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春的诗意创作精彩20篇

清香的春茶,是一种真实的美;儒雅的夏荷,是一种诗意的美;娇艳欲滴的秋枫,是一种沧桑的美。下面就是开学吧给同学们带来的关于关于春的诗意创作优秀作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7691

作文

536

诗意人生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如诗,书香扑鼻;篇篇句句,印在我心。——题记

“子曰”“诗云”,是小时候的朗诵,“咿咿呀呀”地讲个不停。它们悄然间铺满我的成长之路,谱写我的人生乐章。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倾听着这首《劝学》,这何不是求学之路上的映照?走在这条路上面,动人心弦。

皎洁的月光照在地上,银辉洒进每一个游子的心田,千丝万缕的思乡情牵动着他们。李白身处异地,写下流传千古的佳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醉卧窗边,注视那轮明月,吟出动人绝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漂泊海外的游子眼中的月,似乎不再平凡,它似乎捎来一封封来自家人的信,捎来了一句句来自家乡的问候。

诗意在哪里?秋风瑟瑟,走在落叶上,倾听来自生活的交响曲。泉水叮咚,正欢快地踏着舞步。动物们正叽叽喳喳,为冬日的寒冷准备着。忙碌的号角吹响,歌声伴随着丹桂的香气在田间飘荡。爽朗的笑声响彻整个田野,叮当的车铃声透着欢乐。努力的成长,使我们辨别了方向——东西南北,世间的沧桑,使我们尝到了滋味——苦辣酸甜。诗意人生,不就应该如此吗?

踏在诗的台阶上,走在韵律之上,感受着这诗意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日子里的诗意初二作文600字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心里,诗意并不是春风化雨般的意境,也不是宏伟的诗歌,而是母亲的爱。

那一天,我考试,完了后就回家了,刚进家门,母亲就冲了上来说:“女儿啊,你说说你怎么回事啊?这都第几次了,还考那么低的分数!”看着母亲那唠叨的话语,我显得有些不耐烦就打掩护说:“没注意,粗心错了。”说完后,我就回房间了。可谁知,妈妈也跟了进来说我这儿说我那儿,当时我就跑了出去。终于,世界都清静了,离开了母亲的唠叨就是好,摸了摸口袋。:“呀!还有一百元啊,不如去逛个超市。”说去就去,到了超市,我就立刻冲向零食区把母亲平时不让吃的暮日饼干呀,巧克力啊什么的都塞进了购物车里。

正回家,可谁知走着走着,天上竟滴起了雨点。“唉,也真够倒霉的,被母亲骂就算了,竟然连走个路都没法走了。唉”我小声地自言自语着,看了看周围,突然有个熟悉的背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天啊,那不是母亲吗,不行,我得躲起来。于是我就立刻躲到了柱子背后看着母亲。

雨越下越大,渐渐地打湿了母亲的衣裳,可她却还在喊我的名字,到处找我,突然一块石头绊了母亲,我再也忍不下去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到母亲面前,把她搀起来,我焦急的问:“妈,下雨了你出来找我干吗,我会回去的。”母亲擦了擦眼上的雨水说:“我这不是担心你吗,怕你一个小孩子走在路上不安全!”这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立马抱住了母亲说:“妈,对不起,我不该一个人乱跑的,害您担心了。”“妈没事,来,咱们回家。”说话瞬间,突然注意到母亲的头上多了几根白发,这又是日日夜夜为我操心造成的。

有时候,母爱的表达方式有许多种,也许是温柔的,也许是唠叨的。但这都阻挡不了母亲爱你。

母爱就是一种诗意,一种唠叨的诗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优美与诗意——《囚绿记》

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绿”是无法被囚禁的,优美诗意同样如此。对于“优美”与“诗意”的理解是不是只有优美的生活环境、美好的人际关系、自由放飞的心灵呢?其实不尽然!对事业、学业的坚持不懈的追求,这种追求本身就具有优美的诗意。所以,不管是欢乐还是痛苦,不管是成功还是失意,都可以是有诗意的,生活都可以是优美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关键是我们要热爱生活,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意志、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的每一个过程,这样,我们就能获得优美而诗意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诗意地生活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何时,爱上了古诗词,走进了诗意生活。走进诗意生活,享受那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走进诗意生活,感受烟波江上的乡愁;走进诗意生活,品古人的豁达人生。

走进诗意生活,首先让人回归自然。那里,有漠漠水田上的一行白鹭,有阴阴夏木上啼叫的黄鹂。这样的美景,怎能不叫人流连忘返?乡村四月,有子规在烟雨如画的山川上唱歌,有傍着桑阴学种瓜的孩童,怎能不叫人心情愉悦?即使古都长安,也不乏河边的“万户捣衣声”,即使“有约不来”,也有青草池塘边的蛙声陪伴,即使被贬离京,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自然处处充满诗意,让我们跟随这古典诗词,去品味吧!

走进诗意生活,总能感受到对故土的一往情深。古代没有现代发达的交通,人们只能“凭君传语报平安”,于是,很多时候便有了“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感慨。“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时光易逝,不知不觉中,故乡已变他乡。古代,回家,似乎总是游子们最美丽的梦。在“黯乡魂,追旅思”的夜晚,好梦也只能留人睡,留给游子的,只剩下明月和高楼,于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成了游子们消愁的方式。

走进诗意生活,感受千古哲思。时光总是匆匆易逝,“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岁月是不待人的,所以,除了珍惜,就只有加快自己的步伐。不知不觉中,已是今天的21世纪,但古人说过的那些话依旧适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问题的结果不同,很多时候是因为所处的高度不同,若“身在最高层”,又哪有浮云能遮望眼呢?

