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观沧海曹操鉴赏精选20篇

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分享了关于人物鉴赏的作文给大家借鉴!

浏览

6973

作文

346

曹操的用人之道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在革新吏制中选贤任能,使用得当,为后代江山打下了基础。

曹操在收编了三十万青洲军后,有了一只具有战斗力的强大部队。有了部队还不行,还需要能够调度管理这些士兵的将领,这是曹操便在兖(yǎn)洲招贤纳士。张良等人组成了曹操的智囊团,为曹操东征西讨,平定中原,出谋划策。这些谋士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自然给予的待遇不低。

曹操对于人才没有感叹过剩的时候,多多益善。知道司马懿有才干,让他出来做官。可司马懿称病不出,曹操便吓他说不出来就收监,司马懿也只好出来了。

曹操对于人才,没有阅历和门第的偏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菊花的诗词鉴赏精选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1、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过故人庄》

3、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4、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红楼梦》

5、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6、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 郑思肖《画菊》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8、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 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9、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10、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刘克庄《菊》)

11、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郑思肖《寒菊》)

12、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13、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

14、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唐 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15、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袁崧 《菊》

16、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 《重阳席上赋白菊 》

17、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

18、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李师广 《菊韵》

19、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王如亭《菊城吟》

20、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21、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唐·太宗《赋得残菊》

22、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唐·杜甫《云安九日》

23、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白居易《咏菊》

24、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宋·苏轼《赵昌寒菊》

25、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26、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27、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宋·梅尧臣《残菊》

28、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明·沈周《菊》

29、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宋·杨万里《咏菊》

30、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明·唐寅《菊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观沧海改写散文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207年,我,曹操,率领着百万大军去攻打东北方的大患乌桓。经过激烈的战斗,我军终于凯旋归来。今天,我的大军路过碣石山,我决定带几个随从前去欣赏美景。

我们登上碣石山,上面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颗颗大树矗立在云雾间,像一个个巨人观望远方的边际。百花丛中,蝴蝶在花丛里飞舞,蜜蜂在花丛中嬉戏,一片生机勃勃。我吩咐随从拿来洒,准备一边欣赏一边喝酒。我眺望远方,只见沧海辽阔无比,一阵清风拂过背面,水面立刻泛起了一道道波纹。浪涛打击礁石,轰然作响;岛屿挺立中央,斗志昂扬。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想想以前,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过这里,居高临下,如今,我曹操也站在这里,想到中原地区已被平定,北伐乌桓也已取得胜利,我此时此刻万分激动!啊,这沧海宽阔无比,太阳、月亮都从这里升起,星星,亮光都从这里诞生!而现在,我也希望各路豪杰,英雄都来投奔我,住我一臂之力,好让我统一全国,实现梦想。

我心情越来越激动,边带着酒劲,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观沧海》一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眼中的曹操

全文共 1762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曹操,在《后汉书》、《三国志》等史书中都有他的传记。他是个聪明机智,很有才干,一生做了许多大事的人。但由于小说《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广泛流传,人们把小说中的曹操当成了历史上的曹操,一提起曹操就认为他是个奸诈、狡猾、阴险的人物。这是很不应该的。我认为研究三国的历史也好,小说《三国演义》也好,首先应该把历史上的曹操和小说、戏剧舞台上的曹操区分开来,还历史上曹操的本来面目。

历史上的曹操其人

历史上的曹操是位有成就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由于家庭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决定他成就了一番事业。

曹操的祖父曹腾汉桓帝时是位太监,官至“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其父嵩为腾养子,官至太尉。曹操自幼出生在这样一个官宦之家,必然会受到很好的教育,又加之“少机警,有权数”,虽任性放荡,不注意道德修养和学业,也表现出非凡的才智和处事能力。因此,梁国人桥玄评价他时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曹操二十岁被推荐为孝廉,做了郎官。后又被任命为洛阳县北部尉,升顿丘县令,被征入朝授职议郎。由此看来,曹操青少年时代是春风得意,直步青云的,从地方官很顺利地便进入了朝廷,使他有机遇能获取更大的国家权力。

曹操生逢乱世,又给他提供了创造一番事业的机会。首先是汉灵帝元和末年的黄巾起义。东汉末年封建王朝的统治,本来己是危难之秋。黄巾起义的革命洪流更使得刘家王朝无法阻档。因此,只得调遣各地诸侯镇压农民运动,曹操被任命为骑都尉,讨伐颖川的农民起义军。后又升为济南相。从此,各路诸侯势力霸占一方,自立为王。董卓入京,废少帝,立汉献帝,京城洛阳大乱。曹操、袁绍联合各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虽被除掉,北方的袁绍、袁术、公孙瓒、吕布已形成具有一定势力并霸占一方的诸侯。曹操此间变卖家产,招摹义兵,逐渐扩充了自己的势力。后又在围剿黄巾军的过程中得降兵三十余万,收编其精锐,号称“青州军”。加之其弟兄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忄享)等扶持;荀彧,程昱、贾诩等出谋划策,消灭了残余的黄巾军;打败了吕布、陶谦、张邈、张绣等割据势力,逐渐拥有了一支较强的武装力量,成为三国时期称霸于北方的重要政治集团,曹操在群雄割据的武装斗争中能取得胜利,是建立在开明的政治斗争的基础之上的。首先是曹操在进行武装斗争的同时,他认识到了封建皇帝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在荀彧、程昱的鼓动下,曹操派曹洪率军向西迎接献帝。曹操进驻洛阳后又亲自朝见献帝,被升为镇东将军,封费亭侯,并录尚书事,总领朝政。曹操随之迁都许昌。自此他便有了发号施令的口实,在众诸侯中有了震慑威力。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曹操在群雄割据中能占上风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理解、关心(起码是想到了)人民的疾苦。连年的战乱,使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再加上自然灾害“百姓大俄,布粮食亦尽”,甚至供战争之需的军粮都无处筹集。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等人的建议,实行屯田。贷给农民耕牛和田地,用官牛的收成按官六客四分成,用私牛的对半分成。屯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军粮之需,同时也使一些无牛和田地的农民生计得到解决。屯田的租税直接交官,也避免了地主的盘剥,军粮也不会都是农民负担。军队的粮食有了保证,不仅是有利于作战,也减少了军队随意掠夺百性,无论怎么说都是对百姓有益的。同时,曹操对黎民百姓的苦处还能予以照顾。打败袁绍后他曾下令:“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因战乱免去了百姓一年的租税,曹操还具体规定:“自项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无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对于战争中的阵亡官兵家属没有基业无法生存的,官府供给他们粮食,长吏要经常去看望他们。而对待百姓,曹操也下令,“女的年七十以上没有丈夫儿子,年纪在十二岁以下,没有父母兄弟,以及眼睛看不见,失去劳动力,又没有妻儿父兄和产业的,由国家供养他们终身。”“命令各郡县都要提倡和重视文献典籍的研究和学校建设。满五百户的县要设置学官,挑选本地优秀子弟给予教育。”我们暂且不管当时的条件如何,施行得怎么样,曹操的这些关于发展生产,照顾人民生活疾苦和发展教育的政策,在封建统治阶级当中是十分开明和进步的,也肯定是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欢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一代枭雄曹操的典故故事

全文共 1147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对于他,世人总是有太多的怀想,关于他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呢?

