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如何看待国学热的作文(最新20篇)

导语:国学是一种经典的中国文化,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如何看待国学热的作文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748

作文

1000

我学国学,我展示国学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早心,报得三春晖。

读完这首诗,我有很多感触,或许,大家认为母亲为儿女操劳是应该的,确实,世界上最无私最温暖的莫过于母爱!但是,大家发现了吗?母亲为我们操劳时,皱纹已悄悄爬上了她的脸颊,那乌丝般的黑发以快被那白发慢慢取代,母亲对我们的爱是永远无限的,对我们的恩情我们是永远无法报答的。

母亲,一个神圣的名字;母亲,一个光荣的称呼;当母亲为你精心准备饭菜,为一家人默默奉献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会对母亲充满深深的感激之情,当你生病了,是不是母亲第一个把你送到医院,可母亲生病了呢?她是一推再推,一个劲儿的说:“没事没事,一会儿就好了;”难道真的没事吗?不!母亲只是不想让你担心罢了,她害怕你担心她自己,会影响学习。当母亲责备你时,你会心中不满吗?会认为她管得太多吗?不!她是在爱你!没有一个母亲愿意责备自己的孩子。就算是在责备你,但她的心会比你更难受&hllip;多关心关心自己的母亲吧!不要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哪怕是帮她洗洗碗也好!

亲爱的母亲,用任何词语也形容不了你对她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让国学经典引领我们成长,学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学诵读比赛。

比赛那天同学们早早地来到学校,穿着干净的校服,按照指定的位置坐好,一切准备就绪,比赛正式开始。首先,校长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随后小主持人闪亮登场。伴随着一首首优美的古典乐曲,参加诵读的班级按顺序上台表演。三年级同学稚嫩的童音和优美的舞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年级同学的《七律·长征》和《沁园春雪》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不畏限险、坚持不懈的伟大精神。

看到别的班级表演得那么出色,我开始紧张起来。终于轮到我们班上场了,我们按要求走上舞台,站好队形,个个精神抖擞。音乐响起我们开始诵读《长歌行》,赛前的紧张,顿时消失了,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沉浸在古诗文的意境之中。无论是领颂还是齐诵,同学们都配合很默契。

比赛结束了,大家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同学们举着班旗拍照留念。这场别开生面的诵读比赛让我受益无穷,终生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暑假作文:读国学经典《百家姓》有感

全文共 1032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中国姓氏,人们最熟悉的自然是《百家姓》。《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 三百千 ” ,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

小时候就常听长辈谈论,当时家庭条件不允许,只能从长辈的口中知道《百家姓》中前几个姓氏,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他判断《百家姓》 “ 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 ” 。所谓“ 有国 ” 据史书记载,吴越在宋太祖开国后,还存在一段时间,至宋太宗兴国二年才率土归降。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 411 个,后增补到 504 个,其中单姓 444 个,复姓 60 个。 《百家姓》的次序不是依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而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 “ 赵钱孙李 ” 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 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随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随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 夏、商时期,贵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 夏、商时期,贵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

姓氏分类

第一种:以祖先的图腾崇拜物为姓氏。 第二种:以祖先名字中的字为姓氏。 第三种:以封地名和国名为姓氏。 第四种:以职业或官职为姓氏。第五种:以山名、河名为姓氏。 第六种:以住地的方位为姓氏。第七种:以部落的名称为姓氏。 第八种:以出生时的异象为姓氏。 第九种:以谥号为姓氏。 第十种:因避祸、避仇、避讳、避嫌所改的姓氏。 第十一种:帝王赐姓氏。 第十二种:以数量词、排行次序及天干地支为姓氏。 第十三种:少数民族汉改姓氏。 第十四种:汉族人改为少数民族姓氏。 第十五种:部分少数民族的姓氏。第十六种:容易读错的姓氏。

从《百家姓》里还有一首四字一句的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 “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晚生看国学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初读《论语》和《孟子》时,是16岁,还是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从老师嘴里得知,“四书五经”那玩意儿是相当有份量的东西。出于某种需要,大体看了遍《孟子》和《论语》。