品读古诗词,走进诗意生活,那里或豪迈,或委婉,或悲痛,或乐观,或茫然,或坚毅,我愿意就这样诗意着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重视写作基础学习自觉创作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重视写作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以理论指导写作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

写作是文章作者创造性的精神活动,也是社会性的文化现象。一篇文章的得失好坏,不仅决定于作者自身的个性、禀赋或努力程度,也和他对这一精神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及与此相应的规范性要求的理解、把握程度有关。所谓写作理论,主要就是对于这些规律规范的概括和阐释。

有的同志轻视写作理念知识对于写作实践的指导作用,认为不学理念也可以写出文章,其根据是有的作家没有学习写作理念知识,也写出了很好的作品。这个看法是片面的。事实上,所有会写文章的人,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不同途径,在写作的规律性知识方面积累了较高理论素养或丰富的经验性体会的。有些人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系统地学习写作理论知识,但他在练习写作的过程中,一定也阅读过许多范文,在这些范文中,就蕴含某些写作原理和规律,所以他也等于是在学习借鉴前人的写作实践中掌握了他们。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广地感觉它。”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具体的经验积累之较高的理论修养,自己在实践中就能自学地扬长避短,阅读别人作品也能更好地分辨精华、糟粕,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自然会有更大的帮助。

学习知识和理论,目的是指导实践,要在能力的转化上多下功夫。即使是对知识、理论掌握程度的考核,也就在把重点话如何运用知识、理念来分析问题、说明问题上面,而不以单纯地复述、背诵要领或条条为满足。再说,知识和理论的作用,主要在于说明写作活动自身的矛盾运动及其变化规律,帮助习作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而不可能提供什么一试就灵的仙丹妙药或是照搬不误的万能模式。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重视学习科学的理论知识与前人成功经验的同时,还须与发挥自己独立的创造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古人云:“文有大法无定法。观前人之法而自为之,而自立其法……不死,文自新而法无穷矣。”又说:“所谓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自神明变化于其中。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处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刚死法也。”今天我们同样需要有这样的学习态度和写作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破窑赋》是北宋大臣吕蒙正的作品。相传此赋是作者为了劝诫太子而创作的。作者以自己从贫苦到富贵的经历,并列举了历史上诸多名人的起伏命运,来说明一种自然循环的人生思想。

吕蒙正(944或946—1011),北宋大臣。字圣功,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公元977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丁丑科状元。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再著作郎,入值史馆。公元980年(太平兴国五年),拜左补阙,知制诰。后任参知政事。公元988年(端拱元年),拜为宰相。为人质厚宽简,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不允者,必不强力推行。与开国元老赵普同在相位,关系极为融洽。公元991年(淳化二年),贬为吏部尚书。两年后复以本官入相。公元995年(至道元年),再度罢相。真宗即位,任命吕蒙正为左仆射。公元1001年(咸平四年),第三次登上相位。后封莱国公,授太子太师。不久,因病辞官,回归故里。卒谥文穆,赠中书令。

创作背景

吕蒙正出身贫寒,深刻体会穷人的苦难,所以读书勤奋、工作勤奋、爱民勤奋。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寇准一起在破窑读书,体会了人间冷暖,后来,做了宰相,更体会到人心的宠辱。所以他写了一段《破窑赋》。

《破窑赋》系吕蒙正之《劝世章》,又称《寒窑赋》。由于受传统观影响太深,有人认为吕蒙正的思想过于保守消极,因此吕蒙正的许多文章典籍都已失落,而在《吕文穆公传》中这首破窑赋被看作是吕蒙正的经典之作。相传当初是为教化太子而作此文的。吕蒙正曾三次入相,兼任太子的老师。当时太子(后来的宋真宗)青春年少,目中无人,没有哪个太师敢当面教训太子。吕蒙正决定写一篇文章,来告诫太子。于是写了这篇《破窑赋》。这篇文章,虽然内容短小,但是却包含了无穷智慧,聪明的太子一下子就懂得其中的道理。据说太子读过此文后,一改常态,常虚心向他人请教。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一场邂逅诗意的旅行七年级作文550字

全文共 705 字

+ 加入清单

我曾在雪雾弥漫的长白山巅俯视天池潭影,也曾于烈日炙晒的疆北大漠遥观胡杨伟资,亦曾在狂风呼啸的内蒙古草原仰望夜空群星璀璨。一直以来,美给我的印象就是壮观,是绚烂,是酣畅淋漓。然而,当我漫步于乌镇,一场不经意的诗意邂逅,彻底把我征服。

乌镇犹如一块浸染了春花秋月的老玉,在岁月的摩挲中愈显湿润祥和。傍晚时分,沿着河道,独自一人信步走在这古镇中,脚下是青石板铺就的小道,空气中还氤氲着雨后薄薄的水汽,石板也湿漉漉沿街有许多小铺,糯米团甜香隐隐飘散在水汽里。偶尔有坐在屋前休憩的老人,在古老的门檐下对行人露出温和的笑。

在这样的江南小镇里漫步着,我的心也渐渐沉静下来。把耳机摘下,喧嚣的音乐陡然消失,耳畔只余下不时传来的几声吴侬软语。在河边站定,正值日落时分。近处的河流如一大块纯净的墨玉,那深深的绿,仿佛凝聚了千年的时光,沉淀出历史般的厚重感。随着夕阳溅落,河面闪闪发光,那碎念般的光芒轻轻跃动,染就了一江烟火。一帆乌篷船,载着游人向日落的方向悠悠驶去,欢歌笑语随着涟漪渐渐飘远,消失在夕晖里。

我不知不觉间在这河边站了许久,直到桃花色的晚霞也匿入夜幕,几家酒吧的夜灯闪烁起来。我的心沉浸在这安静中,感觉浑身仿佛被洗涤般的怡然惬意。乌镇,这个江南古城,向我展开了一幅色彩淡雅的水墨画。它不似雪山的惊心动魄,没有荒漠的浩瀚无垠,也不如星空那样灿烂夺目。可就是这如梦如幻的意境,这悠然安宁的氛围,让我流连于其中,仿佛这青石小路通向的是斜风细雨中的青箬笠与绿蓑衣,是一首平淡却依然美的摄人心魄的诗。

漫步乌镇,是一场邂逅诗意的旅行。在旅行中,我领悟了那“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情怀。邂逅诗意,我感受到了平淡中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常见小说的的创作技巧

