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江南春的诗文精彩20篇

说到“四大才子”,一般是指明朝的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和徐祯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江南春的诗文,欢迎大家查看。

浏览

7101

作文

555

江南雨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今早起来,早已无声无息地下着。自小生长在江南的温和暖阳里,所以已到冬天很怕冷。特别是冬天的雨,即使在江南,都是寒冷的。

干涸了半个冬,以为天空可以永远明媚,以为江南烟波里的苍穹永远不会哭,以为与雨别了半个秋,就辞了悲伤。哪知该来的,终究逃不掉。

孩子气的它,脸色一沉,泪水就飘飘洒洒地散落,伴着呜呜吟语。

冬末的江南是不该有雨的,因为雨一来,天冷了,人懒了,色寒了,悲伤了,它哭了。

江南的天不再蓝,江南也不再是八九十年代的它,所以不再有油纸伞,不再有断肠桥。淅沥沥的雨下得纷纷扬扬,沙沙沙,沙沙沙……喃喃着,像一首幽远的蓝调。

江南的雨,落下来,落下来,溅在钢筋的高楼,打在水泥的沥青码头,洒在匆匆的汽车挡风板,冰了,凉了,冷了,被拭去了。

江南的雨,如今在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繁华里,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那欢天喜地的新人?还是满脸哀愁的怨妇?

江南的雨,昔日芭蕉梧桐欢歌笑语,今天青草红花要到哪里去寻觅?

江南的雨,江南的语,我们听不到,听不到……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描写江南的风光景色

全文共 1082 字

+ 加入清单

千灯是坐落在江南水乡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充盈着江南的特色: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古色古香,给人以无穷的美感,令不少中外游人深深折服。

步入千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蜿蜒、朴素的青石板街。曲折的石板街从远处伸延而来,上面的青苔印证了它岁月的沧桑。它虽看惯人世繁荣,但仍然甘愿倾听人们不缓不慢的脚步声。它贯穿了整个千灯,像一条长龙蜿蜒在窄小的街巷,它的鳞片——石板被岁月留下了印痕,但多了一分古老的色彩,它的腹下是一条隐蔽阴暗的水沟。这个水沟作何用处呢?聪明的古人利用石板街的缝隙间隔,在下面开凿了一条排水沟,不管下绵绵细雨还是倾盆大雨,这个排水沟可谓是无懈可击。

凝视远方,一座古塔矗立在群屋之间,高耸入云,似一把倾斜的宝剑插入云霄。如此雄伟的宝塔叫什么?这便是秦峰塔,千灯的镇标!这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面前的流水哗哗而过,一架石桥显得别具一格,这是江南水乡的风采。迈着碎步从上走过,还能看见鱼儿在水中嬉戏,哗哗的水声从耳畔响起,清新的空气润泽了我的肺腑。这儿没有太多的人来人往,没有过分的喧哗吵闹,只有艺术的气息散发着,弥漫着,充盈着。这儿是艺术的摇篮,是昆曲的发源地!

穿过小桥,来到古戏台,一阵优美婉转的琴声响起,随后是哪圆滑细腻的唱腔,一首《好一朵茉莉花》以昆曲的形式演绎水乡特色,吴侬软语使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沉醉其中。一身胜雪的白衣,透着淡淡的粉红,没有丝毫的点缀,这便是台上那位扮演“杜丽娘”的水乡姑娘了。这也是昆曲的特色:没有华丽的渲染,透露着江南的气息。这使我不得不更加佩服昆曲的创始人顾坚了。

千灯,是否有一千盏灯?是的,当我们走进灯博物馆,果不其然,一盏盏古老的灯具在经历千百年的沉埋,依然不失光彩,有民国的,有唐朝的,有古埃及的……这些灯具历经百朝更换,依然完好无损地陈列在展柜。其中令我最好奇的是一盏由四根木架支起的灯具,据导游说明,这几乎是与大禹治水同年,是最古老的灯具之一。这一千盏灯饰是殷小林夫妇用生命换来的呀!灯——代表了光明,代表了力量,以及对千灯人民美好的祝愿!

沿着青石板街来到顾炎武先生的故居,只见那赫然写着八个大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顾炎武先生生前的名言,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名字,名言永远刻在世人心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老先生的一生几乎是在马背上度过的。当走进他的住宅,似乎屋内的书香千百年来都没有退去。当走到他的墓碑,一股壮士情怀便油然而生,有惋惜,有悲痛,有哀悼,有无奈……

千灯,充满着历史文化的一座古城。若你厌倦了城市的繁华和喧闹,不妨到这静谧的小镇,感受古文化的魅力与气息,感受风中送来的清,香,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美丽的江南水乡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我去过很多美丽的地方,有济南的大明湖,日照的海滨,青岛的海底世界,上海的黄浦江……可最最美丽的还是江南水乡了。

江南水乡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古城。这些古城的道路花样百出,他们都是用石头铺成的,上面长满了绿色的青苔,所以石头呈现出绿色。擦去青苔,石头呈现出它的本色:这颜色有些杂乱,有肉红色、黑灰色、墨绿色、暗黄色……这色彩斑斓的石头铺成了一条七彩的道路。

除了古城的道路,古城的桥也十分美丽。那黑白纹路的大理石桥,栏杆上刻着美丽的图案,又咆哮的巨龙,有展翅飞翔的火凤,有碧绿的荷叶,有粉嫩的荷花,还有几条跳出水的鲤鱼溅起了几朵透明、清澈的水花。这桥与桥下的流水相比,显得格外气派。还有一步桥。它是在窄窄的小沟两侧的石板,之所以叫一步桥是因为一步就能迈到头。这桥虽小,但上面也有鱼鳞一样密集的花纹。桥还有很多种,如木板桥、廊桥等等。

古城的房屋也很有特色。院子被池塘沾满了,只留下一条过道和一块种花草树木的地方了。屋子具有古典风格,外面是走廊,里面是卧室和客厅。除外,还有书房、厨房、餐厅等各样房间。

江南的桥美、水美、院更美!我喜爱江南风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江南风光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304 字

+ 加入清单

小桥流水,瓦檐低垂,凌河而居,轻舟荡漾。端的一幅江南好光。

走在乌镇古镇,人便仿若置身于旧时的江南水乡。脚下是青石板,两旁是木制的民居,一串儿过去大多是两层的楼连绵一片,偶有楼间间隙,几米远的距离铺着石板,尽头靠着水边,几能联想到旧时附近几家的妇人聚在那里,手里捶洗着全家的衣物,嘴里聊着家长里短。

水乡必是离不开水的。

一条碧绿的河穿城而过,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河面发射春日的暖阳像是闪着金光,似一条玉带镶上了金边。透着一股子江南小镇的富足与安宁。几只乌篷船由船夫撑着,载着几位游客,从水上划过,漾起了阵阵波纹。