读完《论语》,闭目细思,觉得孔子经常一本正经地说一些大话,是个挺可爱的老天真,自己那几个学生老挂在嘴边,说这个能干啥,那个能干啥,像个老太太数落孙子一样,很亲切。总得说来,我喜欢他,要是生在春秋,一定想尽一切办法去他那里读书,因为那里有一种“匹克威克俱乐部”的气氛。

《孟子》,我觉得孟子很偏执,表面上体面,其实心底有那股邪火。比方说,他提到墨子“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如此立论,已然不是一个君子的作为。至于他的思想,我不赞成。有评论家说他思想缜密,我的看法恰恰相反。他的基本方法是推己及人,有时候及不了人了,就说人家是禽兽、小人,这股凶巴巴、恶狠狠的劲儿实在不讨人喜欢。至于说到修辞,我承认他是一个好手,别的方面就没什么。

我就这么读过了孔孟。我的这些看法也只是惹得老师生气。用老师的话来说,就如“春风过驴耳”,因为我只是晚生。

对于朱熹的“格物致知”,我是很佩服的,用阴阳五行就可以格尽天下万物,包罗万象。朱熹说,往井底一看,就能看到一团阴森森的白气。他老人家解释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此乃太极图之象。出于好奇,晚生我也往井里看了看,却看到的是我的人头。我想可能是由于宋朝的井太深了,看不见人头。当然,用阴阳五行来解释肯定是行不通的,要用到一定的几何光学。当然,要朱熹一下子推出几何光学,这也是不可能的。可怪的是咱们民族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不容易出自然科学家。

《百家讲坛》捧红了刘心武,承认了他红学家的身份。而研究《红楼梦》的人也比比皆是,但是我觉得这不甚妥当。等到层层揭开了她的面纱后,她的神秘光环也就消失了。红学热把她逼进了死胡同,不给她任何喘息的机会。

晚生看国学便是如此,不知您意下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国学经典作文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5岁时,妈妈就教我学经典。那时侯,每天晚上我都会听着经典入睡。渐渐地,我不仅能熟读经典,并且喜欢上了经典。我曾经读过的经典的有:《三字经》、《弟子规》、《论语》……

我学经典的过程是快乐的。《论语》是我最喜欢读的经典,每次读《论语》时,我都会一边读,一边悟,从中领悟每一句的道理。有时候,妈妈还会提出问题让我解答,如有答不上来的,我就会反复的读,直到理解为止。

我还把从《论语》中学到的知识,用到了学习和生活中。比如学习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后,我看到,我们班的班长学习非常好,而且身上的优点也多,上课坐的端正,积极发言,爱动脑

这些优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而有的同学上课爱做小动作,不听讲,不思考……这些毛病,我都要查看自己身上有没有,如果有,我就会好好的反省自己,并改正。子曰:“过则勿惮改”。

经典告诉我们的都是最简单的道理,经典能让我们过上心灵所需要的快乐生活。

我喜欢读经典,我不仅要把《论语》读完、读懂,还要读更多的经典来提高自己,将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作文400字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在时间的长河里,直到现在,我们已经整整度过了十三年,而国学经典也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从在妈妈肚子里便开始摇头晃脑的默念古诗,到出生时的激昂诵读。从一岁时的牙牙学语,到两岁半的倒背如流。从唐宋三字经到论语百家姓,直到最后的大学,中庸。从红楼、三国、西游、水浒,再到后来的背影、匆匆、受戒、孟子。甚至深入到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的内心,每一个作者的想法。

从经典里,我们知道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在《论语》中,老子和他的弟子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知道谦虚,懂得廉耻。在《三字经》中告诉我要心胸宽阔,懂得谦让。在《红楼梦》中让我了解了大家族中的心机谋虑,以及那之间的儿女情长。《三国演义》让我明白了战争之中的残酷和江湖中的爱恨情仇。《西游记》令我看到了师徒四人努力取西经的坚强意志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水浒传》中,梁山伯一百零八好汉使我忍不住为他们的兄弟义气拍手叫好,他们一个个历经曲折且都是有罪之身,但他们齐聚梁山之后卫国报效,也让我知道了他们的爱国之心。

