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7188

作文

1000

爱国主义教育——远离毒品珍惜生命

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海洛因,冰毒····这些名字令我们不寒而栗。毒品——这个扼杀幸福的东西,它不仅破坏了社会风气,还传播疾病,引发大量的犯罪活动后,把我们的家园破坏了,在经济上也给国家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中国就有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鸦片战争。鸦片大量输入,危害严重。鸦片价格昂贵,又宜吸食上瘾,因此它使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荒废家业,倾家荡产。使大量金钱流失。林则徐,关天培虎门硝烟后,才没使毒品在延续下去。

毒品具有非法性,依赖性和危害性。吸食毒品后,会让人产生飘飘欲仙的感觉,可一旦没有毒品时,就会头昏脑胀,无法自控。毒品,它像一个可怕的幽灵,一点一点占据你的身体理智。一旦染上毒品,就神志不清,没有毒品时,就会发生抢劫,偷盗等不法的行为。吸毒对社会经济也有一定危害。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与正常生活,对吸毒者各种医疗费用,辑毒、戒毒力量的投入,药物滥用防治工作的开展,这些都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如今,吸毒成为社会痼疾,在全世界蔓延,人类社会因此背上了沉重的社会包袱。

下面就是一个吸毒而家破人亡的真实案例: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叫小秋。但她也是非常不幸的,她来自一个“吸毒家族”。xx年,小秋的母亲因吸食毒品过量而去世,父亲长期在外流浪,现在不知去向。在小秋的家庭中,她的叔叔、婶婶、外婆、舅舅、小阿姨全都是“瘾君子”。从两年前起,小秋就和已年届七十、靠做小生意维持生计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毒品,让小秋家破人亡,不堪回首。

一个人一旦吸毒上瘾,就会人格丧失,道德沦落。使一个原来幸福的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慎交朋友,也不要追求刺激尝一口试试。

为了我们身心健康的成长,为了祖国的未来,请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佐罗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他是除暴安良的蒙面大侠,也是风度翩翩的贵族绅士;他是单枪匹马的孤胆英雄,也是温柔多情的拉丁情人。佐罗,这个民间传说中的英雄曾经多次被搬上大银幕,而如今,人们最熟悉的恐怕就是这部《佐罗的面具》了。

国内的观众总是陈赞好莱坞大片的技术优势,可实际上,好莱坞大片的成功不只是靠着他们强大的特效团队,还有编剧们对剧本的精心推敲,好莱坞的电影很注重文化的输出,因此我们平时看的美国大片总是充满着各式各样的美式快餐文化,在这个快餐文化饱和的年代,难得诞生一部具有异域风情的电影,《佐罗的面具》就是这样一部充满浓郁的西班牙风情的好莱坞大片。

西班牙这个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古老国度总是那么的风情万种,从激情澎湃的斗牛到高雅忧伤的《卡门》,从塞万提斯讥笑怒骂的《堂吉诃德》到毕加索如梦如幻的《格尔尼卡》。热情、奔放、梦幻、神秘,是对这个充满热血黄沙的国度的诠释。而好莱坞的编剧们将这些元素完美的融入到了这部电影中,佐罗,再没有一个比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更适合这个角色的男星了,这个出生在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的拉丁情人,似乎天生就拥有一种安达卢西亚斗牛士的热血豪迈,渴望像一个古罗马的战士那样站在斗兽场场上面对来势汹汹的猛兽。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就饰演的佐罗就像一个斗牛士,激情中透着一丝冷静,残酷中又充满优雅,正是这样一个纯种的拉丁男人把佐罗这个拉丁英雄演绎的如此潇洒。可以说这部电影最大的成功在于男演员的选择,而电影中所激荡着的西班牙风情也是源于电影的男主角。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观后感优秀作文摘选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电视课堂主要以网络安全教育为主要资料展开。首先,贴近实际的事例、丰富的网络安全知识资料不仅仅让同学们了解到身边的网络安全隐患,更让大家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经过学习,同学们意识到平时必须要注意网络安全,千万不能随意泄露自我的个人信息,同时还要注意甄别网络诈骗。

本次网络直播学习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活动,旨在强化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感和本事,同时营造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可为的浓厚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反应五十年代美国教育的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

全文共 1839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很好的片子,但人各有好,我更喜欢柯恩兄弟或姜文拍的那种,带些梦幻色彩,带些悬念的影片。比如柯恩的那部《哥们你在哪里?》我就连看了两遍,非常喜欢。《死亡诗社》是一个古老的、关于守旧与创新、现实与浪漫、新人与老人两股势力二元较量的影片。这是一个类型片,是按公式制作出来的,然而,“魔鬼尽在细节里”,近乎完美的摄影与演出,将这个老套的故事,演绎得美轮美奂。

这部影片很是激发人的思考。考试上名校做医生赚大钱娶美女,并非中国学生的专利。尼尔的父亲也和一个普通中国家长一样,望子成龙,扼杀他的表演兴趣,逼他好好学习,以后上哈佛医学院,结果这小子想不开,开枪自杀了。学校正好要找理由收拾搅翻了一潭水、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培养爱好的新来老师 Keating,于是将尼尔之死归咎于他。新来老师被逼走,可是他失去饭碗,得到了不少学生的心。电影的结局是开放的。后事不知如何,然而在我们身边,我们一转身,就会看到个把像Keating 那样的人。其实他们的命运不一,有的人被排斥,有的人被同化,有的人活的好好的,甚至比其他人更成功一些。

理论上说,教育是要把我们培育成改造世界的人,也就是Keating这样的人物。和老同学联系,他们不是问我在哪里高就,而问我在哪里改变这个世界(So, you are out there changing the world?)还有的同学说,等我长大了(毕业了的隐晦说法),我会像狂风暴雨一样,席卷某某领域(Once I grow up, I am going to take … by storm.)

有时候这是玩笑或自嘲,可是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这种浪漫,没有这种冲劲,而只是想着如何去适应这个世界,那田鼠和蝼蚁一样的人生,是何等绝望?就如同这电影一开始说的,人到最后,其实会被黄土埋掉,成为虫子的食物,这白驹过隙的一生,怎么着都是一遭,现实的生活只是一种必需,然而从今天活到明天,只关注物质所需,没有一个精神的家园,我们就会和大部分人一样,排队站到灰色的大多数里面,“默默地过着绝望的生活”。如果你偶尔看到这句话,请你反省一下,你现在过的是这种生活吗?如果是,如果你有所不满,是否得像“船长”老师号召的那样,站到桌子上,换个角度去重新看待自己的人生?世界或许和你平时看的不一样。

电影中的老师教授诗歌的时候,将现实主义的诗歌大部分跳过去不教,而侧重于浪漫派诗歌,如惠特曼那种气贯长虹的诗歌。对于除了荷尔蒙一无所有的高中生来说,其实这未尝有什么错误,因为你怎能想象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那么现实,连一点梦想都没有了呢?有这么一个突破口,有个死亡诗社这样的组织,宣泄一下,或许可以避开更多的问题。至于尼尔的自杀,其实是和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培育方法没有什么关系。一个有梦想的人,其实也可以不脱离现实。我对那老师跳过现实主义部分的做法也有异议,因为人是可以既现实也有梦想的。这种人才是高人,他有巨人般的身材,头在云端,脚踏大地。

