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国学经典文摘经典20篇

学习国学,我们学会了怎样做人处事,懂得了感恩,小编收集了诵国学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1802

作文

1000

优秀党员李保国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4月16日中午,林学院党委在西校区礼堂召开“深入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动员大会,林学院全体师生近千人参加大会。

大会开始前,全体与会人员集体默哀,共同缅怀李保国老师。会上,学院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李保国同志生平、传达了《河北省委追授李保国同志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决定》,省委组织部、宣传部作出《关于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宣读了《林学院党委关于深入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分别作了发言。

按照学习活动的通知要求,林学院各党支部、班团支部将以李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学习内容,采取集中学习、座谈会、报告会、撰写心得体会、演讲比赛、实践践行等形式开展活动。学习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宣传发动阶段,在4月18 日前,各党支部、班团支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并报学院党委;二是学习提高阶段(4月19日—11月19日),各学习单位分层次实施 “2111+31工程”,即各党支部、班团支部集中学习每月不少于2次,座谈交流会每月不少于1次,撰写心得体会每人1篇,利用暑假开展实践践行活动1 次;学院党委适时举办辅导报告会3场,主题演讲比赛1场;三是总结交流阶段(11月20日—12月20日),学院党委针对各党支部、班团支部开展学习活动的实际情况,选取学习活动组织先进单位进行总结交流活动,分享学习活动经验,增强学习活动实效。

会议从充分认识深入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重要性、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及充分展示全院师生良好精神风貌三个方面对活动提出要求,各党支部、班团支部、全院师生员工,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进一步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引领示范作表率,为促进学院跨越式发展积极工作,为实现我校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国学经典讲座观后感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4月22日,春雨绵绵,我们学校有幸邀请了北师大著名的国学教授刘冰先生来我们学校讲座,其主题是“用国学成就美丽人生”。

刘冰先生带着她的徒弟们冒着风雨风尘仆仆地来到我们学校。五、六年级的同学们坐满了阶梯教室,大家的目光聚集在大门,期待着刘冰先生的到来。

终于,阶梯教室的大门开了,从门口走进来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快步走上台,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一鞠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学讲究礼貌。接下来刘冰教授开始自我介绍,先生的言行举止处处显示着“礼貌“二字,让人看着非常的舒坦,原来“礼貌”待人会让人心情舒畅。

刘冰教授将她徒弟中的两个小徒弟请上了台,一个是只有三岁的小妹妹,一个是十岁的小弟弟。刘冰奶奶说:“我的这两个徒弟很厉害,小小年纪已经会背《弟子规》、《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女儿红》……,这些可都是小学的必修课呀。”说完,她让两个徒弟在现场背起了《弟子规》来,只见他们背得头头是道、滚瓜烂熟,我的心中不由得对他们产生了一种敬佩感。是呀,同样作为小学生的我对这些却一无所知,我感到万分惭愧。他们不但会背,重要的是他们还能理解其中蕴含的意义。

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一册册育人佳作,将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化美德永远流传下去。

用国学武装自己,用国学成就美丽人生。

[国学经典讲座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与国学

全文共 946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这两个字怎么理解?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阅读了一千年前的古书,会有什么感受呢?国学,是各个古代著名文人为我们留下的宗教、艺术、民俗等等文化知识,是中国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中国有文字以来,这些文化知识就源源不断地记录在史书中,不仅在中国渊源流传,在外国也受到了广泛的影响。

现在有些大人能流利地背出整本“诗经”,就连5、6岁的小孩子也能断断续续地背出几篇“论语”我们从小就开始学国学。在中班开始我就会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实习之,不亦乐乎?”……到了一年级,我开始初步学习“弟子规”,到了三年级,开始学习“论语”,去年还加了两本:“大学。中庸”和“诗经”。除了“论语”,其他书上都有解释,理解起来就很快。为了理解“论语”中的意思而更好地背,我经常上网查资料,把不懂的意思全写在书上,有时也会自行理解其意思,提高阅读能力。我通过学习了几年的国学,从中感悟到了不少道理。