多读经典故事使我受益非浅,如闻鸡起舞,东施效颦,邯郸学步,都令我知道他们那其中的纷纷扰扰,甘之若霖。

直到如今,我也还在读更多的国学经典,学习更多国学经典中那一个个的小故事,我相信,国学经典将会伴我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对国学的理解作文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国学是传统文化之魂,弘扬传统文化必然离不开国学。著名红学家,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冯其庸对国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倡导大概念国学,这对深刻理解国学甚至中华文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我个人所理解的国学,是大概念的国学,也就是中国学术的简称,它应该是包罗宏富的,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学和诸子学,以屈宋为代表的楚辞学,以左迁为代表的史学,以韩柳欧苏为代表的文章学,以《诗经》、乐府、李杜韩白苏辛周姜为代表的诗词学,以周程张朱为代表的理学,以关王白马高孔洪为代表的曲学,以《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为代表的小说学,还有其余相关的如古文字、音韵、训诂学、目录版本学等诸种学问,应该是国学的主要内涵。但是,我们现在的国学教学,只能循序渐进,择要取精,不可能同时全面并举。

我还认为国学并不是凝固的、僵化的,国学随着历史的进展在不断丰富发展,唐代的国学总比秦汉要丰富,而后代又胜于前代,国学经典著作的解读,也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有所深化、有所革新,国学的典籍、文献资料也有所扩展增添。近百年来,大量甲骨文的发现,青铜铭文的发现,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简牍、古籍的发现,敦煌宝藏大量经卷典籍的发现,西部大量古文书简帛的发现(已大量被外国人劫掠),不是使我们的国学、我们的传统文化大大地丰富了吗?我们的国家是伟大的多民族团结融合的国家,我们不能把国学局限于某一局部,这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国学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思想、民族意志的共同载体,是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是我们伟大民族顶天立地的思想根基、力量根基,也是我们不可被战胜的强大自信力量的源泉。(向原摘自《年度国学》,冯其庸文)

[我对国学的理解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作文400字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国学是要读的,读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论语》使我们修身养性,德行人生。《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一生都主张“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教会我们如何做仁人。《论语》的真谛,就是要告诉大家,怎样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怎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怎样才是真正地对人有“仁爱”之心,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道德经》是我体会最深的,它总能用一句短小而精辟的话把我们领到另一种美妙的境界,那里都是真善美。这就是国学的力量,在国学中一旦看懂人生,便会使生活升华到另一个水平线——不计较得失,无论世事沉浮,每次都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看待,以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看轻人生的权势名利,看穿世间的繁华昌盛,看透人生的真谛,超然物外,你就会别有一番滋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这句话,就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这句话也是老子一生的坚守。权势名利都看轻了,世间就安静了。

《离骚》中有许许多多道理,仔细品读。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让我从中读懂了许多道理。

国学经典源远流长,我希望能一直流传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就如同夜空中划过的几道流星,只是一瞬间,而那美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诗词,就是其中的几颗闪亮的星星。寒假里,我观看了山东卫视《国学名士·经典诵读大赛》的复赛。里面共分为“我爱记诗词”、“名家对对碰”、“美德大统考”三个环节,是对选手一次知识与美德的大考验,应对这次比赛,选手必须要临危不乱,正确说出符合要求的诗词,才不会出局。“美德大统考”更是检验了四位选手坚持原则与助人为乐的品质。

在这一次比赛中,孙宁盟、陈星、马晓晴、胡朝鲁四位选手将自己的才学大大方方地展现给了观众,关键词“月”比拼异常激烈。他们纷纷把自己的实力拿出来,奋力一搏,将自己的分数不断拉升。这不仅是在考验选手的知识有多丰富,还是在看他们的反应能力。看到这儿,我真有点自惭形秽,这些大哥哥大姐姐的诗词功底这样深厚,我真自叹不如。我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背诵古诗词,争取超越他们!