这水上,桥是极多的,几乎是隔上百来米就有一座石桥架在河上,河不宽,所以只是单孔桥,这却丝毫不影响这些桥的建造精美,反倒是显现出古人的智慧与高超的技艺,还有对美和生活的追求。更有在河流交汇处,两座桥就这么垂直修建,足以证明当时这一带也是繁华之地。只是游人如织,不能在桥上尽兴地观赏,也算是一点遗憾。

沿着河便是高低参差的房屋,有粉墙黛瓦,也有近一半都支在水面上的木制建筑。凌驾在河面上的,支开着大大的窗,坐在窗边的游客就能更近地观赏河上、对面的美景。此时再配上一壶清茶抑或是一杯美酒,几碟小菜,一条乌镇有名的白鱼,或是东坡肉,那必定是一种享受。在河边的小茶楼里,坐在二楼,临着窗口,竟也会有一种豪情,仿佛文人骚客一般,对着眼前所见,生出感慨。但江南毕竟不是出侠士的地方,光是那一汪碧水,就足以醉人了。

越过沿河的房屋,便到了繁华的街道。青石板铺就的道路,分外有韵味。房屋之间的小巷子,往往不知通向何方,但就是让人想进去一探究竟。在一间间房屋中,也有几间大屋做成了展厅,保留了老屋的格局装饰,填上了人们感兴趣的物件:古床、木雕、民俗……让人设身处地地感受古典的魅力。

两边的屋中不少改成了店面,吃食居多,只是乌镇离我家不远,也就不稀奇了。倒是在路边看到一个带着木箱的老翁,远远的就见一群人围着他。走近一看,原来是卖老冰棍的,此情此景立时触动了父母童年的记忆。三人各买了一根,迫不及待地放人口中,顷刻间是一股清甜之味带着淡淡薄荷香,清凉之气从口中沁入心脾,大大缓解了人群拥挤的燥热。只是从父母对话中可感受到,这也与他们小时候的味道有了出入。时光的流逝带不走记忆中的味道,只是渐渐无处追寻罢了。

日头渐渐西移,给整个古镇撒上一抹金辉。我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心中却莫名有点沉甸甸的,耳边又一次听到父亲略带遗憾的感慨:“如果我们小时候的房子,建筑都没有拆,肯定比这儿还要好,装饰也还要精致。”是啊,曾经再寻常不过的事物,现在却成为景区,变得每逢假日就人头攒动,甚至连驻足稍作细看的机会都没有。偶向路两旁的屋中望去,往往是现代的家具,还会见一老人坐在摇椅上看着电视,似乎屋外熙熙攘攘的人群丝毫不会影响到他。更多的,则是把屋内改造成旅馆,极具风情,极具特色,吸引了大量旅客,也成为这里的一大亮点。其实这里剩的都是那些古朴的壳子,内里却已变了。只是门外那一对对游龙走蛇的手写春联以及福字却把节日气氛烘托得热烈了几分,再者行人来来往往,倒又有几分旧时,过年街市的样子。

时光如水,无声寂静,岁月祥和,悄然变化。不过一座江南小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江南的春天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江南的春天也生机勃勃,你会发现,在这儿有风,有雨,有水,还有愿望。

“春风又绿江南岸”,那微微的春风,带着缓慢而轻巧的舞步,为江南穿上了嫩绿的衣裙。柳条抽出了嫩芽,看着春风的舞蹈,不由自主地学了起来。田野也披上了淡绿的轻纱,远远望去就如覆盖着一层透明的碧纱,它已经褪去了雪白的棉袄,残冬的荒凉正孕育春日的生机。这是善良,讨人喜爱的春风。

那欢乐而惊喜的春风,迫不及待地唤来了她的表妹——春雨,江南的春雨赶了过来,平静而连绵,让她顽皮的孩子——雨宝宝来到人间玩耍。瞧,它们有的开了场音乐会:叮叮嘀嘀,咚咚咚,噼啪,滴滴答答,多好听啊!雨宝宝们听了很长时间的音乐,开始了它们的工作:滋润土地,滋润万物。没有雷公的唱彩,也没有电母的关照,更没有大风的吹拂,如此平淡的雨。听到这种雨,人们便明白,这是春雨。春雨这一声小小的问候,就把人们从甜蜜的美梦中唤醒,奔向苏醒的大地播种春天的愿望。这是温柔的春雨。

“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的春水和这句古诗句太相似了!春水在万物的映衬下绿得发光,若你站在岸上上,看你的倒影,也变成绿色的了。夕阳落下了,再看这春水,更美,一半红一半绿,红色变成了橙的,黄的……最终变成了绿的。这是文静得如小姑娘的春水。

人们用辛劳的双手,播种下来年的愿望,播种下希望的果实,播种下他们快乐的开头。他们是多么专心,又充满着期待,迈着欢快喜悦的步子前行。他们多么希望果实长得快又好,带着迫切,从容淡定,看着忙碌但还是含着点点快乐。望着他们的背影,我也情不自禁帮起忙。这是人们深深的,快乐的愿望。

新学期的开始也是我们人生的春天,还是我们学习上的春天,它等待着我们去认识,去发现,去体会。

江南的春水流啊流,流遍全国,也流进我们心中;春风吹啊吹,吹拂我们每个人的脸庞;春雨下啊下,滋润我们每个人的快乐,喜悦,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作文:牵挂江南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穿过千年百年的时光间隙,透过千句万曲的低吟浅唱,岁月轻柔洗礼过的江南,你是否依然如故。

牵挂终于化成一根无形的红线,跨越时空的重重障碍,套住两个因为感情而被束缚的灵魂,亘古不灭的思念便在顷刻间泛滥到天涯海角。于是,当美丽的江南撞见了多情的文人,那种缠绵悱恻的赞美与牵挂便深深地嵌进了历史发黄的书页上。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事隔多年后的某天,是谁在感慨曾经悠闲的漫步在江南绵绵密密的细雨中?而如今,却只能在梦里回顾记忆中残留的完美。也许是错生帝王家的李煜,幽禁在深宫伤心地润饰他的《虞美人》,突然思念起断送的江山,嘶喊出一句“故国不堪回首!”也许是轻拢慢捻着《霓裳》、《六玄》的漂泊歌女,坐在画船里伤心地追忆往事,期许能够遇上一位知音,解读她沦落天涯的哀伤,为她谱写一曲《琵琶行》。也许是南渡的易安,偶然漂泊过这块唯美的土地,勾起她无限伤逝的情怀,独自一人在“冷冷清清”中“寻寻觅觅”,最后却“愁上心头”,不得抚平。

哦,江南,究竟你有怎样的魔力,挑引起无数人的牵挂?是因为碧于天的春水,红胜火的江花,青瓦粉墙的屋落吗?还是因为你拥有“夜船吹笛雨萧萧”的闲静和“斜晖脉脉水悠悠”思念?