当然,现实中的教育,尤其在工业化革命之后,往往是要把我们塑造成符合现实所用的人,学生不过是送进来,流水线加工后再送出去的产品。这样的教育不是要让我们去改造世界,而是要教我们习惯了被世界改造。已故笑星卡林说过一句话,说把人教聪明,不符合美国统治者的利益。在中国更是这样,把人教蠢,教到只会ABCD打勾选择,是符合当权者利益的。大部分时候,一个新人跑过来,满怀激情地要改变现状,最后往往会被同化掉,或者排挤走,因为大部分体系,都倾向于维持现状。人思想上排斥革新,就像其身体会排斥新药一样。对于大部分资质平平的人来说,那没有办法,只有缩到那灰色的大多数里,还落个平安。如果你够强大的话,你可以改变这个世界。如果你不够,那么世界一般来说会把你给改造过来。当然这未必是坏事。资质欠缺的人在这个世界里安分守己,是他也是他人的福气,因为平庸加激情只会等于折腾。唯有才能和激情加到一起的时候,才有产生积极改变的可能。

不要因为这部电影,认为不越雷池半步才是正道。如果这样的话,建议你去看看电影《浓情巧克力》。如上所述,但凡有能力去改变的人,最好还是去试它一试。千万别以为循规蹈矩一点,“现实一点”,你就会承受地土,得到这个世界。改变是一种冒险,可是将你绑在火刑柱上烧死的时代过去了,如同Outlier一书所示的那样,而今真正改变世界的人,真正的成功者,并非那处在常态分布内的灰色大多数,而是那一个个不愿意默默地、绝望地生活着,而纵身一跳,站到桌子上头,去另眼看世界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教育观后感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一直以来,对生活总是抱着态度的我,虽然总把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挂在嘴边,但骨子里还是抱着侥幸态度。害怕吃苦,不愿付出。总是傻傻幻想有朝一日能够不费吹灰之力获得巨大成功,甚至苦苦思索一条通往成功殿堂的捷径。我只看到那个农夫不费“一兵一卒”在树桩下捡到了撞的兔子,却忽略了最后的结果,农夫等了一辈子,却再也没能等到另一只。我用我最珍贵的.第一次换取一个教训,我的人生没有捷径可走!”无论是珍妮的这句话,还是她那不幸的遭遇,都无疑给了我当头棒喝,让我彻底看清,一直以来,我的路都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是啊,不管是珍妮,我,还是大家,我们的人生都没有捷径!只有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才能到达我们所期盼的那个彼岸。珍妮以为可以不用再学那些枯燥的、无聊的课程,以为找到了人生的捷径,以为可以轻而易举得到自己所向往的生活。最终,邪恶的欺骗,无情的抛弃,残酷的现实撕碎了蒙住她眼睛的那层绝美的不堪一击的薄纱,那一刻她才看清,她错了,可是却是以惨痛为代价。相较于珍妮,我们更为幸运。她用她最宝贵的东西换取了这个教训,明白了她的人生没有捷径。这不仅是她的教训,也是我们的。在同情她的遭遇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反省自己,从她的教训中学会脚踏实地,厚积薄发。

在过去的这么多年里,像迷失时的珍妮一样,我活在自己给自己编制的梦里。我以为我的人生有捷径,我曾信心满满地以为一定存在着那么一条路,没有荆棘,没有泥泞,不崎岖,不遥远,它可以带着我轻轻松松到达那梦里向往的美丽天堂。哪怕等了很久,哪怕迷茫无措,哪怕遥遥无期,我却傻傻的近乎固执地坚信有那么一条我现在没发现但将来必然会发现的隐藏着的路。可是,珍妮的故事狠狠地给了我一巴掌,让迷糊了二十年的我瞬间清醒。我很庆幸,虽然因走错很远要付出更多,但好在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最爱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这天下午,我看了电影《绝境逢生》。这次,我破天荒地看电影没打瞌睡,集中精力看这部影片,甚至含在嘴里的糖化了都没有发觉。因为这部电影给我一种震撼。这种震撼,是发自内心的一股力量,一种本能,一种赞叹!

这部电影讲的是抗日战争期间,我国几位士兵护送美国一个女军官(情报处的,来破译敌人的密码),到敌人总部破译密码,一路上与鬼子周旋的幽默故事。当然,为了早日解放,途中一个村子里的老百姓也与鬼子展开了拼死搏斗,斗智斗勇,最终把日本人赶出了中国!

这部电影有很多搞笑情节,但我被一股力量压抑着,怎样也笑不出来。最后一幕渐渐变暗时,我想了很多。我想:如果没有战争该多好啊,如果没有战争,影片中卖鱼老翁就不用在忙了2天才捉到的鱼里埋上炸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如果没有战争,影片中的铁匠就不用连夜赶造几百把用来和日本人打仗的刀了。如果没有战争才多好哇!可为什么世界上总有战争呢?就因为有了战争,妇女们成了寡妇,孩子们成了孤儿,男人们把自我的血肉之躯抛在了战场上,连姓名都不曾留下!我们厌恶战争,但我们却不惧怕战争!当战争不可避免地降临,我们要么甘当战争的牺牲品,永远的亡国,要么就挺起胸来,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成为一个大国。中国人是谦和的,但绝不是懦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青少年法制教育片观后感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此次法制报告的目的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做优秀学生,做合格公民。

结束之后我回过头来想想朱老师的精彩演讲,感到受益匪浅。不禁感慨:我们青少年正是犯罪的高发季节,如果我们稍稍不注意就会误入歧途,身不由已。只有懂得了法律我们才知道怎样不触犯法律,做一个可爱的地球人。

老师向同学们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教育同学们明辨是非,提醒同学们在违法犯罪面前要进行自我防范:服从学校老师的管理;交友慎重;凡事考虑后果,克服一时冲动,不过分争强好胜;自尊、自立、自强,珍惜学习机会;珍爱生命,做到学法懂法,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我深知在学校的小范围之内连最起码的纪律遵守都做不到,何谈社会上的遵法,哪怕是犯一个小错误,都足以在一瞬间否认你!

我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己的所作所为将会不久的未来见证你所得到和拥有的,所有人都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代价必定是你犯错时所必须付出的。

后悔这两个字写起来容易,但却是人生最难捱的痛苦。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警言应该时刻在我们的脑中闪现!

历史的长卷是由自己谱写的,不要让其沾上不光彩的污点,人生只有在光明的道路上才会绽放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开学交通安全教育第一课》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1044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12月2日,是我国第_个“全国交通安全日”,我校根据库尔勒市教育局《关于应发库尔勒市教系统开展20_年“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库教发【20_】494号文件)的要求,全面深入抓好安全教育工作,并结合学校实际,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交通安全活动,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能力,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种事故的发生,为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提供了安全保障。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对学校安全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负起学校安全教育的`领导责任,切实把安全教育摆上学校议事日程,作为学校安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力争使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周密计划,认真落实学校认真贯彻交通安全教育,紧密结合本校实际、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方案,明确安全教育目标、组织领导机构、教育活动措施、实施方法步骤等,确保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有人抓、不脱节。

12月2日,牛艳玲校长利用升国旗仪式做了题为《关爱生命文明出行》的国旗下讲话,做好宣传教育发动工作,营造安全教育活动氛围。同时,学校充分利用黑板报、标语以及班队会活动等方式,大张旗鼓地向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1、组织学生观看了一部分交通安全教育片,了解道路交通的法律法规和一些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现场,这些片段给每一位同学投敲响了警钟: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代价是惨重的!