谯水击蛟

曹操十岁那年,有一次在龙潭中游泳,突然遇到一条凶猛的鳄鱼。鳄鱼张牙舞爪地向曹操攻击,但曹操毫不畏惧,沉着地与鳄鱼周旋。鳄鱼无法下口,于是逃掉了。

曹操回家后,没有向家人提起鳄鱼的事。后来,有个大人看见一条蛇而恐惧畏缩,曹操大笑,天真地说:“我在龙潭碰到鳄鱼都不怕,你却怕一条蛇,真是可笑!”众人询问,曹操以实相告,无不惊叹少年曹操的胆略。

望梅止渴

有次曹操带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们都很口渴。于是曹操叫手下传话给士兵们说:“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们听后,嘴里都流口水。后来,他们坚持到达了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迎回文姬

曹操在平定北方后,出于对故人蔡邕的怜惜与怀念,“痛其无嗣”,于是派遣使者用金璧将蔡文姬从匈奴赎回国中,重嫁给陈留人董祀,并让她整理蔡邕所遗书籍四百余篇,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横槊赋诗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率大军饮马长江,与孙权、刘备联军决战。是夜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曹操取槊立于船头,慷慨而歌。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称其“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痛打恶霸

曹操二十岁那年,当上了洛阳北部尉(管理京城北部治安的官员)。他一上任,就叫工匠做了二十多根五色大棒,悬挂在衙门左右。他立下禁令:谁要是犯了禁,不管他豪门大族,都用大棒责打。

那时候,蹇(jiǎn)硕有个叔父,是个出名的恶霸,依仗蹇硕的权势在洛阳横行不法,谁也不敢惹他。有一次,他在夜里带刀乱闹,触犯了曹操的禁令。曹操不管他来头多大,把他抓起来,用五色棒一阵痛打。那个恶霸经受不起,当场就死了。

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洛阳。大家都称赞曹操不怕权势,执法严明。宦官对他又恨又怕,后来,把他调出洛阳,去当了一名县令。

绝妙好辞

曹操曾经途经曹娥碑下,杨修跟随着(曹操)。石碑的背面题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问杨修说:“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说:“知道。”曹操说:“你先别说,等我想一想。”走出三十里远的时候,曹操才说:“我已经知道了。”命令杨修单独写出他所知道的。

杨修写:

“黄绢,有色的丝织品,写成字是‘绝’;幼妇,少女的意思,写成字是‘妙’;外孙,是女儿的孩子,写成字是‘好’;齑臼,受辛之器,盛纳五辛的器具。五辛的另外一种解释是葱、蒜、椒、姜、芥。这说的是‘绝妙好辞’的意思。”

曹操也写下了自己的想法,和杨修是一样的,于是赞叹道:“我的才能比不上你,走了三十里路才明白(碑文的意思)。”

注:齑臼,不是受尽艰辛的器具,而是盛纳五辛的器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作文鉴赏带着责任上路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让我们带着责任上路,勇于承担自己的过错;让我们带着责任上路,坚守自己的诺言;让我们带着责任上路,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让我们带着责任上路,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无悔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小学生作文网 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责任和权力的手抄报 ,希望对你有帮助。

责任和我有关,初听有些莫名其妙,何谓“和我有关”?和我有关,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在这个“权力是我的,义务是他人的”时代里,又有多少人会去履行自己的责任?

一位公交车司机在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内,他做了最后三件事:拉下手闸,打开车门,拔下钥匙,让所有乘客安全下车,随后便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他叫黄志全,所有大连人都记住了他,只因为他有生命捍卫了自己的职责

无独有偶,武汉市一座叫景明大楼的楼宇,在漫漫岁月中度过了80年春秋,80年后的一天,大楼的居民收到了一封来自英国的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楼系本事务所于1916年所设计,设计年限80年,现已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短短的几句话,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责任的力量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责任并不需要什么可歌可泣的事情方能彰显出来: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太多的事例告诉我们责任只在一举手一投足间,它甚至只是把一张糖纸拾起扔进垃圾箱之类的“琐事”,但这(删)就是这种“琐事”又有多少人愿意做?很多人不屑一顾去做这种轻如鸿毛的小事,希望通过做一件大事来证明自己的责任心,殊不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鲁迅先生说过“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前一段时间老人摔倒扶不扶成了一个人们话题很多人表示不会扶,会帮忙叫医生,看似合理,但我要说,应该扶正如那句经典的台词“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扶起老人,不仅是一项传统美德,更是一种责任

昔日梁启超先生有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在当今这个时代,责任已早已不仅在我少年身上了,大到国家,民族,小到个人,都应该肩负起身上的责任。

[作文鉴赏带着责任上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眼中的曹操500字作文

全文共 932 字

+ 加入清单

大江之上,波涛滚滚,白浪滔天,一人横槊立马于碣石之上,槊指东南,目观沧海,眼见哪奔腾的水流涌入汪洋,放声长啸。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曹操

我心目中的曹操,是智勇双全的真英雄。他伐董卓。讨袁术诛吕布,官渡之战一役克袁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名垂青史,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卷中隽刻了不朽的篇章。他平定北方,大势在握,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招贤纳士,察纳雅言,识人善用,才有了“力抵樊哙”的许褚,才有了“单骑救主,跣足马的曹洪,才有了甘愿赴死的典韦,才有了善尽强奇谋的程昱、郭嘉、荀彧、贾祤……才有了三国鼎立的盛况。

武能执长槊,文能挥毫墨。我心目中的曹操是个文采飞扬的大文豪。那“星海灿烂,若出其里。”的胸怀;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抱负;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无一不是四言诗中的瑰宝,无一不是《诗经》的完美传承,更无一不是文学史上的神采之笔。在他笔下,我们看见了他那双利剑一般闪着寒光的眼眸,熊熊烈火般燃烧着的心,那如沧海一般的包容天地的胸怀。我心目中的曹操要用利剑开辟开辟一条康庄大路;我心目中的曹操要用烈火冶炼出一个新的世界;我心目中的曹操,要用他那沧海包纳住整个天地。文如其人,他的诗,是恢弘的史诗,他的人是乱世奸雄。

我心目中的曹操,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献宝刀行刺董卓失败,他并没有胡乱的放手一搏,而是装作若无其事,留下了有用之身;败走华容,他并没有哀叹生不逢时,像项王一样自刎乌江,而是求得了关羽的饶恕,重整旗鼓,东山再起。怨天尤人,因为他知道我命由我不由天!仅为解燃眉之急而“曲”的或许只是个庸夫,但能在两军对垒之际,跣足迎宾之人一定是真丈夫,若非曹操一时之“曲”怎能得许攸之妙计,怎能力克袁绍乃至雄踞一方?这才是我心目中的真丈夫。