接下来是第二环节,“名家对对碰”。银幕上出现了小学生扮演的小李白、小苏轼、小李清照……他们手拿扇子,给选手出题,有10分、20分、30分题,答对加相应分数,答错扣相应分数。场面变得激烈,谁也不让谁,我仿佛隔着银屏,都闻到了淡淡的“火药味”,比分逐渐拉开。

接下来的“美德大统考”,更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光智慧超群是不够的,还要有好的品质,这才算真正学到了知识。

看完了这个节目,我受益匪浅,深有感触:我们既要努力学习,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又要具有乐于助人、坚持原则的传统美德;更要多多背诵唐诗宋词,这样才算一个优秀的好学生!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有关国学的

全文共 119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国学梦,始于诗

常常会回忆起小时候,回忆起小时候的月光,回忆起月光下的我和爸爸在小巷里,我会一字一句地跟着爸爸念唐诗。爸爸用一本唐诗书把我带进诗的世界,从“锄禾日当午”开始,让我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开始了与诗的接触,有了关于诗的念想。以至于后来,我会自己去读诗品诗,品得颇有滋味,品得小有心得。我开始喜欢诗了,我喜欢东坡睹大江东去的豪情;喜欢那位仙人踌躇满志却又超脱凡俗,或许也喜欢他身上的那股酒气吧;崇敬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虽然潦倒却心系祖国大众;爱戴陆游已是暮年,还盼着王师北定中原;喜欢王维笔下的山山水水,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自然,我也从“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读出了杜牧的无奈与愤恨,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读出了那位帝王的不幸……诗使我怀抱了无数的梦,已不得不爱诗!

我的国学情,系于《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果真坛坛都是好酒!它说伦理,也说道德;说历史,也说人生、文化与社会,说得声情并茂,说得感慨万千,说得心潮澎湃。在电视中,我看到了那几位讲师的风采,如于丹讲《论语》、《庄子》。在这里,她所做的是对两部经典的推广,更是对人性的感知。在她流利的语言中,在她讲的一个个小故事里,我们这些忙忙碌碌的现代人也开始为自己的心灵寻找一片空地,让它滋生美德、感悟世界,让生命可以开阔,让我们变得不凡!鲍鹏山说《水浒》,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清平世界的无奈与辛酸。他这样道:“《水浒》不仅写了英雄的可怜,更写了英雄的可敬;不仅写了人世的寒凉,也写了寒凉中的一丝暖意。”是呀,这才是《水浒》。他又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兄弟!我总觉得,这中许许多多的东西是我们只读一遍原著所远远不能体会到的!的出现,则让人开始关注起这个最牛的历史老师。我们竟不知学习还能变得这么有趣,他居然神不知鬼不觉地让我们爱上了他的幽默,便捎带着也爱上了历史!另外,易中天讲的通俗并且生动,康震则清新亮丽,钱文忠也和蔼可敬……

这一群群人,难道不是为我们的成长献上了一份份最珍贵的礼物吗?

再度回首《新三国》

《新三国》的骂声好像已渐渐平息,其实再仔细品品,我觉得这仍是一部了不起的大戏,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战争!有人说陈建斌把曹操演得疯疯癫癫,哪是一代枭雄啊?我认为不然。他似以一个小人形象诠释一个雄才,诠释这英雄本色。记得在戏里,曹操临死时说:“世人昨日看错我曹操,今日又看错了,也许明日还会看错,可我,仍然是我,从来不怕别人看错我。”也许这就是陈建斌要那么演的原因了,也是为了还这个集爱恨情仇于一身的千古帝王一个公道吧。还有庞统的死,戏里是庞统自己设计的,虽与原文不大相符,但我觉得这样更好,让这位凤雏先生也死得有价值,让人们记得在落凤坡还埋着一位奇才!至于其他的,我便不再多说了。

总之,国学,中国人的文化,是一个永不会褪色的话题,是我们值得用生命来珍惜的文化,用一生来探索、研究的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国学助我成长作文600字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在小学时代,我就从课本中知道,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辈们用智慧和汗水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哲理。

说到这儿,大家肯定会觉得那些大是大非与我们的生活毫无联系,是虚无缥缈的吧 ! 但其实这些哲理和我们的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没有生活的经历,就没有这些道理和哲理。也可以说,一切道理都是从生活中来的。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出现过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如孟子、老子、孔子等。他们都是不同学派的创始人,也代表了不同的主张和流派。

在这些不同的学派的主张中,最令我欣赏和赞同的是老子所创立的道家学派。

老子崇尚自然之道,主张一切应顺其自然。老子在他的一生中也发表了许多言论。其中有一句令我受益匪浅。

‘’天地长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句话是老子发表的观点。他认为,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他们不刻意为自己生存,所以能够长久存在。