有句话说得好:“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论语”里的仁、诚、礼。分别代表善良、诚实、礼貌。里面说:“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意思是“善良的人治理国家一百年,就可以消除暴残,孔子说这话真对啊。”这话虽然好像在说治理国家,但也顾及到了“善人”,只有善良的人才可以把国家治理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之也。”这句话就和诚实有关,意思我就不明说了。还有“子所雅言,“诗”、“书”执行,皆雅言也。”意思大概是“孔子讲的都是雅言,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也是雅言。”这句话让我懂了对所有人来说,都要讲礼貌。还有好学,孔子讲的不比“仁”差。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晦人不倦。”“学而实习之,不亦乐乎?”学习是无止境的,我们老觉得自己学的很多,知识渊博,其实还有我们不懂的事,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值得我们去探索、发现……

读国学吧,读它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你会从中受到启发,感悟出许多道理,而且对我们以后有很大帮助。“温故而知新”,国学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领悟的,要慢慢积累,持之以恒。一本书背完后,要至少复习十遍,几年下来,书中的字句和意义就会在脑海里保存下来。如果一本国学书都没读过,人生一定会有所遗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国学经典书籍:读《弟子规》有感

全文共 1889 字

+ 加入清单

弟子规》这本书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夫见”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所以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人都应该学的。《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仔细阅读《弟子规》就会发现从中得到的东西会使我们受益一生。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悌”,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信”即诚信待人,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另外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励奋发图强。至于外表穿著,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

“泛爱众”即众人平等,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当他人有困难时,应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助他,不要自私自利。另外要尊重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设身处地为别人著想。

“亲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最后是“余力学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值得我们全心全力去研读,读书的时候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不耻下问,要心平气和,要温故知新,如此才能读好书并从中取得最大收益。

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单在孝方面就觉得做的远远不够,虽然没有做过对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弟子规》的实质是孝在先,友爱兄弟姐妹,对己谨信,对人仁爱,有能力在学习知识。至于其中的实际做法,我们能做的,去做,不适应现在社会的方式,我们不求表面,但求心安。因此,《弟子规》的精髓不是多么的让我们一般人望尘莫及,而是时时刻刻在我们周围,时时刻刻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不按照这个方式做事做人,一定寸步难行。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文化,是我们传统道德观。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全文共 94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学校组织人员对一到五年级的国学经典诵读进行了抽测。

跳出自己所带的班级,纵观其他班级,年级,乃至全校,突然之间有种优劣尽收眼底,甚至统揽全局的感觉。

一直以来,始终觉得自己很是重视孩子的积累背诵,于是乎,弟子规的背诵落实到人,落实到组,落实到正、副班长,最后干脆张贴上墙。如此以来,自认为孩子们的目标明确了,任务明确了,激励的措施也明确了,于是班级你争我赶背诵的喜人场面也出现了,一度,在通往操场的路上,我被孩子们团团围着,呵呵,都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看来这张榜公布,口头表扬的魅力也着实不小。

今天,我班抽测到的五个孩子以近乎完美的流畅程度背完全册,受到在场其余四位评委的高度评价,看到孩子们激动的笑脸,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抽测完后,几位评委碰了下头,看了看相互的抽测表,几乎感觉到有一个共性:一个班级要好同时好,要差也几乎同时差。这和我了解到情况几乎是印证了。老师督促紧,要求严的,学生自然背的就好,而相反老师没怎么要求,甚至是不要求,自然背的就差了。而好的班级的学生几乎都能背完全册,差的呢则几十页,甚至是十几页了。

整体来看高年级孩子的背诵要好于中年级,中年级要好于低年级。其实这种现象也并不奇怪。孩子越大,自我约束力和学习能力就要强很多,而且由于知识面和眼界要宽的多,背诵上要容易的多,而对于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孩子来说,由于识字少,生活经验少,自我约束力低,在自学能力上几乎是零,而由于老师的时间和经历并经有限,相对而言,他们的背诵就吃力的多。

其实,背诵对于孩子而言并不是难事,他们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期,只要老师要求到了,并时不时的督促一下,孩子们一定人人都是背诵小天才。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让他们背点东西,真是太可惜了。

在抽测的时候,有个四年级的孩子背诵笠翁对韵的时候,几乎就是一气呵成,中间没有重复,没有犹豫,甚至哪怕是稍微的模糊,我在听的过程中更是一点心都不敢分哦(一旦分心,就跟不上他,不知道背到哪了)。完了后我真想为这个孩子鼓掌,那么厚的一本,那么多生僻的字词和句子能让他娓娓道来,真是让人折服。

其实,我们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像这个孩子背的一样好,为师的我们,特别是我们语文老师,班主任,让所有的孩子行动起来,背诵积累吧,一定会让孩子们受益一生的。