2、组织各班办了《交通安全知识》专题板报,向学生介绍交通安全知识。

3、利用班队会形式组织了交通安全主题班会。

4、每天放学时各班都要排好整齐的队伍才可离校,各班班主任都需将学生队伍带到指定的家长接送地点。

5、积极与库尔勒市公安局沙依东派出所联系,开展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重点针对接送学生车辆违规行为的排查治理,尽快完善校园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

多渠道、多形式地传播交通安全常识和教育活动,使交通安全教育真正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今后,我校将继续认真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并把这项工作常规化。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全校师生交通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为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金刚川电影观后感或个人启发

全文共 2683 字

+ 加入清单

我来写影评了。刚刚洗澡的时候还在复盘,越想越兴奋,那就记录一下吧!

看之前,其实挺矛盾的,电影在上映之前就是有争议的。关于“赶工之作”、关于导演的屁股(哈哈)等等,同时关注的电影大v看过的都在夸,甚至说是“中国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平”(是不是很夸张!!)之类的……不过按理来说,导演和演员阵容都是有保证的,不想被剧透,有争议就更有期待,所以今天一下课就跑去观影啦!??

电影院出来,表达能力匮乏的我只有一个评价:中国电影牛!

现在脑内复盘一遍之后,大概可以整理一些自己的感受啦!以下是正文:

看过一些微博豆瓣的影评,很多都是在夸张译老师的演技,影帝啊,演技肯定没话说!而且整部电影演技都在线,反正我没出戏。所以我来夸点别的。

1.叙事手法。

我百度了一下,电影应该是重复线性叙事。(也不确定)“重复线性叙事。整部影片在时间上会有一个重复的时间点,每个故事都会从这个时间点上再次开始。”

《金》是围绕修桥,以三个视角讲述的,叙述的起点都是第一天下午,重点是第二天凌晨四五点。

虽然这几个视角是由不同导演拍摄的,但是不同于《我和我的》系列。电影“士兵”“对手”“高炮班”“桥”四个片段任何一个都不能单独成为一个短片,每一个部分都彼此呼应。印象最深的是“高炮班”片段里张高炮排长和魏工兵连长在桥上对话的场景,那时候吴班长刚刚牺牲。一看到这个镜头就发现这一幕在“士兵”片段里士兵望远镜的镜头里出现过。“士兵”片段有很多事士兵的望远镜视角,看得时候有很多没看懂,后来才发现有很多镜头都是呼应的,只是在前面被一笔带过。“一刷”大概就了解了情节,觉得好多细节没有抓住,是值得“二刷”的电影!

2.叙事角度。

电影前三个片段都是以视角的主人公命名的,“士兵”“对手”“高炮班”;最后“桥”则是交代了结局。

主旋律战争片的意义主要有二:爱国主义教育和反战。我觉得都做到了。

当看到美丽的“喀秋莎”从天空中流星般划过的时候,当看到美空军违抗军令擅自作战时,当看到最后的“人桥”时,“社会主义好”真不知重复了多少遍。(我就是爱国小粉红,咋啦!)尤其是美空军激进的个人主义与中国志愿军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产生极大的对比时,“对手”和“士兵”“高炮班”这两方面视角的对比真是妙啊!

同时,三个视角和在一起也更加凸显了反战的主题。战争是庞大的。站在后人的角度,我们只关心时间、地点、战争输赢以及战争意义,这是历史书交给我们的。但是,通过各种回忆录,各种角度的信息,我们才能大致完整的了解一些重要的细节,比如做出贡献的重要人物。

我一直在说喜欢这三个视角,因为这个故事很简单,电影通过这三个视角把这个简单的故事解读了三遍,这就不是一个一句话可以说完的了。

首先,站在士兵的角度。他们其实对参与的战争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只是在完成一个一个作战任务,战争的快节奏也使他们没有时间去弄明白很多“为什么”,大致知道美空军又轰炸了哪里,侦察机来了需要分散隐蔽。因此,在第一个片段看得其实是比较模糊的,观众就是士兵,只知道连长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也正是这样,有的影评会提到第一个片段很多余,但细细品,很多时候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士兵”,国家的决策部署我们并不十分了解,可我们却向他们一样义无反顾地维护着、支持着自己的祖国,只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其次,站在“对手”的角度。很多人以为这个片段多余,我以为这三个角度缺了哪个都是不完整的。前面也说,这个片段是起到反衬作用的。除此之外呢,也是证明中国志愿军是无坚不摧的。美军多次炸桥都被志愿军迅速修补,最后美军也是“人桥”的重要见证者。影评人毛尖曾批评过《八佰》等一些战争片中出现的,“你们赢得了我的尊敬”,这一从对手角度发出的自我感动式的超现实话语。我在微博上也看到有人质疑《金》中出现美空流露出对中国志愿军作战能力(包括修桥能力)的惊叹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不说《八佰》,《金》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胜利,美军在无法一次性击溃志愿军时,对志愿军同时透露出更加憎恨和些许惊叹的情感也是合情合理的,同时也侧面证明了志愿军的伟大。再说,美军流露出这些许的尊敬也没有转化为对中国军队的仁慈,最后“渡桥”片段,美空军仍对“人桥”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最后,站在“高炮班”角度。这也是最震撼人心的片段,也是收获最对好评的片段;但同时也离不开前两个视角,情绪一点点烘托到这儿了,想不炸都难。这一视角是真真切切地刻画了战争的残酷无情,吴班长被炸裂的躯体,张排长只剩一手一足用意志力作战,还有每一个人牺牲的画面都是足够尺度且令人震惊的。情绪、画面、配乐,都是催泪弹。剩下的是对和平来之不易的感叹,以及电影人将这些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感谢。此刻,我们不再只是懵懵懂懂的“士兵”,而是像蒙着被熏坏眼睛一瘸一拐走出来的小郭一样,都是劫后余生;不同的是,小郭受鼓舞献身成为“人桥”的一部分,而我们是在这个新时代在前任筑就的阳光大道上奔赴自己的美丽人生。

3.一些其他

夸一夸电影的取材吧!抗美援朝战争可以讲的很多,全讲呢就容易成为纪录片,刻板的讲一次战争曲曲折折地胜利呢就是没有新意的历史记录,现在这样,可以说是以小见大了。

尤其喜欢“士兵”篇的节奏,同时刻画了隐蔽中的大部队、修桥中的工兵连和特殊的高炮班,刻画了连长、排长、班长、普通士兵的军队群像,有生活的幽默、有作战的紧迫,志愿军不是人样的神,而是神样的人,极富生活气息。有人说战争是高效而残酷的爱国主义教育,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志愿军是没有退路的,既然选择成为志愿军,他们一定知道只有胜利和死亡两个结果,所以志愿军具有非同寻常的凝聚力,都是视死如归的。

要说缺点,我实在没资格说缺点,能想到的有两个。一是重复的镜头确实多了些,如果有充足的拍摄和制作时间应该会更好。电影里“喀秋莎”的出现我觉得处理的比较好,它出现了三次,是三个不同的视角,士兵们的惊喜、对手的惊吓、高炮班的镇定,展示的情绪都是不同的。但我觉得镜头重复没有影响我的观感啊,而且更加方便我理解(可能我比较笨)。二是“渡桥”最后美空军的猛攻居然一点没伤到“人桥”,不知是不是为了突出这一惊险又震撼的画面,但如果被击中了也就不会有志愿军全部渡桥这一说了,还是说真的是美军的仁慈(应该不可能吧),反正这个结局不太喜欢,太理想主义了。

对了,关于低配版“敦刻尔克”的说法,我觉得,我觉得,我觉得不存在模仿一说,电影本来就有很多不同的叙述手法,有更多的尝试才有更大的发展嘛,如果都是正叙也没啥意思啊。而且《金刚川》基本上算献礼片吧,要是叙事再复杂一点,有推理的成分在的话,就有点小众电影的意思啊,受众就变小了……

好了,就夸到这儿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微电影观后感大全

全文共 1332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雾霾生活,大众已经从“谈霾色变”到了麻木接受,虽然雾霾有伤害但它有来有散,而且也可以从爱护环境低碳生活开始慢慢改变环境。但如果人的心一旦萌了雾霾,那么心霾的笼罩之下,人心会变得怎样呢?