梅雨时节已去,故事中的海棠也已凋落,时间又被拉回了现在,而江南却依然牵挂着今人的无限向往。未来的未来里,我可否轻捧香茗,独上阁楼,享受古人在此留下的牵挂,留下我一生记忆里特有的空白。

牵挂江南,留住心底的一丝纯净,不为金钱所累,不为名利追逐……

牵挂江南,呵护人性的善良与美,不要灯红酒绿,不要红醉金迷……

牵挂中的江南,憧憬着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作文:游江南长城之散感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一家来到了我盼望已久的临海古长城。在长城脚下,入口处有一块碑子,写着江南长城。上面的字迹模模糊糊,突显了长城久远的历史。我觉得这条长城应该比北京的长城更有意义,因为它建立于晋代,有比北京长城更悠久的历史。进入长城入口,抬头看见那长长的阶梯,直入云霄。

长城除了拥有悠久的历史之外,坐落于陡峭、绵长的山型上更增强了其伟大之处。这么陡峭的石阶我本来不敢上的,但在父母的再三鼓励下,我鼓起勇气向上爬。爬到一半时,很想转过来看一下,但没有这个转头的勇气。我又小心翼翼的向上爬,终于爬到了“一览山湖楼”。这里便是我可以休息的小平台了。在这里,有隋朝台州的地理模型。站在模型旁边,我看了看还未走过的长城,它就像一条巨龙沉睡在这些山头之上。据说,这长城长6000米,现存5000余米,它把整个临海包围在中间,成为整座城的坚强堡垒,是临海的守护之神。

最起守护作用的便是长城中的哨塔。古老的石梯上,每隔一段路就会有一个哨塔,哨塔上有一个大火盆,外敌侵略时,哨兵便会在这火盆中点烟,用以传递情报,达到迅速做好防御和战胜来犯之敌的效果。

长城的城墙外高里低。因此我想:外面的防御敌人所以要高,里面是自己人低一点没关系。利用高的城墙还可以抵御攻击,真是易守难攻啊!外围城墙上有许多孔,小点儿的是用来打枪的,大一点儿的那个是用来射箭的,这样的设计可真精妙啊!我不得不佩服起古人来。我们脚踩的每一块青石板都经过石匠的精打细作,特别的平整。城墙都是用长约50CM,宽约20CM的青砖筑成,这些青砖地制作比青石板还要多上更多的工序呢!

最后,我们去了城隍庙。城隍庙内,本应有一棵千年古樟,古樟外锁着一圈铁链,有着沉重的肃穆感。但可惜只剩下半棵了。

下长城时,我有意得再望了一下长城,不由再次惊叹古人们的造物奇功。可惜,自从日寇等外国列强入侵我中华之后,毁掠我中华奇珍异宝无数、杀我华人无数,毁我中华古人文明结晶无数。虽然我们还是最终把他们赶出中国领土,但损失却无法挽回。但如今日本右翼分子又生歹念,妄图抢我国钓鱼岛。可见只有国家强大,才能不受欺侮。

这一趟让我看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难忘江南百草园作文800字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烟雨朦胧间,夹杂着欢笑声,仿佛回到童年,回到百草园。

——题记

驱车与老师、同学们来到西湖边上,准备一览西湖美景,无奈蒙蒙细雨带来的雾气遮住了一切,但这依然挡不住我们为美景前进的步伐。

放眼望去,隐隐约约看到矮矮的连绵的山,没有尽头,只感觉几分绿意弥漫开来,萦绕于心间。

为了更接近这“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我们坐上了游船,阵阵凉风袭来,股股雾气扑面而来,靠着围栏,眺望远方,渐渐远去的是不断的青山,逼近的却是那一个接一个的小丘和时而显现的渔船,仅管不清晰,依旧是那份隐约,却婉如一位娇小的江南女子披上了神秘面纱,令人琢磨不透,又好似仙境一般,有隐居避世的仙人在此,神秘无限。人人皆知的三潭映月,承载千年佳话的雷峰塔,还有彰显苏轼爱民爱职的苏堤,令人叹为观止,这使我真正领悟到古籍中所包含的看似片面的感情。

到了岸上,老师带我们来到了西湖边上的一个茶馆,头顶一把大伞,颇有一番沙滩风情,但捧着的不是果汁咖啡,而是真正的“西湖”龙井,嗅着淡淡幽香,赏着西湖美景,谈着无尽的欢乐。这时那绵绵细雨已渐渐停息,暑气开始慢慢蒸腾起来,有先见之明的我们抽出扎染折扇,品着香茗,享受着、欢笑着……

欢笑之余,不经意间发现了草丛里有数不尽的小昆虫,不必说偏偏飞舞的白蝶,寻找鲜艳衣服的蜜蜂,也不必说忙碌的蚂蚁,喧闹的鸣蝉。单是我们围坐的茶几周围,就有无限趣味,当蜘蛛光顾这里,垂下一根丝,倒挂在女生面前时,会顿时传来一声刺耳的尖叫,此声过后,那可怜的蜘蛛不知被震慑到何处;而在脚下,也不难发现一条条拖着长长尾巴的蜈蚣在散步,优哉游哉的。

童年的我们虽然没有先生那般快乐的百草园,可如今,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百草园——江南小镇,收获了快乐,重拾了那份童真。

“众里寻他千百度”,我终于找到了快乐,尽管不在“灯火阑珊处”,在这未雨绸缪的江南小镇,但它令我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江南雨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闭上双眼,静听无声的细。如梦的黄昏,如梦的细雨,如梦的江南,点点情愁涌入心。梦中江南,缠绵而又悠长不断的泪,无声无息洒入心中,那是江南的雨,迷幻的,柔情似水,宛如一首诗,品过,无法忘怀。

漫步古老的小巷,雨丝绵延,拉长,在空中织成细密的网,透过朦胧的雨帘,看朦胧的江南,雨滑过屋檐滴落在脚边的青石板上,细草烟柳,孤独的船只上似乎出现了一个烟雨般的女子,雾茫茫的眼睛没有焦点,只是望着,想要看到雨的尽头,手持长笛,幽静的情思洒满江际,久久飘散着。世界,渐渐变小,只剩下江南,淡淡的雨,淡淡的自己、

拱桥边,青柳下,淡黄的衣裙,柔顺的长发,黑长的睫毛微微上翘,沾着晶亮的水珠,是雨,是泪?手中油纸伞,收拢着,珍珠般的雨露从伞柄滑下,顺着草茎,流入大地。江水平如初,淡淡细雨在天空勾出好看的弧线,静静落入水中,微波荡漾,远处的山影朦胧,若隐若现。雨丝细密地交织着,飘落着,千丝万缕的情愁缠绕着,梦,像一场梦,永不结束的,迷幻幽静的梦。山色空蒙,水光潋滟,放空了心,追随着雨,墨色的山水画浮现在脑海,是否有这般幽静朦胧?