我心目中的曹操是重情重义的良友,火夜失典韦,他放声大哭,为自己的过错而忏悔,却忘记了自己的爱子曹昂也不见了踪影;痛失郭嘉,他又连病数月,“每每月下独酌,长念旧日”。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他却毫不记恨,反而召回追击的夏侯惇,成全了关羽一片丹心,也在日后成全了自己。

我心目中曹操,是不朽的神话,我心目中的曹操是纵观史册也难得一见的贤才,那智勇双全,文采飞扬,能屈能伸,重情重义的曹孟德才是我心目中的曹操。

[我眼中的曹操5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曹操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爱读书的我来说,所接触的文学形象数不胜数,如:精忠报国的岳飞,智慧超人的诸葛亮,音乐奇才贝多芬……但唯一能打动我的却是那《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原因就是,像他这样的人自古以来只有一个。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曹操是历史上的一位英雄,行刺董卓,可见其勇;离间马超和韩遂,可见其智,这智勇双全,就令人刮目相看。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吞去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多么伟大的气概,这正是他自己的深刻写照,“赤壁战败,大笑周郎诸葛,不耻下拜于关羽。”不因眼前的小挫折放弃大局面,能屈能伸,此乃大丈夫也。

然而,曹操更打动我的方面却是他文学才华。“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充满了对韶光易逝的感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显其老当益壮;”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他视天下为已任的伟大志向。纵观历史,唐宗宋祖都是稍风骚的,曹操这文韬武略,只有主席才能与之相媲美了。人们大多都不喜欢曹操,说他过于”残暴“,干过“坏事”,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大人物也是会犯错误的,《三国演义》中写曹操借贪官的首领,以稳军心,若是换成袁绍好心不忍为之,恐怕霸业难成矣,更何况,“无毒不丈夫”,此毒非比毒也,与其说是毒,不如说是一种果断的决定,不会瞻前顾后的一种决断选择。曹操富民强国,乃“治世能臣,乱世奸雄”,没有一点手段是难成大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曹操用人歇后语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用人歇后语:唯才是举

更多的歇后语:

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林教头的棍棒——虚晃一下

林冲上梁山——逼出来的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校场里的土地——管得好宽

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

梁山兄弟——不打不成交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梁山兄弟——越打越亲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能力大

鲁智深出家——无牵无挂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酒肉和尚菜道士——岂有此理

李逵打宋江——过后陪不是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李逵扮新娘——装不象

李鬼劫路——欺世盗名

张顺浪中斗李逵——以长攻短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武大郎坐天下——没人敢保

武大郎贩甲鱼——什么人卖什么货

武大郎服毒——吃也死,不吃也死

武大郎放风筝——出手不高

武大郎的包子——七大八小

武大郎的身子——不够尺寸

武大郎的扁担——不长不短

潘金莲熬药—— 暗地里放毒。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不怀好意

潘金莲的裹脚布——肮脏货

潘金莲的竹竿子——惹祸的根苗

王婆照应武大郎——不是好事

吃了砒霜上吊——肚子里有底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景阳岗武松遇大虫——不是虎死,就是人伤

端着酒壶打架——豁(喝)着干

梁山的军师——无(吴)用

孙二娘开的店—— 进不得

石秀进祝家庄——走了不少盘陀路

老虎扑食——三股劲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眼中的曹操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中国有四部成就最高的文学著作,被后人成为“四大名著”,其中一本《三国演义》深深地让我陶醉了,它艺术地再现了东汉末年一个群雄争霸的恢宏历史时代,描绘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有义气深重的关羽,狡猾多疑的曹操,胆大心细的诸葛亮,胸怀大志的刘备……其中最令我难忘的还是曹操。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将错就错的杀了吕伯奢,然后又无情无义的杀了孔融,责怪杨修扰乱军心,杀了他。在京剧中,曹操是白脸,代表狡猾多疑。但我认为曹操是枭雄并非奸雄,易中天先生也曾经说过:“曹操是可爱的枭雄。”

曹操和刘备一样求贤若渴,他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颁布了《求贤令》,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形成了猛将如云,谋事如雨的盛况。

曹操是真正的雄才大略之人,具有杰出的才能。他使用声东击西计破黄巾军,灭袁绍,诛杀了有勇无谋的吕布,败张鲁,收刘表,在多年的征战中,他收服了长江以北的土地。这一系列的事情都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是一个有雄心的人才。

曹操的性格乐观豁达,胸怀宽大,他在赤壁之战失败后在茫茫的吃了败仗,这应该对他而言如晴空霹雳,对五十四岁的他将成为成为一生的痛,难以磨灭的痛,可是他还大笑三声“北方还是我的”。

曹操的一生南征北战,结束了东汉末年的腐败与战乱,使得人民安居乐业,所以,我认为曹操是一个大义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杜甫《石壕吏》鉴赏

全文共 2686 字

+ 加入清单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不宜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可以设想,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或者……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读杜心解》),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史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杜甫《石壕吏鉴赏“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儿,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本子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可见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儿媳妇低声哭泣。“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试想昨日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是何心情?诗人作何感想?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就是说,“民为邦本”,把人民整成这个样子,统治者的宝座也就岌岌可危了。诗人杜甫面对这一切,没有美化现实,却如实地揭露了政治黑暗,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陆时雍称赞道:“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就是指这一点说的。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毫无概念化的感觉。诗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矛盾双方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自然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炼,全诗一百二十个字,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曹操烧信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激战。两军实力相差悬殊,袁军数倍于曹军,曹操部将大多认为袁军不可战胜。但曹操最终以少胜多,大败袁军。袁绍弃军逃跑,全部的辎重物资、图册兵藏被曹军缴获。

在清点战利品时,曹操的一名心腹发现了许多书。这名心腹拆开其中一封,看了几眼,立刻脸色大变。他把所有书信收齐封好,然后抱着信件去向曹操汇报:“主公,这些都是袁绍与人来往的密函!”曹操接过信件,拆开看过几封后,对心腹说:“你去把这些信都烧了吧。”“烧掉?主公,您不该照着书信把这些叛徒全部抓起来吗?”心腹惊疑道。曹操摇摇头:“当初,袁绍兵力远胜于我,连我自己都觉得不能自保,更何况是他们。与袁绍勾结只是他们不得已的选择啊。”

曹操烧信原来,这些信件都是在许都的官员和曹操军中的部将写给袁绍的,其中不乏示好投诚之语。曹操命人当众把信件全部焚烧。那些私通袁绍的部将,原本惊慌不定,见曹操此举,惭愧不已,同时也愈加感激,军中士气更盛。

曹操趁势进击,冀州各郡纷纷献城投降。曹操实力大为增强,为此后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怀抱一腔沧海

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邓楚瑶

泰山不辞抔土,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忍让是对人对事的包容与接纳,是一种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是彻悟人生之后的云淡风清。

忍让是一种大度,一种容山容水容世间一切的海涵。江西武宁弥陀寺的弥勒大佛之侧有一副古今流传的楹联,上联是“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下联是“大肚能容,容天容地,干人何所不容”,这是佛家宽容忍让处世哲理的艺术再现,笑泯恩仇,笑对变迁,笑中有彻悟的愉悦与静静让出轻轻放下的海涵。