答案在周迅主演的年度微电影《霾没了》中可以找到答案!《霾没了》中周迅饰演的“钱雪漫”

是一个超级霸道的集团总裁,工作中冷酷无情雷厉风行,对下属更是苛责严待疯狂压榨,生活中也是尖酸刻薄傲慢自大。所以她虽然是成功的人士,在公司中却是人人敬畏的女魔头,从另一方面来说她已然是不折不扣的失败者。

终于女魔头长此以往的自私自利中,她连番做恶梦,在一个满是雾霾的罪恶世界中遭遇了惩罚者对她的连番警告,并且让她在仅有的时间内来做三件好事,否则就将她彻底治罪。所以为了自己不被变老和惩罚,“钱雪漫”开始了漫无目的的三件好事之旅,最终她在不停的追问何谓好事中做好了三件事,避免了惩罚也完成自我的救赎。

其实看“钱雪漫”在自救之前,她的心一直是雾霾笼罩,极度自我极度刻薄极度自私,眼中只有集团和自己的金钱效益利益,而不是能够以自己庞大的实力关心和帮助周围的人。好在她在自救的过程中逐渐清除了心中的雾霾,认识到生命其实可以活的更加有意义。而角色的这种自我检讨和蜕变的过程,无疑是值得当下人反思和学习的。

反观现在一些极具代表性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多的人之关注自我的利益,在越来越浮躁的环境中追逐物质和逐渐的迷失自我,变得冷漠封闭甚至具有攻击性。而这部微电影,让人能够随着“钱雪漫”的自省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身的迷失和习以为常的自私。也能体会到微电影中“钱雪漫”在救赎自我做三件好事的同时,也让被帮助者成长自我反省,让观众看有所悟,悟有所得,这就是微电影《霾没了》的重要深远意义之所在。

而且微电影中也在最后说给大家一个非常浅显而且容易做到的道理事实,不以善小而不为,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好最终可以汇聚成爱的河流,可以从滋润的力量变成灌溉的博大。只要人人能够认知到自我的不足和认识到帮助别人的意义和乐趣,那么无论是自己的人生还是别人的生活,都将过得更加充实快乐。同样的生活中真正的雾霾也再次,环境和心灵都需要靠每个人从一点一滴好事开始累积和改变。

在探讨关于这部电影的主题意义之外,也很有必要说一下女主角周迅的表现。作为国内一线巨星和国际知名度颇高的优秀演员代表,近年来周迅一直交出亮眼的成绩。尤其是今年她不仅有电视剧巨作《红高粱》重回电视荧屏,也有两部爱情电影大片《撒娇女人最好命》和《我的早更女友》,此外还有公益大电影《有一天》。而这部《霾没了》是她真诚出演的微电影,片中周迅首次出演霸道总裁无论是气场还是演技都非常棒,演绎“钱雪漫”的刻薄自私也非常到位,此外刻画“钱雪漫”做三件好事中的迷茫自省最终认识到意义的过程也特别清晰,看周迅的演技不愧是超级实力派,在她的表演中每个角色都那么鲜活。而如此实力演技,无疑也能让“钱雪漫”更好的走入观众心中,也能够感染和影响更多人的内心。

所以说,这部《霾没了》可谓是年度心灵净化的大片,它的故事视角浓缩在一个都市女强人的工作和生活日常,通过女主角的改变,让人看到了价值观的重要和生命的真正意义之所在,不忘初心坚持原则相信美好永存善念本真,跟着微电影和周迅,完成一次心灵净化之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庭教育大讲坛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880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是天真纯洁的,孩子的大脑发育除了受到基本的遗传作用外,还与孩子幼儿时期的生活体验有很大关系。如果家长不让孩子认识到做出贡献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孩子在努力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的时候,孩子会认为自己成不了家长说的哪种人物,就会有沮丧和自悲感,严重影响孩子进取求知的信心。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下面就从自己的一些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中,分享一些树立孩子正确价值观的方法!

1 创造逆境,磨砺孩子的毅力

不要对孩子娇生惯养,可以制造一些挫折,考验孩子的毅力。

2 让孩子从克服小困难开始

对孩子的要求要严,让孩子克服困难,逐渐加大,而且必须坚持到底,直到有效为止。

3 发挥榜样的作用,启发自我锻炼

根据孩子的特点,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传说,看电影,参加烈士纪念馆,阅读书籍等,让孩子学习典型人物,启发自我教育,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

4 爱和严结合

正确的爱孩子是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基础。父母要恰当的爱孩子,必须将爱和严格统一起来。父母在行为品质方面严格要求孩子,孩子当然会苦一些,但从长远来看,这有助于他们培养良好性格。怕孩子吃苦,过于迁就孩子,可能造成日

他们的任性 依赖性强的性格特点,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吃不了苦。事实上,孩子将来幸福与否,更受其性格的影响。

5 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

理想是人格的核心。理想是通过父母 老师

社会的启发引导,在孩子的内心逐渐形成的一种自觉追求,父母不能代替孩子规定目标,确定理想,并强加给他们。孩子单纯而幼稚,他们常常会因为读了一篇令其感动不己的文章而想长大了当作家,因参观了自然博物馆而想当科学家,也可能因为遇到一个可亲可爱的老师,便立志自己长大以后也要当老师。对孩子这些想法不要轻易否定,要鼓励他们积极向上的雄心壮志,随着年龄的增长,根据不同孩子不同优势的显现,再把他们逐步引向适当的方向。

6 注意从日常小事培养

滴水见太阳。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光讲大道理事不够的,重要的是从日常生活中做起。

●家庭教育心得感想五篇●

●家庭教育心得感悟5篇大全●

●家庭教育大讲坛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5篇●

●家庭教育心得感想五篇范文●

●家庭教育心得感悟5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爱国主义巡讲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12月14日上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6名优秀讲解员来到我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巡讲,使我的内心深受感染。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每个人都要爱国。也许有些人认为,你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谈什么爱国呢?那我要告诉你,同志,你错了,爱国不分男女,爱国不分长幼,我们人人有责任。

热爱祖国,其实很简单,它可能在你一句文明的话语里,可能在你一个正确的举动里;热爱祖国,其实就在我们生活的小事里。

我们要从小确立远大的志向,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热爱自己的班级,热爱自己的老师,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掌握各种本领,长大了才能为建设美好的国家添砖加瓦。这是我们能够做到的,这是我们必须做到的。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骄子,是新时代的宠儿,是中华民族龙的传人!所以,我们要与祖国共同进步,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国梦而刻苦求知、努力奋斗,用我们自己的实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让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在二十一世纪这个崭新的年代里屹立于世界之林!