静静听着雨声,似乎无声无息,耳畔却缠绕着萧萧的音韵,仿佛没有变奏的歌,静谧,悠长;仿佛细腻的诗,行云流水般划过心田。当雨犹豫着从天空的眸子流出,落到屋檐,滑过窗边潺潺流下,时而滴落,声声入耳,细缓而流畅。轻轻呼吸着,清新的气息围绕鼻间,缓缓流入心底,一滴一滴,都是雨的印记,淡烟疏雨的黄昏,那是江南的影子。

梦里江南雨,情愁几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浅谈古诗文改写存在问题

全文共 2637 字

+ 加入清单

一、“落红不是无情物”——古诗文教学需要创新

(一)“传统”与“创新”

古诗文教学一直都是中学阶段的重头戏,语文学科也承担着传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新一代的学习者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事精神上的富裕。钱理群教授曾说:“中学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的底子。”而古诗文的教学就能很好地保留下中国古典文化,让学生能从中得到一些精神上的寄托。是李白的豪放飘逸,亦或是老杜的沉郁顿挫;是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民伤时,亦或是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忧国爱国,这些都是对学生具有精神启发的诗歌。《三峡》、《小石潭记》等文让学生领略到祖国的大好风光;《爱莲说》、《陋室铭》等文让学生了解古代文人的性格气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这些文章都是语文教师应该花大量时间去进行讲解的。

然而,在应试的压力之下,古诗文教学渐渐失去了它原本的目标,成为了考试的工具。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往往只记住了文字层面的东西,而“会背会写”也就成了不少语文教师的终极教学目标。试问:学习古诗文难道只是为了填出试卷

上的几个分值为“1”的空白吗?估计大部分老师都心中有数。古诗文不能只是成为“载”考试之“道”的工具,它所承载的应该是中国古典文化,应该是中国古代文人所具有的高尚的人格情操,学生通过学习古诗文要获得的最高价值正是在此。所以,仅仅局限于“会背会写”的教学模式已经失去了文化意义,古诗文教学呼唤“创新”。

古诗文教学中的创新是指将学过的古诗文进行仿写和改写,就是俗语说的“依葫芦画瓢”。“取其形,仿其意,求其神”,化为己用,然后进行自我认知作用下的再创造。它与编写、扩写有着显著的区别,改写可以在原著基础上增删一些情节,也可以改变文章的中心,甚至可以改变题目。有的改写则要求形式上的改变,如改变叙事人称、改变体裁(把诗歌改成散文),改变语言(把古文写成现代文),或改变文章顺序等。由于改写含有创作成份,所以,经常做改写练习可以提高写作技巧,发展想象力。

当然,再创造是有前提的,就是学生已从形式到内容层面理解了古诗文,也掌握了需要改写的古诗文的文本创作特点。

(二)创新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而古诗文创新教学的意义正是要通过“再创造”的训练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传统古诗文教学的“考试目标论”就制约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造成学习古诗文的“单向思维”以及古诗文教学价值的缺失,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减退。

当学习兴趣减退时,相应的就会造成学习的枯燥感,增加了古诗文教学的难度。因此,创新的价值不容忽视。

朱光潜说:“诗人的本领就在于见出常人所不能见,读诗的用处就在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见出我们所不能见,这就是说,觉到我们素认为平凡的实在新鲜有

趣。”古诗文改写便能帮助我们在作者的指点下体验作者的“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思来。因此古诗文改写不仅能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思维品质,还能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培养求异思维的品质。

从古诗文实际教学来看,实行古诗文的改写(再创造)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1、提高学生的古诗文水平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就其工具性来讲,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在学习古诗文时,老师的教往往停留在字面解释、情感探究、技巧挖掘之上,而忽视了古诗文所承载的文化意义。而学生的学也只是关注会背会写会考试上,往往忽略了古诗文能带给他们的心灵上的感触和文化上的熏陶。而古诗文的改写就是激发出学生在学懂会背基础之上的创作欲望,把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自己的观点融入到改写的文本当中,从而提高古诗文的水平。

2、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创造力,学习也一样。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对学习过的古诗文进行改写,也就是激发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会背是一个“普遍”层次,而会用会写却是一个更高的层次。由一句或一首诗而引发出更多的联想和想象,是改写的目标所在。

3、提高写作能力

改写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这一点应该是无庸置疑的。改写本身就是写作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尤其是古诗文的精炼特点,可以训练学生写作表达的精确性和语言的精炼度。

4、激发学习兴趣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现在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让学生会吟诗也会写诗。李白杜甫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

球”也不是一个神话。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真材,只要大胆尝试,给学生一个空间,学生将给我们一个惊喜。

5、对生活的理解力

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古诗文也一样。或是感怀身世之作,又或是漂泊零落之感,这些都是文学家的亲身经历。通过古诗文改写教学,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生活“嵌入”到经典古诗文的“框架”当中,化为己用。了解文学家生活的同时也更加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落红不是无情物”,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引导让落花变得有“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这片情,并通过再创造的方式把“情”带到生活中来。

二、“化作春泥来护花”——古诗文教学怎样创新

古诗文的创新教学可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如何去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呢?我们来看几个创新的成功案例,在案例中去探寻创新的方法。

这是学生对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望岳》的改译:

改译一:

望岳

望,峰峦如聚。

越境连绵,惟有岱宗独秀。

天地之旖旎,一山凝结聚绕。

判若黄昏晨晓。

群峰迭起,胸中荡涤波涛。

日暮西山,倦鸟归林。

他日定登顶,

群山尽为眼底收。

改译二:

何处为泰山,齐鲁翠山境。

天地奇秀景,一山两天色。

层云荡胸心,睁眼望归鸟。

待临绝山顶,一目扫千山。

这两首都是学生的改译习作,八年级学生的写作难免有些生涩,但我们可以从改译文字中看出学生的用功与用心。所以,古诗文创新教学的一个方法就是“改译”。学生在学懂古诗文的基础之上,用自己的语言把原有文本再写一遍,这个“写”当然带有学生的认知,但也不能脱离文本太多。我们看上面两段译文就可以看出,学生对《望岳》这首诗已经烂熟于心,虽然改写文字比较简单,但也可以读出另一番滋味。再摘一则学生对《钱塘湖春行》的改译:

钱塘湖春行

暖雨轻风初春至,

碧云微袭,新水初平。

莺黄树暖,几欲争春。

轻燕细啄泥,

只身信马游春,

群花迷乱,如茵绿草没马蹄。

已觉春心动。

惟爱湖东佳景,

绿杨阴,白沙提。

上面是原文改译,还有一种就是“套用格式”的改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用古诗文培养祖国花朵作文