忍让是一种慈悲,如同绵绵春雨滋间大地,它赐福于被忍让的人,也赐福于忍让者,对人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怨恨只能让心灵淤塞,远不如让出一长海阔天空,抵达心灵的青山绿水。

忍让是一种潇洒,万事万物岂能样样合乎心意,“得饶人处且饶人”,于是“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与其争执来争执去,不如学会吟游诗人的洒脱。是云,就许它舒卷,是春就让许它来去,是月,就许它圆缺缺,是星,就许它流转……无论在什么样的物境之下,为遗憾与不完美让出一隙空间,多几许悠杨与从容。

忍是宽忍,让为谦让,忍让是大处着眼的胸怀,是处世的艺术。忍让可以促成文化,思想的繁荣,世间万家,没有哪一刻只有一种声色,如果一种论调平抑天下,只会落得万马齐暗。儒家珠圆玉润的君子秉性聚合了中华血脉,但如果没有庄子的汪洋恣肆,便也少了一股逍遥与悠扬;老杜诗篇的沉郁轻挫固然雄奇,再容些空白,添几笔王孟的画舫芰歌,十里荷花,才成一幅好山水;让一片舞台给颜筋柳骨,张狂米颠,王羲之才能挽长袖,铺云宣,濡饱笔书写他的万古丹青……民国初年的北大兼容包并,容纳激进革命李大钊,温和政良的胡适,更兼有蓄辩遗老辜鸿移,才掀起一场摇撼九洲的新文化运动,宽容忍与谦让,让文明的辉煌不致寒凉。

怀抱一腔沧海,让出一片睛空,于从容中看人生繁华,月白风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说曹操曹操到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152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曹操说的可能是“真心”的话,连他儿子都不相信、不肯做;然而他说得很动听的“假话”,天下却有三分之一的人深信不疑。如果说“历史是一面镜子”,这岂不是莫大的讽刺吗!

“说曹操曹操就到”有何典故?

问题:“说曹操曹操就到”有何典故?为什么是曹操,而不用别人的名字?

解释:说曹操曹操就到意思是正在讲谁,谁就出现在你面前。

典故:汉献帝在李催与郭汜火拼时曾一度脱离险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后继续追拿汉献帝,有人献计推荐曹操,说他平剿青州黄巾军有功、可以救驾,然而信使未出时联军以杀到,眼看走投无路之际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军保驾”成功,后将李郭联军击溃,曹操被加封官爵。故有说曹操,曹操到”之说。

戏说曹操:

生肖属羊的曹操(公元155--220年)已经是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人物了,《三国演义》把他的性情刻画得入木三分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名言“,也塑造了戏剧中阴狠残酷不仁无义、脸白心黑的奸臣形象。乔玄在曹操年少时就当面指称他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识鉴之精,令人赞叹。

曹操中年时曾立下志愿“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没想到风云际会,“偶然”地封了候拜了相便不愿放下权位, 理由是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诚恐已离兵,为人所祸;既为子孙计,又已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江湖未静,不可让位!” 后来又很快地蹿升为“ 魏公”“魏王”,心态上也从“父子相誓终身,灰躯尽命”以报答汉朝“三世厚恩”,转变为“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既然已经说清楚讲明白了,因此在他死后9个月,儿子曹丕就把汉献帝拉下来,自己当了皇帝,哪里还管他厚恩不厚恩的!不过曹操的心愿只实现了一半,他是被尊为“国父”了,他的儿子曹丕却偏偏只肯尊他为“武帝”。根据《谥法》,“武”比“文”略逊一筹而且有“博闻而无德不得为文”的说法曹操想当“文”王的心情,连儿子都认为不切实际他能不遗憾九泉乎!

曹操当权时,曾经两次下令求才,“唯才是举”,却并不要求德行。于是把东汉以来将近两百年好不容易重整的道德观念完全破坏了。这么样得来的“人才”,司马懿就是个中国翘楚;司马懿的为人,史传上说是猜忌多权变 “有狼顾之相”,看来与曹操的心性是差不多的。曹操曾梦见“三马食槽”的景象,对儿子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然而曹丕对司马懿已经是言听计从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就更明目张胆地表露了“天下皆知”的篡夺之心;司马昭死后4个月,儿子司马炎就老实不客气地取代了曹魏。祖孙三代轻易地就把曹操年辛苦经营的“槽”给吞掉了。

曹操说的可能是“真心”的话,连他儿子都不相信、不肯做;然而他说得很动听的“假话”,天下却有三分之一的人深信不疑。如果说“历史是一面镜子”,这岂不是莫大的讽刺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与曹操共煮酒高二作文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时光遂道已经成形,我们可以通过时光穿梭机一睹过去的风采,历史可以是后动的岙临其境。时光旅行已成为一种潮流。

我也曾尝试,时光空梭机上被我输入了时间:东汉末年;地点:曹营;人物:曹操。刹那间,一切如梦幻般出现在我的眼前: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年代。我来到了东汉末年。

此地正是曹营之后的菜园。这时刘备正在园中浇菜,又有一群人叫住刘备,正是曹操的下属,我便跟随他们一起去了曹营府中。

那边的曹操,看到刘备一行人来了,便与他大谈起天下英雄。这正是如史实,一切都十分鲜活。赶快!我也要另入谈论之中。

曹操说:“天下乱世,豪杰辈出,而英雄者,鲜见矣!”

我接了句:“关羽,张飞,子龙诸辈,英武过人,并且都极尽忠义,他们不是英雄吗?”

操笑着说道:“英雄者,必定胸怀大志,有勇有谋,并知能善用,你刚才举的几位,不过是难得的贤才,至天英雄,他们还算不上!”

这时刘备说:“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现在又占据多方土地,他应该算吧!”

曹操摇摇头说:“非也。此人好谋无断,色厉短薄,不足以成大事。”

我说道:“刘表,刘璋,还有孙策,张绣等人,在将军看来,他们更称不上英雄了,那天下英雄是哪些呢?”

曹操指了指刘备,又指了指自己,说道:“天下英雄,惟刘备兄与操耳!”