更多热门文章分享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国学经典名言名句

全文共 1614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并涵盖各历史时期文化精髓的学术。小编收集了国学经典名言名句,欢迎阅读。

1、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5、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6、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7、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8、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13、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14、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15、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6、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7、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2、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3、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2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26、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8、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29、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30、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31、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3、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34、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3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36、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37、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38、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9、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0、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41、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43、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44、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45、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46、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47、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48、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49、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50、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51、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52、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53、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54、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5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56、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57、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58、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59、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60、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61、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62、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6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作文300字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咿咿呀呀地跟着妈妈念古诗,也不曾真正地读懂它。我在慢慢地长大,也在慢慢地学习着更多的国学经典。国学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读懂了,自然就理解了。那一个个的国学经典是先辈们用智慧为后人留下的精神食粮,那一个个国学经典也是先辈们为后人留下的指路明灯,那一个个国学经典更是让我受益匪浅。

郑燮的《竹石》中写到:“千磨万击还坚劲。”意思是:经历了上千次的折磨,上万次的打击,岩石中的青竹依然坚强刚硬,就任凭你东西南北狂风狂吹乱刮吧!示意着我们不论在生活上或学习上,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像岩石中的青竹坚强刚劲。《游子吟》中写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告诉我们:每个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都是一样的,永远把自己的孩子放在第一位。所以我们要孝顺我们的父母,不总是依赖着父母。

《论语》中写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主要是说对于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告诉我们学习分为三个层次,只有以学为乐,才是读书、做学问的最高境界。

《三字经》里的“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让我们知道了“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学习,是不对的;年纪小的时候,不肯努力用心学习,等到年纪大了,还有什么用处呢?”这个道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告诉我们:与他人相处,应抱有真诚、诚恳、热情之心,懂得知恩图报。

国学经典陪伴着我成长,告诉我做人做事的道理,为我的学习道路增添了色彩,我爱国学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正因为此,我县正在进行区域性国学教育。让国学进教材,让国学进课堂,让孩子从小获得传统文化的滋养,为他们的人生奠定最基础的文化根基。所以我校已将每周星期二和星期五下午第二节课定为国学经典校本课。教师组织学生或诵读经典,或分享经典中的小故事,或进行情境表演。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深受学生喜爱。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国学是中国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作为中国人应该以此为傲。我衷心地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国学学习的行列中,让国学经典的智慧之光引领自己走出迷茫,让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能有更多人继承并发扬国学文化,让自己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让我们带领孩子们走进国学,与古代圣贤为友,让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国学感悟

全文共 773 字

+ 加入清单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在我牙牙学语时,《三字经》就时不时地挂在嘴边,虽然是小和尚念经,但却读的津津有味。不经意间我走上了学国学之路。 在慢慢熟读《三字经》后,小学一年级的我,开始读起了《弟子规》,并且尝试着慢慢理解,用我熟知的仅有的几个文字细细体会。

渐渐地,上了三年级,《千字文》、《千家经》陆续进入了我的眼球。一样的道理,差不多的文字,虽然黯然无味,枯燥乏味,但却十分有新意,有奇特的韵味。 现在,《论语》、《诗经》、《大学中庸》等成了我重点关注的对象,每一本书有它耐人寻味的地方。 许多年来,从无知到懵懂再到全懂,整一套书以贯穿全书,虽然简单,但内涵深刻:一有要时刻记住礼的意思,二有有“礼”便是德,要处处有礼,待人有礼,言行有礼,做到礼,便能真正明白做人的道理无处不在。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国外,一个小伙子撞到了一位老人,竟扬长而去。这时,有人追着小伙子说:你的东西丢了。 小伙子连忙回头去找。

那人说:你把老人扶起来我就告诉你丢了什么。 小伙子没办法,只好将老人扶起来。于是那人说:“刚才是你的礼丢了、道德丢了,还好你‘将功赎罪,将它拾起了。 生活中礼不可缺少。公交车上,礼让老人会让你心情舒畅;开车时,礼让行人,会让你觉得一天愉快;公共场合见到熟人,礼貌的称呼一声,你会觉得整个人都放松 了。言行举止,处处想到礼,处处围绕礼,必君子。有子说过:“礼之用,和为贵”,处处都谈到礼,必然可贵。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必然 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做伙伴。是的,假如你是一个不懂礼,不懂道德的人,出口就是骂人的话的人谁会愿意和他相伴呢?有哪个人愿意和这些大逆不道的人交往呢?