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就拿我现在做的事情——写作来说吧!在学校里,老师通常会布置几篇作文给同学们练笔,而在布置作文时,又通常会限制作文的字数。如,不少于多少字等。而这时,一些不擅长写作的同学就会把重点放在字数上,总认为写什么内容不要紧,达到字数就行。这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在工作中,特别是设计行业。在设计某个作品时。如果一味把重心放在客户的喜好上,就会失去作品原本的灵性和价值。这两个例子都是本末倒置了。

每当我感到迷茫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这句话,告诉我要维持本心。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国学像一个风向标,指引我走向正确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优秀作文:国学是什么?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国学,大家都应该不陌生吧!国学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讲的都是做高尚人、精彩事儿的道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国学文化书籍吗?我想,你们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应该是《弟子规》吧!

《弟子规》是一本很好的教育书籍。从孝,信,谨,德四方面来写,从我们出生到老都用生活来验证。《弟子规》教我们处处都留心生活中的小事,这些小事都蕴含着许多道理。比如说,早上出门要和父母打招呼,父母叫时,必须马上回答。这是教我们尊敬长辈。

再说说孔子的《论语》吧,你一定不陌生,而且非常熟悉。我就说里面的任何一句你应该马上就能知道里面表达的意思。“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天下矣。”这句话的意思是:生下来就有天赋,知道很多的是上等人,可这样的人太少了,简直就是凤毛麟角。因勤奋刻苦好学而掌握知识的是次上等人,我觉得他们是真正的上等人。遇到困难而知道努力学习的又是一等人。遇到困难还不知道学的,整天混日子的,那就是无可救药的下等人哦!

怎么样,说了这么多你一定对国学有了一丁点儿了解,如果这样你就是学而知之者喽。国学书籍里还包含着一大堆一大堆我们不知道的事儿,我们一定要一点一点地学,不断积累,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真正做高尚的人,做精彩的事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国学经典《中庸》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1106 字

+ 加入清单

上学的时候读《中庸》,根本读不懂;听老师讲,反而更加糊涂。现在在《师资建设》工作了,渐渐的领悟了其中的一些道理。中庸是儒家所倡导的一种最高思想境界和思想方式。。中,不偏不倚,庸,平常。既不过分也无不足。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是《中庸》里面最为重要的一句话,实际上把所有儒学都讲完了。喜怒哀乐之未发,是个什么状态?关键是“未”字,表明了古人修养不是在错误的观念和思想到来之后再进行修正,而是在思绪纷飞之前便能清明自觉。而一旦心念之前便自觉,那么随后思绪所及无不是自然合乎规矩道德。道理说起来不难,理解也不难,只是做起来难。我们大多习惯于跟自己的思维打交道,思维要起未起之前的那一段心态,不是很容易抓住。可知“中”的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就是说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朱熹注释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因为效果的“和”决定于方法的“中”,所以程颐解释中庸一词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不易说的是不可更易,不是别的不可更改,而是“中”的原则的不可更易。今天也没有人骂你,所以不怒;今天也没有中一百万给你,所以你也没有喜;今天没有伤心的事,所以没有悲哀;今天也没有爱国奖券中了那么高兴,平平淡淡,此心不动。一点都没有喜怒哀乐,喜怒哀乐没有发动的时候,这种情况这种境界叫“中。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好好体会《中庸》的思想。并将这种思想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国学经典我的心灵之窗作文600字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杜甫对读书的真实评价。书有许多类,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国学经典。国学经典至今流传了百年之久,谁都会为作者的才华横溢而赞叹,国学经典是石,敲出星星之火;国学经典是火,照亮前行的路;国学经典是路,引领我们走向黎明;国学经典是窗,让我们呼吸“新鲜空气”。

