。轮到我时,我紧张地咽咽口水,使劲地在鼓上敲了三下,并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理想:”长大后,我要当作家!”第五环节开笔写字,我们拿起毛笔,在纸上先写了一个人字,接着在旁边又写了一个人字,意味着从小要学会做人,又在从字上方写了一个人字,意味着要团结友爱,虽然我写得不是很好,但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

第六环节终于轮到我与其他四位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展示茶道二十四式。我们井然有序,有模有样地跟着老师开始了:叶嘉酬宾,孟臣净心,高山流水,乌龙入宫,芳草回春。看着老师流畅地表演,真可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从小学习练习茶道可以修心养性,可以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同时让孩子们在袅袅茶香里感受古人尊重父母,孝顺父母,“父母呼,应勿缓“的道德理念。第七环节美德善行,我和几位小记者一起表演了两个话剧《手表去哪儿了》和《爸爸的烦恼》,在表演中我明白了在还未清楚事情的真相之前不能妄下定论,把怀疑当成真相;对待长辈,不能在长辈面前显摆自己的才能,藐视长辈。最后第七环节我们向家长们展示了手语舞《跪羊图》,懂得了百善孝为先,要尊敬父母,尊敬长辈,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在走进童学馆,学国学的小记者活动中,让我们受益韭浅:穿汉服,拜孔子,习礼仪,学茶道,诵读弟子规,希望更多的人热爱国学,学习国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第一次走进萧山档案馆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6 字

+ 加入清单

档案是什么?档案馆有什么?档案有什么作用?带着这些疑问,5月26日下午我以萧报小记者的身份第一次走进萧山档案馆,去那里查找我心中的答案。

首先我们来到档案馆的二楼多功能厅听章老师给我们讲述关于档案方面的小知识。原来汉代的兰台就是现代的档案馆;当时的兰台令史就是现代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就连档案一词在历史各朝中上有着不同的称谓,有册、中、典籍、文书、文案、案牍等之称。这一课真让我大开眼界,对档案有了更新的了解。

通过对档案知识的学习,随后由周老师带我们到一楼参观档案馆。那里记载了萧山从古到今的历史变迁,见证了萧山的发展历史。从古代的吴越相争的古战争到近代的浴血奋战获得解放,再到现代工业企业的新兴崛起;从八千年前跨湖桥文化、九百年历史的湘湖、中国瓷器发源地等历史遗址到楼塔细十番、翻九楼、河上龙灯胜会等如今的非遗精萃;以及沿江制盐、萧山土纸、萧山花边、仿南宋官窑瓷等手工艺品;萧山萝卜干、萧山霉干菜、萧山三黄鸡等土特产品;西施、贺知章、葛云飞、毛奇龄等历史人物,档案馆按古代厅、近代厅、现代厅、文珍厅、人物厅等五大厅进行分门别类存档陈列,让前往参观的市民对萧山的历史沿革有个纵向的深度了解。原来档案馆是讲述萧山人杰地灵和源远流长历史的好地方。

走出档案馆,我们便来到了放映厅观看《客从何处来》的记录片。片中70多岁的易中天先生通过查找档案的方法查清了自己的身世,查清了为什么70多年前易氏家族一夜之间死了400多人而自己家庭成员却免遭日本人的侵略的真正原因。原来档案有这么神奇的作用,既可以弄清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的事情的来拢去脉,又可以让我们新生代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

离开档案馆前,想不到还让我们每位小记者通过输入爸爸妈妈的信息资料查阅到了他们的结婚照。原来档案馆除了可以查到历史档案外,也可以查阅个人档案。如果有空的话大家可以前往萧山档案馆免费参观,了解一下档案的前世今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走进婺剧文化作文350字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来到天姆山参加研学活动。

我们到了之后,来了一位老爷爷,老爷爷是婺剧团的团长。老爷爷带我们参观了婺剧展示馆,里面有各式各样的脸谱,老爷爷给我们介绍了不同的脸谱代表什么样的人,脸谱上的图案都是不同的。比如:小花脸上会有蝴蝶,白脸表示奸诈、多谋,青脸代表狡猾、阴险,红脸表示忠义、勇武,黑脸表示刚毅、耿直,绿脸代表粗犷、豪迈,大花脸就代表净。