全文共 736 字

+ 加入清单

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是中华之瑰宝,世界之奇葩。而意蕴深厚的古诗文便是其最闪耀的明珠,最绚丽的花瓣。

面对工业化的发展,信息化的普及,传统文化向全体中华儿女发出求救的呼喊。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汉字已渐渐没了手写的影子,央视曾做过一个有趣但又令人十分悲伤的调查,记者走在街头,随便向身边路人请教有些字如何写,可除了学生之外,大部分人都是提笔忘字的状态。面对这样的教训,我们决不能让古诗文重蹈覆辙。

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作为中国的明天、祖国的栋梁,担起传承古诗文的任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尽忠报国的赤诚。

随大流、报兴趣班等各种强迫症般的手段并不是古诗文的正确打开方式,但却极有可能引发其自毁程序,使其像许多古文明一样陨落。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节目的热播,为我们学习古诗文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教育要从小抓起,花朵要从播种做起。

作为学生,汲取知识最完美的地方便是校园。通过老师的教学,与同学的讨论,自己的理解。既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活跃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更领略了传统文化冰山一角的壮观。从先秦的孔孟诸子到清朝的纳兰性德,一个个熟悉的不熟悉的名字,真是“各领风骚数百年”。因为他们的传承才有了传统文化的今天。

孔孟的仁孝、屈原的爱国、李白的豪爽、杜甫的忧思、陶渊明的豁达,这都是正确打开中华古诗文的方式。我们学习的并不只是学习文章的词句,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文章所表达出来的精神力量。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但在做法上却不敢苟同。学知识是学做人,知识并不能帮每个人都功成名就,但每个人都要学做人、做好人。人的一生很短暂,能做好一件事就很了不起了,若是能够学会做人,至少可以称得上是社会大学合格的毕业生。

用古诗文培养祖国花朵,让祖国花朵弘扬古诗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江南古镇游

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里,我有幸参加了由常州市摄影家协会组织的“青少年摄影夏令营”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奔赴浙江南浔、西塘、乌镇三个古镇,进行以“江南水乡”为主题的摄影创作。一直生活在繁华的都市的我,来到江南古镇,看到那么多的老房子,那么古老的小桥、青石板路等,我有着说不出的兴奋,不时举起手中的相机,拍下古镇的这些美丽景色。南浔是我们首先到达的地方。这里自古以来文化昌盛,人才辈出,书香不绝。三十年代在国内外摄影界纵横驰骋的摄影家刘旭沧先生就是南浔人。一条河流穿镇而过,河面上一座桥接着一座桥。

著名的名胜古迹有嘉业藏书楼、小莲庄、百间楼和宋代古石桥等。我们漫步在河边的老街上,老街的房屋、古老的石桥,都成了我捕捉的对象。转悠转悠,我们来到了小莲庄。小莲庄是清光禄大夫刘镛的庄园,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里面有扇亭、石牌坊、假山、竹林等,还有一个大池塘,莲藕满塘。啊!一朵朵荷花、一株株莲蓬已经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丛中冒出来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全都开放了,有的已是大莲蓬了。

我迫不及待地举起照相机“咔嚓-咔嚓”一口气拍了好几张。第二站是西塘。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西塘的最大特点是镇中间临河的街道都是廊棚,总长有近千米,几乎能与颐和园的长廊相媲美。在西塘旅游,雨天不会淋雨,晴天太阳也晒不到。可惜由于我去之前没有好好地了解一下那里的人文景观,所以拍的照片没有很好地体现出这一个特色。

不过,我拍到了西塘古镇清新、雅致的晨景,还是不虚此行。最后一个旅游地是乌镇。与其他两镇相比,乌镇有着更多、更深厚的文化气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的故乡就是乌镇,他的作品《林家铺子》描绘的就是这个千年古镇。在这里,我拍了很多具有乌镇特点的照片,如乌镇入口处的仿生群雕、蚕花船、逢源酒楼、小桥流水、人家……你还想知道更多的古镇内容吗?快来找我吧,我会详细地告诉你,并且给你看我拍的照片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江南春色作文600字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古语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的确如此。江南的风景很美,特别是春天。

爱江南的小桥儿吧!江南的桥很美,它如弯弯的月亮在水面上照镜子,欣赏着自己那美丽的身躯。桥上的青石砖,布满了青苔。那青苔像网子一样把石砖网了起来,这些青苔都是岁月留下来的印记——那些冲不走,淹不灭的痕迹。桥上两旁都雕着石狮子。石狮子像可爱的孩子,站在桥上望着水里的小鱼儿,津津有味。它们又像严肃的卫士,坚持每天站岗,护卫桥的安全。时而,会有些僧人在这里一游。他们身着僧袍,背着葫芦,一手背后,一手拿着经书,口中念着经。作家也经常来这里寻找灵感。晚上,他们观赏风景,灵感也来敲门了。那么多美妙的故事不就是这么来的吗?诗人也是这里的常客,他们身着长衫,一手摸着胡须,一手高抬酒杯,诗意随之而来。

爱江南的流水吧。江南的流水甚美,它如同一条波动着的丝带,望着望着,那记忆深处的童年时光也随之荡漾开来……晚上,那江水如同魔镜一般,而长在水上的小姐——莲花,也在这魔镜上淡雅地微笑着。水上时常会有船儿划过,就像流星划过天际。鱼儿们像水中的小精灵,它们追逐着,嬉戏着,在水面上都有它们玩耍过的印记!它们游过的水纹,使映在水中的倒映更加美丽动人。

爱江南的人家吧!江南人家如同温暖的港湾一般,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家乡味儿,使从外地来游玩的旅客,都不会感到陌生,反而,幸福感会油然而生。这些房屋的楼窗边都会有许多绿植,它们是净化空气的小能手,让空气飘香。时常会有令人口水直流的饭菜香,此时此景,你耳边是否会回响着外婆传唱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呢?菠菜炒豌豆是这里的经典回乡小菜,人们高举酒杯,愉快地聊天,快乐至极。

江南真好,风景最好,春天的江南最美!这正可谓是江南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江南的味道作文800字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万里雪飘的东北有二人转的喜庆豪迈,黄沙漫漫的西北有安塞腰鼓的粗犷雄辉,而在江南,它的味道刺激着我的味蕾,渗入我精神的血脉。