我要与祖国共同进步,我要与祖国共同发展,我要与祖国共同拼搏,为振兴中华而读书,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而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这才是一个爱国之人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所在!

所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奋斗,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为祖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电影十二公民观后感分享

全文共 3115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十二公民》改编自美剧《十二怒汉》,借美国的剧本说中国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看完后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众所周知,中国司法体系与美国完全不同,《十二公民》是对11个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中国人的疑罪从无原则、陪审团制度以及公民的司法意识的科普,而从实质上说就是借西方陪审团制度的壳,表达对中国目前司法意识制度的思考。影片讲的是十二位家长为孩子的期末补考齐聚一堂,组成了模拟西方法庭的陪审团讨论“富二代弑父案”,这些家长来自社会不同阶层,有保安、教授、出租车司机、富商等,在听取学生审理后他们只有达成一致投票才能结束审判,在第一轮投票中就有11人认定富二代有罪,但随着不断的讨论模拟,案件的疑点开始浮出水面,经过不断争执推测,最终一致得出了无罪的结论。

公民是谁?从法律上讲,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公民意识与臣民意识相对应,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对社会和国家治理的参与意识。电影中的十二公民,不是十二个人,更多的是代表了来自中国不同阶层老百姓。

在对富二代弑父案的讨论中,大多数家长只求迅速得出最终判定,只有作为检察官的八号家长陆刚一致坚持从理性的角度分析和还原案件。最初家长们对于陆刚的异议进行了围攻,“你是不是来挑事儿的?”道出了中国老百姓从骨子里的从众心理与公民意识淡薄。本片中一开场是所有人都认为是“富二代”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其原因除了本案的证人证词以外,更重要的是因为目前中国社会固有的一种思维偏见。说起富二代,人们会不自觉的贴上“不负责任”、“不学无术”、“寻衅滋事”的标签,在这一固有思维模式下正如陆刚所说,连虚拟法庭上的被告人律师都已经在心里认定了自己的当事人是有罪的,那么谁来还原事实的真相?

仇富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常态,冷漠也成为我们的武装。如果有一天中国司法真的引入了陪审团制度,请问这样的社会环境与公民素质我们拿什么去维持一个客观公平的司法秩序?如何承担起对生命的生杀大权?借用《十二公民》中的一句话,“如果陪审团都交到这样的人手里,那才叫真正的不靠谱。”

偏见是一种无形的暴力,而若是有一天这种暴力成为常态将道德捆绑,甚至操控了司法审判,那么一言杀人就成为了可能。公民在获得权力的同时也应当清楚的意识到自己需要履行义务,不要让暴力成为了一种常态,学会尊重、学会倾听,谨言慎行。

影片中的陆刚是检察官,面对第一轮所有人所认为的有罪投票,陆刚放弃投票背对桌子,当时他在想些什么?面对生命,面对法律所有人的态度让陆刚的背影如此孤独。更为讽刺的是这个看似不合群、无聊、固执的人真实身份其实是一个检察官,“你一旦认定他有罪,他在你心里就死了”,中国只有刑事诉讼中采用了疑罪从无,而疑罪从无和西方的无罪推定原则是不同的,参加投票的家长把这次模拟当做游戏,对于追求真相的陆刚成为了“刺头”。检察官=刺头,这还不够讽刺吗?陆刚的身份设定无异于是中国司法与平民老百姓的一次变相的对话:这关乎人命的事儿难道都只是法官、检察官、警察的责任吗?本片间接描述了一个社会现象,那就是除了陆刚这样从事法律职业的人以外,没有多少人会有那个法律知识和追求真相的勇气,那么,如果连司法人员也和大众一样选择沉默呢?

近年来许多旧案重提,呼格吉勒图冤杀案,张辉、张高平叔侄冤案的重审、平反。从某种意义上正是司法界的自我审视和变革,陆刚的问话言犹在耳:“你们为什么把孩子送到政法大学来读书?你们的态度或许就是将来他们面对法律的态度。”作为一名法学院学生,曾经我们都是抱着满腔热血,当老师问,你们为什么选择法律?我们都有着基于正义公平的回答,可是四年过去了,自己越来越对这个职业产生怀疑,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制度,因为制度是人设的。所以无论是哪一种制度脱离了追求公平、正义的心,冤假错案随时可能发生。影片的结尾,所有家长都摒除了偏见将这个案件判为无罪,这部电影给我们展示了一种希望,正如这个世界有光明的地方就一定会有黑暗,就算是知道追求真相的路是无休止的,我们依然要坚持。

随着时代的演变,司法制度和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时事,政府信息公开也越来越普遍,那么我们每个公民都应当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和素质,在享受司法所带来的权利的同时,履行责任义务更加理智,客观的监督司法公平维护司法正义。在维护法律公平与正义的路上,请不要让陆刚这样有责任心和正义感的人感到孤独。 观电影《十二公民》有感1000字【2】

电影《十二公民》讲述的是暑期一所政法大学内,未通过英美法课程期末考试的学生迎来补考,他们组成西方模拟法庭,分别担任法官、律师、检察官等角色,审理的正是一桩社会上饱受争议的“20岁富二代弑父”案。12位学生家长组成了陪审团。这些人来自社会不同阶层,有医生、房地产商、保安、教授、保险推销员等。他们在听取学生法庭审理后,将对本案做出最终“判决”。这12名陪审员互不相识,但按照规则,他们必须达成一致,才能结束审判。第一轮投票,就有11人认定“富二代”有罪,在所有人证物证都指向这一结果的情形下,这位年轻的嫌疑犯离舆论上的死亡只有一步之遥。好在8号陪审员提出了大胆的怀疑,让所有的线索都被逐一讨论,随着审判的进行,疑点出现,每个人背后的故事也浮出水面,经过多方长时间角逐,最终十二个人达成一致意见,认定该富二代无罪。

影片虽短,但发人深思。我国虽没有像英美法国家那样的陪审团制度,但剧中陪审团的整个讨论过程还是能够给予我很大启发,特别是作为将来可能成为决定他人自由乃至生命的法官队伍中的一员,更应该从中吸取教训。

一、对待证据要有吹毛求疵的态度。任何证据都要经过详实的推敲论证,形成证据链,案中关键证人有被害者楼下的老人以及窗户对面的女子。一个凭借“听觉”,一个凭借“视觉”让众人都坚信是富二代杀死了其父亲,但通过8号陪审员的推敲发现,其实作为上了年纪的老人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楼上经常有父子争吵声)断定死者就是富二代所杀,窗户对面的女子也是在没有戴眼镜的情况下只是根据模糊的音像而草率断定是富二代所为。他们在作证时也许并未想到,这种“言之凿凿”的证据如果被法官采信将意味着什么,这就告诫法官,在审查证据的时候,要多考虑证据可能与事实不符的情况。

二、要用理性的思维对待案件。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对同一件事的评价就会存在差别。法官在裁判案件的时候应尽量做到凭借事实与法律判案,不受个人情感左右。剧中十二个人,每个人都从事不同的行业,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刚开始之所以有11个人都判定富二代有罪,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的感性认识,他们对证人的话毫无怀疑。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存在严重的仇富心理,他们认为富二代就是不学无术,特别是在一个父亲坐过牢,继父一夜暴富的家庭长大的孩子更是什么事都可能做的出来。撇开证据不谈,他们内心就已经预存了偏见。作为法官,在认定案件事实时,如果不能坚持理性判断,那么又会造成多少冤假错案。