全文共 3991 字

+ 加入清单

常见小说创作技巧

一篇好的小说,并不在于它对于传统的继承和模仿。而是颠覆与背叛前人的遗留。以1922年为界,小说的这一进步特征越来越明显。因为那一年是现代派全面爆发的里程碑。从此,外国文学界皆对此奉若神明。真正实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人人风格、手法皆自成一家。凡是对前辈的模仿都没有什么出路,他们只能背叛,不断地创新,于是形成了今天小说异彩纷呈的局面。

生活与想象力

世人皆云:"艺术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此话不假。但问题是,小说到底是要偏向于生活描写,还是"乘物以游心",成为了当代中国文坛的一大问题。须知早在东周时期,庄子就能写出类似于现代派手法的散文,但是从那以后,中国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作家。究其原因,不外乎两条:1,儒家牢不可破的思想统治,他们禁锢了中国人千年的自由。2,民间多年形成的爱看故事的陋习,这最是阻碍艺术家的产生。所以至今,国人仍是故事至上,懒得思考小说中的问题。大部分人浑浑噩噩,毫不自觉存在,这不得不说是奴性所致。书商以利益至上,不断投其所好。于是出现了太多"垃圾小说",如同洋快餐,没有营养而且吃过就忘的作品,仅仅可供消遣。当年巴尔扎克曾立志写一部《人间喜剧》结果没有写完便撒手人寰。巴尔扎克一代文豪,悲天悯人。却并不为笔者所欣赏。正如莫罗亚为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撰序所言:"《人间喜剧》把外部世界作为自己的领地…他也确实描述了整整一个社会。相反,普鲁斯特的一个独到之处是他对材料的选择并不在意。"用巴尔扎克的方法写作的话,那么小说迟早要走入穷途末路。因为在描绘外部世界的能力上,小说远远不如电视、照相机,甚至油画。但是小说作为人类的产物,而不是上帝的,却能够通过观察外部世界来获得对自身的某种认知。因为"世界是被人类精神反映和歪曲的世界".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艺术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在现代派的手底下,经常会有一些匪夷所思的场景与情节。但是仔细寻思,这些被抽象出的东西却在生活中有其本来面目。比方说卡夫卡描绘的"城堡"、"审判"的意象,实在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们不就是生活在如此一个官僚、蛮横、强者至上、权力意志第一、阴暗面同样很大的世界中么?然而就是这样的意象,才体现出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性的不朽价值。因此,生活是小说的基础,想象力是小说的根本。二_小说的意象意象是否突出、高明,是一部小说成败与否的关键。当然"成败"不指销量。以下分析几个具体例子。

线索性强的意象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家族第一代因近亲结婚生下一个长着猪尾巴的孩子,家族因此得到创立。家族的最后一代,又因同样原因生下同样一个长着猪尾巴的孩子,家族因此完结。这一线索串起了马贡多的百年兴衰,恍惚会有时间错位的感觉。靠一个意象,作者便生发了整部作品。思想性强的意象:博尔赫斯的"迷宫"(小径分叉的花园)。时间是一座错综复杂的迷宫,是无限连续的,是分散、集中、扩散的网。每一个分叉的路口,选择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结局。这一意象完全颠覆了传统线性的时间观念,堪称经典。共谋性强的意象组合: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安德烈公爵因为瞥了一眼橡树叶,同时听到姑娘们的欢声笑语,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改变了命运。这一组合使用频率太高,随处可见,也体现出它的威力所在。其他类型的意象,实在还有很多,笔者就不一一赘言了。

小说的结构

这是专业人士评点小说的依据之一。本来对普通读者,结构根本无所谓,只要你别写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行。殊不知结构恰恰是小说赖以生存的根本。结构是否特别,在小说评价中并不占有绝对分量。关键是这个结构必须适合这个材料与构思。比如说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一书,使用了双明线、一暗线的结构。两个明线人物不同,事件不同,空间不同,但却隐隐约约纠纠缠缠,最后终于汇合,同时从未真正清楚介绍的暗线也真相大白:原来是两个明线的根源。接着就看出两条明线间人物的对应关系。这种悬疑小说式的结构使人激动不已。此结构也与此书成为近年来罕见的经典作品。而米兰_昆德拉的大多数小说,都使用了巴赫音乐式的复调结构,各部分间形成了"13531"式的音乐结构。符合昆德拉哲理性强、人物不固定的写作特点,恰如其分。

文学与艺术、哲学的大融合

这又是现代派另一趋势。后现代派的作家们开始从现代先锋艺术家那里汲取灵感。达利、毕加索等大师影响了一代文学家,他们开始借鉴美术的创作手法与关注内容。昆德拉更是醉心于哲学研究,并确立了自己小说浓重的哲学风格。相信后现代派也会在这方面走得更远。

小说的冲力与张力

一部高水准的小说,必然可以具有足够的冲力,冲破空间的阻碍、时间的诅咒。囿于空间、时间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庸常之作。正如乔伊斯《尤利西斯》一样,敢于"想到想不到".因为时间、空间等,都是一篇故事的必要因素,而不是真正小说的。综观现代派文学,没有任何一位大师甘于受困于此,而是自由、思想至上,决不做现实的奴隶!张力又是小说精彩的保证。它并不是打动人心的情节,而是和结构有关的、前后呼应或形成落差的力量。这种力量使小说不再苍白,仅仅是无力的说教,而能够真正靠文学魅力打动人心。典型例子就有昆德拉多次使用的"假实证幻"的手法。让小说的结局提前,结尾在戛然而止的某一刻,《不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均使用了这一手法。瞬间使读者感觉到、命运的苍白、情节的精彩。