国学经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我们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新的东西,理解新的词句。小时候,躺在床上,妈妈在一旁给我们讲故事,那时还小,我们只懂得孙悟空的勇敢机智;唐三藏的心肠很软;刘备、张飞、关羽的情意深厚;诸葛亮的足智多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学会了自己看书。那时我们会觉得国学经典是在你绝望无助时,给你希望;在你难过伤心时,给你安慰;在你失败受挫折时,给你勇气。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你在阅读国学经典时,就是学习,它会给你带来快乐,它会让你的阅读能力提高,它会让你的写作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因为阅读国学经典,所以我的作文曾被老师在讲台上朗读,我看着作文本上那一条条波浪线,心里不只是喜悦,它让我感受到了写作的乐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只要你以国学经典为乐,它就会经你为伙伴,更多源源不断的知识就会向你跑来。虽然你有很多知识了,但需要坚持,钱学森也曾说,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做事只你坚持,就一定会成功。包括读书也一样。每天哪怕只读一点,你天天读就会受益终身。国学经典是我们学习之路上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让我们有乐趣、坚持阅读国学经典吧。

国学经典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国学经典是水,浇灌成功之树;国学经典是光,照亮前行之路;国学经典是土,培育成功之苗。让我们携手阅读国学经典,让国学经典成为我们永远的心灵之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读国学经典《论语》有感

全文共 1079 字

+ 加入清单

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读了于丹老师所写的《论语心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这位圣人的朴素、平和、平易近人,以及他时时传递出的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

初读《论语心得》时,心中生出一些困惑,因为书中所说的安贫乐道,现在看来颇有些让人不思进取的味道,细细读来,慢慢明白其中的深意。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收入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其实,高官厚职的,生活得不一定快乐。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整与他人的关系,倡导良性竞争而非恶性竞争。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不管多聪明、多能干的人,缺少他人提供的帮助,成功也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只是一叶“舟”,而众人才是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

于丹教授分析的《论语—心灵之道》,读过之后,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同样一件事情,看待的角度不同,心态会不同,心情也会不同。就像平时开车,同样是红灯前的第一辆车,有的人会想:真倒霉,别人都能赶在红灯前过,怎么偏偏我过不去,心情就会变得很糟糕;而有的人会想:我真幸运,下次变绿灯时,我能第一个通过,心态就会很平和。《论语心得》告诉我们,要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调整自己。

感触较深的还有于丹教授讲的《论语—交友之道》。朋友有好坏之分,良朋益友可以带来很多帮助,恶朋佞友却会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引你走上邪路。什么样的朋友是好朋友?什么样的朋友是不好的朋友?书中说到的“益者三友”和“损者三友”,细细想来,颇耐人寻味。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朋友,特别是那些身世显赫,家境优越的人,周围更是不乏与其称兄道弟的人,但是,当他们失去了这些优越的条件,或是当他们身处困境时,又会有多少真正站在他们身边,肯为其两肋插刀的人?怎样才能交上好的朋友呢?《论语》也给出了答案。要想交到好朋友,一要有仁爱之心,二要有辨别能力,都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有了一个好的朋友,人生便开启了一段美好的生活。

人活一世,草活一秋,能够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过一生,这是每个人心中的梦。相信我只要踏踏实实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工作、以诚相待地交友;学会放弃、学会舍得、学会宽容、学会立志,就会让自己的心灵变得完美、强大,就会享受到生活的美满与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国学经典作文800字

全文共 901 字

+ 加入清单

也许那些极富有民族情感的人会觉得我是崇洋媚外,而这确实我认为当今学生内心的呼喊,也许家长们会提出抗议,可我指的不是家长们寄予我们的压力,而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交流的环境:学校。

老师说,他们也是出于无奈,他们也不想给我们压力,可是21世纪的竞争就是这么残酷,老师们还说,有了竞争才有了动力,才会催使我们奋发向上,而我想不然。

竞争的火花溅满我们生活的分分秒秒中,就连我们去“夏都第二课堂”综合实践的课程中,也免不了老师“各小组竞争”的话语,说实话,我讨厌竞争,我更讨厌竞争所带来的动力,我想要一片纯净的天,我不想要被“文明”糟蹋的天地。我想,大家深有同感吧。

现在,我们湟二,第一次月考的热潮还未降下,期中考试就已经慢慢逼近了我们的生活,老师天天说:期中考试考不好了我们再慢慢说。傻子都能听得出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每天为了考试唉声叹气,就像小学时我的同桌编出的歌谣: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学校考不好,就会被老师一顿批死,回家后有的同学还会吃上家长准备的苦涩的面条,我还好,老爸老妈从不给我施加压力,但是学校老师的压力已经让我够受的了。的确,每次的考试我的成绩还算是理想的,但每次考试完松一口气后我有开始担心下次的考试,尤其是我的成绩较好的时候,我就在想:要是下次考试我考砸了怎么办?当然,这带有一定的主观上的心理因素,但是学友们,你们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呢?有些人会说,好学生有什么可担心的,可是,正是因为安上了莫须有的好学生的名头,才会让我每次考试前如此的紧张,如此的懊恼。