听了老爷爷的介绍后,老师让我们根据我们自己想象把脸谱画出来,我画的是白脸,是一个奸诈、多谋的贪官,我在这个脸谱上画上了许多金元宝和铜钱。画完之后,老师看了看,又帮我在画上加了一些特别的颜色,于是整个脸谱就是“活”了起来。我把脸谱剪下,黏在了彩色卡之上,非常好看。

同学们画完之后,大家一起拿着自己的作品在文化礼堂的门口合影留念。

这次研学活动让我收获了许多知识,让我对婺剧脸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高三有关走进元宵佳节的作文范本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来了!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它是春节活动的一个高潮,过了元宵节,这年才算真正把年给过完了。在古代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或“灯节”,到现在已有二千年的历史了。民间有逛灯会、社火表演、喝酒、猜谜、放烟花等活动,俗称正月十五闹元宵。所以呢,元宵节是一个喜庆热闹的佳节

我们这儿不是什么古城,没有什么庙会,也没有灯会,我们有的就是县政府组织的每年一次的放烟花活动。放烟花的地点就定在县政府门前,大约七点左右。

我们赶去看烟花时已经有一些的晚了,花炮已经开始燃放。那里人山人海,热闹极了!我们先是看到无数个孔明灯升上天空,我连忙许愿。还没来得及闭上眼睛,只听一声巨响,烟花往天空中射去,在天空炸出了美丽的火花,同时掉下来一个个“降落伞”,五颜六色的,美丽极了。有的烟花像火箭一样,飞上天空,又像花朵一样绽放开来,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把人看得都入迷了。天空中的烟花越来越多,形态各异。有的像撑开的伞,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花朵,还有的像数十条金色的银蛇,扭动着升上天空。天空好似一幅美丽,迷人的画面。

我们被罩在五彩斑斓的烟花下面,有一种仙女飞天的感觉;又象是若大的空间,只有我自己在遨游神州。

欣赏烟花之余,“吃”也是必不可少的。宋代已经有元宵节家家吃汤圆的习俗,取其平安吉利,合家团圆之意。赏完烟花,我们也要回家吃汤圆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走进杜甫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草堂,远远的向我走来.

承认,我更喜欢的李白的潇洒豪放,可杜甫也是我非常敬重的诗人.时代造英雄,生活在盛唐到衰唐过渡时期的杜甫,是不会潇洒如李白的.杜甫的诗既有”感时花渐泪,恨别鸟惊心”这样的诗句,又不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如此厚重的诗句.但总的来说,杜甫是伤感的.他忧国忧民,他借古咏今,他奋力入仕想为大唐王朝尽一份薄力……

然而,命运是如此的不知眷顾,仕途的不顺利逼迫我们的诗人不得不隐居山野.也许选择隐居,过一种闲云野鹤般的神仙日子是杜甫最好的归宿.可当我推开柴门,走进草堂遗址的刹那,我知道自己错了.这位忧郁的诗人并没有真正的出世,他无时无刻不在痛心劳苦大众的困苦,吟咏着”三吏三别”;他关心老百姓的生活,看到丝丝细雨,竟酣畅地高歌《春夜喜雨》.他心里想着念着的都是许许多多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但是,他忘记了自己.不,有一首是写给他自己的.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大风无情地掀翻了唯一可以为我们诗人挡雨的茅草屋顶.大雨肆意地打下,他愤怒了,于是提起笔愤然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不知道这里面仅仅是对自然的一种宣泄,还是包含着对自己生活,甚至对社会的一种控诉.

杜甫的晚年是贫苦的.随时都有倒塌可能的茅草屋,破烂的桌椅,不能叫做床的床……这就是他晚年的全部.可是,我们的诗人不管自己的生活多么的潦倒,自己多么的瘦弱嶙峋,他还是义无返顾的把自己给了诗.他和诗紧密地融合为一体.可是,他又不是为作诗而作诗,他的诗就是他的心,一种最生活的流露.那不是奔放的美,而是实实在在的美---这种美不能让你陶醉,却会叫你去思考.如果说李白是超不现实的,那杜甫就是超现实.这样的美,这样的人,怎能不让人尊重?