江南的味道是清泉的凉爽甘甜。拂晓时,沉睡的江南还在甜美的梦境中,恬静的水巷如一位睡美人,安然卧于青石板桥下,如明镜一般倒映着古老的街巷。微风一拂,撩起层层涟漪,古城微微动荡,闪现着几分灵动。桥下停泊着大大小小的乌篷船,守卫着这古城,迎接冉冉升起的红日。伴随着嘹亮的鸡鸣、清脆的哨声,古城迎来了生机,开始了新一天的征程。船夫摇着橹、哼着小曲,穿梭于桥洞河道间,如快活的小泥鳅。桥上热闹了起来,吆喝声、砍价声此起彼伏,妇女们跨着竹篮盘算着当天的美餐。门前,高雅端庄的少女穿着华丽的罗裙、精致的锈花鞋,用巧手织衣裳、绣香包,嘴角挂着幸福、愉快的微笑,江南的味道使人感到恬淡。

江南味道是龙井的清苦淡雅。那一片大茶园犹如绿的阶梯,像水彩的绿晕开了一般,跌宕起伏。一阵凉风激起滚滚绿浪,似乎还有水流相撞击的声响。在那片海洋中,一位位勤劳质朴的采茶女如茶园里的仙子快乐劳动着。她们头包一块花布、腰系一块围裙、臂悬一个竹筐,明亮敏锐的双眸捕捉最嫩的茶叶,灵巧的手指熟练地采摘,伴随着跳跃轻快的节奏。泡上一壶龙井,绿色精灵在热水中浮浮沉沉,飘散出一缕缕沁人心脾的茶香,微苦中透着丝丝甘甜,江南的味道使人感到神清气爽。

江南的味道是米酒的香醇甜美。每当稻米飘香之际,农人们开始酿酒。头酒味醇劲厚,二酒色清香远。走亲访友,农人们热情地款待。舀一勺酒盛入青瓷碗中,清灵灵,亮莹莹,还闪着点碧色。饮一口,有点甜,有点凉,全然不同于白酒的辛辣、黄酒的浓郁,那酒香足以醉人。过年时,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在那醇厚的酒香中团团圆圆,醉在其中。江南的味道醉人啊。

江南,如诗如画,它的味道绵延千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江南作文800字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圈圈圆圆圈圈,天天年年天天的我,深深看你的脸:生气的温柔,埋怨的温柔的脸……

——题记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林俊杰这位集颜值与才情于一身的人气偶像:为他那干净细腻的嗓音而倾倒;为他那飘逸空灵的气质而折服;为他那动静皆宜的曲风而陶醉。尤其是那首风靡大江南北的《江南》,记得在这首歌中有这样的歌词:“圈圈圆圆圈圈……”着实让我这个自诩“中华小曲库”的粉丝为之百思而不得其解,在懵懵懂懂中蹉跎了许多岁月。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面对这样的一句歌词,曾经以一首《千百度》被选入大学课本的人气歌手许嵩表示:自己起初也很困惑,此后经过一番冥思苦想,终于醍醐灌顶般的恍然大悟:原来就是为了描绘出江南的烟雨落到水面泛起的涟漪场景。

于是,带着这份对于烟雨江南唯美意境的心驰神往,在那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相聚时刻,我和笑意盈盈的“圈圈”妹妹相逢一瞥,然而却又擦肩而过。

在和恩师、师哥师姐师弟师妹们乐此不疲地合影的同时,唯独疏忽了那位用镜头为我们定格美好的红衣女孩。

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箫默?

我们都愿意相信:这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而所有的擦肩而过,都是为了重逢时刻的回眸一笑做的情感铺垫。

圈圈圆圆圈圈,天天年年天天。

心相约,情相牵。

果不其然,当不久之后,为了守护同一个梦想,而选择同心协力的我们终于如愿以偿。重逢的喜悦一瞬间就冲淡了“相逢不相识”的遗憾。

“为什么会选择用‘圈圈’这个昵称呢?是不是因为男神的那句经典歌词?”我带着一副胸有成竹的自信问她。

“不是的,是因为当初我们入校做班服的时候,那个负责登记的小姐姐为了图省事,就随手把我的名字用两个圆圈代替。以至于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这样叫我了!”她表示自己早已无力吐槽。

面对着心直口快、文静但又不失幽默的她,我仿佛步入了时空传送之门,看到了多年之前青葱岁月的自己。彼此之间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们又平添了几分难以言表的亲切。

后来,我们终于不约而同地为这份亲切感起了一个暖意融融的名字——亲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江南的微笑作文700字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微笑,微微浅浅的笑。微笑是美丽的,微笑是动人的。有时微笑如怒放的鲜花令人赏心悦目,有时微笑如阳光倾洒在海边的椰子树上令人神清气爽,有时如黑夜中专候你的那盏灯令人大为振奋。

而我,就领略到了微笑的魅力。

江南游玩,本是被如诗如画、古镇小城、杏花烟雨的江南水乡而吸引,却不想青瓦依旧“小楼山几尺”,小桥依旧“画船听雨眠”,烟雨依旧蒙蒙,但人却变了样。

街边揽客坐船的大妈大声吵嚷着,杂货铺里麦芽糖机使一切都吵杂不已。游人如织,人声鼎沸,我走着走着,便与家人走散了。我焦急的四处张望,却看见了她。

她好像是景区的导游,又好像是当地的(景区中)人。她面带微笑的伫立在人群中,虽未着精致服装,却也十分显眼,她的言行举止如江南女子般温婉端庄,口说比划着向游人介绍那个人要去的地方,看见她的瞬间,那周围的喊声、人声如流水般的避开她,她好似“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中的女子,那吵杂声流经她时仿佛静止了,只见佳人独立在那,似鹤立鸡群般。

等她与那个人细细讲完后,我仿佛才从她给我的柔情江南中醒来,急忙向她奔去。她的婉丽与我的莽撞使我自惭形秽,但她依旧微笑着,眼神中也是含笑的,刚好的弧度使笑意如同玉兰花般绽放在脸上,连眉眼间也有几分书卷的清气。那微笑包含着江南女子的从容、端庄,也包含着对我的亲切。我小声支吾着,说自己与家人走散了,能不能借下她的手机,她微笑着将手机轻轻递予我,眼中尽是温柔。她的微笑使我吊着的那颗心慢慢放下,渐渐恢复平静,使我安心。

我正准备打电话,却早已看见远处的家人,我脸有些烫,为自己的鲁莽,将手机还给她,她依旧微笑,轻声说:“没事的,孩子”。

想必这就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的佳人了。

微笑是一种气质,气质得益于修养,那修养体现在一抹微笑中,是江南女子的柔美与典雅,令我久久难以忘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描写江南的作文

全文共 1791 字

+ 加入清单

乌镇

房屋砖瓦的轮廓,在如画纸般泛黄的水面上勾勒出缥缈的轮廓,沧桑斑驳的大理石地面在夏日阳光的抚摸下泛起水面般的波纹,光晕从木梁黑瓦后喷薄而出,让眼前的古朴变得充满生机与绚丽。这,就是乌镇,我初遇江南的地方。