现在国家天天说减负减负,可是又有哪个学校减负了呢?每个学校只不过是在表面上做做样子,在私底下又虚伪的做着竞争,最终受苦的还是我们。的确,正因为这种竞争的气氛,才让我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而我讨厌这种方式,它枯燥、无味,甚至让我们学生丧失了活泼的本性。

家长们说,我们现在生活在如此优良的条件下,以前的孩子想上学都上不了,我们还不珍惜,天天想着玩玩玩。老师让我们收心,家长让我们努力,新的时代真的要把我们培育成一个个孤陋寡闻的书呆子们。

也许,这就是中国教育的最大缺陷,也许,我们注定此生受这样的教育。

这,就是中国学生的悲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诵读国学经典感悟多彩人生作文800字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文化乃民族之本,国学乃文化之基。国学可以开启一个人的智慧,培养一个人的性格,给予一个人通往知识殿堂的阶梯。

我近期读的国学是《唐宋八大家》。翻开这本厚厚的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韩愈的《马说》。看着这字字珠玑,我面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手拿马鞭,洋洋自得的人。而在他身边被抽打的一匹马,却在不停地哀鸣。这可是一匹千里马啊!可是,它为何看起来却显得瘦弱无比呢?原来是马夫没有给它充足的食料,千里马吃不饱,力气不足,越发被当作了普通的马来对待。“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但是千里马何时能等来伯乐?又何时才能盼来脱颖而出的机会呢?假如世上已无伯乐,已无擅于洞察的慧眼,那么世上的千里马也会随之“消失”。

我领悟到了,韩愈所讲的千里马,是暗喻世上的人才。而伯乐,是暗喻发现和挖掘人才的眼睛。名家的古文,并不是高深得让人难以企及,直到今天,也仍然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再看下面这篇《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看到这句话,我不禁想起了老师们经常嘱咐的:“如果课上有不懂的地方,下课再问老师”。可是在现实中,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做。大家都弄明白了吗?不一定。甚至有些人以主动请教他人为耻!被动接受和主动请教,都是获得知识的途径,对于我们来说,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多么一语中的的文字!真理在谁那里,谁就有资格成为老师,而不论他的地位和名气。如果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他就会“惑”到永远而一事无成。韩愈的《马说》让我明白了伯乐是多么的重要,那么他的《师说》则让我懂得了学习求知的态度和解疑释惑的方法。国学总是能使我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使我洗涤了心灵,让我明白了许许多多,让我在成长的过程中豁然开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在观看“国学名士”电视选拔大赛中,我不禁感叹选手个个都是精英。看选手们一个个自信地站在那里,他们一定做好了赛前的准备,肯定读了很多古书、诗文。不过,我还是在心里替他们捏了把汗——他们还不知道会面临什么样的难题呢。而当他们卡壳的时候,我的心就像被手攥住了。当他们思索了一秒钟后,就说出了一句句诗词,我紧揪的心才放下来,同时也暗暗的佩服他们的诗词量之大。

通过观看“国学小名士”电视大赛,使我对经典诗词有了新的理解,我发现诗词中还有好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强烈地表现了文天祥爱国的情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则向我们点明了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的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每个人也有自己的长处,要互相取长补短……每一首古诗都有它自己的意境、韵味,需要我们仔仔细细地品味。我认为,我们中小学生更加应该学会这些诗词名句、传统礼仪。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接续国学薪火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国学是中国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作为中国人应该以此为傲。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中华文化,把中华文化、艺术继续发扬光大!最后我衷心地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国学学习的行列中,继承国学经典,发扬国学经典,让我们在古诗词文学的海洋里遨游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山东省第二届国学小名士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经典诵读》是我们学生必备的,可对于我们来说只是死记硬背,根本不理解其中的含义,今天我看了一个节目《国学名士》,让我感悟颇深,受益匪浅!