我说:“我倒有自己的看法,天下英雄,仅尔一人也。刘备,一心想要恢复汉室,后了两个儿子,一个名”封“,一个名”禅“,可见其对皇位的觊觎。右曹操你呢?风驰战场,从未有过称帝之心,正是”天下英雄何须以帝位自重“?另外,你的政治见解,军事才能在刘备看来,他是万万所不能及的。而不仅如此,你的诗文又是天下文人所不及,他们少了你的广阔胸襟。一位全面的人才是多么难得,说你是英雄,实在是理所当然。谁能”东临碣石“?谁能”挟天子以令诸侯“?谁能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千古名篇?东汉末年,惟君一人是英雄也。”

言罢,曹操大笑道:“幸哉,幸哉……”

画面停止,时光穿梭机停止工作,一切又回到眼前,我知道:历史无法更改,就让峰火三国的壮美结在我们心中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心目中的曹操作文900字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个人我敢写又不敢写,敢爱又不敢爱,敢恨又不敢恨。他注定一生都要背负篡位的骂名,他就是——曹操

不言而喻,曹操的军事和政治能力是相当好的。他的旗下有许多为他鞠躬尽瘁的人才,而这些人无一不是敬佩曹操的。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和袁绍相比,曹操是处于下风的,但是曹操却打败了袁绍,可见曹操的军事能力很不一般,曹操就像近代史上的拿破仑。

在我个人认为,曹操也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曹操教育的每个儿子都各有各的才华,曹操,曹丕,曹植更是在历史上称为“三曹”。

后人们都认为曹操是奸臣,因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曹操篡位是有原因的,因为曹操在当大臣时就看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无能,他知道将来汉室是会灭亡的。于是他就想:汉室迟早会被他国侵略,等着汉室被他国侵略倒不如自己来当这个皇帝,这样一来自己既不会成为阶下囚,而且还可以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利和用不完的荣华富贵。于是曹操就抱着这个恋头篡了位。我想要不是当时统治者的无能,也许曹操就不会背负一代奸臣的骂名了吧!况且身为人臣谁又不想跟着一个贤明的君主呢?

史上还有有一件事,那就是杨修之死让曹操受尽了人们的唾骂。杨修是一个极聪明的人,曹操有这样的一个手下应该感到高兴才是,为什么要将杨修杀死呢?后人们都认为是曹操疑心病太重,不相信他人,但我却认为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杨修太恃才放旷了。明明知道曹操要杀他,但还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置军纪于不顾,这样一来曹操就更要杀他了,所以杨修的死有一半是他自己咎由自取。因此我不认为杨修的死全是曹操的错,更何况又有哪个君主眼里容得下像杨修这样比自己聪明的人?

不知道为什么,当所有人都讨厌曹操的时候我却很喜欢他,敬佩他,他真的是一个很有智慧,很有才华的人。我可以在电视里看到他的死而流泪,我可以拿起曹操的书读上好几天,我可以向弟弟妹妹们讲诉关于曹操的故事……

如果我可以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三国的话,我想对曹操说:‘常种信任之花于心中,你会发现世界依旧美丽,阳光依旧灿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观沧海改写作文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公园207年,我浩浩荡荡率领大军北伐乌桓,打了一个大胜仗。来到碣石山下,我顿时豪情万丈,对手下人说:“传我的将领,下马,上碣石山!”

我带着几名随从,头戴头盔,身穿大叶锁子甲,手持钢刀,脚蹬虎皮战靴,“蹭蹭蹭”大步流星登上碣石山。“哇……”只见碣石山前波涛汹涌的沧海是一眼望不到边啊!只见脚边是野草丛生,树木耸立,秋风“呼啦啦”地吹过来,这是多么的激动人心啊!我想:这些天,我终于消灭的我的心腹大患——乌桓,这下,我能去攻打刘备他们啦!脚下是我辽阔的土地,将来,我一定要完成统一中国的霸业!哈哈哈,秋风萧萧吹过,带来了几片落叶,好像在告诉我:“统一的大业马上就要完成了,这祖国山河如此的雄伟壮丽!”秋风虽带着萧萧的杀气,但是也正表达了我统一了北方啊!我的国土一定会像草木一样,生机勃发,一定会像这大海,充满激情的!这是多么的高兴哇!

再看眼前的沧海,波涛一个接着一个,我想:日月肯定都是从这浩瀚的大海中升起,银河星星也都是从大海里也是出没于大海的,我就像这大海,气势磅礴,气势壮观,我一定要招募贤士,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早早完成我的霸业!

想到这里,我便从腰间取出酒瓶,“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我顿时感觉全身温热,吩咐手下人拿来磨好的墨汁和纸,写下了气势雄伟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诗歌分类鉴赏知识汇总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①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按照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怀古诗的主题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昔盛今衰,来借古讽今;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立功业的心情,同时,委婉的对现实进行批评。

③边塞诗大都以描写战争为主题,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或者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

④思乡诗往往和战争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安宁的平静生活。

⑤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物的独特观察和描写,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格和理想。

⑥借景抒情诗通过描写景物,抒发自己的忧愁哀思或远大理想以及对人生独特的体验和认识。

⑦闺怨诗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幸福生活的向往。

⑧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作品鉴赏

全文共 4073 字

+ 加入清单

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这就是说,《离骚》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

《离骚》作于楚怀王二十四、五年(前305、前304)屈原被放汉北后的两三年中。汉北其地即汉水在郢都以东折而东流一段的北面,现今天门、应城、京山、云梦县地,即汉北云梦。怀王十六年屈原因草拟宪令、主张变法和主张联齐抗秦,被内外反对力量合伙陷害,而去左徒之职。后来楚国接连在丹阳、蓝田大败于秦,才将屈原招回朝廷,任命其出使齐国。至怀王二十四年秦楚合婚,二十五年秦楚盟于黄棘,秦归还楚国上庸之地,屈原被放汉北。

汉北其地西北距楚故都鄢郢(今宜城)不远。《离骚》当是屈原到鄢郢拜谒了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后所写。诗开头追述楚之远祖及屈氏太祖,末尾言“临睨旧乡”而不忍离去,中间又写到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等情节,都和这个特定的创作环境有关。

《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如“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伤灵脩之数化”即指怀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对屈原态度上的几次反覆)。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以情为里,以物为表,抑郁沉怨”(刘师培《论文杂记》)。而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由于诗人无比的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全诗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荡荡,不见端绪。但是,细心玩味,无论诗情意境的设想,还是外部结构,都体现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匠心。

从构思上说,诗中写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由天界、神灵、往古人物以及人格化了的日、月、风、雷、鸾风、鸟雀所组成的超现实世界。这超现实的虚幻世界是对现实世界表现上的一个补充。在人间见不到君王,到了天界也同样见不到天帝;在人间是“众皆竞进以贪婪”,找不到同志,到天上求女也同样一事无成。这同《聊斋志异》中《席方平》篇写阴间的作用有些相似。只是《席方平》中主人公是经过由人到鬼的变化才到另一个世界,而《离骚》中则是自由来往于天地之间。这种构思更适宜于表现抒情诗瞬息变化的激情。诗人设想的天界是在高空和传说中的神山昆仑之上,这是与从原始社会开始形成的一般意识和原型神话相一致的,所以显得十分自然,比起后世文学作品中通过死、梦、成仙到另一个世界的处理办法更具有神话的色彩,而没有宗教迷信的味道。诗人所展现的背景是广阔的,雄伟的,瑰丽的。其意境之美、之壮、之悲,是前无古人的。特别地,诗人用了龙马的形象,作为由人间到天界,由天界到人间的工具。《尚书中候》佚文中说,帝尧继位,“龙马衔甲”。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动物龙的原型之一即是神化的骏马。《周礼》中说“马八尺以上为龙”,《吕氏春秋》说“马之美者,青龙之匹,遗风之乘”。在人间为马,一升空即为龙。本来只是地面与高空之分,而由于神骏变化所起的暗示作用,则高空便成了天界。诗人借助自己由人间到天上,由天上到人间的情节变化,形成了这首长诗内部结构上的大开大阖。诗中所写片断的情节只是作为情感的载体,用以外化思想的斗争与情绪变化。然而这些情节却十分有效地避免了长篇抒情诗易流于空泛的弊病。