微风带来了水气的甘甜,拂过发热的小巷。石板上苔的苍翠,水道边摆动的柳枝,仿佛江南的儿女,释放着对访客的热情,远处飘来令人心旷神怡陶笛声,船夫的浆声,叶的沙声,它们糅合在一起,荡进了我的心中,在里面回响、回响……

木心先生

木心先生的照片印在他故居的墙上,印在乌镇的回忆里,他生命的轨迹仍在世间,在大家的心里活着,在江南的记忆里活着,在世界的轨迹里活着。听吧,在这里你可以听见一个声音在低语:“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

木心美术馆,很静,静得只能听见画的歌声,只能听见文字的呢喃。我走进视听室,一个戴眼镜的慈祥老人显现在屏幕上,我却为之一震,我有一种奇妙的感觉,我在与一位伟大的逝者对话,一种不畏痛苦,不怨天尤人,享受人生的精神对话,一种艺术精神对话,与江南对话。

木心的诗,是痛苦的,但是释然的,他经历了文革、迫害,这份痛苦很沉重,但他释然了,纵使千斤重担,他依然不怨恨,把恨留在肚子里,把爱留在心里,留在文字里。

最让我震撼的,是画,会说话的画,且无比深邃,仿佛一个灵魂的窗口,以只见黑与白的配色,自然奔放的笔墨,却无处不流露出心灵的色彩,使我想起乌镇水里的倒影。

在《那年战况》中,我看见了狼烟四起的战场,和先生心中的呼喊;在《废谷》里,我看到了栩栩如生的岩石,荒凉的山谷及对先生苍凉心境的一种隐约的感同身受……

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艺术的另一种震撼,精神的震撼。

青瓷

“土地的奉献,人类智慧的吟唱,火与土的交融,风水五行的调和……”馆长滔滔不绝地跟我们说着,青瓷,的确令我们惊叹。出于土中,再生于金(釉),炼于火中,而火又生于木,生于智慧的人们对木柴、温度的控制,是这样一种艺术品,将中华文化五大元素齐聚一堂,巧合?不,只有这样,才得以诞生青瓷,诞生艺术,诞生民族文化!

眼望龙窑,焦黑龙鳞般的碎瓷射出历史的光辉,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熊熊大火,看见了无数失败品在此惨遭锤子镐头的淘汰,看见了精品被选中,纳入皇帝的龙宫。“清如玉壶冰,贞见玉壶春。”玉乃中华君子象征之物,苏轼笔下,青瓷壶被比作玉壶,说到这儿,青瓷和玉还真有一段不解之缘呢。

馆长告诉我们,当时宋皇帝喜欢玉,无奈良玉难寻,青瓷,她有着玉的精神,高洁,朴素,温润,典雅,也有着自己的一番韵味,釉的“冰裂”展现出独有的灵动之美,于是,在皇宫里没有金瓶彩罐,只有“青瓷雪花漂沫香”。如果玉是汉文化的根,那么青瓷便是汉文化的心,她“清如玉,明如镜,声如磐。”

西湖、苏东坡与江南

苏东坡的故事,西湖的故事,江南的故事。在船上,水波、阳光、蜻蜓、荷花,水声、蜻蜓挥翅声、鸟鸣、馆长老师讲话声,构成了我对西湖的印象,构成了我对苏东坡的感慨,对江南的感慨。

从来,我们想到苏东坡,就想到西湖,就想到江南,苏东坡被流放杭州3年,辛苦中,却不忘乐天派的本性,“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正是他的手笔。

苏东坡对江南的热爱像极了对家乡的热爱。眺望远处的雷峰塔,心中有种莫名的感动,是对白娘子的怜悯,还是对心中对传奇的一种激昂。此时,馆长提起苏东坡治西湖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苏东坡模糊的影子倒映在西湖中,带领民众挖淤泥、除茭白。带着这些画面,漫步在“苏公堤”上,只见杨柳依依,木芙蓉竞相开放,倒映在湖面上,如绿色的天空中的点点红星。

远处的岛,据说是所挖淤泥堆砌而成,如今看来可谓“山色空蒙雨亦奇”。苏东坡与西湖的缘分,可真不是几句诗那么简单,不仅这些诗是他的手笔,连西湖本身也是出自他的智慧!

苏东坡的肉体被流放,心却没被流放,智慧却没被流放,他依然不畏艰苦,依然写下了不少豪迈诗篇,这种精神,不正是热情豪迈,阔达大度的江南精神么?

遇见江南

江南文化蕴含在山水花木日夜晨昏之中,缠绵在细雨薄雾之中,如一位美人带着若隐若现的笑容,撑着油纸伞在乌镇湿滑的青石路上缓缓而行。我遇见了江南,江南用她的曼妙留住了我,空气中还留有江南女子的淡淡清香。乌镇古朴的气息,艺术的震撼,青瓷的典雅,苏东坡的精神,它们糅合在一起构成了我所遇见的,我所感动的,我感慨的江南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江南长城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一睹江南长城的风采,我们全家来到了临海的江南长城。来到长城脚下,一座高大的牌坊矗立在我们眼前,上面写着“雄镇东南”四个大字。牌坊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块巨石,上面分别刻着“江南长城”、“民族瑰宝”。

进入景区,我抬头向上看,哇,好高啊!那石级的角度,几乎是直上直下的。我们爬到半山腰,回头一看,那牌坊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东湖公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碧绿的湖水,葱郁的柳树,还有几艘游船在湖面慢慢地滑过。亭台楼阁在树丛中隐隐约约。东湖公园就像镶嵌在临海土地上的一块碧玉。

登上了长城,我们站在揽胜门前往下望,整个临海古城的景色一览无余,与对面的巾子山遥相呼应。进入揽胜门,民族英雄戚继光的铜像威武地立在那里,手持宝剑,目光炯炯地凝视远方,好像要与倭寇决一死战。

沿着台阶往上走,我们来到了城墙顶上。城墙顶上铺着方砖,我用手去量了一下,大约有三榨长,两榨宽。地面上铺着石板,大约有三米宽。沿着石级往上走,城墙一会儿高,一会儿矮。走了大约两三百米,我们发现了一尊大炮。我连忙跑过去一看,上面写着“1644年”,旁边的石碑上写着“大将军”,重量达两千公斤,其威力更是无人能比。

我们走了大约两小时,终于把长城的全程走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漫游诗文岛六年级作文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可美了!有胜似仙境的水府庙,还有千岛之说呢;有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的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有休闲旅游的好去处——茅浒水乡。可是最让我神迷的地方还是数曾国藩诗文岛,那里风景优美,人文气息浓厚,是个可爱的地方。

诗文岛位于美丽的涟水河中央,远远望去像一只巨大的鸟立在那儿。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阳光灿烂,妈妈带我去曾国藩诗文岛玩。还没走进雄伟壮观的大门,就已经听到了清脆的音乐声。走过大门,一个散发着清香的大花坛呈现在我的眼前,里面种了嫩绿的小草和鲜艳的花朵,还有几棵树呢!这时,飞来了几只蜜蜂和蝴蝶,蜜蜂在花坛中辛勤劳动,蝴蝶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舞蹈,好像在和音乐当舞伴呢!小孩在花坛旁追逐、嬉戏,可欢快了。大人们有的休息,有的散步,有的欣赏风景,还有的一边听音乐,一边摇头晃脑。真热闹呀!