小说的未来

笔者斗胆做一回预言者。近年来现代文学界渐有疲软之势。200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耻》十足反映了这一趋势。其水平根本无法与过去任何一位大师相提并论。要知道就连昆德拉,至今也仍未获奖。社会潮流不再有利于小说创作,一切围绕市场指挥棒转。在这种情况下,小说很可能就此式微,或是倒退。这本身或许也是时代需要。从此小说将划分为两大阵营:商业小说与纯文学小说。1922年那样的黄金年代恐怕短时间内难以到来。然而当世界再度堕入苦难中时,物质会受挫,小说也会再度抬头。小说的可能境地,实在难以穷尽。只要你想,没有写不出的。因为"世界是被人类精神反映和歪曲的世界",因为(借用一句广告语)"我能,无限可能!"小说如何才能"好看"小说要想写得好看,首先有故事。故事是一篇小说高度凝炼之后的内核,是小说的心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故事在一篇小说中的重要性。有的刊物开辟的栏目就叫"好看小说".其前提是好看的小说应有好看的故事。小说家是艺术家。正如音乐家是用优美的乐章思维一样,小说家是用故事来思维,他的人生观、个性由此体现出来。读者想要知道引起自己兴趣的人物命运如何,事件的发展趋势、结局是什么,情节会满足这种要求。故事应该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的发展,能够和题材相适应,合情合理;情节像不断引导读者兴趣的路标,一步一步带领读者进入自己的艺术殿堂,进入你所要求的那种心境。你不能轻易让读者看出你的意图,要不断设置障碍,甚至误导读者,声东击西,一会儿让读者最不愿的事情发生,一会儿又让读者意料不到的事情出现,千方计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让他看不出上了小说家的圈套。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好理解,有些意识流小说或心理小说等,情绪化东西四处弥漫,似乎不容易理解。其实,这类小说也是有故事的。它的故事虽然只是一种意向、情绪上的扑朔迷离,但包裹着心理内核是能感受出来的。一切外在的东西就由此繁衔出来。这类作品中故事可能是在一个你不熟悉的或没有料到的平面上,它们可能写的是心理的、情绪的或内在的事物。直觉与思想也很重要。作家的文化底蕴是衡量作品深度、成败、高下的尺度,主题思想的体现往往与文化底蕴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完善。一部小说打动读者的也往往体现在这方面。那么,思想意识又从何而来呢?小说家的思想更多的是来自于他的感觉(直觉)。他可能仅仅意识到人物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情节这样发展比那样更流畅。为什么如此,则很多人可能并不能自觉地意识到。小说家并不是哲学家。深奥的思想也许并不能产生优秀的小说作品。直觉是认识的出发点,它将人的主观感觉以艺术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仍是艺术的特殊属性。这其实也符合一个规律,如果先有立意(意欲表现什么)的桎梏,围绕这个什么"主题"来硬加上些东西,这是创作上的大忌。其次,作家的创作主题意图与受众阅读后获得的主题感受常常并不相同,甚至南辕北辙。"直觉"意识是弥足珍贵的,它如电光火石般稍纵即逝。把握住这可贵的"一瞬",则有赖于作家长期的思考。思考是一个过程。一方面是对过去积累的思想意识、精神、道德评判、价值观等等的体验,另一方面是对叙述表层下各种主题碎片予以挖掘、整合。寻找作品的深度,直觉往往是致命一击。小说应该从正在发展、变化、行进中的历史(现在时),而不是从已经发生的历史(过去时),去提炼自己的思想意识。要有超前的洞察力和观察力,敏锐、敏感、极富预见性,善于发现别人所忽略的现象和细节。具有有别于一般人的识活动,能辩别出事物的基本性格特征,当别人只看到部分时,小说家能预见到整体,能抓住其精神实质。除细节外,他能看出决定人的精神状态是什么,周围人没有注意到,而常常连作品中人物自己也意识不到的东西,从而创作出人物独特的性格。那时,也许是人物自己左右、操纵着自己的命运发展。特别是当你把人物尽可能的想透彻,而人物已经在你心中生根、变得有血有肉、呼之欲出的时候,更是如此。因此托尔斯泰说:先不去想情节的发展,在写作之前,先把自己的人物尽可能的认识清楚。作家的观察力不是"摄影",而是能够引起作家共鸣而又经过作家透明理解的那些观察,才能使作家创作出非常真实、生动、能够表现社会面貌的优秀作品。优秀的小说家总是在追求着叙述语言的个性化,完善着自己的叙述风格。但就整体而言,写作者在写作主体意识上对叙述语言着意进行把握、操纵者,似乎较之以前要少多了。平白直露的作品比比皆是。许多作品仅仅是在叙述一件事,讲述一个故事而已。叙述语言的技巧艺术荡然无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诗意地生活高中生优秀作文

全文共 892 字

+ 加入清单

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当飞鸟翱翔于天际,当鲜花盛开于大地,当人们脸上绽放出微笑,诗意便开始在生活中流淌。人应当诗意地生活。

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季羡林曾说过:“真正的和谐是人内心的和谐。”试想,一个内心浑浊不堪的人如何能够让生活充满诗意呢?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往往是其内心的真实反映。故如水般澄澈的林妹妹幽居在潇湘馆,在那一丛青翠的绿竹下迎风洒泪,对月抒怀,吟出一句句清巧奇谲的诗。而浑身散发着酒肉臭的薛蟠却只懂得猜拳行令,信口开河胡诌些“一个蚊子哼哼哼”的荤段子。内心和谐,充溢着对万物的爱的人才可以诗意地生活。特蕾莎修女给每一个穷人带去关爱,爱让她的生活充满诗意;皮埃尔神父为无家可归者送去温暖,关怀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袁隆平院士为饥饿中的人们送去希望,爱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当人们内心和谐,带着对万物的爱去生活,人们才可以学会如何诗意地生活。

诗意地生活,需要人们从阅读中汲取养料。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才可以变得诗意。当人们从儒、道、墨、法的典籍中探究为人之道,当人们从司马迁的竹简中开启历史的明镜,当人们从唐宋八大家的作品里顿悟文章之法,智慧便开始滋润人们干涸的灵魂,给灵魂注入诗意。当人们从陶渊明的菊花中思索隐逸之士的情怀,当人们从史铁生的地坛中感念生与死的变迁,当人们从卢梭的瓦尔登湖畔拾获人生的宁静,思维便开始给心灵插上翅膀,让心灵翱翔于诗意的天空。从阅读中收获智慧,从阅读中学会思考,人们才能懂得诗意地生活。