走进草堂,走进杜甫,我感动于他的种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走进海洋作文范本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博山文化馆举办海底大世界海洋动物展览,海底大世界多么诱人的名称,星期六我决定去看个究竟。

一大早,我和爷爷坐上五十路汽车直奔博山文化馆。走进展览室,嗨!这大世界可真小,只有两个展厅。尽管如此,我还是看到了不少海洋动物。有海洋活化石—鲎,有好吃懒做的海胆,有蓝色的海星,还有五彩缤纷的热带鱼,长命百岁的大海龟。它们色彩斑斓形态各异。

鲎是海洋动物的活化石,他的祖先有四亿多年的历史。到现在它们还保持着原来的模样,十二条腿,背着一个“大锅”,后面拖着一条细长的尾巴,黑黑的样子很可怕,实际上他们很温顺,用手翻动它,他们也毫不在乎。讲解员说,他们又叫夫妻鱼很多时候一钓可以钓一公一母两只鲎呢。

海胆像圆圆的球,全身长满了刺,像一个缩身的刺猬,着是个大懒虫,有东西吃一天爬十厘米左右,缺吃少穿时也就爬一米左右。

听讲解员说海洋生物丰富多彩,光我国就发现了两千万种,但只占全世界的10%!海底多么广阔啊!海底是个大世界,哪里有兽中之王蓝鲸,它有35头大象的重量;有横行暴徒虎鲸,他狡猾凶残是海洋中的霸王;有海洋智叟海豚,它比猴子都聪明;还有放电鱼、发光的鱼……

晚上我做了一个蓝色的梦,我畅游在辽阔的大海中,骑着海豚,追逐蓝鲸,摘下了那么多蓝海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走进古诗词的世界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贺知章说过:“少小离家老大回。”谁都会回到那个陪伴你的地方——故乡。无论脚步走多远,在脑海中,只有故乡始终相伴在心间。

缘始于相见,情长与陪伴。走进“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漫步在桃林中,不时飘来一阵花香,传来一阵悦耳的歌声。桃树舒展着嫩绿的树叶,开出一朵朵白里透红的小花,远远望去仿佛一片粉霞,把故乡打扮得异常美丽,走近一闻,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跟随着风的脚步走过池塘,连绵无尽与天相接的荷叶一片碧绿。与太阳相交辉映的荷花格外红艳。青蛙前来问好,鱼儿跳出龙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走。多少岁月沧桑了你的容颜,可故乡一直陪伴。

瓜果飘香,来到果树林。“一株梨树园中长,每逢春来开满花。”朝阳下碧绿的草丛中,一颗颗一串串像胖乎乎小顽童,咧着小嘴欢笑。月光下,大文学家东坡居士发出了祈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明月的陪伴下,亲人虽相隔千里,但默然相伴。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时间逐渐逝去,故乡却从未老去。朱生豪说过“我愿意舍弃一切,以想念你终此一生。”我的故乡,我永远不会忘记白雪弥漫的情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景令我陶醉。雪花像美丽的五色蝴蝶似舞如醉,像吹落的蒲公英似飘如飞,轻轻盈盈,无愧是大地的杰作。

独在遥远异乡的王维发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乡音,故乡永远在心头召唤他的游子。

故乡,有你的陪伴,我不曾孤单。在我失散的童年里,有你陪伴,我亦晴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走进李白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灯下沏一杯茉莉花茶,茶香芬芳扑鼻。我坐在桌前,翻开你的诗篇,走进千年前的你。绚丽多姿,豪迈瑰丽,你的一喜一怒,一悲一叹,无不从书页中一一跃出,闪现在我的眼前。

你像是云中的仙子,不知从何处来,风骨清朗。凡是有酒香之处,必有你驻足的身影。在野地、在别亭、在驿道边,或小醉,或豪饮,尽兴了,挥毫泼墨,不亦乐哉!“花间一壶酒……对影成三人”,你醉眼惺忪,化牡丹为美丽的少女,与你一起欢乐起舞;让清风为你吹奏,素月伴你推怀换盏。何其舒畅,好不痛快?