从外部结构言之,全诗分三大部分和一个礼辞。第一部分从开头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自叙生平,并回顾了诗人在为现实崇高的政治理想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同环境斗争的心灵历程,以及惨遭失败后的情绪变化。这是他的思想处于最激烈的动荡之时的真实流露。从“女媭之婵嫒兮,申申其詈予”至“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为第二部分。其中写女媭对他的指责说明连亲人也不理解他,他的孤独是无与伦比的。由此引发出向重华陈辞的情节。这是由现实社会向幻想世界的一个过渡(重华为已死一千余年的古圣贤,故向他陈辞便显得“虚”;但诗人又设想是在其葬处苍梧之地,故又有些“实”)。然后是巡行天上。入天宫而不能,便上下求女,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的努力挣扎与不断追求的顽强精神。从“索藑茅以筵篿兮”至“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为第三部分,表现了诗人在去留问题上的思想斗争,表现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读之令人悲怆!末尾一小节为礼辞。“既莫足以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虽文字不多,但表明诗人的爱国之情是与他的美政理想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全诗到高潮之后的画龙点睛之笔,用以收束全诗,使诗的主题进一步深化,使诗中表现的如长江大河的奔涌情感,显示出更为明确的流向。诗的第一部分用接近于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自己的历程。而后两部分则以色彩缤纷、波谲云诡的描写把读者带入一个幻想的境界。常常展现出无比广阔、无比神奇的场面。如果只有第一部分,虽然不能不说是一首饱含血泪的杰作,但还不能成为浪漫主义的不朽之作;而如只有后两部分而没有第一部分,那么诗的政治思想的底蕴就会薄一些,其主题之表现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既含蓄,又明确;既朦胧,又深刻。

《离骚》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长顑颔亦何伤。”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循绳墨而不颇”),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陈辞一段可见)。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离骚》的语言是相当美的。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带香草喻保持修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其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自屈原以来,“香草美人”就已经成为了高洁人格的象征。(有柳宗元的“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最后,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离骚》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奇珍,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赵逵夫)

从屈原在当时社会中的身份来说,他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诗人”;但以他的巨大的创作成就来说,他又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诗经》中也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作品,但它基本上是群众性集体性的创作,个性的表现甚少。而屈原的创作,却是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以他全部生命的热情打上了鲜明的个性烙印。这标志了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一个新时代。

屈原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诗人。他关心国家和人民,直到今天仍作为坚定的爱国者受到高度评价。虽然他的爱国和忠君联系在一起,在这一点上,他并不能背离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但同时也要看到,屈原又具有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他并不把自己看作君主的奴仆,而是以君主从而也是国家的引路人自居。他对自己的政治理想与人生理想有坚定的信念,为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惜与自身所属社会集团的大多数人对抗,宁死不渝。这就在忠君爱国的公认道德前提下,保存了独立思考、忠于自身认识的权利。作为理想的殉难者,后人曾从他身上受到巨大感召;他立身处世的方式,也被后世正直的文人引为仿效的榜样。

屈原的作品,以纵恣的文笔,表达了强烈而激荡的情感。汉儒曾说,《离骚》与《诗经》中《小雅》同为“忽而不伤”之作,明代诗人袁宏道于《叙小修诗》中驳斥道:《离骚》“忿怼之极”,对“党人”和楚王都“明示唾骂”,“安在所谓怨而不伤者乎?”并指出:“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正是“楚风”的特点。他的意见显然是正确的。不仅如此,屈原赞美自我的人格,是率性任情,真实袒露;咏唱神灵的恋爱,是热情洋溢、淋漓尽致;颂扬烈士的牺牲,是激昂慷慨、悲凉豪壮……。总之,较之《诗经》总体上比较克制、显得温和蕴藉的情感表达,屈原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了情感的解放,从而造成了全新的、富于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由于这种情感表达的需要,屈原不能满足于平实的写作手法,而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奇丽的幻想,使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恢宏瑰丽的特征。这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后代个性和情感强烈的诗人如李白、李贺等,都从中受到极大的启发。

屈原是一位爱美的诗人。他对各种艺术的美,都不以狭隘的功利观加以否定。《九歌》、《招魂》中,处处渲染音乐歌舞的热烈场面和引发的感动。“羌声色之娱人,观者憺兮忘归”,在屈原笔下,是美好的景象。同样,他的诗篇,也喜欢大量铺陈华美的、色泽艳丽的辞藻。他还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赋予草木、鱼虫、鸟兽、云霓等种种自然界的事物以人的意志和生命,以寄托自身的思想感情,又增加了诗歌的美质。大体上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意华美的流派,最终都可以溯源于屈原。

在诗歌形式上,屈原打破了《诗经》那种以整齐的四言句为主、简短朴素的体制,创造出句式可长可短、篇幅宏大、内涵丰富复杂的“骚体诗”,这也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音乐高中作文高中音乐鉴赏

全文共 5217 字

+ 加入清单

常见的声乐演唱形式:合唱、齐唱、轮唱、重唱、对唱、独唱

合唱:由多人演唱多声部歌曲的形式,按照声部组合的声区和音色的不同分为同声、混声两种

齐唱:多人按照同度或八度的音程关系演唱同一个曲调(即多人演唱同一旋律的形式)

轮唱:多个声部按一定的时距相互追逐,演唱同一旋律,交叠出现时构成良好的和声关系

重唱:两个以上的少数人同时演唱的形式,每人唱一个声部,各自独立而又相辅相成

对唱:两个人对答式的演唱单声部歌曲

独唱:由一个人独立演唱的形式

常见的器乐演奏形式:独奏、重奏、合奏、协奏

独奏:由一个人演奏一件乐器的表演形式

重奏:每个声部均由一个人演奏的多声部器乐曲或演奏形式

合奏:按乐器种类不同进行分组,各组分别担任某一声部,共同演奏同一首乐曲;同类乐器分组共同演奏同一首乐曲也叫做合奏

协奏: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

主调音乐:是以一个曲调为主,其余声部作为伴奏以陪衬或加强这一曲调的作品

复调音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曲调以对位法的法则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

奏鸣曲:是一种由三个或四个相互对比的乐章组成的器乐套曲

交响曲:按照奏鸣曲的曲式原则作成的一种管弦乐套曲

奏鸣曲式:是乐曲的结构形式之一,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大部分

艺术歌曲: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

声乐套曲:由若干首内容上有些关联的声乐曲组成的套曲

练习曲:是为练习某种乐器演奏和嗓音演唱技术而创作的乐曲

音乐会练习曲:技术练习与艺术创作的结合,将技术练习融合于艺术构思中,成为音乐会上常见曲目的乐曲

标题音乐:是浪漫主义作曲家将音乐与文学、戏剧、绘画等其他姊妹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综合性音乐形式。是一种用文字来