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灵。现代人的生活充斥着为了生计和未来的奔波,充斥着嘈杂的汽笛声与喧闹声,充斥着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戒备。人们需要在清风的吹拂下,在小鸟啁啾中找回生活的诗意。莽莽苍苍的森林给诗意栖居的莎士比亚带来了浓郁忧伤的情怀,潺潺流动的多瑙河给施特劳斯家族带来了优美的音韵,古老沧桑的凤凰古城给诗意栖居的沈从文带来了历史的质朴与深刻。自然的灵动与纯净,让人们更加诗意地生活。

当人们内心和谐,带着爱心去生活,当人们从阅读中获取智慧与思绪,当人们到自然中寻找抚慰,人们才可以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写,诗意地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困顿的晚年与伟大的创作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命运的发展总有起伏,紧接着1814年的巨大成功后,贝多芬的命运急转直下,跌入了低谷。这个低谷是如此之深,因此当贝多芬最终走出后就真正永垂不朽了。

首先,他的经济陷入困境,维也纳这个城市从骨子里是轻佻而又浮华的,它从未对贝多芬报有真正的好感。自从1814年维也纳会议之后,维也纳的音乐口味日渐趋向于意大利乐风,他们推崇的是罗西尼,而将贝多芬视为"迂腐"。 贝多芬的朋友和赞助人,或分散,或故去,现实的经济困难顷刻来临,没有固定的收入,没有听众,没有稿约......没有起码的经济保障,再伟大的艺术家也一筹莫展。贝多芬不得不把他宝贵的时间耗费在精打细算的日常生活开支和与女厨的争吵上。他曾写道:"我差不多到了行乞的地步,而我还得装着日常生活并不艰难的神气。"

与此同时,他的耳朵完全失聪,这样他连所热爱的钢琴演奏和指挥工作也不得不放弃。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打击来自他指挥彩排他的歌剧《菲德里奥》。由于他根本听不见乐队演奏和演唱,整个排练一团糟,重新开始后依然如故。贝多芬从听众难堪的表情中领悟到了原因。回到家中捧着脸一言不发。他的朋友说:"在我和贝多芬的全部交往中,没有一天能和这致使的一天相比。他的心灵受到的极大的伤害,至死不曾忘记这可怕的一幕。"

沉重的家庭苦难也折磨着贝多芬。贝多芬的一个弟弟于1815年去世,留下八岁的儿子查理。查理的母亲是个微不足道的女人。贝多芬为了收养查理,不惜和她进行旷日持久的诉讼,一直到1820年才告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诗意的生活作文450字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经常有人抱怨生活太机械,没有诗意。其实,在生活中,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带有诗意。不过,这诗意,却需要你去细细体会。

就拿家乡村里的那条泥土路来说说吧,它也蕴藏着一种诗意。看看上面深深的车辙和几个浅浅的脚印,是谁印上去的,已无从查起。但是,那一道道的车辙,难道不是岁月的痕迹?这深深的车辙,不知被多少代人的车轮踩过,它保存到现在,穿过岁月的雨雪风霜,来到我们的年代。难道说,这不是一种诗意?

山间那奔流的小溪也有一种诗意。清流在山中欢乐的奔涌,碰到悬崖,就出现一条瀑布,“如万丈白练直捣而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小溪,这瀑布,难道还能称为“世俗”,还能说没有诗意吗?

山,不管它是披一身绿色矗立山谷,还是一片荒凉,都含有美妙的诗意。青山当然没有说话,古人描写的诗句可不少。青山绿水,雨雾缭绕,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意境!哪怕是光秃秃的山,期间也有诗意。连绵的黄土山,大片大片厚重的苍黄和妖娆的艳红,难道不能令人诗兴大发?

生活中其实处处有诗意,但是很少有人能看到它。所以,让我们摆脱机械干枯的“流水线”生活,一起过诗意的生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春天里的诗意作文800字

全文共 819 字

+ 加入清单

揉揉疲劳干涩的双眼,伸个懒腰,向窗外眺望。远方的大地上,河流正在奔腾,花儿正在盛开,鸟儿正在歌唱。每棵草、每棵树,都在春天里恣意地生长着,诗意地快活着。

水是诗意的。在清潭边掬一捧水,醉倒在迎面的春风中,空气里弥漫着幽幽的春的泥土的气息。太阳倒映在水面,闪着耀眼的光,一片一片臃肿的白云缓缓地移过池面,仿佛是一群老妇,弯着背,一步一步吃力地从太阳前面走过。潺潺的水波里,流动着的是“池塘水绿风微暖”的惬意。

树是诗意的。你看,河边那棵婀娜的柳树,极具小家碧玉的风范。和煦的春风拂过她的发梢,她便羞涩地用曼妙的舞姿答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端庄的仪态透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典雅从容。

花是诗意的。路旁的桃花开了一树,满街的姹紫嫣红,好似天上的朝霞落入了凡世。打老远,一阵阵清香悠悠飘入鼻腔,沁人心脾。蜜蜂成群结队地忙碌在盛开的花朵中,那嗡嗡的声音似乎也带着花香。在那晶莹的花瓣中,是“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千红”的娇艳动人。

鸟是诗意的。燕子优雅地在空中掠过,划出一道黑色的痕迹,盘旋着,突然猛地向草丛间冲去,轻轻一点,又抬着高贵的脑袋,衔着虫子,箭一般地飞向屋檐下的巢中,怜爱地看着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吵闹着,又拍拍翅膀,飞向远处的田野。那黑色的残影,是“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活泼。

雨是诗意的。春雨像绢丝一般,又轻又细,听不见淅淅沥沥的响声,也感觉不到淋淋漓漓的水珠,只感觉是一层湿漉漉的雾气,给树木的枝条刷上了淡绿的油墨。雨水顺着枝尖滴下来,宛如一串串水灵灵的音符。那挟着花香的春雨里,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舒畅。

人是诗意的。渔夫穿蓑戴笠,在烟气朦胧的江面上缓缓地撑着船,青山环绕,水波粼粼。悠悠青山脚下,一声声鸟啼,渔夫一边撑篙,一边哼着小调,时而坐下,把船停在江上,小口酌着清酒。在那轻轻晃动的小舟里,是“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萤缕一轻钩”的悠闲、淡泊。

生活是诗意的。怀着一颗诗意的心,领略着诗意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诗意的春天作文300字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春姑娘偷偷地向我们走来,她在地上播下草种,在我们的心里播下希望。