清晨,你登舟远行。千里之地,对你不过弹指之间,你高唱:“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豪情动江海,潇洒满关山。

你足迹踏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登庐山,你赞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上蜀道,你摇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人们刚刚发现你的踪迹,听见你的笑谈,不想,你又飘然而去,在别处听松涛、观云海、赏日出……

喜欢你的的人们想尽办法请你,于是就有了汪伦与你的故事。汪伦奉上家制的美酒佳肴,盛情款待你,山野村夫的真情也感动了你。汪伦踏歌相送,你终于禁不住泪洒千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你对朋友也是一片挚诚,炽热如火啊!

夜已深,没有风,只有“嘀嗒”的钟声相伴。茶香清幽,诗韵悠长,我已失眠。失眠的我伴明月而轻轻私语:“李白,我想对你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走进苏轼作文800字

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曾回味李清照那优柔寡断的词,曾仰慕李白那潇洒自如的诗,曾联想的白居易那活泼洒脱的意……他,使人总是有一种朦胧的感觉,似薄薄的雾,似若隐若现的窗……他就是妇孺皆知的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的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生于公元1037年,死于公元1101年。谥号文忠。眉州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性格豪放直爽。它的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方面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读苏轼,不能不读他的《江城子R26;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那一年,王弗已故十年,苏轼一直沉浸在悲伤中。那天苏轼所流下的泪,为他们的爱情有了见证。风扫着妻曾住过的房间,读到这里,我们仿佛亲眼目睹了苏轼从梦中惊醒,那一双水冷的双手,拭去眼角的泪水。也许,只有爱妻王弗在世的十年,才是苏轼人生中的最亮丽的时刻……

再一次品味苏轼,又看到了他那不凡的气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便是被称为“千古绝唱”的《念奴娇R26;赤壁怀古》,它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由此我们又仿佛身临诗之境:那苏轼宽阔的胸襟,因为当时的他正贬在黄州做刺史,但他却坎坷中还是始终不忘振兴国家,发扬国家光大,诗中,苏轼把他自己与“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周瑜肝胆相照,暗示自己仕途不畅,壮怀难酬。

这两首格调不同的词,虽然让我们看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苏轼:一个婉转多情,一个大气磅礴,但我们仍然看到一个被逆境逼得“早生白发”的苏轼。一代才子,湮没于历史的红尘却留下千古辞章,让后人读之绵尽,仰之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走进春天记叙作文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早上,张老师带乐耘斋简妙作文班的所有学员一起去虞姬生态园游玩。我们一个个都欢呼雀跃了起来。

首先,张老师让我们在虞姬生态园的南门集中点名,点名的同时,老师也强调了游园要求。然后,就带领我们去第一个景点——小河附近。

到了小河边,我发现,河边的柳树已经长出了新的柳叶,好像想要第一个告诉我们春天已经来了。我在河边还发现了迎春花,开得好看极了。它是黄色的,大多都是由4片花瓣组成的,而且花形还有点像小喇叭一样,非常惹人喜爱。我用鼻子闻了闻,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在小河的附近还有一种像宝剑一样的植物,老师说那是剑麻,一般在五月底开花,开的花就像一串串小铃铛。

第二个景点是板栗林。到了板栗林,我发现很多树上都长出了很小很小的小芽。而且,我在板栗林还爬树了呢!

第三个景点是银杏林,银杏林和板栗林差不多,我也爬了树。可是你一看地上就不一样了。嫩绿的小草、白色的荠菜花和一朵朵紫色的小野花和在一起,就像春姑娘给大地爷爷穿上了一件彩色的花裙子。

最后,张老师带领我们在中心广场上痛痛快快的玩个够。

春天真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走进四季_450字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有四季,它们分别是: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点,有些让人生厌,有些让人喜欢,不信,请看:

春天是个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日子;夏天是个炙热的季节,常常让人受不了;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到处果实累累的;冬天是个寒风凛冽的日子让人瑟瑟发抖。朋友,我这就带你去四季游玩吧!