大赛是以《秦皇雅韵》开始的,由滨州开发区第一中学的同学们诵读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12位同学在大赛的第一环节,初露锋芒!前面六位小选手以“佳”字诵读诗句,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由三位成功进入下一轮。第二环节的六位同学以“梦”字诵读,依然对答如流,表现十分精彩,可见每个选手都是真正的国学小名士,但是既然是比赛,就会有淘汰,这次还是淘汰了三位。经过两个环节的比拼,最后一共剩下6位同学进入下一环节的抢答。在一场抢答的较量下,有三位同学进入了冠军的争夺,以“春节”为背景写一首诗,通过选手们的展示,最后吴亚霖同学以93分胜出。

通过此次观看比赛,教会了我们必须牢记的国学文化。精美的词句,警示的格言,都给人以文化的陶冶和知识的拓展。对传统经典做到耳熟能详,无疑是让我们在享用传统文化精华的精神盛宴,可是我们呢?每天都在浪费时间,不学无术,每天昏昏度日,所以我非常惭愧——对不起老师和父母。当我看到那些选手们激情洋溢的演讲,我的内心备受鼓舞,他们就是我的榜样,我要努力学习。以后我要多看书,读报纸,来丰富我的知识。

看完后我有了深刻的醒悟:应未雨绸缪——提醒我无论做何事都要首先做好充分的准备。经典诵读是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爱国和民族传统教育的最佳教材,是弘扬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魅力的法宝。经典诵读中所含的国学文化须牢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继承发展国学经典

全文共 1195 字

+ 加入清单

看到题目,相信一定会有人问:什么是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先人用尽一生总结的道理,那是对人生的品读,那里有人世的沧桑,有历史的痕迹,有生命的真谛,那些都是中国的骄傲,那里积淀着一个伟大的民族不变的灵魂。国学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修身养性,教会我们如何做真人,教会我们分清美丑,明辨是非。国学经典使我们从圣人和智者的叮咛中品位人生的真谛,从一件小事,从一句话,从一个动作,从一个事物中,我们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怀。国学经典总是引领我们不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端正青少年正确的人生态度。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之集萃,一部部经史子集,蕴涵着华夏智慧,使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我们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行为,润物无声地陪伴着我们的成长。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传统文化表演我还记忆犹新,面对国学浩瀚的知识海洋,不甘落后的我更加迫切学习国学知识。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要我背《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三百首》。那个时候的我还不懂得,只是以玩的心态面对,后来慢慢地,妈妈给我讲了关于其中蕴涵的很多的道理。原来繁冗的文句变得浅显易懂,就连晦涩的段落,我也背的滚瓜乱熟,我才懂得了关于国学的知识。其中让我记忆深刻的莫过于《弟子规》中“入则孝”,让我懂得了百善孝为先,从那一刻起我一直都铭记在心,并且立志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但是,我最喜欢的是古诗词,读陆游的《示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爱国之心;读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读曹植的《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的悲愤之情;读郑板桥的《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峥峥傲骨;读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的洁身自好。

我一直有一个坏毛病——考试成绩好了就骄傲自大。但是“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一名言很快就让我尝到了苦果。有一次英语考试我得了第一名,我非常高兴,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高傲自大的毛病又显示了出来,在课堂上总认为自己英语已经学的很好,不再努力学习和认真听讲,而别的同学还在不断进步。于是,我在下一次考试中得了第三名,与第一名仅相差3分。那次考试,是对我骄傲自大毛病的沉重打击。因此,我学的谦虚起来,成绩也在稳步提升,经常保持第一名;还有,我原来喜欢斤斤计较,有时跟同学合不来;自从学了“做事斤斤计较,会失去所有的朋友时。”我学会努力控制自己,但有时会控制不住自己,然而,我不会气馁,我会更加努力做到!

国学使人进步,国学使人明智。每一个少年儿童的美好人生,都应该从国学开始。国学,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体会,而国学中的精华,一生也学不完。让我们继承国学经典吧!他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随时提醒我们,让我们把那些不好的习惯改过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国学的读后感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道德经》让我受益匪浅。“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国学是瑰宝,我们作为大学生,承担者建设中国,富强华夏的历们要在学习生活中学习工学,诵读经典,增长智慧,利用国学,为中华造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