这些都是路人皆知的。 这一套书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做人最起码要做到礼、德。如果做不到,那又何必要做人,相当于废人。做到礼、德,皆君子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这正是《国学名士》的口号,当然,也是作为中华儿女需要做到的。

就在这几天,我观看了齐鲁网少儿频道《国学小名士》这个节目,也正是这个节目使我受益匪浅。且不说复赛怎么怎么,就看总决赛场上的选手知识是多么的渊博、思维是多么的敏捷、反应时多么的灵敏,就凭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向他们学习。

还有就是总决赛第一个环节的第一题:用带有家、国的诗词来回答。这是我想到了一幅对联,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 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只有我们不断地去关注自己的国家,少年强才国强,我觉得这才恰恰是举办这个《国学小名士》这种比赛的意义所在。因此呢,这两个字在中国诗词当中可以讲,无穷无尽的在表达着。

再就是第二题:用带有亲、情的诗词来回答。那么我觉得这诗词中的亲情在我们流传的过程中,起了一种给我们民族世世代代感情教育的作用,它使我们的情感受到了陶冶、得到了升华。再看最后,在十二位“国学精英”中,总冠军诞生了!她,就是刘康宁!

通过观看,千古美文的神韵,华夏礼仪的儒雅,仿佛在这次比赛中悠然再现。在朗朗的诵读声中,不仅让我了解了历史、体味了人生、丰富了知识,更主要的是让我喜欢上了传统文化,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更懂得了如何来做一个新时代的美德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国学经典伴我行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经典伴我成长,如黑夜中的一颗明星,点缀了夜空。它又如沙漠中的一颗小草,点染了沙土。而在当今,他好似一个知识宝库,点亮了我们的心灵 。

刚读小学时,我就一直跟着老师读国学,国学就和普通的书没什么两样。老师一直告诉我们读国学很好,而且初中以后也要考这些问题。那时我特别不耐烦。心里想:反正初中还早呢!再说了 ,读国学有什么好的,不就是叽里呱啦地读下去吗?为什么老师还强烈我们去读国学呢?算了,还是听老师的话去读国学吧,可能真的对我们有帮助。随着读国学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对国学有点了解,对国学的看法也有了些改变 。

奶奶正和楼下几位邻居聊天,其中一位邻居说:“现在国家的政策真是越来越好了,什么东西都干得有模有样。”听了她的话,我心里想:国家这些年为了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不断推出和改进各项政策,让人民拥有更大的权利,使我们收到了更好的教育。奶奶突然说道:“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啊!”我听后连忙纠正道:“奶奶 ,现在这句话不适合了,现在流行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她们听了我的话,便哈哈大笑了起来。

国学,是你让我的知识一天天充实,是你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要大声对你说:“谢谢你 。”

读《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有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作文400字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在时间的长河里,直到现在,我们已经整整度过了十三年,而国学经典也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从在妈妈肚子里便开始摇头晃脑的默念古诗,到出生时的激昂诵读。从一岁时的牙牙学语,到两岁半的倒背如流。从唐宋三字经到论语百家姓,直到最后的大学,中庸。从红楼、三国、西游、水浒,再到后来的背影、匆匆、受戒、孟子。甚至深入到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的内心,每一个作者的想法。

从经典里,我们知道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在《论语》中,老子和他的弟子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知道谦虚,懂得廉耻。在《三字经》中告诉我要心胸宽阔,懂得谦让。在《红楼梦》中让我了解了大家族中的心机谋虑,以及那之间的儿女情长。《三国演义》让我明白了战争之中的残酷和江湖中的爱恨情仇。《西游记》令我看到了师徒四人努力取西经的坚强意志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水浒传》中,梁山伯一百零八好汉使我忍不住为他们的兄弟义气拍手叫好,他们一个个历经曲折且都是有罪之身,但他们齐聚梁山之后卫国报效,也让我知道了他们的爱国之心。

多读经典故事使我受益非浅,如闻鸡起舞,东施效颦,邯郸学步,都令我知道他们那其中的纷纷扰扰,甘之若霖。

直到如今,我也还在读更多的国学经典,学习更多国学经典中那一个个的小故事,我相信,国学经典将会伴我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诵读国学经典感悟多彩人生作文800字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文化乃民族之本,国学乃文化之基。国学可以开启一个人的智慧,培养一个人的性格,给予一个人通往知识殿堂的阶梯。