三、任何一件错案对当事人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应避免冤假错案。剧中给我震撼最深的莫过于五号陪审员的一句话:“万分之一的错误对当事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一个错案对他人来说可能无所谓,但对当事人来说那将是毁灭性的,即使有遭一日被平反,被冤者回到社会同样会遭到异样的眼光,也会严重消弱司法的公信力,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司法》中所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是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审判则是把水源破坏了。”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当下,作为法律人我们不仅要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案件,同时也要担起普法的重担,加大法制宣传,提高群众法律素养,让正义以看得见的形式得以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兵张嘎》电影观后感触良多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要说《小兵张嘎》这部电影,大家也许要比我熟悉。影片の主人公是一个叫张嘎の男孩子,因为张嘎聪明伶俐,干练坚强,村子里人都亲切地称他嘎子。嘎子小时候和奶奶过着无忧无虑の生活,但是日本鬼子却破坏了那份原有の安静宁和,使幸福美满の家园变成了血流成河の战场,令刚刚“生根”の嘎子早早脱离了快乐の童真时代,在仇恨中“发芽”。日本鬼子の大肆侵略,被迫让嘎子小小年纪就参加了八路军。一次,在与日本鬼子作战时,嘎子不慎中了一枪,可他不顾疼痛,继续咬牙作战。又一次,嘎子竟有一把假枪擒住了一个日本兵首领,并成功缴获了一把真枪,为八路立下了不少功劳,充分体现了他の机智勇敢。

嘎子爱国家,爱人民,恨鬼子,恨汉奸,凭着一股不屈不饶の冲劲儿,不仅为奶奶,而且为更多の人民群众报了仇,真是个好样の小英雄!

作为二十一世纪の小主人,我们不能依赖父母,要自己独立起来,学着小兵张嘎,学着他钢铁一般の意识,学着他吃苦耐劳の精神,为二十一世纪做强大の基底。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电影《秀美人生》观后感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的精神,并没有随着她的生命一同消逝,而是化成值得人们永远铭记的榜样,为扶贫事业道路上的后来者照亮前进的方向,更为广大青年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同人民一起奋斗,同人民一起前进坚定了信心,鼓舞了斗志。

坚定信念,信了就不能打折。一个人能走多远,不要问他的双脚,而要问他的志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黄文秀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成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面对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她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请缨到乐业县偏远的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面对他人的不解和疑惑,她说“我们党是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幸福的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就是我的使命。”在她眼中,

理想信念是一辈子的事,这句话绝不是口号,信了就要一心想着为党为人民而战,是终其一生的任务,更是不能打折扣的担当。

勇于担当,冲锋就不能撤退。黄文秀曾对朋友说:“长征中,战士死都不怕,在扶贫路上,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前行?”“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不获全胜,绝不收兵!”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一年时间,百坭村的贫困发生率由22.88%降至2.71%,实现了贫困户户户有致富门路,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这些成绩,有她不畏艰辛的付出和深沉的热爱,更是她积极作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硕果,既然选择了,就没有退路,只能勇敢面对,勇往直前,面对失败和困难时,她掉过眼泪,但没有说过放弃,在她的人生词典里没有撤退、没有后悔,作为一名党员,黄文秀从来不曾把自己的努力拔到太高的位置,她只是脚踏实地做着使命感促使自己去做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开学交通安全教育第一课观后感

全文共 786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由于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从前我不知道交通安全有多重要,最近,学校组织观看了一部《交通安全第一课》,影片通过活生生的事例,警示我们要珍惜生命,遵守交通规则。从今天的安全教育片中,看见那一个个的例子,才让我了解安全的重要性。

行人最关注的就是行路安全,横穿马路时,要走人行穿越道,穿越马路时,养成看交通信号的好习惯。同时,还要注意来往车辆,不要追逐,猛跑,斜穿或突然改变行路方向,大中城市的马路,一般都分成机动车行驶的快车道,自行车,人力三轮车和其他慢行车道。及行人走的人行道。行路时,必须走人行道。在人行道行走时,不要多人并行,在没有划出人行道的路段,要尽量靠边走,这样才能确保行路的安全。

在说骑车安全,按照交通部门的规定,不要不满12周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三轮车和推拉各种人力车上街,就算满了12周岁,骑自行车上街也要走慢车道,不能进入机动车行驶的快车道,也不能在人行道上骑自行车。在没有划分机动车,非机动车到的路段,要尽量靠右行驶,不能逆行,也不能到路中间去骑,这样骑车安全就不成问题了。

还有乘汽车安全,坐公共汽车时,要遵守秩序,在指定地点依次候车,等车停后,先上后下,不要拥挤,不能在车还没停稳时就抢先上,要扶好把手或椅背防止急刹车,摔倒或撞伤,还有乘车时不能向车外,乱扔杂物,也不能把头,胳膊,或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因为这样容易被对面来的车或路边的树枝刮伤,坐汽车特别是坐长途汽车,不能携带鞭炮,汽油,一类的易燃易爆的物品上车。而且下了汽车,要先走到便道上去,如果需要横穿马路就必须从人行道通过。绝不能一下汽车就急忙奔到马路中间,更不能不等汽车开走就从车前车后往马路中间跑,那样看不见路上来往的车辆,很容易出事。

总而言之,看了这个安全教育片,我获益良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爱国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9月30日,学校让我们观看了《红领巾》这部具有红色经典的大型儿童话剧。

《红领巾》讲述了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少先队员郝强、萌萌、壮壮、大伟去野外郊游,他们对“红领巾”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当想游泳时因为没带泳裤就想拿红领巾当泳裤,这时孩子们被“时光隧道”带回到七十年前的战场,遇到了铁柱、二娃子、马原、八妹子等四个年龄相仿的儿童团员。两代少年从相互隔膜、误会到理解和信任,最后儿童团员牺牲了生命保护少先队员们回到“今天”。

看完了这部话剧,知道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红领巾是老一辈用鲜血染成的。可是有些人,还把红领巾当抹布,当擦黑板的抹布不见了,他们就用红领巾来擦黑板;有些人,把红领巾当毛巾,一出汗,就用红领巾擦汗;有些人,还把红领巾当草稿纸,数学课上没有草稿纸了,就在红领巾张乱涂乱画。难道他们不知道吗,如果没有“红领巾”,我们现在还可以在家里悠然自得的看电视,看电脑吗?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他们不尊敬红领巾,也就是不尊敬国旗,因为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在战争年代,为了让今天更多人得到幸福、自由和尊严,很多革命先烈都英勇牺牲了。那些不尊敬红领巾的人,肯定是觉得革命先烈打仗是应该的。我敢保证,打起仗来,那些觉得革命烈士在以前拼死打仗是应该的那些人,肯定是第一个先逃跑,因为他们觉得打不打仗都不关自己事!