春天是个鸟语花香的季节。春姑娘飘然而至,给大地穿绿衣裳,到处充满了生机勃勃。小草从土地里探出嫩绿的脑袋,花儿展开那身五彩缤纷的花衣裳,小河唱着动听的歌,在吟颂着春天。我们走了这站,该去下一站——夏天。

夏天,一谈起它呀,大家肯定很厌烦,那个叫热呀!简直是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不止这些呀!还有,在人们忙过之后,正想美美的睡上一觉,那烦人的知了在那不停的歌唱,真烦!朋友,该去下一站了!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王天也遗忘,哇!到处都是一片金色,农民们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我们该走向最后一站了!

呼!冷死我了!看看街道上的行人,个个穿上厚厚的衣服,拖着沉重的脚步行走着,个个瑟瑟发抖着。如果是北方的话,到处是白雪一片!比我们这冷多了!

走吧!让我们走进四季,既要去感受大自然的芬芳,去尽情的享受着!又要勇于挑战大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走进宋词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推开宋词的大门,走进宋词,欣赏着宋词的绰约多姿,感受这宋词的情,宋词的爱,宋词的美。

走进宋词,感受着宋词的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摸鱼儿》中的这两句话,点出了爱情的本质。“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短短数言便刻画出李清照此时心中的千万缕“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意,此情无可消除。更有词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爱情啊。为了爱情竟不顾自己,这远远超出了对爱情的坚贞,这是一种高尚的品格。读罢词句,令我感动,令我为之动容。

走进宋词,感受着宋词的爱,读罢辛弃疾的《破阵子》一位将军的形象出现在我的眼前,他虽有满腔热血和一番豪情壮志,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故而辛弃疾在《永遇乐》中才会有那句叹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既是一腔无处抛洒的热血,一种无处可用只能施展于笔下的爱国之情,但这更是一种悲哀,一种仁人志士在那个“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时代所特有的悲哀。怎能不令我为他们叹息,不为他们凄然泪下?

走进宋词,感受着宋词的美。宋词不仅仅是一首首词,宋词更是一幅幅画,一幅幅只有大师们才能画出的国画。“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我的眼前展开了一幅画卷,夕阳余晖似脉脉含情,绿水悠悠而去,如含恨无穷,只身一人,倚楼望江,久不见归客,只有水中一片白蘋洲,其上芳草凄凄蘋花摇曳。这是一幅多么优美的画卷,令我陶醉其中,不能自拔。但这美丽的背后,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呢。

走进宋词,感受着宋词的情,宋词的爱,宋词的美,体味宋词背后的感动,悲哀与无奈;欣赏着宋词的绰约多姿,与宋词大家面对面倾听他们的讲述,令我受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走进李白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岁月悠悠,弹指一挥,触摸那盛唐的尘土,在诗的世界里走进李白,走进那月色缠绕的低头思故乡;走进那影像叠重的对影成三人;走进那放浪江面的直挂云帆寄沧海的李白的心灵深处。叩响他的灵魂之门,感受他的心中丘壑在浮华与金钱交织的霓虹灯的世界里,尔虞我诈之风吹得我们迷茫在生命不名一钱的彷徨世界。然而,凝望盛唐之雨,掷地之音让我发现了生命的价值,生命的重量,生命的长存。他扬帆出海,他凝望烟雨庐山,他荡舟湍流之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瀑布之壮美把他的心凝结于瀑布自由迸裂的一刹那,镶嵌在心的最深处。流水不羁,任意东西,心的包袱得以解脱,发黑的葡萄才露出一点光泽,霜白的头发才摇曳黑的光辉。

李白把生命的真正的意义定格在自由自在的秀丽山水画卷里,不让污浊的泥淖玷污高洁的灵魂。也许他在物质上很穷,然而精神之上他却超越了众人,寻得一方净土安放自己的心灵。在山与水的交映下,谛听两岸猿声啼不住,想象朝辞白帝彩云间,放歌轻舟已过万重山。水的灵动,带走了心的疲劳;山的厚重,增加了生命的重量!