我近期读的国学是《唐宋八大家》。翻开这本厚厚的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韩愈的《马说》。看着这字字珠玑,我面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手拿马鞭,洋洋自得的人。而在他身边被抽打的一匹马,却在不停地哀鸣。这可是一匹千里马啊!可是,它为何看起来却显得瘦弱无比呢?原来是马夫没有给它充足的食料,千里马吃不饱,力气不足,越发被当作了普通的马来对待。“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但是千里马何时能等来伯乐?又何时才能盼来脱颖而出的机会呢?假如世上已无伯乐,已无擅于洞察的慧眼,那么世上的千里马也会随之“消失”。

我领悟到了,韩愈所讲的千里马,是暗喻世上的人才。而伯乐,是暗喻发现和挖掘人才的眼睛。名家的古文,并不是高深得让人难以企及,直到今天,也仍然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再看下面这篇《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看到这句话,我不禁想起了老师们经常嘱咐的:“如果课上有不懂的地方,下课再问老师”。可是在现实中,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做。大家都弄明白了吗?不一定。甚至有些人以主动请教他人为耻!被动接受和主动请教,都是获得知识的途径,对于我们来说,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多么一语中的的文字!真理在谁那里,谁就有资格成为老师,而不论他的地位和名气。如果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他就会“惑”到永远而一事无成。韩愈的《马说》让我明白了伯乐是多么的重要,那么他的《师说》则让我懂得了学习求知的态度和解疑释惑的方法。国学总是能使我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使我洗涤了心灵,让我明白了许许多多,让我在成长的过程中豁然开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有关国学的

全文共 119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国学梦,始于诗

常常会回忆起小时候,回忆起小时候的月光,回忆起月光下的我和爸爸在小巷里,我会一字一句地跟着爸爸念唐诗。爸爸用一本唐诗书把我带进诗的世界,从“锄禾日当午”开始,让我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开始了与诗的接触,有了关于诗的念想。以至于后来,我会自己去读诗品诗,品得颇有滋味,品得小有心得。我开始喜欢诗了,我喜欢东坡睹大江东去的豪情;喜欢那位仙人踌躇满志却又超脱凡俗,或许也喜欢他身上的那股酒气吧;崇敬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虽然潦倒却心系祖国大众;爱戴陆游已是暮年,还盼着王师北定中原;喜欢王维笔下的山山水水,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自然,我也从“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读出了杜牧的无奈与愤恨,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读出了那位帝王的不幸……诗使我怀抱了无数的梦,已不得不爱诗!

我的国学情,系于《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果真坛坛都是好酒!它说伦理,也说道德;说历史,也说人生、文化与社会,说得声情并茂,说得感慨万千,说得心潮澎湃。在电视中,我看到了那几位讲师的风采,如于丹讲《论语》、《庄子》。在这里,她所做的是对两部经典的推广,更是对人性的感知。在她流利的语言中,在她讲的一个个小故事里,我们这些忙忙碌碌的现代人也开始为自己的心灵寻找一片空地,让它滋生美德、感悟世界,让生命可以开阔,让我们变得不凡!鲍鹏山说《水浒》,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清平世界的无奈与辛酸。他这样道:“《水浒》不仅写了英雄的可怜,更写了英雄的可敬;不仅写了人世的寒凉,也写了寒凉中的一丝暖意。”是呀,这才是《水浒》。他又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兄弟!我总觉得,这中许许多多的东西是我们只读一遍原著所远远不能体会到的!的出现,则让人开始关注起这个最牛的历史老师。我们竟不知学习还能变得这么有趣,他居然神不知鬼不觉地让我们爱上了他的幽默,便捎带着也爱上了历史!另外,易中天讲的通俗并且生动,康震则清新亮丽,钱文忠也和蔼可敬……

这一群群人,难道不是为我们的成长献上了一份份最珍贵的礼物吗?