春天来了,花和绿草装点了大地,地上有很多五颜六色的花朵,无论是不知名的,还是有名的,都有自己的一份光彩,一觉睡过去,外面一直有密密的风雨声,这情景真像巜春晓》里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柳树像姑娘的头发一样,又长又细,每株柳树都抽出了绿芽,好像在迎接春天,它把自己的枝条垂到水面上,这真像《咏柳》里自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柳树越长越高,这代表着新的一年里小伙伴也会越长越高。

春天的雨是最美好的,正如杜甫的诗一样,"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雨有很多的形态,大的时候似银河决口,像冰一样落下,细的如轻纱,给整个世界笼上一层薄雾,小雨的"沙沙沙"声,小河的"叮咚"声,和大雨的"滴滴"声,雷雨的"隆隆"声构成了春天的交响曲。

我爱诗意的春天,我更爱五彩嫔纷,万物复苏的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奥威尔《动物庄园》创作背景

全文共 826 字

+ 加入清单

奥威尔的一生及写作都与政治紧密相联,在后来总结自己的写作时,他坦然承认“过去的全部十年中,我最想做的,就是把政治性写作变成一种艺术”(《我为何写作》)。奥威尔时常流露出一种政治上的幼稚特点,经常凭冲动行事,他的一生在政治上也有过曲折的发展道路,会根据自己的认识修正自己政治观,所依据的是自己的良知。

出生在殖民地小官员家庭的他从小可以说是个帝国主义者,小学时,他写过充满帝国主义色彩的诗歌,从著名的伊顿中学毕业后,更是当上了维护大英帝国利益的殖民地警察,但是短暂的警察生涯把他变成了一个帝国主义的反对者,让他毅然辞去这份薪水不薄的工作。

在社会底层和接近底层的状况下生活了几年后,最终他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者,却仍对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运动保留自己的看法,并不惮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从良知出发,对社会公正有着执著追求的人,用他的传记作者杰弗里·迈耶斯的话来总结就是:“奥威尔在一个人心浮动、信仰不再的时代写作,为社会正义斗争过,并且相信最根本的,是要拥有个人及政治上的正直品质。”

奥威尔写作《动物农场》以及后来的《一九八四》并非偶然,1937年,他从西班牙内战战场归来,让他的写作有了新目标。(“西班牙内战和 1936年至1937年间所发生的事改变了态势,此后我就知道我的立场如何。1936年以来,我所写的每一行严肃作品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反对极权主义,支持我所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奥威尔1936年底去西班牙参战,本来是为了保卫共和政府所代表的民主政体,却目睹了左派内部的生死斗争。

奥威尔死里逃生从西班牙回来,对苏联所控制的西班牙共和派表面上代表进步、民主,却进行政治及人身迫害、思想控制的种种做法感到愤慨,后来也写了不少文章来揭露。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西方许多左翼知识分子对苏联抱以希望时,奥威尔通过自身经历以及对苏联的大清洗等一系列事件的了解,对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之本质有了自己的判断。以童话形式写成的《动物农场》便是这种思想推动下的产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藏在茶杯里的诗意七年级作文

全文共 748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上学校时,母亲总会递给我一个拧紧盖子的茶杯,嘱咐我带到学校去。

那只是一只普普通通的杯子,不锈钢材质的圆柱体,暗红色的,毫不显眼,更无诗意

可就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茶杯,却一次又一次的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每每打开,总会给我带来丝丝缕缕的感动,而萦绕心头的,总是那一份挥不去的诗意。

记有小时候,我体质很差,经常生病,也时不时因感冒要去医院挂上几天的水,这委实是操透了母亲的心。因此,母亲常常会嘱咐我带上这个由她准备妥当的茶杯。

春季,乍寒还暖的季节。妈妈经常都会把板蓝根倒进水杯里,哄着我喝完。有时候,母亲会将这个放着感冒药的茶杯放在我的书包里,让带到学校去。于是,那甜甜地味道,总能引起周围同学的闻香而来,也总会让我听到围观之中的一片“吱吱喳喳”。久而久之,我把板蓝根,当做妈妈的味道。那浅浅的棕色,像是梦幻,充满诗意,装载在这只毫无诗意的茶杯中,萦绕在我的记忆之中。

时光流逝,诗意总是时常涌上心头,泛滥全身,记得夏季的一天,正是下课之际,我如往常一般拧开水杯盖子,忽然闻到了一股菊花的清香,淡淡的,却直往鼻子里钻入,定睛一看,几朵菊花漂浮在水中,绽放着清凉,如花香一般的诗意,点点滴滴蕴藏着拳拳母爱。

天气渐渐变冷,寒冷的冬天终于来了。这时的我,手往往冻得写不了字。又是一天,朔风凛冽,天寒地冻之际,我拧开杯盖,映入眼帘的是横卧水中的枸杞,一颗颗红色的果肉,如朵朵红莲,原来枸杞其味甘、性平具有补肝益肾之功效,《本草纲目》中说“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因而,枸杞茶特别有利于体质虚弱的人喝。尽管滴水成冰,朦胧的水汽依旧缓缓而上,轻轻抿一口,一股暖意荡漾,沁入心田,如此美妙,那么诗意。

是呀!一只普普通通的杯子,不锈钢材质的圆柱体,暗红色的,毫不显眼,却蕴含着满满的诗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生活需要诗意

全文共 1084 字

+ 加入清单

课间,我透过厚厚的眼镜片,看到了窗外的校园夏意正浓。树上的叶子褪去了春日的青涩,变成了成熟而深沉的墨绿;月季在小花园里恣肆地吐露着自己的芬芳,在不期而至的夏风中摇曳生姿;远处的天空中似乎还有飞机飞过时冲散了云朵形状的痕迹,现在反而像一只兔子了。

我微微一笑,摘下眼镜:自己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有诗意了?平时再普通不过的一草一木此时在我眼中竟也成为美妙的风景。我想,生活需要一点诗意的吧!