李白,你那洒脱的心灵让人艳羡;你那不羁的仗剑天涯的豪情让人留念;你那大自然的旷达心胸让人追求!李白,你那如莲般高洁的品行留给我们思考;你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留给我们沉思!

李白是高傲的,而又是孤独的。他因才气而高傲,又因高傲而孤独。他是池中的青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是孤傲的鸷鸟,不与燕雀同群。走进李白,走进那段繁华的历史。繁华背后,一支孤傲的青莲在池中,摇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走进芙蓉园,梦里去大唐随记作文800字

全文共 847 字

+ 加入清单

繁华一梦梦千秋,千年一叹叹繁华。——题记

来到大唐芙蓉园,感受繁华的盛唐。

从御苑门进入大唐芙蓉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唐遗宝”四个篆刻在印章上的大字。有什么“遗宝”?有些好奇,有点迫不及待。走过长长的桥,眼前出现的是假山瀑布,雾气缭绕,如梦如幻。走近瀑布,凉凉的水汽袭来,顿时叫人神清气爽。继续向前,沿湖行走,淡淡荷香扑面而来。粉红的花苞含羞待放,亭亭玉立在层层荷叶间;还有几朵正开得娇艳,微风拂过,金色的花蕊迎风摇摆,显得更加纤细娇嫩惹人怜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用在此处再贴切不过了。

听说前面就是唐诗峡,我三步并作两步走,这可是期待已久的地方啊。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唐诗峡的黑铜壁上,“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是何等地磅礴大气!不仅有《春江花月夜》,还有好多古诗,熟悉的不熟悉的都有。她们或是苍劲有力的行书,或是娟秀小巧的楷书,无论哪一种都是那样俊秀、那样迷人,真叫我满心欢喜。

欢喜的不仅有我,还有好多小朋友。他们正在唐诗峡玩耍,稚气的笑脸,动听的笑声,追逐打闹的他们多像蹁跹起舞的蝴蝶,我灵机一动:“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峡谷无处寻。”

虽然留恋唐诗峡,但脚步还是直奔紫云阁——这里最华丽最雄伟的宫殿。紫云阁一共五层,我们从大殿前的石阶拾级而上,在二楼回首,楼下的人都变小了。走上三层,来到观众席,特意挑了个中间位置坐下。俯瞰下方,无论是殿前的广场,还是宽阔的湖面,或是更远的地方,全都一览无余,真叫人心情舒畅!想必古代皇帝就是喜欢这种君临天下的感觉吧。进入三层宫殿,这里正在表演“东仓鼓乐”——一种宫廷音乐。锣鼓铿锵有力,雄浑之中带着空灵,稳重之中不乏飘逸;笛声混合着竽声,悠扬婉转,清新脱俗。静静地听着,我仿佛看到:阳光明媚的天气里,花儿灿烂地盛开,鸟儿欢快地舞蹈,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乐曲婉转,回环往复,引人遐想……我仿佛梦回大唐,穿梭在长安街巷,春光烂漫,诗酒飘香……曲终,余音袅袅,游人渐散,我依然坐在板凳上,久久回味,不愿离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走进泰州凤城河作文600字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天边云卷云舒,地上花开花落。

学习给予了我们太多压力,使我们忽略了太多的美好。走出校园,走进泰州凤城河,去领略泰州独有的城河文化、戏曲文化。

春分芒种,柳园书房品书香。

三四月份,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柳园里一片生机勃勃。我来到柳园书房,捧一本书,坐于窗前,任阳光沐浴,随春风拂面,抿一口清茗,细品书中文字,一股淡淡的书香在空气中氤氲。鸟儿在枝头鸣唱,柳园书房格外宁静。书中的精妙语言又恰似甘泉,悄悄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那颗时刻紧绷的心,此刻安静下来,心中无比闲适。阳光的影子,拓印在窗帘上,似抽象画,鸟儿的叫声没在了影子里。

温暖的春天,在柳园书房里静品书香,走进泰州书香文化,岁月静好。

夏至仲梦,凤城河畔细水凉。

我家就在凤城河畔。每至夏日,凤城河水总能带给我们清凉美好。凤城河水从远方一路奔来,一派义无反顾的决绝势头,挟着南风,吐着白沫,凌厉前进。它们就像一大波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正是这条河,肥沃了大地,养育了一方人。它不断地给予,不求回报;它给予孩童欢乐,给予泥土养分。多么伟大的凤城河!