再度回首《新三国》

《新三国》的骂声好像已渐渐平息,其实再仔细品品,我觉得这仍是一部了不起的大戏,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战争!有人说陈建斌把曹操演得疯疯癫癫,哪是一代枭雄啊?我认为不然。他似以一个小人形象诠释一个雄才,诠释这英雄本色。记得在戏里,曹操临死时说:“世人昨日看错我曹操,今日又看错了,也许明日还会看错,可我,仍然是我,从来不怕别人看错我。”也许这就是陈建斌要那么演的原因了,也是为了还这个集爱恨情仇于一身的千古帝王一个公道吧。还有庞统的死,戏里是庞统自己设计的,虽与原文不大相符,但我觉得这样更好,让这位凤雏先生也死得有价值,让人们记得在落凤坡还埋着一位奇才!至于其他的,我便不再多说了。

总之,国学,中国人的文化,是一个永不会褪色的话题,是我们值得用生命来珍惜的文化,用一生来探索、研究的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国学经典伴我行

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某个周末的傍晚,我吃过晚饭以后,和往常一样,坐在窗边细细体会着读书的乐趣,这一次我所读的书本是《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

“经典”无疑是一个蕴含着情感力量与神圣感召力的字眼。一个民族的经典是这个民族的印记,是构建民族精神的基本元素。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对中国政治、军事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影响,对于传统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莫大的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慢慢品味,文明才能悟出其中的妙处。

例如刘禹锡的《秋词》,诗中的“自古”与“我言”两词将作者的独见完全体现出来,整首诗立意新奇,蕴含着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让我读完后感到舒畅不已。又例如温庭筠的《过分水岭》,一个“似”字用得十分恰当,语意灵动轻妙,与全诗平淡中见真情的风格相统一,而诗人丰富曲折的联想和自然平易的表达,将自己对溪水源源不断的深情全都投入到诗中,真是妙不可言。

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灿烂的篇章和飞扬的文采,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标志。

“庭院深深深几许”,我们虽然无法通过《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有限的篇章尽览伟大传统的幽深风景,但我们希望充当一个尽职合格的小导游,由此可以走进传统文化的家园,进而自己去寻幽探胜。

作为一个中国人,古典和国学是我们的精神产业,正如台湾作家张晓风所说:“在读书之余,我们要把最高的敬意归给历代作者,是他们把世界上最美的事物记录了下来。是他们,用精粹简练的语言替众生说出了种种感受。也是他们,给了整个民族共同的记忆。”诵读这些篇章,犹如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感受人性的关怀与尊严,传承文明,持续未来。

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的思想精髓。文明诵读经典,能够聆听圣贤的教诲,这是莫大的幸事。学贵力行,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坚持不懈地阅读经典,把圣贤的教诲贯彻到生活和学习之中,落实到一言一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在忙碌的今天,它依然能够打动我,让我静静去品读,让我去探索这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你们,所有和我一样热爱读书的朋友们,你们是否愿意停下那匆促的脚步,和我一起诵读这本《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品中华文化呢?

我爱读《国学经典诵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国学经典伴我行

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华夏文明璀璨夺目。回首历史的滚滚长河,不能磨灭 的,是传承千年,经久不衰的国学文化,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体味 到一种宁静和祥和。无论你是有雄心壮志,远大理想,还是闲情雅致,修身养 性,都可以从这些国学文化中得到你要的东西。古人圣贤留下了很多的经典,它伴着我成长,犹如久旱逢甘霖的禾苗,让人感到了希望;也像严冬中的热火,让人感到温暖;又似盛夏中的一捧凉水,沁人心脾……经典文化从小伴我成长,指引着我,滋润着我。

先前我是个慢性子的小女孩,每次做作业时不紧不慢的,甚至边做边玩,妈妈的唠叨声和爷爷的教诲声不绝于耳,成为我学习、做作业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那时的我不但没有改进,反而觉得非常反感。自从暑假妈妈陪我重温了《论语》、《三字经》等国学经典诵读后,我才意识到自己以前错得多么的厉害。《论语》里有一句:“学而不知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深的触动了我,它告诉我学习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仅靠认真,学习不会有多大的进步;而只掌握思考方法,却不认真,成绩也不会好。只有两样具备,才能取得好成绩。现在我做作业时,刚想偷懒,就会想起《论语》的这句话,马上收起了玩心,专心做作业,它为我敲响学习的警钟,时刻萦绕在我耳边伴我成长。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尽可能的帮妈妈做点我力所能及的家务。放学后或周末,我主动打扫卫生、洗碗等家务……《三字经》里不是说过“香九岭,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吗!何况妈妈每天晚上抽出时间给我辅导功课,并鼓励我注意身体和学习两不误,妈妈还要上班,虽然累,却没有一丝怨言。我的生命、智慧……都是父母给予的,难道我不应该孝顺他们吗?