生活需要诗意。泰戈尔顽皮一笑,摇身而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将自己小小的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正投在母亲所读的地方,他在生活之中感受到了诗意与诗意带来的亲情的体验。然而,我们在父母生日之时,亲手做上一张贺卡,填上几句美好的祝愿;亲手捧上蛋糕,做几道拿手的小菜,当看到父母脸上的皱纹变浅时的开怀一笑,又何尝不是一种诗意呢?在诗意的生活中,我们感受着并触摸到了亲情的温度。

生活需要诗意。也许你羡慕如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描写的那般“死生契阔,与子成说”轰轰烈烈的爱情,但你却不能忽略公园里那一双双携手而行的老夫妻与他们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脉脉深情。夕阳之下,秋风吹拂着满地的红叶,那对老夫妻手把手,肩并肩,和着脚底下落叶被踩碎时的嘎吱声,一步一步微笑着走远了。他们并不需要言语,只要对方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能心领神会。在诗意的生活中,我们体会到了爱情的真谛。

生活需要诗意。你可知道那雏鹰是如何变成振翅翱翔于九天的雄鹰?是的,母鹰将小鹰从山巅之上抛掷而下,期待它能在不断磨砺自己的过程中成长。如果你问小鹰痛不痛、苦不苦,它会告诉你:我爱那急速飞行时眩目的快感,我享受那如暴雨般拍打着我翅膀的气流。即便再苦,我也甘愿承受。雏鹰的每次试飞都如在刀尖上的舞蹈,刺骨入心的痛,雄浑悲壮的美。人生也是如此啊!当面对困难时,怕什么,但且享受过程的美丽。拥有了这种诗意的心态,你便会发现面前堆积如山的功课也并不是很多,全力以赴,享受学习的过程便好。在诗意的生活里,我们收获了面对困难的勇气。

其实,那诗意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在你我心里。你若怀有一颗诗意的心,便会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只要你愿意,一棵树也会有它四季的舞会;一朵花也会有它华美的乐章;只要你愿意,再平凡的事物也会有它耀目的亮点,再苦的痛也会有人所不知的快乐。那诗意便是一种积极而浪漫的人生哲学,是一种永不言弃、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怀揣一颗浪漫而有诗意的心,品味一段真挚而细腻的情,你也许会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的享受。

是的,生活需要诗意,诗意装点生活。

思及此,我又戴上了眼镜。轻叹一声,我想,我该睁大双眼,用心体会,去感悟一下生活的诗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创作一幅画日记600字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次画国画

记得那是上周星期五,美术老师站在讲台前通知我们下周开始学国画,记得带国画用品。顿时,我异常开心,因为我早就计划学画国画了。

我回家以后就和爸爸、妈妈商量。我要买画国画的用具,爸爸妈妈都赞成我的做法,我利用星期日去文化用品店买全了所有的工具;一个水桶、一盒国画颜料、两支画笔、一袋国画宣纸、一张书画毡和一个调色盘。

很快就到了美术课,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开始画了,这是我第一次,心里很紧张,也很激动,开始画了,我把笔放在水中泡一直到它完蓬松开,然后,我在调色盘里倒了一些墨汁,用画笔沾了沾,开始了构图。我先画了一个房子,再画一个人在给一头奶牛挤奶,后面是一排围栏,天上再画一个太阳,构图就完成了,然后我们就要开始涂色了。

我先把不同颜料挤在的调色盘格子里,颜色按顺序由深到浅,每个色盘中加一点水,调均匀,房子是大红色的,窗户是三青色的,门和围栏是赤石色的,人的脸是朱砂色的,衣服我涂成三绿色,裤子我涂成花青色,奶牛一半是黑色的,因为纸是白色的,所有另一半我没有涂,金灿灿的太阳我用花青色把他打扮的更加美丽。可是左看右看怎么还觉得少了什么?哦,原来是少了背景,于是我用墨水画了几座云雾缭绕的山。

一幅画就这样成功了,我也沾了“光”,袖口上都是颜料,但是心里一个劲的高兴,虽然这幅画画的不怎么样,但毕竟是我第一次,也是自己亲自动手画出来的,以后只要我多加练习,就一定会进步,“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从磨砺出”我一定会继续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诗意春天作文450字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是一首精彩绝妙、富有感情的诗,是一首大自然的诗歌。

“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天,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春风携带着丝丝暖意和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她是那么的轻柔、嫩滑,好似一条绸带拂过面颊,又好像母亲的手轻轻抚摸脸颊,让人感到熟悉、舒适。

“春风花草香”

植物们也在这个好日子里办起了舞会。紫荆树换上了她那件华丽高贵的紫色蕾丝舞裙,那美丽的颜色让大家眼睛都看直了;白玉兰则穿上了她精心设计的白色长裙,这件白色长裙虽没有紫荆树的舞裙华丽,但它的清新高雅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垂丝海棠姐妹也不甘落后,姐姐穿上了纯洁的白礼服,妹妹穿上了可爱的粉洋裙,一白一粉交相辉映,让她们俩成了舞会上两颗耀眼的明星。还有四季桂、小雏菊、无名小花……都换上了自己最引以为傲的衣服,来到了舞会,就连小草也不甘寂寞,顶着自己酷酷的假发,在春风中舞上一曲。

“处处闻啼鸟”

一只灰色的小鸟听见了植物们的欢闹声,飞到场外,低低地绕着植物们飞,不时鸣叫几声,为春天伴奏!