炎热的夏天,在凤城河畔嬉戏玩耍,走进城河文化,感恩有你。

秋分霜降,梅兰戏院京剧响。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到大街前……”梅园里京剧回荡。梅亭里,旦角浓妆淡抹,在锣鼓声中闪亮登场。你看,那一颦一笑演得有板有眼,那一字一句唱得字正腔圆。亭边,一群老人拉着二胡,弹着琵琶,与台上的表演者相得益彰。我不禁感叹,京剧那独特的艺术魅力正在走进亲家万户,正在感染着我们一大群人。

凉爽的秋天,在梅园聆听京剧,走进泰州戏曲文化,回味无穷。

走出校园,走进凤城河畔,领略泰州戏曲文化、城河文化,让我们泰州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历久弥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走进屈原

全文共 1143 字

+ 加入清单

“节分端午自难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值臣冤”端午节就要到了,这使我想起最近我和家长一起读的《立于文化之巅的巨人——屈原》这本书。

回想起这本书,令我感慨,屈原年幼丧父,从小就家境贫困,但他并没有被这些生活上的困难击垮,而是发奋图强,苦读十年余,终于成就了一番学问,当他入郢都后,就受到了楚怀王的重用。

可是当屈原正要对出过实施改革的时侯,楚王却听信了保守派的谗言,最后导致改革没能进行下去,还遭受了流放,当时的楚国也在对秦的战争中失败,国力日渐衰弱。楚怀王不得不召回屈原,但他朝三暮四的政治作风令屈原既不解又不满。怀王客死于秦国后,屈原爱国的情怀和耿直的性格又使他被楚顷襄流放到沅湘,此时的楚国也随着屈原的穷困窘迫而不断衰落。屈原也怀着对国家残破不全的形势感到极度痛心再一次踏上流放的路途,失落、悲伤、痛苦、愤怒······一个又一个地朝着屈原心头上打来。公元279年,秦军在数次战胜楚国后终于占领了郢都,屈原最终怀着哀伤不已的心情投破罗江自尽了,楚国百姓无不为之感到悲痛。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屈原有两点很令我敬佩,先说第一点,屈原小时候家境困苦,而他那求知的欲望却帮助他冲出一切的艰难险阻,孜孜不倦地探索去学习,即便是成才以后仍不失年少时好学的作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的确是屈原对自己一生最好的写照啊!屈原那爱国情操也十分令我敬佩,小时学习时,屈原是想报效国家;面见楚怀王时,屈原口若悬河地讲述了国家的形势;起草变法时,屈原是为了国家的盛强;劝诫怀王时,屈原想到他更不想看见国家的破灭。屈原的爱国家、爱百姓的情怀远远超过了常人,在他的心里自始至终装着国家,装着人民,还有他那早已夭折的变法条例。他也不同于常人,他那高尚的情操,似乎也已经达到了一种别人难以达到的境界。记得这本书中说过,在屈原流放到泊罗江时,一位渔夫遇到了他,并建议他要么同流合污,要么去隐居。而屈原都没有采纳,这难道还不是说明了屈原有一颗高尚纯洁的心吗!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国难当头,屈原没有逃避,更没有与那些人同流合污,以保全自己,他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为了楚国,这一点的确令人不得不对这位朴实却不平庸的人肃然起敬啊!

在生活与学习上,屈原的品质的确值得令我们学习啊!再回想起我以前,有时就遇上了一点困难便退缩,现在再想起来,很不应该。读完这本书,似乎有一股力量在鼓励我前进似的。我们从现在起就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发奋图强,有像屈原那样热爱祖国,有勇往直前、不畏困难的的精神。

“节分端午自难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值臣冤。”阅读这本书,似乎看到了屈原,听到了屈原。不必为屈原而伤感,因为他活得潇洒,活得正直,活出了生命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