而现在,我学习了《论语》,与两千多年前的圣人孔子进行交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明白了“看见他的优点就向他学习,看见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的道理;学习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经典源远流长,经典伴随着我成长,使我从一个无知的小孩变成一个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小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国学经典传统文化的作文

全文共 895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经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是炎黄子孙奋斗不息,富国强兵的力量源泉,它犹如一束光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带着一种神圣的朝拜,我翻开了辽海出版社出版的《国学经典》这本书。正如本书作者说:“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影响较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读了这本书之后,更让我觉得中国的国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是连接炎黄子孙的血脉之桥,心灵之桥。

李毓秀的《弟子规》,使我们生活的典范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规范,他gap是·告诉我们很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言慎行,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对待,这时儒家的基础,更是我们人行的基础。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向我们展示了三国鼎立时的战乱纷争,有着呼风唤雨和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的诸葛亮;重情重义的关羽;刚正不阿的张飞;和汉代皇帝的后裔刘备守蜀国;还让我们领略到一代枭雄曹操,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位中国历史有重要贡献的政治家刮目相看,正所谓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矣!

一句“江山如此多交,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道出了毛泽东所思所想,其情感之真挚、寓意之深远、哲理之精辟令人拍案叫绝,毛泽东思想是当代的国学经典,他的名字和他的光华,将会影响流传几代、几十代以致久远。。。。。。

回想这些,不光是我,我相信还有很多人心里有个大问号,何为国学,何为经典?其实很简单,不就是那经得起时间洗炼而沉淀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后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从中获益的精神财富,文化积淀吗?

国学源远流长,千年沉淀已形成“经史子集”四部,可谓恢弘壮阔,蔚为大观,国学不仅是中华文史知识之大成,更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推动者。中华国运日渐昌隆。国学的价值正走向回归!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引以为傲,他是我们中国人的国粹,我们应该一起传承国学经典,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让中国这条巨龙,永远腾飞在世界的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对国学的看法作文

全文共 856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的国学经典我们知道,国学是一种对我们有利的东西,对我们儿童也更是有利。

那么同学们最喜欢的国学是什么呢,我呢最喜欢的是《论语》因为论语有孔子的一些讲座,还有孔子讲的做人的道理。比如第一篇《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

这一篇主要是述读书与做人的关系。强调严于律己,仁爱他人,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论语》中的各篇一般都是以每一章的前两个字作为篇的篇名。孔子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慢,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比思想主张在》论语《中多多处可见。此外,在做人方面,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千万不能空谈浮言,心中不一。

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的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的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慢,不亦君子乎?”这就是论语,读了论语我非常高兴,因为《论语》是我爱的一本书,这本书里面有一位老师,一位值得世人敬仰的孔圣人和一些平生做人的道理和一些怎么去学习的道理,让我从这里看到了许多。我还喜欢读的一本书是《三字经》,里有许多的国学故事,还有一些做人的和读书的事情比如第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之篇的故事是晋代有一个叫周处的人,身高体壮,凶强侠气。

因为父亲早死,所以没有人管教,动不动就打人,还欺负老百姓,老百姓都非常怕他,便把水中咬龙、山中老虎和他称为“三害”这三害中最让人头痛的是周处,一个老人想到了一个办法,让周处去杀蛟龙,老虎,周处便答应了,周处带着刀来到了山上,把山上的老虎杀了,又来到了水上去杀蛟龙,他和蛟龙战了三天三夜,人们还以为可以杀了三害,没想到三害都杀了。人们纷纷祝贺摆酒,结果周处杀了蛟龙来了,看到人们都还以为他死了而欢呼,于是周处便开如认错,开始从新做人,他认真学习为老百姓做了很多的事。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两本书里我还学到了许多知识。点评小作者用心读书,从《论语》《三字经》这两本书中读懂了许多知识,心里无比快乐。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作文700字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华厦文明璀璨夺目。中华文化的精髓便是国学经典。

国学,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中无数先生总结一生得出的道理。它给了后人无限的教诲。学国学使我们修身养性,教会我们如何做人,让我们学会如何辩明是非与黑白。