红领巾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我们要好好爱护她,不能让她被坏蛋强了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观看金刚川电影个人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70年来,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穿越时空,始终放射着璀璨的光辉,给中国人的内心世界送来光明。我们要悉心体悟抗美援朝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深厚意蕴,拥抱从那历史深处穿透而来的精神之光。

1.弘扬和光大了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根本,是派生出抗美援朝精神中其他几种精神的本源。爱国,既是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坚定维护,也是对生养自己的土地和人民的真挚热爱;既是对祖国和民族尊严的认同与自豪,也是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的使命与责任。内心升腾着爱国主义精神,就会深深植根革命忠诚精神,昂扬起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从决定出兵到胜利收兵,自始至终高扬着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力维护了祖国和人民利益,打出了国威军威,使刚成立不久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能够顶天立地地立足于世界舞台。

70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朝鲜内战爆发后,傲慢的美国政府自恃有足以压倒一切的实力,悍然派兵进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之上,对新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利益构成了严重威胁。面对美国这个世界上的头号强国,面对新中国刚成立后百废

待兴的局面,要下抗美援朝这样的大决心,极为不易。但为了捍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了维护祖国和民族的尊严,“如果美帝打到鸭绿江边,我们怎么能安定生产?”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正义之战、爱国之战。全国各条战线和广大人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支援前线,支援战争。在全国燃起的爱国热情,形成了同仇敌忾、战胜一切困难和强大敌人的无穷力量。

2.弘扬和光大了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精髓,具有震撼人心的硬核力量。自古以来,革命英雄主义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华大地上“一时多少豪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更是涌现了数不胜数的英雄,昂扬起气壮山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铸就了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丰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金刚川电影观后感学习感悟

全文共 2041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最重要的新闻,莫过于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前的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为了纪念这一特殊时刻,最近有不少文艺作品上线,比如昨天上映的战争大片《金刚川》,就是近年来少有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电影的阵容大家都知道,管虎、郭帆、路阳三位导演联合执导,主演则包括吴京、张译、李九霄、邓超等人,算是今年配置最豪华的影片之一了。从完成度上看,作为一部命题作文,这样一部华语顶配战争片给主创的时间一共才两三个月,做成现在的效果,实属不易,所有工作人员都辛苦了。片名《金刚川》,指的是朝鲜境内的一条河,河上有一座桥,这座桥通往当时的作战前线,是运送人力、物资的一条战略大动脉,因此成为战争双方争夺非常激烈的一个地标。这部电影讲的就是在美军飞机一次次的轰炸下,我志愿军是如何一次次护桥、修桥,最终保障大部队顺利通过金刚川的故事。我觉得金刚川这个地名就挺妙的,念起来掷地有声,有一种英雄气概在里面,很符合影片的调性。看完《金刚川》的童鞋一定会发现,这部作品跟以往国产战争片在叙事结构上有一个很大的突破,那就是从三个视角展现一个事件,相当于一个三重奏复调作品,而不是此前大多数国产战争片的线性叙事。影片一共分为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在片中都有标题提示,但它和《我和我的家乡》这类短片合集还不一样,因为《金刚川》不是四个小故事,而是一个故事的三种视角,最后一段是全片的收束。

三位导演的分工看完后应该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猜测:第一段《士兵》,从修桥士兵的视角讲修桥;第二段《对手》,从美军飞行员的角度讲他们是如何轰炸我方的;第三段《高炮班》,讲我方高炮班的战士们如何用简陋的炮弹与敌方飞机对战,护住金刚川上的这座桥;第四段《桥》,也是全片的收尾段落,讲述最后我们的志愿军到底是怎么通过金刚川的,是最为震撼催泪的桥段。这种特别的叙事结构,观众可能在看完电影三分之一时长处就会发现,咦,这个时间线好像有点不对,这个情节刚刚不是演过一遍了么,怎么又来一遍?然后就会意识到,哦,原来《金刚川》在玩非线性叙事啊。

客观地说,这种叙事手法在电影中并不稀罕。有人说《金刚川》是低配版《敦刻尔克》,其实无论是形式的必要性和完成度上看,《敦刻尔克》都比《金刚川》要高明不少,后者有一些画面素材在几个段落里重复使用,看的时候难免产生厌烦情绪,有观众就吐槽《金刚川》是一个故事讲三遍……三个段落由不同导演操刀完成,各自水平的高低优劣也造成影片观感上的明显起伏,比如第二个段落,就要比其他段落弱不少。不过能在这样的主旋律商业大片中用一下非线性叙事,这种勇气和探索精神还是值得鼓励的。

除了形式上的创新,我觉得《金刚川》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展现战争中个体的状态和情感,这一点对国产影片来说尤为可贵。以往我们看到的国产战争片多为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个体往往被淹没在集体中,但《金刚川》里的所有人物都是基层战士,露脸的最大军职也就连长级别,他们在战争中是什么样子、有着怎样的心理状态和情感,成为影片重点刻画的内容。

我们能看到他们操着天南海北的方言说话交流,甚至因为语言不通出点小摩擦;能看到战士也会对上级部署安排产生小情绪,比如抱怨自己所在的连队被当成工兵连,总被派去修桥,而不是真正上阵杀敌;能看到战争间隙战士们之间悄悄八卦,对哪个女兵有意思啥的……正是这些鲜活的细节,让我们看到战争中一个个真实生动的个体,与他们产生情感共鸣,当他们为了战争而牺牲时,也更能理解和感受到他们的英勇和伟大。

片中的两条感情线我觉得塑造得都还不错,一是吴京饰演的班长关磊和张译饰演的排长张飞,两人之间的兄弟情很感人。吴京和张译现实生活中是很好的朋友,这种关系融入到电影里,让他们的表演有种微妙的默契,很有火花。两人的关张姓氏自然来自关羽张飞,影片也通过各种细节极力展现他们之间的情谊,比如坚持让对方驻守隐蔽炮位、通过吹口哨互相报信、把烤玉米留给好兄弟等等。

这次张译的表演也成为许多观众念念不忘的一大亮点。无论是珍惜弹药的谨慎,跟关班长之间的互动,还是战斗中英勇无畏的表现,都演得非常好,尤其是最后的长镜头高光时刻,既震撼又感人,给很多观众都看哭了。很多人都说,张译这次的表演值得一个影帝。

另一条感情线是班长刘浩和话务员辛芹之间朦胧的情感,朦胧到甚至没办法说是爱情。两人都来自四川,憨憨傻傻的刘班长一直对辛芹有好感,但其实他从来没跟这位老乡妹子正面接触过,而且觉得“她连我的名字都不晓得,叫个锤子老乡”,只能偶尔通过望远镜偷瞄辛芹工作的样子。最后辛芹那一句“前线见,刘浩同志”才让刘浩知道,原来两个人早就互相知道并一直默默关注对方。这条感情线处理得相当含蓄,但感觉很符合战场实际情况。辛芹这个角色,虽然笔墨不多,也算是战争片中难得的女性形象了。

和《八佰》类似,片中所有演员都说方言,给人的感觉也比较亲切。尤其是邓超饰演的连长一口听不太懂的江西话,常常因为口音和战士们吵起来,算是全片仅有的几处比较幽默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优秀作文之爱国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2564 字