说明作曲家创作意图和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曲

交响诗:按照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成的大型管弦乐曲

印象主义音乐:19C末20C初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首创的一种音乐风格。作品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感受,音乐语言上突破大小调体系,重视和声、织体和配器的色彩,擅长表现幽静朦胧、飘忽空幻的意境。

民歌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具有集体创作和不断流传的特点。一般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

民歌的音乐特征:

①音乐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

②旋律与该民族或得去语言紧密结合

③民歌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节拍等方面明显表现出来

④节奏、节拍形式丰富

⑤曲式结构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用同一旋律反复

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①民歌不受专业作曲技法限制,是人民群众自发的口头创作

②民歌歌词和旋律不是固定不变的,在长期流传中会不断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和变化

③民歌依靠于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借助记谱法或其它方式

④民歌不体现作者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征

劳动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民歌,如陕北《黄河船夫曲》、四川《打夯歌》、《川江船夫号子》等

劳动号子的音乐特征:

①歌词多与劳动有关

②节奏直接受劳动节奏限制,节奏鲜明,具有律动性

③曲调多样,视工种而异

④歌唱形式视劳动者多少和劳动是否具有协作性分为独唱、对唱、齐唱、一领众和

⑤曲式结构受劳动过程和时间影响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间、田野劳作时即兴创作、用以抒发感情的民歌

山歌音乐特征:

①歌词具有即兴性

②音乐奔放、嘹亮,曲调悠长,广泛应用自由演唱音和拖腔

③歌唱形式多样,以独唱为主

④曲式结构短小,呈多样化

小调:是人民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中以及婚丧节庆中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

小调的音乐特征:

①多数为分节歌形式

②节奏规整,节奏型丰富多变

③歌唱形式以独唱为主

④歌词格式多样

西北民歌特点:高亢、悠长,嘹亮,真假声相结合

陕北:《脚夫调》、《兰花花》

青海:《上去高山望平川》

山西:《绣荷包》、《刨洋芋》

蒙古族民歌:分为长调(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短调两种。长调音域宽广、节奏自由,旋律悠长舒缓起伏较大,结构也较长大,具有抒情性(牧歌、赞歌、思乡歌),如《牧歌》、《辽阔的草原》;短调音域较窄,节奏较规整,结构也较短小,具有叙述性,如《森吉德码》、《嘎达梅林》。

藏族民歌:藏族的民歌常与舞蹈密切结合,常见的歌舞有堆谢(《正月十五那一天》)、囊玛(《阿玛勒火》)。民歌主要有山歌、牧歌、情歌等。《宗巴朗松》(是一首囊玛音调)、《酒歌》等

维吾尔族民歌:维吾尔族民歌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风格浓郁,歌词多采用比兴的手法,寓意深刻,衬词有长有短,旋律生动活泼,热情奔放。《牡丹汗》、《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青春舞曲》等 少数民族代表乐器:

蒙古族:马头琴

新疆:冬不拉、弹布尔、手鼓、艾介克、热瓦普

藏族:扎木涅、根卡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其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抗日时期曾被填上《打黄沙会》的新词,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这首新民歌。这是一首带有明显山歌风格的小调。运用了“起承转合”、“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相亲相爱》运用了《沂蒙山小调》和《谁不说俺家乡好》的素材)

《相亲相爱》《王大娘钉缸》:是流行于河南的地花鼓中的一个代表曲目,由一旦一丑两人表演。 《孟姜女哭长城》:河北民歌

南方民歌特点:歌词比较含蓄、内在,善用比兴,旋律表现的婉转、流畅、细腻、抒情。

云南:《小河淌水》、《弥渡山歌》

浙江:《对鸟》(采用吴地方言演唱,前两段徵调式,后两段羽调式)

湖北:《龙船调》、《幸福歌》(蒋桂英根据湖北天门的一首小调改编而成,采用领、合的演唱形式) 四川:《康定情歌》

器乐(合奏包括锣鼓乐、弦索乐、丝竹乐、吹打乐等)

打溜子:是流行于湖南土家族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通常用马锣、大锣、头钹、二钹四件乐器演奏,由“头子”和“溜子”两部分组成,采用上下句对偶和螺狮结顶的创作手法。代表曲目《锦鸡出山》。

鼓吹乐:流行于中国农村,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的民间器乐合奏。《滚核桃》根据山西绛州鼓乐改编,乐曲包括头、身、尾三个部分。

吹歌:流行于河北,是鼓吹乐中的一个类别。代表乐曲《童谣》

江南丝竹:流行于山海、江浙一带的民间器乐乐种,乐队有“丝竹板”、“清客串”两种。主奏乐器:二胡、笛,代表乐曲《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又名《薰风曲》)、《慢六板》

广东音乐:流行于广州、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民间器乐乐种,主奏乐器:高胡、扬琴。乐曲短小精悍,音乐风格轻快活泼、缠绵细腻、流畅动听。代表人物:严老烈、何柳堂、吕文成等。代表乐曲:《娱乐升平》、《雨打芭蕉》

戏曲

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

京剧

京剧是以皮黄腔为主的戏曲剧种,清朝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因此得名京剧。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进京,后经“徽秦”、“徽汉”两次合流,大约在1840年正式形成京剧。

主要演员:

初期重要演员: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三位著名老生,称“三鼎甲”

谭鑫培(艺名“小叫天”)老生唱腔影响最大的“谭派”

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

京剧的声腔:西皮(快)、二黄(慢);唱腔:南梆子(西皮),四平调(二黄)

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京剧的板式:一眼板相当于2/4,三眼板相当于4/4,无眼板相当于1/4,散板,无板也无眼

京剧的伴奏:称“场面”,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为弦乐部分,主要过场音乐和为唱腔伴奏,三大件包括:京胡、京二胡、月琴;武场为打击乐部分,配合身段表演

脸谱:即脸谱化妆,用于净、丑行当,脸谱的不同色彩象征不同性格

红色:忠贞、英勇 如关羽

黑色:正直、无私 如包公

白色:阴险、疑诈 如曹操

蓝色:刚强、有心机 如窦尔敦

绿色:顽强、暴躁 如程咬金

黄色:凶狠、残暴 典韦

梅兰芳:四大名旦之一,是将我国京剧艺术引向世界的第一人,他的表演被誉为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之一,即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代表作品有:《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霸王别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穆桂英挂帅》、《天女散花》等。

梅兰芳对京剧的贡献:

①成功地突破了原来京剧旦角青衣与花旦的严格区分,实现了两者逐渐统一的改革主张

②创造了许多以旦角为主的“古装新戏”,如《黛玉葬花》、《嫦娥奔月》等

③在戏曲表演以及舞台装置、布景、服装上都进行了革新尝试

现代京剧:广义的现代京剧是指五四运动以后至今所有反映现实生活的京剧。如梅兰芳的《抗金兵》、《郑霞姑》;狭义的现代京剧是指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戏曲改革创作的新京剧。如《海瑞罢官》、《红灯记》、《沙家浜》等。