穿过花园,我们来到曾国藩头像前。他的帽子长长的,真奇怪。他的辫子也很长,长长的垂在脑后。他的胡子也非常长,在现实生活中我还没见过胡子有这么长的。头像下面是一块正正方方的石碑,上面写这关于曾国藩的平生简历。妈妈还告诉我说:“曾国藩是我国晚清时的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平生领兵打仗,一生作诗三百余首,写文章一百余篇。”看来曾国藩真伟大呀!

经过曾国藩头像,再去黄公略铜像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的风景。有脚印、树叶、圆和各种不规则的石头,上面刻着大部分都是曾国藩写的诗词,写的都是关于治家、治学、治军的谏言。涟水河中也很热闹,有游人在河中划船,船有鸭子形、轮船形、兔子形……有人在涟水河岸钓鱼,还有的人在种菜呢!

铜像广场到了,人们三三两两,有跳舞的,有嬉戏的,还有散步的等等。在广场中央矗立着黄公略的铜像。他一手叉腰,一手拿枪,穿着红星军装,威风凛凛的望着远方。妈妈说:“黄公略是桂花乡高木村人,是红军将领,跟着毛主席领兵打仗,解放中国。毛主席还在《蝶恋花》中赞赏了他。”我为我是黄公略的家乡人而骄傲自豪!

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见了许多游乐设施,有大章鱼、摩天轮……我指指这个游戏,又指指那游戏,多么想去玩个痛快啊!

诗文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发展,可爱的诗文岛必将变得更美丽,更加可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倾听文学中江南的声音作文700字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书画的卷轴缓缓拉开,天青色的烟雨回转飘飞,月色在水流之间轻盈地浮动,群鸟的飞舞隐没在山色与湖光中。想那玉箭幽篁,想那青灯古巷……墨汁在山水之间映成青绿——倾听着你,我的江南

爱江南,爱她的稀星月淡,爱她的秋雨残荷;爱她白墙下的纸伞,爱她流水旁的小桥……心中的意象汇聚成思想的急流——那是花月春风的江南,那是潇湘的江南。

倾听江南清明的水。是谁在山下的兰芽间,看到了西流的清泉?从此曲折回转的水流,如佩环之鸣,潺潺之声下似游鱼细石的往来翕忽。青箬笠,绿蓑衣,并舟江渚,钓起盛世的仙境。而又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有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大江东去,巷起千堆雪中,有多少英雄无泪的嗟叹?想往昔峥嵘岁月,乌江浩汤,霸王的血泪有几滴可以汇之东海?孤帆远影,虽是故人相辞,却没有悲怆,只有一条大江在天际奔流。小桥流水,碧苔铺毯,有浣纱之女,溪边斗草,长廊小潭,漫步园中,有怪石参差,击起波浪。那藕花深处,可有人,沉醉在这江南温润流盼的水的眼波中?

倾听江南华彩的月,春江潮水,海上明月,滟滟随波。那月亮在等待何人,迟迟在江水中游移不动?月华如练,水河潺潺,是落魄政客心中报国的愿景,明月如霜,月涌大江,是游子盼望归雁洛阳的泪光。春花秋月,亡国之君夜长不寐;对影三人,大唐谪仙万古销愁。那飞在青云之瑞的瑶台明镜,如流水一般沁入江南水乡的灵魂,捣衣声声,看着手中的衣裳在月的倒影中荡漾……小阁花窗,夜减清辉,树影婆娑,有人凭栏而望。斜月沉沉,葬于海雾,鸿雁长飞霞光不度。那二十四桥明月之夜,可有人,吟诵短歌,素手采桑?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浩汤大江,载我东行。倾听你悠长深远的钟鸣,心有灵犀,我们四目相对。

让我们慢慢地懂你,懂你数朝风华不减,懂你撼动中华千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锦绣江南,风华江北作文800字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江南水乡,水乡江南。

这是我们当提到江南所想到的第一个词。阳春三月,当江北的人们还未脱下过冬的棉衣,江南的河岸上却已传来阵阵船歌。在那阵阵歌声中,仿佛可见一婀娜多姿,眉清目秀的女子向着河岸缓步走来,步步生莲,这就是江南范儿。

朔风皑皑,漫天白雪在阳光的照映下挥洒,即使太阳高照,也让人手脚发凉;细雨绵绵,土膏微润,江南的女子坐在一叶扁舟上,遥望山北那边的北方,与江北的小伙子隔山而望。他们望见对方的土地,相互向往着却又相互排斥着,就这样望着,望着,最终,化为两个天地,化为两种不同的范儿。

江北的范儿,似乎就是那样直白,他们将自己暴露在火辣的烈日下。他们不怕这灼人的光线,豪爽畅快地将汗水挥洒于田间。黄土高坡上,高昂嘹亮的调子传递着热情,欢快热烈的舞步表达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他们毫无畏惧和遮掩地追求着光和热,向世人展示着他们独特的江北范儿,大气磅礴,风华无端。

江南的范儿,让你无法轻易说出口,她是那样的含蓄,温婉而矜持。她们是女子,是午后的暖阳里撑着油纸伞缓步而行的丁香,是李璟笔下“丁香空结雨中愁”,是江南的绵绵细雨,滴滴答答的拍打着水面,惊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如果你在一种安静的地方发现一位撑伞的女子,独步前行于这幽邃的路径,你会发现,空气中似乎也弥漫着忧伤的气息,细雨沾湿了她的长发,仅留下点点水珠,晶莹剔透,点缀在她的发际,是比这世界上最昂贵的珍珠还要美丽的水滴,流传着醉人的光芒。这,就是江南的范儿,妩媚动人。

江南和江北,像一对情人深切对望,而他们又彼此向往,最后,自成一片天地,共同守护着他们热爱的土地,共同守护着血脉相连的华夏民族,将两种范儿融合到了一起,共同构成那道“中国范儿”。他们携手并肩,走向世界舞台,立足于上,以他们不同的范儿,带给世人奇妙的感受。他们是那样协调,江南与江北,天生就是相辅相成。锦绣江南,风华江北,当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