春天,大自然的诗,你只存在天上,人间哪得几回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日子里的诗意作文800字

全文共 804 字

+ 加入清单

落日熔金,染醉了半片天空,云霞叠浪,瑰丽似锦,仿佛风打翻了的颜料,美的惊心。日子里的诗意,渐渐的,在黄昏中升腾。

“纱窗日落渐黄昏”,泛黄的阳光透过窗台,轻洒在屋内,夕阳的余辉拂在那台老旧的缝纫机上,也照着那双在缝纫机前忙碌的手。

“外婆,你又在做衣服啊。”童年的我将头凑在外婆身后,看着外婆在缝纫机前忙碌。“是啊孙子,先去玩,一会儿衣服做好了给你穿。”外婆操着一口家乡话,慈爱地对我说,“不过我不想玩了。”“那就看外婆做衣服吧。”我点点头,端了个小板凳,在缝纫机旁坐下,聚精会神地看着外婆那双历经沧桑却灵巧的手。那个傍晚,诗意点缀着这个世界。

“嗒嗒嗒……”针尖在衣服上跳着欢乐的华尔兹,在外婆灵巧的手下闪着动人的光芒。那流畅的神韵,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总有说不完的美妙,机械与外婆似乎融为一体,异样地和谐,外婆的手不断地调整布料,脚下却也不停歇。虽然只是单调的“嗒嗒”声,但落在我耳中却有珍珠撒入玉盘般清脆,如那近在眼前却缥缈不定的诗歌。恍惚间,我竟有些看呆了。

倏的,声音戛然而止,我也从痴迷中回到现实。“孙子,试一下吧。”我从外婆手中接过一件洁白的衬衫,穿上身,外婆往后站了几步,点点头:“行了,孙子穿什么都好看。”外婆那双深邃的眼里似乎闪着光芒。“夕阳无限好”,如此诗意岁月,在记忆中流淌。

时光流逝,岁月无言。在那段生活中,外婆不知道给我做了多少件舒适的衣服。而每次缝纫机转动之时,我都会搬个小椅子坐在缝纫机旁,听着,那亘古不变的音调,而我知道,那一件件衣服里,都充盈着满满的爱意。

最后一点余晖,在前院的天井里慢慢敛去。

随着我的渐渐长大,外婆做的衣服早已不穿,而现在,缝纫机被束之高阁,旧物不言,时光惊雪。只有外婆还偶尔用它缝补一些衣服。每当这时,我也会坐在缝纫机旁,踩踩踏板,重温那童年日子里的诗意时光。

多少个日落黄昏,就这么轻描淡写的过去了。可童年的日子,在过往深处,总是明灭难消,渐渐婉约成了最美的诗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生活需要诗意

全文共 815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是什么为生活注入一丝清泉,是诗意,是那份亘古不变的美好,是横亘在华美与苍凉中的诗意。

自幼便嗜爱读书,渐而成瘾,在忙碌的学习与生活中从未停歇,算起来,也是一种不舍,不舍那份诗意的情怀。尽管还是不由自主的在别人的诗词中流着自己的眼泪。

生活需要诗意的态度,只有在诗意中生活,我才能“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置身事外,获得一份褪去浮华的平静。诗意能引领我更好地看待生活,对人,对物。虽然早晚会从不懂柴米油盐的毛孩子变成人情世故的老掌柜,却还是不悔当初,选择诗意,选择追寻诗意间的美丽与哀伤。

生活需要诗意的氛围,春江水暖,草长莺飞,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与二三知己游遍芳丛,携手吟诗,举酒言志,一时兴起,竟会不受约束,时而沉思往事,时而忆古伤怀,时而追忆年华,时而感慨时光,该是多美的画面。当今社会的快节奏陡然全无。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三月桃花,絮迎风姿,苏轼与佛印二人赏景抒兴。不甘于吟赏的苏轼正发现远处河边一只狗在啃骨头,于是作上联道“狗啃河上骨”,佛印转念一想,深知苏轼一语双关,不安好心。遂隐笑将苏子手中的折扇掷入潺潺流水中,随即道,“水流东坡诗”,呵呵,两人相视一笑,诗意油然生于心间。

生活需要诗意的享受。幼时家贫,幸而幼时便与书法结缘。总能在纸与墨的交汇间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一种悠然的享受。铺一张素宣,磨一方青墨。没错,将一切感怀倾注,不单单是用笔,更是用心。抑扬,顿挫,轻重,连断,一切,一切在我脑海中浮现,在我最爱的诗词面前,钢笔已黯淡失色,唯有毛笔,将那恰到好处的游丝诠释,娓娓道来每个字,每个字的诗意,每个字不变的宁静与郁香。这才是生活,不是疲于奔命的狼狈,不是忧叹生计的怨恨,而是感恩生命,感恩生活。

生活从来不缺少诗意,只是缺少发现诗意的眼睛。此时此刻,沉淀灵魂,感受诗意,放慢节奏悠然而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而后见南山。

栖居于诗意,会迎来前所未有的痛快与尽致。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生活需要诗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创作一幅画日记600字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我和许多小女生一样,都是草丛中千万株小草中的一棵,渺小而又不起眼。但是,画画却让我不再成为不起眼的小草,重新振奋起来。

记得我上幼儿园时,老师给我们发一张白纸,一支黑笔,让我们在白纸上自由发挥。我小手一“操”起笔,在纸上没有“拘束”就画了起来。随便画了一个小人,嘿……还真的是“人模人样”,五官清晰,四肢健全。老师见了,连声称赞。当时,我心里就乐开了花。放学后,妈妈见了,惊喜的说:“这是你画的?”,“嗯…”我答应了一声。

然后,妈妈就立刻给我报了个美术班,接着就是每天放学后都要去画画。随着老师细心的指导和我年龄的增长,不是我吹,真的是画得越来越好。于是,一年暑假,老师让我参加了江苏省儿童画画考级,经过一个月的练习后,参加考级,我顺利通过,并且也拿到了考级证书,拿到证书的那一刻,我心里比吃了密还甜哪!

小时候,画画也使我妈妈“生气”过。幼儿园的我,说话结结巴巴,一点也不利索,想让妈妈给我买白纸画画,但妈妈听不懂。有一次,妈妈在房间午睡,我无聊得在一边,看着一旁的白墙,突然来了灵感,于是,拿起记号笔在墙上画了起来:太阳、小树、小草、飞机、汽车、人……一面墙就这样被我填满了。妈妈起来后,呆呆得看着我和一旁的白墙,火冒三丈,但是又欲哭无泪,哭笑不得地对我说:“我睡了个午觉,家里被你折腾成这样!”,随后,妈妈去了超市给我买了白纸让我画,我有了白纸,再也不往墙上画了。哎,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妈妈。

学了画画后,参加了各种绘画类的比赛和活动,每学期黑板报都是我出,使我渐渐有了许多成就感。

绘画成了我的拿手好戏!

展开阅读全文