国学经典有很多,单是《论语》就让我们成长生活中真正了解到许多道理。

小时的我很懒,虽然不很爱学习,但成绩还不错。家人让我好好学习,我也照做。语文作业,拿老师讲好的格式套。数学作业,拿书本上的公式套。总之就是不愿多想,什么题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很少换另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且就算思考了,也从没去证实过它。直到读过《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才明白: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没有收获;只是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它。它教会我学习的时候,同样需要思考,两相结合,这样才能在学习上更进一步。

稍大些的我,不知不觉更爱学习了。生活中要做的事越来越多,这让我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什么做劳动之类的活都被我推托给了家人或同学。但我发现这让我遭受了许多白眼。我很纳闷。这时《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点醒了我。是啊!自己都不愿做的事,怎么能让别人做呢?了解到这一点后,我与同学之间就和睦多了。

渐渐长大的我,开始逐步了解和关注社会。我越来越努力,希望为未来真正踏入社会的自己打下一个好基础。但老天似乎不想让我如愿,使我在生活中一次次失败、犯错。我将要放弃了,可《论语》中说:“人非圣贤,熟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简单说,就是:我们不是圣人或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就是最好的了。我懂了,知道自己还有机会,顿时信心爆棚,相信未来一定会出现雨后彩虹。

………

我的成长中少不了国学经典给我勇气和毅力。它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永远都少不了国学经典的陪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国学小名士观后感200字

全文共 86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观看了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国学名士”,使我受益匪浅,不但对历史文化有了更新一步的认识,还发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许多不足。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的古老国度,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汉字是人们智慧的结晶,而古诗更是汉字文化的精髓所在。

“国学小名士”是一个蕴含无数热爱国学经典的小名士的大型经典诵读比赛节目,节目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行知合一、学以致用”为主题,教人深思。观后,我深有感悟,明白了“不积跬步,无以行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解到了更多关于我们国家历史文化的知识,列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让我明白了现在如果不努力学习,等老了将会后悔一辈子的深刻领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使我明白了不可自相残杀的道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使我懂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每个人也有自己的长处,要互相取长补短……每一句诗词都饱含诗人的智慧和心血,都含有很深的用意,需要去慢慢品味其中的味道。

节目中那些选手们表现得出类拔萃,尤其是那些进入到总决赛的选手们,回答问题几乎不用思考,脱口而出,简直小菜一碟!难道是因为他们比我们聪明吗?不是的!那是因为它们在平日里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断的学习,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作为国家栋梁的我们,应当向节目中的小名士学习,

尽管我们不能做到像他们一样,我们也可以坚持每天读一篇好文章,每天背一首诗词,多读一些经典文,列如文言文。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连国学文化都学不好,那还配做中国人吗?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国学,做一个文明儒雅的人。  通过观看“国学小名士”这个节目,我学会了许多成语故事,如,“一诺千金”这个词,它源于《史记〃季布来布列传》,来源于一个名叫季布的人,季布是一个非常守信的人,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一定会挺身而出;只要答应过别人的事,无论遇到了什么困难,他都一定会做到,决不食言。我一定向他学习,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学习起来,把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挖掘出来、学习起来,让知识在你的脑海里占一个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为国学着色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古意,旧时国学,如今古意。

秋风秋雨煞人,面对此情此景,寡居的易安,是否愁肠百结?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易安的文字总是如此柔媚衷婉,她总是把你轻轻带入她“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无尽思念,连接起两段相融数百的时空,让你深深沉入她的愁海,“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我也不例外,为她而泪眼婆娑,愁肠百结,可是触摸到她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震惊了!是什么让她如此坚强?无论多么凶猛的狂风暴,也无法撼动她的坚强,她的执著信念!

橙,如易安。

“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一蓑风雨平生任,踏雪飞鸿”。东坡一生极坎坷,仕途的不畅,爱情的曲折,辗转的劳累与奔波。多少次,他的心里矛盾重重,放弃仕途,怎能报效祖国;委身文坛,又何谈终身,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之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所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白,如东坡,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的清静与自由。尘世繁杂,官场黑暗,为名利而争者不乏其人,唯有他归田园而居。“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这为朴实,”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这为清静。

青,如渊明。

国学本为一张白纸,正是这些另一番神采为它独添神韵。与其纵横千古的风尘,倒不如为国学者一抹亮色,还可于无声的静夜,伴你入梦。

幽婉醉梦中,缄默着色,把三千欢愁溶于国学其中,微慰平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