《甘洒热血写春秋》(选自《智取威虎山》)杨子荣(生)

《家住安源》(选自《杜鹃山》)柯湘(旦)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选自《红灯记》)李铁梅(旦)

《雄心壮志冲云天》(选自《红灯记》)李玉和(生)

地方戏曲

吕剧 山东 《李二嫂改嫁》

豫剧 河南 《花木兰》《朝阳沟》《穆桂英挂帅》

越剧 浙江 《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

评剧 河北 《刘巧儿》《花为媒》

昆曲 江苏 《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西厢记》

川剧 四川 《玉簪记》《彩楼记》“变脸”

粤剧 广东 《紫钗记》

黄梅戏 安徽 《天仙配》《女驸马》

世界民间音乐

东亚:旋律十分丰富,多采用五声音阶。日本的雅乐、三味弦音乐,朝鲜的唐乐和乡乐受中国传统音乐影响较大。

《四岁的红鬃马》是一首蒙古族的“呼麦”(一个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的歌唱艺术)

东南亚:受外来音乐影响较大,采用七声音阶,大型的敲击乐队是东南亚音乐的特点之一。

《星星索》是一首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歌曲。克隆宗是印尼本土音乐与16C传入的葡萄牙音乐相融合的产物,曲调缓慢悠扬,略带忧伤

南亚:印度古典音乐中旋律、节奏体系完备,有多样的音阶调式和独特的装饰音体系。孟加拉国被成为“音乐之邦”

《欢迎》是一首用萨朗吉演奏的乐曲,以西塔尔、鼓伴奏。萨朗吉被誉为“印度的小提琴”

中亚西亚:属于伊斯兰文化,采用七声音阶,中亚的阿拉伯古典音乐采用二十四平均律音阶。

《巴雅提木卡姆》是由卡曼贾演奏的乐曲,卡曼贾是流行于西亚、中亚和北非地区的弓弦乐器。 《木卡姆》是波斯、突厥、阿拉伯各民族的共同文化遗产,是一种由多首乐曲组成的套曲

非洲音乐的特点:

①高度发展的节奏是非洲音乐的最主要特点

②非洲人偏爱敲击乐器,鼓和马林巴琴是最常用的乐器(姆比拉又叫拇指钢琴)

③歌曲最常见的形式是呼应歌

④多采用七声音阶,也有五声音阶

⑤音乐与舞蹈密切结合

非洲音乐的功能:

①是社会习俗的一部分

②伴随劳动

③与宗教仪式紧密联系

④有强烈的自娱性

非洲歌舞音乐作品:

《非洲赞歌》加纳民歌 马林巴琴伴奏

《鼓舞》民间舞曲 布隆迪圣鼓表演

《门库尔雅》坦桑尼亚民间乐曲 马林巴琴二重奏

《男孩之舞》塞内加尔民间乐曲 舞蹈鼓乐

古印第安人创造的三大文化:玛雅文化、阿兹台克文化、印加文化

拉丁美洲音乐特点:

①多以七声音阶为主

②节奏具有较多的非洲音乐的痕迹,如连续的切分音

③歌舞音乐是拉丁美洲音乐的灵魂

音乐可分为:印第安人音乐、拉丁美洲民间音乐、以黑人为中心的非洲—美洲音乐

拉丁美洲音乐作品:

《告别》秘鲁民间乐曲,采用五声音阶,演奏乐器有:排箫、盖那笛、恰朗戈

《美丽的小天使》墨西哥歌曲,采用七声音阶,演唱形式“松”(墨西哥民族歌舞曲被称为“松”) 《小伙伴》阿根廷著名的探戈舞曲。由G.M.罗德里格斯【乌拉圭】创作

欧洲民间音乐特点:

①音阶呈多样化,主要是七声音阶

②多采用均分节拍

③歌曲多采用分节歌节奏

欧洲民间歌曲体裁主要有:叙事歌、爱情歌曲、节庆歌曲

欧洲民间乐器:苏格兰风笛、意大利曼陀林、罗马尼亚排箫

欧洲民间音乐作品:

《鸟儿在歌唱》是一首用欧亚唱法演唱的保加利亚民歌。

《优雅》是苏格兰著名的风笛曲,旋律采用五声音阶。风笛分爱尔兰风笛和苏格兰风笛

《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是用排箫演奏的罗马尼亚民间乐曲。

欧洲音乐史

巴洛克时期音乐特征:以沉重复杂的复调音乐为主,宏伟壮观,充满活力

巴赫:巴洛克时期德国著名作曲家,他的创作除歌剧外,各种声乐和器乐体裁无不涉猎。被称为“复调音乐大师”

声乐作品:以宗教音乐为主,创作近300部教堂康塔塔现存195部(《宗教改革康塔塔》等),5部受难曲中完整保存2部《马太受难曲》(共78首分曲,被誉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和《约翰受难曲》。 器乐作品:两卷《平均律钢琴曲集》,用遍了24个大小调;《勃兰登堡协奏曲》,《戈登堡变奏曲》、《音乐的奉献》、《赋格的艺术》是300年来复调技术的总结性作品,《G弦上的咏叹调》,《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艺术成就:

①《平均律钢琴曲集》首次将十二平均律全面系统地运用到音乐创作实践中,有力地证明了平均律的优越性

②把复调音乐技巧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总结了中世纪以来的复调音乐写作技术。

③高度的复调思维与新颖生动的主调手法并用,使巴赫成为音乐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心中的曹操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末年,分三国……“林俊杰的《三国》经典又不失流行,听到这里,最先浮现在我脑海的一个人物就是——曹操

三国鼎立之时,魏武王曹操这一人物,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很多不同的印象,有人用尖锐的言语批评他的虚伪奸诈,嫉妒他人贤能。相反,有些人呢,则欣赏曹操的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大度气概以及他足智多谋的聪明才智,至于我,当然是赞同后者拉。

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杨修之死”中,恃才放旷的杨修私解鸡肋这事上看来,是曹操的精心安排,由此可见曹操的足智多谋。

曹操梦中杀人之事,讲的是曹操晚上睡觉时,故意将被子踢下床,当他的士卫来帮他盖被子,他则一跃而起,将他的士卫杀死,然后再睡,就制造了曹操梦中杀人这一谎言,用来吓退那些对他有小人之心的人,从中,我看到了曹操无论对于何事都非常的谨慎,在这点上我觉得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俗话说的好: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在最后,曹操把杨修杀了,从表面上看来是摧毁了一个大好的人才,但是站在曹操的角度来看,却是为了曹丕、植兄弟俩的和谐着想。曹操立太子为曹丕,怕曹植不服,在杨修的帮助下阻碍曹丕的登基之事,所以就把杨修给杀了,在杀掉杨修的一百多天后,曹操就去世了。这样一个老谋深算,足智多谋,做事谨慎的英雄人物就烙在了我的心里,由衷的佩服。

好了,这就是我心里曹操,看到这里,如果你对曹操这个人物感兴趣的话,那么就去看《三国演义》吧,也许你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