+ 加入清单

爱国电影观后感500字(一)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去看电影,片名叫《南京大屠杀》,看完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浓烈的尸臭与血腥迷漫了南京城,黑暗与死亡笼罩着惊慌失措的人们。难民们不知所措的狂奔逃命,哭喊声,惊叫声,和那一双双失神的眼睛,饱受摧残的憔悴的面容,更给这城市増添了几分恐慌。此刻,明朝的墙,清朝的庙,还有那五千年的繁荣与辉煌,都在这混浊不清的分不清天和地的世界中晃动,消失。只有那血红的太阳旗在污浊的空气中耀武扬威的飘舞。令人触目惊心的杀戮在街头巷尾进行着。我身临其境般地目睹这场残无人道的大屠杀,心几乎走向崩裂的边缘,心中热血沸腾,掀起阵阵的愤怒。那是一场中华民族遭受的浩劫。30万呀!尸积如山,血流成河。若大的南京城被死亡的阴云重重笼罩。遭受洗劫的又岂止是一个南京?日本侵略者的兽蹄践踏着东北三省,华北平原,甚至大半个中国。这真是中国的耻辱!一个曾经拔萃与世界民族之林的泱泱大国,居然遭到小小日本的百般蹂躏!为什么?原因只有一个:落后就要挨打!日本人曾狂妄地认为屠杀可以征服一切,但中华民族的血能够白流吗?华夏大地掀起了革命狂潮!在那短短的8年中,中华儿女献出了无数不屈的灵魂和钢强的躯体,拯救着这古老的民族。

半个世纪弹指一挥间,日本侵略者早以被英勇的中国人赶出了神州大地,今天,我们不可能向日本发动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我们现在只能做的就是从国力上超过日本,赶上世界。这样,才能告慰那残遭劫难的30万英灵。

但令人心痛的是,在某些方面与西方及日本比较,我们还多有不及!当年落后就要挨打,如今落后就必遭淘汰。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为历史谱写新的辉煌,像我们的祖辈那样,把青春和生命融入这场风起云涌,翻天覆地的改革之中!

爱国电影观后感500字(二)

——《为了胜利》读后感

1931年9月18日是中华民族的国耻日,看了一部爱国题材的电影,名为《为了胜利》。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看这种完整叙述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纪录片,感触颇深!

我们绝不能忘记这一天,绝不能忘记当年国土沦陷的惨痛历史,绝不能忘记国家落后分裂和对侵略者妥协退让的沉痛教训。在那段血与火的岁月中,中华民族觉醒了。从那时起开始的抗日战争,鲜明地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品格、民族团结意识、民族英雄气概、民族自强信念、民族创造精神和民族奉献精神。正是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鼓舞着中国人民誓死抗争,直至夺取抗战的辉煌胜利,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历史证明中华民族一定会胜利,正义一定会胜利。

以前我们认为只要我们自己明白这段历史就行了,从现在的情况看不是这样。日本政府的种种错误行为,从历史教科书到参拜靖国神社。这一切让我们明白不仅仅我们自己要了解和明白这段历史,同时要让全世界的人们都了解这段历史,都明白这段历史。让共同反对战争,反对日本的歪曲历史的行为成为全球人们共同的行为。不能让日本的错误行为蒙蔽了其它国家爱好和平的人们,不能让日本的错误声音掩盖正义的声音。

xx年过去了,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压迫、奴役的命运一去不复返。今日的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世界依然很不太平,我们既面临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全体中华儿女始终要居安思危、自强不息。

让所有中华儿女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吧,中华民族从此是战无不胜的!

爱国电影观后感500字(三)

——《太行山上》观后感

最近观看了爱国主义影片《太行山上》,影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影片真实地记录了发生在山西的平型关、忻口等重要战役,塑造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独臂将军贺炳炎、爱国将领郝梦龄等革命家的光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崔队长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军勇战日寇的壮烈场面,再现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影片给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气势磅礴来形容,伴随着我们耳熟能详的歌声,用简洁的直升机俯拍开门见山地给出太行山全景,直接了荡地突出《太行山上》的主题,并用很好的过度手法衔接到国民党阵地,并引出电影的主要人物--朱德。电影的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按照历史顺序将八路军如何歼灭敌人的战役一一列出,并适当地带出部分爱国将领的名字,讲述了老百姓与八路军同仇敌忾,共同抗战的历史事实。

在《太行山上》影片中,军民鱼水情是该剧的一个闪光点。从外国记者的视角看到中国劳动妇女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八路军;而擅长标枪的崔队长则是投身到战争当中一位国民党军官的一句话让我们感到好笑又觉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还要我们军队干吗?然而历史恰恰证明了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影片中八路军高级将领爱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画得生动而又鲜明。大雪纷飞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岗。上前嘘寒问暖,还把小兵冻僵的手放进自己的怀里全暖,最后还是自己替小兵站岗,让小兵跑步热身。这种镜头在影片中还有很多。看了让人感动,从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伟人的高风亮节。

在这部电影中,我领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我们把握生命并敬畏生命,可生命对他们而言却是不畏牺牲。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对无数个铁血战士宣布战役胜利后,他们不约而同举起手由衷的发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强烈激昂的呐喊。朱德的演讲是那么的振奋人心,简短而又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呼声更是响彻山岗,这种怎样的一种豪情壮志,有着这样的热血儿女,日寇的罪恶念头想都不要想,有着这种钢铁脊梁,任何妄图入侵的敌人都会受到正义的惩罚。在这发自肺腑的声音里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我确确实实被感动了,同时也激发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更感觉自己肩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重温那段历史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和平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抗战精神。作为生处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应该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捐躯的革命先辈。那段抗战史是中华民族的丰碑,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魂。

[优秀作文之爱国电影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革命电影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次看电影《红色娘子军》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这部电影讲的是吴琼花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战士的故事。具体讲了贫农女儿吴琼花不堪忍受恶霸地主南霸天的残酷压迫,决心逃出火炕,后来遇到红军干部洪常青,给她指明了投奔红军走上革命之路的曲折经历。最让我难忘的一幕是——洪常青牺牲之前大义凛然地宣告"共产党员是不怕死的!"的壮烈场面。看到他在熊熊烈火中昂然挺立着的高大的身影,我禁不住泪流满面。最让我感动的是——在洪常青牺牲后,琼花和战友们化悲痛为力量,不怕敌人的前堵后追,日夜在丛林中穿梭行军打仗。渴了,就伏在溪边喝水;饿了,就吃点野果充饥。她们脚蹬草鞋,身穿单薄的军装,天当被子,地当床,刮风下雨时,大家就紧紧抱在一起,不管条件多么艰苦,她们的意志都始终坚强如钢。没有枪,战友们就手持五寸刀片,甚至徒手打败了猖狂的敌人。最让我激动的是——在激烈的战斗过程中,身边的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可娘子军们却擦干眼泪不屈不挠,继续与敌人进行生死搏斗。最后,终于打死了罪大恶极的南霸天。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来。革命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娘子军们接过烈士手中的红旗,迎着朝阳奋勇前进,为解放全中国继续战斗。这一支由女战士组成的革命队伍,是琼崖革命的代表,是海南人民的骄傲,。红色娘子军们惊天动、泣鬼神的壮举,深深地打动了我。

看了电影《红色娘子军》我最想说的是——我了解了红色娘子军的悲壮历史,懂得了正是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祖国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作为后辈,我发自内心的敬佩和崇拜这些革命前辈。相比之下,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我往往会束手无策,真是惭愧。在红色娘子军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铺满荆棘的路,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坚定不移地去克服。她们为我树立了榜样,教我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坚强的人!我的决心是———一定要用优异的成绩,告慰烈士们的忠魂,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把"八荣八耻"作为镜子时刻对照自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进步,天天向上,长大后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